-
呂德文:鄉禮在哪里?問“封建”主持人,問茶館黑老大,問無比精確的往來算計
——讓你一次看個夠!社科學者的經年下鄉調查報告之一
關鍵字: 文科博士回鄉記鄉愁社科博士近鄉情怯鄉土中國禮儀經濟禮失而求諸野觀察者按:中國人的鄉愁一向是抽刀斷水水跟流,剪不斷理還亂,生活愈現代,鄉愁愈頑強。2015年的鄉愁更是來的突然又適時。春節前夕,一位文科博士生關于近鄉情怯的討論,引發了無數“高加林”們的鄉愁,紛紛寫下了自己的回鄉感受,有挽歌,有憂愁,有希望。鄉愁在變,正如這位博士故意不選擇高鐵,卻不舍地再乘一次綠皮火車,這輪鄉愁早已超過博士的鄉愁自身,是高鐵符號貫通中國時代的一次歷史回望,是中國起飛前夕卻不能不向身后世界的一次含淚揮別與惆悵。這是不是我們的“最后一次鄉愁”?
和每年一樣,三農中心的師生們默默下鄉,默默研究,默默耕耘。除了與專業人士就農村問題爭論的時候,他們很少引人關注,甚至他們在凋零農村建立的極具活力的老人活動中心也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每年幾個月待在鄉下做調研,今年春節他們一如既往寫返鄉報告。當觀察者網編輯聯系他們,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不知道中文系博士的返鄉記已經在網上火了。有趣的是,這篇文章本是上海大學文化研究系論壇上同主題三篇文章之一,另外兩篇講材料數據的報告都沒有引起關注。不可否認,文學博士的情懷和細膩更打動在城市打拼的讀者們。
觀察者網幾年來一直在推出嚴謹的三農研究文章,雖然點擊不如情懷悠長的文章,但關心中國發展的讀者一定能感受到嚴謹研究背后依然有深厚情懷。是什么讓已經進城的學者每年幾個月待在鄉村?只因愛這片土地愛得深。
觀察者網聯袂華中科技大學農村治理研究中心師生推出羊年回鄉記系列,讓我們看看實踐社會學視野下的故鄉和鄉愁是什么樣的。
這是第一篇。2014年,儒家大有“浮出水面”之勢,作為儒家的核心觀念之一,“禮”在城市已經難見蹤影。子曾經曰過,禮失而求諸野。那么看看現在的鄉禮邏輯是什么。
現在農村的婚喪嫁娶也經常使用現代化工具。
羊年春節鄉“禮”見聞
過年期間是農村舉辦各種儀式的集中時期。筆者這次和妻子回到岳父母家湖南省桃源縣農村過年,對鄉村禮儀的變化深有感觸。都說禮失求諸野。可是,鄉間的“禮”變了味道,又該怎么說呢?一些禮制倒是還在,可空有其表,沒有內涵。有些禮制根本連形式也沒有了,鄉里沒有道理可言。世道變了,“禮”又能怎樣?
世道變化的原因可能還要歸咎于農村生活方式的變化。對于大多數內陸農村而言,村莊很難具有生產性,人們不再依賴于土地攫取財富。由于大量人口流出,使得村莊主要是消費性的,是那些城市的競爭失敗者的退棲地。當前的農村,常住人口的主體是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但真正主導鄉村秩序的卻是那些直接或間接受過城市消費主義觀念洗滌的中年人。于是,農村生活呈現出光怪陸離的景象,消費主義和傳統的人情面子“講究”相結合,讓農村的人情與面子消費異常繁榮,并衍生出了一整套的禮儀經濟,制造出了各種社會亂象。
筆者將過年期間聽到的故事,擇鄉間禮儀的幾個側面進行描述,與觀察者網網友分享,算是鄉土中國的真實記錄吧。
現代“封建”禮生
鄉間婚喪嫁娶等重要生命歷程,都有一套由儒家規制的儀式,主持和傳承這些禮儀的民間“知識分子”,叫做禮生。禮生這各行當,或許是農村最為保守的勢力,因為他們所傳承的知識,仍然是“封建文化”的那一套。可仔細想來,要不是“封建文化”在起作用,鄉村秩序指不定成為什么樣了。而今,禮生們普遍覺得這個行當不好干,原因是世道變化太快,農村社會真的有點亂套了,以至于禮生們所傳承的那些知識與這個時代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了。
小舅才四十歲,小學三年級文化,卻已是鄉里小有名氣的禮生。他本是出色的廚師,也是縣城一個知名飯店的老板,卻從小就有一個禮生夢。終于,在事業有成、衣食無憂之后,于三年前踏入了禮生這個行當。為此,他花了1萬多元置辦了樂器、音響等全套設備,刻苦鉆研,竟然寫出一手好祭文。
小舅一直覺得,他是在傳承儒家文化,言談之間,處處透露出其文化使命感。只是,鄉間世道的變化,讓這個禮生深感無力。
最近幾年,鄉里“過事”越來越講排場,一個喪事沒有個三四萬是辦不下來的。實際上,小舅之所以能在短短三年之內在禮生這個行當中出人頭地,與其花費巨資打造全套音響設備,制造熱鬧場景不無關系。喪禮講究個熱鬧,越是排場,孝子孝孫越是覺得有面子。一般的禮生只有一種樂器,幾個禮生湊合在一起才能勉強湊足禮樂演奏所需的全部樂器,而小舅一個人就有全套樂器;一般的禮生班子也不可能有擴音設備,但小舅是個小老板,財大氣粗地把老一輩鄉間禮生給壓死了。小舅這個禮生班子的最大特色就是,其主持的禮儀甚為“先進”,擴音設備可以讓方圓五里之內的人們聽到主人家的喪事盛況。老一輩的禮生唱功雖然了得,現場的人愛聽,可畢竟受眾有限,不夠熱鬧。在擴音器面前,再好的唱功也甘拜下風。
小舅雖然狠下功夫琢磨祭文寫法,憑著小學三年級的文化底子竟然也能寫出個辭藻華麗、大致押韻的詩詞出來,讀起來也是朗朗上口。可是,祭文的寫作實在是有些難以克服的障礙。
有些障礙當然受制于文化功底,比如,小舅就覺得,老人如果在夏天去世,祭文就不好弄;而如果在春、冬去世,祭文就好寫一些。因為,每個祭文的開頭都要結合世間萬物詠嘆一番,詠嘆春、冬的語詞特別多,而古詩詞里面似乎少見描寫夏天的。正月過世的祭文最好寫,單單那些春聯體的詩詞就夠用了。大年初四,小舅就要去主持一個喪禮,大年初一我去給他拜年時,現場他就把主祭祭文的開頭寫出來了:光陰似箭度人生,人生如夢過光陰,萬馬奔騰辭舊歲,三陽開泰鬧新春,大雁展翅回向北,紫燕南歸繞門庭,正是高歌堯舜日,舉國上下其歡騰。
更大的障礙則來自于世道的變化。祭文講究訴苦,要把死者的生老病死苦都描述出來。唱念祭文時,孝子孝孫越是覺得悲痛欲絕,親朋好友越是痛哭流涕,祭文就越是成功。可有些死者祭文,實在是無苦可訴,很是讓小舅這樣的禮生費神。比如,那些“官二代”,家境本來就比較殷實,一生過得大富大貴,祭文怎能寫出個悲痛味道?這樣,祭文就只能以奉承為主,哀悼的意思卻是沒有了的。
“官二代”畢竟少見,麻煩的是很多普通百姓,一生過得好不正經,不符合儒家精神,祭文自然不好寫。這幾年,鄉里亂象頻出,荒唐事不少,很是要考驗禮生的祭文創作水平。小舅就碰到過幾個難辦的案例。
a有一個過世的老太太,一生改嫁過三四次,年老的時候還改嫁。按照傳統習俗,這實在是不像話。祭文要描述其一生經歷,可這樣的經歷怎么描述?祭文要體現死者一生的苦難,可這個死者哪有什么痛苦可言?本來,這種情況可以不用怎么辦喪禮的。可對于孝子孝孫而言,畢竟老人過世還是得辦啊。小舅沒辦法,只能把死者的這段不堪經歷模糊處理算了。前些年,鄉里還有一個盡人皆知的案例,這個死者的祭文估計更不好寫,幸好當年小舅還沒進入禮生這個行當。這位老人有七八十歲了,和一個五六十歲的老太太偷情,結果死在了老太太床上。家人當然還是要把喪事大辦一番,可這種事在祭文里怎么說呢,對死者又該作何評價呢?
b去年春天,鄉里有一個愛打牌的老人被賭債所逼,跑到一個荒山喝藥自殺了。過了15天,公安機關才確定此人身份,一直在外打工的獨女趕緊回來,把喪事大大操辦了一番。可是,因賭自殺這個死因在祭文里實在不好說,也是為了照顧孝子心情,小舅只好在祭文里為死者辯護,說死者自殺是“被逼無奈”的。
c還有一種情況極為常見,即現在好吃懶做的人非常多,為老不尊者也不少見。如果“官二代”、“富二代”一生沒受苦還情有可原,在祭文里還可以寫出奉承之意的話,因好吃懶做而未受苦的普通逝者,既不能為其訴苦,又不能奉承其“命好”,祭文根本就寫不出韻味來。因此,這種人去世,祭文寫不好也不能怪禮生水平低了。
話又說回來,只有像小舅這樣的把禮生當成人生樂趣,做禮生還做出文化使命感的人對社會亂象有無可奈何之感。對于大部分從事“禮”這一行當的人而言,何嘗對禮儀有尊重呢?在鄉里,禮生這個行當還算受人尊敬,主持儀式、寫祭文也盡職盡責,那些個道士就不太正經了,純粹將禮儀工作當成“做工”。因為,一個工有150元,一場喪事下來是3個工,輕而易舉就是幾百元收入。由于道士不盡職,一些人家干脆不請道士,道士主持的儀式也讓禮生給代替了。
就是主人家,舉辦喪禮也未必就是對禮儀的尊重。鄉里人對禮儀的理解,對熱鬧、排場的講究遠遠大于對儀式所內含的道德追求的尊重。鄉里有一戶人家,戶主是出了名了不孝之子,可老人去世時,卻把喪禮辦得像模像樣,“熱鬧”水準在鄉里也算是首屈一指了。在這個“孝子”心理,或許把喪事辦熱鬧了才算是孝順老人,至于平時,卻是不重要的;甚至說,喪事辦得熱鬧,只是自己有面子,和逝去的老人又有什么關系呢?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亢
-
“踏上國土這一刻,我們安全了!” 評論 30伊朗對以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90%擊中目標” 評論 777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評論 218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評論 144歐盟想“邊打邊談”? 評論 160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