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小楓 | 美國“遏制中國”論的地緣政治學探源
最后更新: 2019-10-11 08:06:06斯皮克曼的地緣政治感覺
斯皮克曼的《世界政治中的美國戰略》一書幾乎與日本軍國政治人提出“大東亞共榮圈”同時出籠,而這個觀念相當于“日本和平”秩序。在“結語”部分,斯皮克曼就東亞的未來提出了如下預見:
遠東是最后一個實現自治的力量地區,在政治力量方面遠不如歐洲和美國。然而過不了多久,先進的技術便能將亞洲本身的力量潛能轉化為真正的軍事實力,而且等這一日到來時,亞洲的軍事重要性比起歐美將有大幅度提高。屆時,亞洲的權力平衡將極為關鍵,不僅因為這會影響到美國的戰略原材料供應,也因為如果權力不均將會給世界帶來的嚴重后果。
……然而,戰后亞洲的主要難題不是日本而是中國。歷史上的“天朝大國”擁有的力量潛能比“櫻花之國”絕對要大得多,而且一旦這些潛能轉化為實際的軍事力量,亞洲大陸附近的這個戰敗島國的位置就會十分尷尬。當遠程轟炸機可從山東半島或海參崴發動攻擊時,日本“紙城”的火災發生率就要驟漲了。(《美國戰略》,頁444)
斯皮克曼接下來還有更為深謀遠慮的預斷,即崛起后的中國必然與美國的國際戰略地位迎面相撞:
一個擁有4.5億人口的現代的、有活力而且軍事化的中國不僅是日本的一大威脅,也挑戰著西方列強在亞洲地中海的地位。中國未來將發展成為一個國土廣袤且控制著中部海域大部分海岸線的國家。它的地理位置與美國相對于美洲地中海的位置相似。中國一旦崛起,它現在對亞洲的經濟滲透肯定會表現到政治方面。所以,我們可以設想出未來有一天控制亞洲地中海的不是英國,不是美國,也不是日本的艦隊,而是中國的空軍力量。
這些話出自1941年的斯皮克曼之筆,聽起來像是1980年代末美國國防部首席“智囊”安德魯·馬歇爾(1921-)為白宮寫的策論報告。[17]
日本當時已經占領了大半個中國,斯皮克曼仍然認為,戰后美國面臨的威脅來自中國而非日本。從今天的視角來看,美國人不得不佩服斯皮克曼的敏銳觀察力。一年多后發表“和平地理學”演講時,日本在南太平洋與美軍爭奪新幾內亞島(New Guinea)的戰役才剛剛開打(7月),但僅僅半年后就已顯敗績。[18]這意味著日本帝國試圖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南部防線被撕裂,而斯皮克曼已經提前明確提出了“遏制中國”的方案。
中國是一個體積龐大的政治體,似乎對于任何一個相鄰的政治體來說,考慮“遏制中國”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其實不然。對今天的我們來說,要理解美國政治人的思維方式,恐怕還得從馬漢入手。因為,馬漢是美國地緣政治學的開山祖,他已經勾畫過“一幅聳人聽聞的圖景”:如果有四萬萬之眾的中國人被現代化裝備起來,西方文明“被窺視的一天”遲早會到來。
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及其著作《海權論》(同心出版社2012年中譯本)
然而,中國“在甲午戰爭后全面崩潰”,八國聯軍有如旅游一般劫掠北京,讓馬漢把警惕的目光轉向了日本。起初他以為,“日本的國土面積、人口和孤島的位置限制了它的‘發展遠景’,其對亞洲大陸的領土野心將受到約束,然而,這種看法很快就消失了?!盵19]
東亞與美國隔著偌大一個太平洋,美國政治人的頭腦為何擔心中國或者日本被現代化裝備起來后會對美國的安全構成威脅?與我國學界的業內人士更看重馬漢的“海上強權論”不同,斯皮克曼更看重麥金德提出的“海上強國與心臟地帶”的歷史沖突論,并由此發展出他所謂的“海上強國與邊緣地帶”的歷史沖突論。
斯皮克曼的地緣政治地圖
我們必須問:斯皮克曼的道理何在?
斯皮克曼對馬漢提出的“海上強權論”的理解與我們的理解大異其趣。在他看來,馬漢的核心論點在于,“海上強權的發展使西歐各國政治力量的影響能夠到達最遠大陸的沿岸”,以至于“一個大陸上的實力狀況會從另一個大陸的實力分布狀況中反映出來”。[20]換言之,馬漢讓斯皮克曼得到的重大啟發是:美國不能因為與自古以來戰火不斷的歐亞大陸隔著兩個大洋就可以高枕無憂。
在地緣政治分析的框架內,美國在地理上受到包圍。實力資源的分布,為舊大陸提供了比新大陸更多的施展武力的可能性。(《和平地理學》,頁79)
美國“被包圍”的感覺是斯皮克曼的地緣政治學意識的核心,坦布斯在為豪斯霍弗的《太平洋地緣政治》所寫的英譯本導言中強烈表達的正是這種“被包圍”的感覺。
盡管目前新大陸的工業生產力幾乎與舊大陸匹敵,但只要美國面對的是一個聯合起來的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它就會發現自身無法擺脫被一個更勝一籌的力量所包圍。因此,無論在和平時期還是戰爭時期,美國的主要政治目標是必須防止舊大陸的實力中心聯合起來反對其利益。(《和平地理學》,頁62)
翻看一下美國的歷史地圖就知道,美國的政治地緣位置好得不能再好。[21] 我們中國人有理由覺得不可思議:斯皮克曼一再強調“美國在地理上被歐亞大陸及非洲和澳洲包圍”(《和平地理學》,頁44),這種感覺從何說起?斯皮克曼的政治感覺與其說來自新大陸的地緣政治位置,倒不如說來自除英倫三島和北歐諸島之外的歐洲人的歷史生存感覺?!氨话鼑钡母杏X難道不是一個荷蘭人、法蘭西人更不用說德意志人的生存感覺嗎?畢竟,斯皮克曼20歲時才移居美國。
被包圍的西半球
(載《和平地理學:邊緣地帶的戰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無論如何,斯皮克曼有理由更看重麥金德。麥金德年輕的時候,大英帝國的海上軍事力量已經獨霸全球,正是憑靠英國作為“海上強國”崛起的歷史,馬漢總結出一套甚至讓英國的政治頭腦也如夢初醒一般的所謂“海權論”。盡管如此,憑靠歐亞大陸的歷史經驗,麥金德顯得比馬漢更有遠見,即他更看重邊緣島國如何防御來自歐亞大陸的攻擊,以及如何憑靠海上優勢對歐亞大陸實施“反包圍”。[22]
麥金德的地緣政治意識的立足點是:19世紀以來,英國的海軍力量從英倫三島經好望角延伸到日本,并沿長江深入中國內陸,圍繞世界的大海角建立起海上強權。馬漢的地緣政治意識的重點仍在美國如何追仿大英帝國的足跡,斯皮克曼則追隨麥金德警惕歐亞大陸上的政治勢力打破海上帝國的包圍圈。
好些地緣政治學的教科書類史書說,斯皮克曼修改了麥金德的“心臟地帶”決定論。其實,基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動,麥金德自己已經將邊緣地帶看得比心臟地帶更為重要。斯皮克曼完全贊同麥金德的觀點:如今“大陸心臟地帶變得沒有邊緣地帶那么重要”(《和平地理學》,頁60)。
固然,斯皮克曼批評了麥金德的理論:
從來未曾真正存在單純的陸上勢力與海上勢力的對抗。歷史上所形成的對立陣營經常是:一些邊緣地帶國家和英國一起對抗另一些邊緣地帶國家和俄國,或英國和俄國一起對抗一個主導性的邊緣地帶國家。(《和平地理學》,頁57 - 58)
斯皮克曼憑此修改了麥金德的名言,即控制歐亞大陸的邊緣地帶而非心臟地帶,才能控制歐亞大陸,進而掌控全球。但是,如果我們過分看重斯皮克曼對麥金德理論的這一著名修改,那么,我們就會忽視斯皮克曼與麥金德之間決定性的承繼關系。畢竟,斯皮克曼并沒有改變麥金德的如下具有世界歷史視野的地緣政治學論斷:自海上軍事力量出現以來,地緣政治沖突的疆場不僅已經超逾歐亞大陸,而且海上強國已經基本形成對歐亞大陸的包圍。
換言之,就擔憂邊緣島國會被歐亞大陸勢力包圍而言,斯皮克曼與麥金德一脈相承。如果說“麥金德用大陸心臟地帶的陸上勢力與英國海上勢力之間的關系來界定東半球上的勢力集群”,并憑靠“阻止歐洲大陸上出現任何勢力的聯合”來獲得自身的安全(《和平地理學》,頁49),那么,斯皮克曼不過讓自己的美國視角取代了麥金德的英國視角,進而提出這樣的防御性戰略:想方設法遏制歐亞大陸邊緣地帶出現任何勢力的聯合。
從這個方面來看,美國和英國相對于歐洲大陸來說站在同一個位置。如果沒有大陸盟國提供可供軍隊活動的基地,美國和英國都無法充分施展其武裝力量。(《和平地理學》,頁77)
可見,斯皮克曼與麥金德一樣,腦子里想的是如何插足并擾亂歐亞大陸的政治局勢,即關切海上強國如何維持自19世紀以來所形成的對歐亞陸地的包圍態勢。斯皮克曼所謂的“邊緣地帶”(rimland,即西起波羅的海,穿過東歐、中東、印度,直達南中國海和日本海的廣大海岸地帶),實際上與麥金德所謂的內新月形地帶或所謂Marginal Crescent[邊緣新月形地帶]重疊。
麥金德“世界島”示意圖
前文已經指出,斯皮克曼的“遏制”論的基本觀點來自麥金德,即歐亞大陸不能出現一個強大的能把陸上勢力聯合起來的政治體。英國地處歐洲但不在歐洲大陸,因此可以扮演“離岸平衡手”的角色。在遠東,能夠起到類似作用的是日本。斯皮克曼把麥金德的視角挪到了美利堅大陸,因此,他對日本另眼看待:即便戰勝日本也不能摧毀日本,以便讓它在美國操控下擔當“離岸平衡手”的角色:
我們能夠遏制日本對亞洲的再一次征戰,但這不意味著完全殲滅日本軍隊,將西太平洋讓與中國或蘇聯。(《美國戰略》,頁436)
戰后的美國不正是按這種戰略在行事嗎?
- 原標題:劉小楓 | 美國“遏制中國”論的地緣政治學探源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吳立群 
-
默克爾:不容反猶太主義在德國助長
2019-10-11 07:50 德意志 -
新一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開幕
2019-10-11 06:54 中美關系 -
歐盟發布5G安全風險評估,沒提華為“威脅”
2019-10-10 22:48 華為 -
外交官妻子闖大禍 特朗普:英美駕駛規則不同,她不習慣
2019-10-10 22:12 特朗普 -
劉鶴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工商界代表
2019-10-10 21:45 中國外交 -
俄外交部首位女發言人訪華,故宮前又飆中文
2019-10-10 19:31 中俄關系 -
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揭曉
2019-10-10 19:23 諾貝爾獎 -
特朗普允許部分美公司向華為供貨?外交部回應
2019-10-10 19:12 -
蘋果下架“暴徒之友”及Quartz新聞 外交部回應
2019-10-10 19:02 -
人民日報對莫雷的這句質問,美國人感慨:太狠了
2019-10-10 18:51 NBA -
再為撤軍辯解:庫爾德也沒在諾曼底戰役中幫我們啊
2019-10-10 18:34 特朗普 -
36架波音737NG被查出裂縫,13架已停飛
2019-10-10 17:35 航空安全 -
CNN:NBA在走鋼絲,怎么選都“不堪一擊”
2019-10-10 17:02 NBA -
土耳其出兵,英法德埃多方反對
2019-10-10 16:58 敘利亞內戰 -
中方迫使美企放棄自己價值觀?耿爽用兩個數字回應
2019-10-10 16:45 涼戰 -
又要退群?美國或將退出《開放天空條約》
2019-10-10 16:33 美國政治 -
幫記者女友“搶首發做新聞”,美情報官員泄密被捕
2019-10-10 16:03 美國一夢 -
刻意隱藏開發者信息,誰在開發香港暴徒幫兇App?
2019-10-10 14:30 香港 -
拜登首次公開表明支持彈劾特朗普
2019-10-10 14:17 美國大選 -
太原艦抵橫須賀,中國海軍時隔10年再訪日
2019-10-10 13:29 中國海軍
相關推薦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