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云:除了修鐵路,中國幫非洲搞“種菜”也是一把好手
關鍵字: 非洲非洲反殖民中國援助非洲中國對外援助西方發展援助的核心就是在發展中國家踐行資本主義政治經濟體系
這一理論框架強調全球的貧困和暴力是糟糕的政治治理體制所致,而要想改變這一狀況并為窮人提供服務,則依賴于一個強大的制度。[9]從工業資本主義形成至今,工業資本主義文化逐步在全球范圍內擴張,沖擊世界各地,中國自然也不例外。工業資本主義已經演化成了全球資本主義,并形成了通過國際發展援助進一步強化這種文化擴張的局面。隨著不同文化之間的頻繁交流,特別是在今天高度發達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下,物質和文化相互影響的程度越來越高,從表面上看,工業化的文化形態充斥世界各地。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問題可能不在于工業文化擴張這一事實是否存在,而在于如何看待非歐洲國家在工業文化沖擊下的各種反應,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文化的遭遇”。
第一,工業資本主義在宗教的配合下,侵入了世界各地,改變了這些地區的本土文化,比如在非洲。因為西方社會科學對于社會演變的認識是不可逆的、由低級向高級的進化。因此,從農業封建主義向工業資本主義的變化也是不可避免的,這就是經典發展理論的歷史邏輯,其為西方的殖民主義做了很好的辯護——殖民主義是在幫助野蠻社會進入文明社會,作為“現代殖民主義”的西方發展援助也從中獲得了合法性。
第二,工業資本主義及其文化形態,在世界不同地區所遭遇的命運有所差別。中國是其中的一個典型案例。中國既沒有像非洲那樣被完全地殖民,工業資本主義文化沒有完全改變中國的本土文化;中國同時也沒能完全避免工業資本主義的沖擊。因此,對于中國所經歷的變化,學術界形成兩個維度的思想分野:或是將中西分野放置在落后/進步的話語譜系中討論;[10]或是將中國視作一個獨立的文明整體,強調中國發展道路的獨立性和特殊性。中國在海外的呈現,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研究中國變遷的場域。
坦桑尼亞種植中國品種Q優6號水稻 大獲豐收
我們這項研究還有一個經驗性的預設:一個主導性的文化模式,其實踐在國際和國內層面應能一致性地呈現出來。例如,在大中華文化圈中的日本和韓國,雖然也創造出東亞經驗,但沒有發展出在本質上有別于西方的發展模式。特別是日本這樣一個全盤西化的國家,其不僅經歷了與歐洲類似的工業化在其內部的深化,也延續了西方通過殖民主義侵略和工業產品對外擴張的過程。這不僅反映在日本國內的政治實踐中,也反映在日本的對外援助上。日本的對外援助非常西化,但在社會文化上卻很糾結。最近,日本提出1000億美元的亞洲基礎建設的基金,其背后是爭取在國際事務上的“主導性”,但是這主要還不是錢的問題。[11]韓國也是一樣。
日本與韓國的援助項目和西方一樣,都強調性別與發展、參與式發展,但和他們的援助專家聊天,會發現他們骨子里好像沒有這些東西。我問韓國的一位專家:“你們新農村建設時期也搞性別與發展和參與式發展嗎?”這位專家半天都無語對答,我接著問:“你們為什么不給非洲的朋友講樸正熙時代農村建設的真實情況啊?”他說:“那是獨裁的事,不好啊!”
即便如此,日本與韓國的對外援助和中國的也有許多共同特點,比如都強調不干預內政,強調經濟合作,利他的成分少,日本和韓國的學者將這種趨同稱為東亞發展合作模式。[12]很多西方學者覺得日本和中國的對外援助沒有西方的時間長,西方也走過和日本與中國相同的階段,[13]但他們還是忽略了一些帶有本質性的差異。日本國際發展機構的一位資深官員曾經講:日本很希望中國能參加到經合組織發展委員會,日本的對外援助和西方不同,在這個組織中,日本很孤單,和西方沒有共同語言。韓國在加入經合組織發展援助委員會以后的處境也反映了與日本同樣的遭遇。“社會文化價值”和“政治文化價值”的不一致是日本在和平時期難以主導世界的主要原因。
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中國內部的變遷與歐洲在大的方面有很多的共同點,如工業化、城市化、農民向工業和城市的流動等,但是,這種變遷明顯地呈現了中國的特異性。在對外援助上,中國與西方也有很多的共同點,但是,中國所謂“不干預內政”的方式不同于西方通過發展援助在發展中國家建立符合工業資本主義的制度。如前所述,其中也包含有中國傳統的成分。
基于此,我們希望從中國的對外援助的實踐來看中國變遷的意義,進而觀察這種變遷在內部深化和外部彰顯上是否一致。很顯然,僅從話語層面來比較,很難回答這一問題,只有通過比較系統的實地研究才能有所答案。
中國援非的歷史經驗與微觀實踐
在中國快速發展和轉型的過程中,其存在已經遠遠越過了自己的邊界,延伸到了世界各地。在全球化條件下,相較于近代中國與西方的遭遇,中國與世界的遭遇,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情況;中國與非洲的遭遇,也不同于西方與非洲的遭遇;更重要的是,今天中國與非洲的遭遇,也不同于20世紀非洲國家獨立后與中國的遭遇。
第一,今日多中心的全球結構不同于以往的兩極或單極世界。發展與欠發展之間的權力關系遠比之前的全球關系更為復雜。單一的中心-邊緣關系已不復存在。后殖民知識體系中的“第三世界”的概念已經不再令人信服,[14]過去作為邊緣的中國和印度等,正在成長為新興國家,其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正在形成某種新的中心-邊緣的關系。
第二,新興國家和發達國家在資本和技術方面仍然存在著依附關系。新興國家在傳統的不發達和發達之間,呈現出了中心和邊緣的雙重身份。
第三,與過去的世界經濟格局不同,今日資本和技術的流動不再是單向的,新興國家在發達國家的投資日益增長。中國在美國37個州的投資從2008年的年均10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50億美元。[15]依照傳統的西方-非西方的結構主義理論,已經難以確切把握中國與非洲新遭遇的時代意義。中國作為發展援助提供者的成長,挑戰了殖民主義中心-邊緣歷史框架下的西方后殖民主義發展理論。
- 原標題:李小云:為什么中國如此慷慨地援助非洲貧困國家?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86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61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88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3這一領域,普京指示要確保同中國合作 評論 124最新聞 Hot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
“我倆聊吧,氣瘋他們”
-
以防長放話:如果哈馬斯不放人,加沙將遭到久違的猛烈打擊
-
《經濟學人》“勉強”承認:中國量子發展模式“也許”更好
-
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
“美國農民買中國貨,原因很簡單”
-
美國首席大法官:那誰試圖恐嚇法官
-
“波蘭外長,你被CIA收買了?”
-
他宣布辭職,炮轟內塔尼亞胡政府
-
更多細節:美國公民、退伍老兵、案發時揮舞ISIS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