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零:捧國學和當年罵國學的,很可能是同一撥人
關鍵字: 馬克思主義共產黨西方價值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國學大學共產黨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啊!黨的總書記不是反復講過嗎?有些人怎么就裝睡、就裝著聽不懂呢?蔡元培主張殺共產黨,李大釗是共產黨的創始人,怎么就這么厚此薄彼呢?說是聽黨的話,聽的究竟是蔣介石那個黨的話,還是李大釗那個黨的話呢?
關于傳統文化,我想講一句話,中國文化并不等于道德文化,更不等于宗教文化。有人說,外國技術好,中國道德高,這話經不起推敲。道德是一堆好詞。好詞,全世界的講法都差不多。古希臘的色諾芬說,波斯貴族,從小只學三件事,騎馬、射箭、說真話。你講忠信,人家就不講嗎?那么,中國特色到底在哪里?
于是有人說了,咱們講孝。《二十四孝圖》,他們有嗎?我們把它推廣為師生關系、君臣關系(現在是領導和被領導,老板和打工仔的關系),他們有嗎?
我覺得,拿《二十四孝圖》當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這不是中國文化的光榮,而是中國文化的恥辱。現在的公益廣告,很多都是酸菜壇子,如“媽媽有福了”,表面看是兒孫孝敬父母,其實是父母孝敬兒孫。現在,什么不要錢?生孩子花錢,養孩子花錢,孩子大了,上學、結婚、買房、買車,花錢的事多了去,沒完沒了。等你把這些都孝敬完了,你就有福了。
我認為,中國傳統,最大特點是國家大一統,宗教多元化,世俗性強。中國文化的最大優點是不立教,不傳教,人文精神強。
很多人拿《論語》當道德課本。《論語》有很多道德格言。比如“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樣的話,我喜歡。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什么?就是拿人當人,為人謀事要講一個忠字,與朋友交往要講一個信字,老師費勁巴拉教你半天,你得學而時習之,別不當回事。簡單說吧,就是說話算話,拿人當人。我看,太多的要求也不必,咱們能把這八個字做到,也就不錯了。
現在,道德淪喪,大家喜歡賴到“文革”上,什么事都賴“文革”,這是放著眼前說天邊。“文革”,我們都是過來人,那時人傻,那時人混,但不像現在這么滑,這么黑,滿嘴謊話,見誰坑誰。這都是什么鬧的,大家應該很清楚。比如電信詐騙,一幫臺灣孩子領著一幫大陸孩子玩,跟“文革”有什么關系?
俗話說,老婆是人家的好,孩子是自己的好(獅子就是這樣)。禮,據說就是咱們中國自己的孩子。比如喝酒,孔子明明說,“唯酒無量,不及于亂”(《論語·鄉黨》),但有些人喝酒,說我們來自禮儀之邦,最好客,不喝到撒瘋不叫喝好。他在那兒罰人喝酒,你在這兒罰酒駕,禮跟法打架。我看這樣的禮就不好。
我認為,西方的東西不一定都好,不但不好,有些還很壞,比如國與國的關系,他們太霸道,借口人道干涉,制造人道災難,就很壞。但我有一個“謬論”,禮是外國的好。外國的禮簡單,人與人打交道,很禮貌,社會公德,人家比我們好。當年,孔子說,“天子失官,學在四夷。”(《左傳》昭公四年),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學學人家。
我知道的“國學”
中國人研究中國文化,有所謂“國學”。什么叫“國學”?我有一個說法,就是“國將不國之學”。我的意思是,如果沒有利瑪竇用天算地理之學到中國傳教,如果沒有鴉片戰爭和甲午海戰,中國被人家打得失魂落魄,中國人哪兒知道天下還有西學這套玩意兒。不知道西學,當然也就沒什么可以與西學唱對臺戲的國學了。
中國的國學熱,早先是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反彈,現在是1989年后的文化現象。表面看,它跟怨天尤人罵祖宗的《河殤》唱反調,其實罵和捧,很可能是同一撥人。研究中國,中國人研究叫國學,外國人研究叫漢學,這是同一門學問嗎?我跟漢學家討論,他們經常說,咱們的研究對象都是中國,何分彼此。但一談具體問題,分歧就來了。
研究落后民族,歐洲有民族學(ethnology)。這門學問有很深的殖民烙印。歐洲人把考察記錄落后民族的資料叫民族志(ethnography)。這種志跟植物志、動物志差不多,很多都是一塊兒搜集。博覽會上,非歐種族,可以拿活人展出,跟動植物標本一個樣。現在,美國叫人類學(anthropology),好聽一點。但植物不等于植物學,動物不等于動物學,人類也不等于人類學。你別以為你是魚,就跟觀魚者或魚類專家是同一概念。
西方還有一種學問叫東方學(oriental studies),專門研究東方古文明,像埃及學、亞述學、赫梯學、印度學等等。漢學是其中之一。其實,我國史書中的蠻夷列傳諸番志,就是我國古代的“東方學”。雖然,我們叫“四裔之學”,各個方向都有。當時的“西學”,主要是從印度傳入的佛學。
王國維
現在講國學,大家喜歡講王國維。魯迅說,“要談國學,他才可以算一個研究國學的人物”(《不懂的音譯》)。王國維怎么研究國學?我看,主要是三條,一是用新材料,特別是出土材料,如他說的五大發現;二是重西北史地和四裔之學,不光看漢族史料,還治少數民族史,如蒙元史;三是有國際眼光,如關注法國漢學和日本中國學的動向。王國維主張“學無古今中外”(《國學叢刊》序)。他研究的國學,其實是不中不西、不古不今之學。
中國歷史,夏商周三代,孔子知道的主要是兩周,我們的知識主要是兩周以來。兩周以前的歷史完全靠考古。考古是研究大時段、大地域的歷史。學科劃分,我國一般把考古劃歸歷史學。但歷史是條長龍,歷史系研究的只是龍尾巴。研究傳統文化,考古才是擎天柱。可惜的是,考古系憑實物講話,考古學家不說話,只是埋頭挖,把挖出的東西拿給你看,外行往往干瞪眼兒。
桃李無言,下自成蹊。我就盡在樹下轉悠。
學校是培養人才的地方
最近,S. A. 阿列克謝耶維奇到北大做報告。我看了她的《二手時間》。帕斯捷爾納克寫十月革命前后的悲歡離合,索爾仁尼琴寫斯大林時代的勞改營,都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索爾仁尼琴寫勞改營,頭一本是《伊凡·杰尼索維奇的一天》(“文革”中有翻譯),獲獎是《第一圈》,而非《古拉格群島》。《古拉格群島》是在西方出版的。去年,《二手時間》獲諾貝爾文學獎,被西方稱為《日瓦格醫生》《古拉格群島》之后的第三個里程碑。蘇聯解體,這是墓碑。前蘇聯有人罵,后蘇聯也有人罵,社會毫無共識,西方樂見這一結果。此書是蘇聯解體的牢騷集,沒有改革時盼改革,改革以后罵改革,跟咱們中國非常像。北京出租司機,沒人給他們錄音,翻成西方文字,可能得諾貝爾獎。
賈樟柯拍《山河故人》,看完就一印象,農村到礦山,礦山到城市,小城到大城,大城到國外,告別告別再告別,整個是一條不歸路。鄉愁不是美學享受。
什么叫“二手時間”?就是方生方死、無可奈何呀。“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秋天花落,迎來寒冬,當然無可奈何。春天,八九燕歸,你以為天氣暖和了吧,但在北京,乍暖還寒,最難將息,沒準還有倒春寒。我以前說過一句話,在《何枝可依》序中。我說,一個時代已經結束,另一個時代還沒開始。
馬克思說:不能當資本主義的奴隸。我們的國歌,頭一句就是“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我想,誰都不想當奴隸吧?可在現實生活中怎么樣?龔自珍寫過這樣的詩句:
金粉東南十五州,萬重恩怨屬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團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聞文字獄,著書都為稻粱謀。
田橫五百人安在,難道歸來盡列侯。
(龔自珍《詠史》)
什么是人才?現在有一種理解,叫“成功人士”。很多人都以為,升官發財就叫“成功人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不成功怎么辦?過去有一陣兒,社會上有辦班熱,學校里也有辦班熱,不是領袖班,就是總裁班,跟搞傳銷似的,大家都在那兒發展“人脈”,現在好像沒那么熱鬧了。
我在中文系跟新生講過我理解的北大校史。我理解,北大是培養天下英才(革命家、學者)的地方。只知伺候領導和老板,那不叫人才,那叫奴才。
什么是北京大學的光榮傳統?馬克思主義傳統、革命傳統就是以天下為己任的傳統。
不忘初心,就是不能丟了這個傳統,如果丟了這個傳統,這就是把心給丟了。
還是龔自珍說的好: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瘖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龔自珍《己亥雜詩》)
【本文轉載自《經濟導刊》2017年04期】
- 原標題:我勸天公重抖擻——馬克思、共產黨與東西方文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小婷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5“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