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盈盈、潘綏銘:中國的性騷擾有多嚴重?
關鍵字: 中國 性騷擾美國 性騷擾職場性騷擾潘綏銘 研究從實踐行動的角度出發(fā),反對性騷擾的正義性和迫切性毋庸置疑。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從理論上進一步思考:我們所反對的,究竟是誰加以定義的“性騷擾”?這方面的“啟蒙”是否有可能變質為“規(guī)訓”?調查表明,中國人對于性騷擾的主體建構不僅不同于美國社會,也不同于主流話語。人們把那些不是利用職權的、男人所受到的、發(fā)生在相同性別之間的情況,統(tǒng)統(tǒng)納入了性騷擾的范疇;基本上不考慮所謂“客觀的判定標準”,而是依據(jù)自己的感受,依據(jù)自己對于對方動機的推定,給出自己的定義并推動著社會的變遷。
這就提出了終極問題:究竟是誰錯了?是國民不覺悟,還是話語脫離生活?這又是因為什么?筆者認為,這很可能是來自于21世紀以來,中國的權力(power)、社會性別(gender)和性(sexuality)三者之間日益凸顯的新的相互關系結構。
在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這三者呈現(xiàn)為金字塔結構:權力籠罩性別,性別籠罩性;基本上是超穩(wěn)定系統(tǒng)。因此,任何實際發(fā)生的性騷擾根本不會被視為性騷擾。21世紀前,這三者轉化為重疊狀態(tài),形成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局面,因此一切性騷擾的行動都會被視為同時來自這三者的弊端。時至今日,至少在中國,這三者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三原色分布”。也就是說,這三者雖有交集而且相互建構,卻日益走向相對分離,各自的獨立性和特殊性日益增加。
這表現(xiàn)為:權力在私領域中日益“隱身在場”;社會性別從“唯異性戀”走向多元取向;性則從“生物本能”擴展為彌散可變的“全性”。這就使得性騷擾這一概念也不得不細化和深化為:實際遭遇否?涉及權力否?僅在異性之間否?身體接觸否?具有性的含意否?
中國目前的反對性騷擾的話語,遠遠沒有跟上時代的發(fā)展,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公權侵害、男尊女卑和“性即丑惡”三者重疊的滯后階段中,因此才會造成目前的困境。
資料圖(圖/視覺中國)
筆者在2010年的問卷中還問道:在過去的12個月里,一共有幾個人,曾經(jīng)對您進行性騷擾(動手動腳)?回答結果是:在所有被性騷擾過的人里面,被兩三個人騷擾過的在女人中是27.4%,在男人中是31.1%;被三個以上的人騷擾過的在女人中是3.6%,在男人中是2.9%。其提示我們:中國社會中可能存在著某些特殊的情境,容易出現(xiàn)兩三個人都對同一個人進行性騷擾(不一定同時)的情況。
對于問卷調查來說,由于提不出元假設,因此目前尚無可行的方法來調查這樣的新情況;但是這種現(xiàn)象所蘊含的理論意義卻不容低估,它足以引出這樣一些研究假設:
是因為這些人自己很特殊,所以才更容易遭到甚至“招來”性騷擾嗎?是由于他們很難避開那些喜歡發(fā)動性騷擾的人們,才屢次遭此噩運嗎?是由于他們總是誤解對方的意圖,才屢屢認為自己被性騷擾了嗎?是由于他們被話語介入得更深,因此把自己的“性的身體”建構得更加廣闊和更加敏感,才更多地報告自己遭到性騷擾嗎?是因為筆者在提問時所遵循的推理邏輯,不同于被調查者自己在生活中的行為邏輯,才造成他們的誤答或者筆者的誤讀嗎?
以此為契機,筆者期盼更加深入的討論的出現(xiàn)。
(本文原載《探索與爭鳴》2013年7期第58-62頁,原題為“21世紀中國的性騷擾的調查實證:話語介入與主體建構之悖”。)
- 原標題:21世紀中國的性騷擾的調查實證:話語介入與主體建構之悖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40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76看完這部紀錄片,網(wǎng)友吵起來了 評論 137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4美聯(lián)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wǎng)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lián)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fā)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chuàng)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