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春春:德國在多大程度上需要美國?
關鍵字: 默克爾訪美默克爾特朗普美歐關系美德關系如果說普京的俄羅斯是歐美所面對的共同挑戰,那么默克爾該以何種口吻、何種關切同特朗普展開相關話題呢?在歐美國家現職的領導人中間,默克爾可能是與普京打交道經驗最豐富的人之一,這其中不僅因為雙方都能流利地說對方的語言,也有德俄兩國長期以來互敬對方為平等對手,以及戈爾巴喬夫領導的蘇聯在德國統一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等歷史因素。然而特朗普本人及其團隊與俄羅斯的關系,始終處于重重疑云的籠罩之下,其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因不合法會見俄羅斯外交人員而被迫辭職一事似乎更加證實了公眾的懷疑。在這種氣氛中,即使是在兩人進行一對一的私下會談部分,我們也很難想象兩人能夠開誠布公地討論如何協調對俄問題,特朗普每每“大話連篇”的剛愎性格也不允許他躬身下問。
回到雙方分歧巨大的難民問題,以及如何對待來自穆斯林國家的移民問題,德國會受制于美國嗎?特朗普稱默克爾對待敘利亞等國難民的政策為“災難”,聲稱德國犯罪率飆升、成千上萬的德國人正在準備逃離充斥著難民的德國,而默克爾在兩人會面后的記者招待會上,則稱難民也應該有未來,兩人的境界仿佛高下立判。
在歐美國家現職的領導人中間,默克爾可能是與普京打交道經驗最豐富的人之一
然而按照上述對于硬實力的分析,再結合特朗普宣布的所謂“美國優先”的去道德化政治行為原則,我們不得不承認,德國從自我預設的自由民主主義的理想主義立場出發,基于為納粹暴行贖罪的歷史心理和歷史經驗所采取的難民政策,具有非常強烈的德國色彩和德國視角,很少兼顧國際環境的現實,因而不宜抽象地在道德層面上無限拔高、無限放大。因為即使德國在建國時制定的《基本法》中規定“受政治迫害者”享有的庇護權是人的基本權利,但是通過1993年對《基本法》此條的修訂——或者說限定,尤其是規定經由所謂的“安全第三國”抵達德國的人無權獲得庇護,已經在實踐中偷偷架空了政治庇護權。如果說德國另擇黨(AfD)能夠憑借排外、疑歐等民粹的口號在全德國范圍內獲得百分之十以上的支持率,Pegida(“歐洲愛國者反對歐洲伊斯蘭化”)運動能夠以反伊斯蘭文化的訴求在德累斯頓等東部地區成為不容忽視的政治力量,那么世人委實不應對美國周期性出現內傾化而“友邦驚詫”。雙方討論問題的焦點,實則應該回到民主法治的框架之下,回應各自選民對諸如移民、難民和就業等熱點問題的關切。如果特朗普的二度“禁穆令”很可能也因為國內的法治阻力而無法施行,那么德國也確實無須為美國的民主質量擔憂。
德國有理由擔憂的地方,同時也是德國的軟肋所在,是在特朗普眼中嚴重失衡的德美經貿關系。德國并不是在真空的條件下成為世界貿易出超第一的國家,2016年單單對美國的貿易出超額就高達490億歐元。在美國看來,德國無疑是在美國保障的國際安全框架下搭了“便車”。同時,特朗普稱德國既在貿易協議談判中表現巧妙,又人為操縱或壓低了歐元的匯率,從而在德美貿易中獲得了不正當的好處。在與默克爾會面之后,特朗普發出“我們不是要取勝,我們只是要求公平”的論調,同時又沒有指出所謂“公平”的具體含義,這無疑讓時時擔心第二只靴子落地的德國人更為焦慮:在選舉期間,特朗普已經毫不隱晦地聲稱要對墨西哥、中國以及日本、德國等進口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雖然默克爾竭盡全力向特朗普表明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的復雜性,為此特地帶著在德美兩國皆有大規模投資和生產的西門子、寶馬和舍弗勒等德資企業的負責人前往華盛頓,并且專門介紹德國制造背后的秘訣——雙元制職業教育。如果特朗普所言放眼四周只見德國車、而德國卻不買美國車屬實的話,那么原因肯定不在于美國車受到的所謂“不公平”待遇。但是,德國的外貿出超過高、歐元匯率偏低利于德國出口等事實早已一再為其他貿易伙伴所詬病,特朗普并不是這種觀點的始作俑者。在回答這些問題的時候,德國人的心里確實也是底氣不足。
也許,讓特朗普稍微了解一下美國曾經引領的經濟全球化的現實,有利于緩解氣氛的緊張:首先,德國的經濟和就業相當倚重美國市場、并對美獲得高額貿易出超是事實;其次,美國也倚重來自德國的2240億美元的直接投資、以及德企在美國所創造的64萬個工作崗位,來自德國的設備和技術更是特朗普振興美國制造業不可或缺的要素;第三,作為歐盟和貨幣聯盟的成員國,德國在貿易和貨幣政策上的自主權有限,特朗普團隊把德國作為貿易戰和貨幣戰的單一對象,企圖在雙邊的框架下解決問題,可能也是出于對于歐盟和貨幣聯盟機制的不充分理解。只是不知特朗普是否擁有適度的學習意愿?
德國經濟界對于特朗普在與默克爾會見中未能傳達更為清晰的貿易政策信息表示了失望。不過,也許這也不是什么更壞的消息。特朗普的語焉不詳,恰恰表明了他目前沒有比維持現狀更佳的解決辦法,以及無力在推行“禁穆令”、打擊“伊斯蘭國”、處理朝核問題等之外再開辟新的經貿戰線,而且是向重要的盟友宣戰。也許特朗普已經認識到了他作為美國總統、美國作為超級大國,也并不意味著擁有無限的權力,也明白自己遲早是需要借助建制的力量、需要盟友的。畢竟,美國以一國之力主宰全球事務的時代早已雨打風吹去。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要么續約,要么賠錢!斯洛伐克威脅報復 評論 51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單”?外交部駁斥 評論 14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評論 80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115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87最新聞 Hot
-
要么續約,要么賠錢!斯洛伐克威脅報復
-
又來!美議員質問: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臺海沖突可咋辦?
-
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單”?外交部駁斥
-
澳大利亞從娃娃抓起:學好數理化,對付中國咱不怕
-
韓國憲法法院:6日將就尹錫悅彈劾案開會
-
敘新當局外長、防長、情報主管首次出訪,去了沙特
-
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
拜登給前共和黨眾議員切尼授勛,還打算提前赦免她
-
確定恐襲!FBI還改口:嫌犯單獨行動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