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現在進行的這場戰爭,不會瓦解世界秩序”
最后更新: 2023-01-22 08:42:18【導讀】 俄羅斯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的開始有多意外,在什么條件下可以避免這場戰爭?誰是烏克蘭沖突的主要受益者?這場沖突是否讓美歐損失慘重?在2022年2月舉行的“普里馬科夫讀書會”學術專家論壇間隙,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普里馬科夫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接受了俄媒《側面》記者的采訪。
【翻譯/上海外國語大學碩士研究生 夏青】
《側面》:在過去一年中,國際關系領域中的主要事件是什么?——我認為提出這樣的問題并沒有意義。因為答案非常明顯。所以我要問您另一個問題:您對這次軍事行動的發生有多意外?
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說實話,我相信在頓巴斯問題、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一系列安全問題上是可以找到妥協方式,以避免沖突進一步升級的。但是,這不僅需要莫斯科的政治意愿,也需要基輔、華盛頓、巴黎和柏林的政治意愿。
2021年年底,俄羅斯提出的建議事實上并不是最后通牒,而是呼吁對方達成妥協,但同時明確表示準備使用武力。然而,對方沒有人愿意聽。
我認為,明斯克協議本身沒有問題,如果有關各方都愿意的話,是可以實行的。然而,從一開始美國就沒有為明斯克協議的實施提供保障,這已經表現出他們對明斯克協議的態度。早在2014年,奧巴馬政府就對明斯克協議的執行表達過異議,為與俄羅斯的系統性對抗奠定了基礎。
烏克蘭當局不聽法國和德國的話,只認為美國的立場對它有意義。而美國向烏克蘭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做你想做的事。對于烏克蘭領導層而言——無論是波羅申科政府還是澤連斯基政府——要做的都只有一件事:轟炸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切斷克里米亞的供水,不用遵守任何規則。
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現在進行的這場戰爭不會瓦解世界秩序”,截圖來自《側面》網站。
《側面》:不久前默克爾明確表示,簽署明斯克協議的目的不是為了解決沖突,而是為了爭取時間讓烏克蘭變得更強大,她的這番言論有沒有改變您的看法?
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默克爾的表態具有典型的政治企圖,試圖推翻現在的觀點,證明她先前的舉動是正確的。顯然,默克爾說這些話是為了解決她目前所面臨的一些問題,例如基民盟/基社盟的問題。
至于明斯克協議,我相信在當時,這是一個真正為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所做的嘗試,而不是為了給基輔政權喘息的花招。無論如何,我們是在真誠地尋找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政治和外交方案。
然而,這種嘗試并沒有很成功,實施協議的運轉機制構建得不夠完善。當時的情況與現在完全不同,那時候的烏克蘭也和現在完全不一樣,俄羅斯也是。而俄羅斯與歐盟的關系主要在于經濟聯系。俄羅斯與美國的關系迅速惡化,但這完全不是俄羅斯的問題。美國很想把烏克蘭變成俄羅斯安全中的永恒性問題,同時又指責俄羅斯,對其進行制裁、限制,展開對俄信息戰。
《側面》:那當時為什么要簽署明斯克協議?
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事實上,明斯克協議是一個暫停沖突的方案,在一定時間內通過政治和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但這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然而,在現實中,只有俄羅斯在為之努力。我們非常希望沖突得以解決,盡管我們也明白,許多安全問題和風險問題與烏克蘭的發展動態與趨勢、烏克蘭加入北約的愿望有關。
因此,回到我們開始的話題——我并沒有對特別軍事行動感到多么驚訝,因為可以想象得到,俄羅斯的耐心是有限的。但我還是希望各方都能明白升級沖突會帶來什么樣的風險,應該盡量努力避免沖突升級。
《側面》:我也沒有對特別軍事行動感到意外。不是因為我有先見之明,而是因為國際關系專家已經發出警告:世界秩序正在瓦解,而瓦解的過程中通常伴隨著戰爭。
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目前世界上正在發生的戰爭都不是會瓦解世界秩序的戰爭。這種瓦解世界秩序的戰爭一定是全球性規模的,而不是一場混合戰爭。以前發生過的世界大戰多多少少都會導致部分參與國毀滅,從而使整個國際關系體系發生變化。我真的不希望再發生這樣的戰爭。
另外,現代世界秩序的轉變是出于客觀的、經濟的原因。我指的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非西方中心,這些國家的影響力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全球化的不平衡性,即西方在世界的主導地位和美國在西方內部的主導地位正在逐漸減弱。這不僅是因為中國正在崛起,還有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盡管非洲存在種種困難和問題,但它也有可能成為經濟發展中心之一,還有拉丁美洲國家——雖然這必然不會是明天或者后天馬上發生的事情。
《側面》:在我們國家,與西方的沖突經常被定義為生存問題。大家都在說,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個關乎國家生存的問題,但于對方而言,這更像是一個關乎精英們的生存問題。但是,如果這是一個關于重塑整個世界秩序的問題,這場沖突不也就成為了西方的生存問題?因為如果他們輸了,不僅僅是西方精英,是整個西方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都將結束。
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對于西方的不同國家,這場沖突具有不同的含義。對美國來說,從一開始就無法接受俄羅斯挑戰其使用軍事力量解決戰略問題的壟斷地位。在敘利亞,這種壟斷地位第一次被動搖,俄羅斯在敘利亞無視美國和幾個地區大國的行動,幫助阿薩德繼續執政,實際上是拯救了敘利亞。第二次是俄羅斯通過動用武裝力量使克里米亞回歸俄羅斯。第三次就是這次的軍事行動,俄羅斯直接在烏克蘭使用武力。因此,美國的反應很激烈。這畢竟是對美國在冷戰結束后建立的全球霸主地位造成了打擊,美國希望盡可能長時間地保持這一地位。
對美國而言,公開懲罰俄羅斯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不僅僅是在捍衛我們的國家利益,也是在挑戰美國的霸權。美國無法接受俄羅斯在任何地區擁有自己的利益,尤其是在后蘇聯空間。就像美國也無法接受中國在亞太地區內擁有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說,美國認為只有他們才能擁有全球利益。
以歐盟國家為例,他們對在烏克蘭發生的事情的態度可以理解為:這場危機表明了支撐歐盟外交政策、并具有優先等級的意識形態構建已被證明是站不住腳的。歐洲人認為,他們的任務就是把所有鄰國變成親西方的市場化和民主化的國家,這樣歐洲就會永遠和平。然而,這并不妨礙歐盟國家在后蘇聯空間推行一系列政策——基于西方價值觀、完全出于實用主義利益的政策。
而如今,歐盟中的主要國家被迫回到了冷戰時期、甚至更早的國際體系中。這使歐盟的精英層產生了巨大的挫折感——事實證明,他們所建造的專門保障歐洲安全的“姜餅屋”是不可靠的、不穩定的。所以他們很害怕,為了重新獲得舒適感和安寧感,他們再次向美國尋求保護。
讓歐洲精英們感到失望和恐懼的原因還有一個:歐洲一直以來都相信,可以與俄羅斯建立一個經濟合作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他們能夠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俄羅斯,但這個想法似乎也破滅了。因此,他們不僅熱衷于懲罰俄羅斯,也熱衷于懲罰俄羅斯的精英和人民——我們不會讓你們進入歐洲,不會向你們出售我們的貨物,也不會購買你們的石油。
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歐盟國家似乎一直愿意為了幻想中的意識形態犧牲經濟利益。毫不夸張地說,早在2014年,歐盟開始與俄羅斯切斷、或者說急劇減少經濟聯系,這就是一種神圣的犧牲。拒絕俄羅斯的能源對歐洲的經濟安全、競爭力和主權形成了打擊。
作為一個研究美國的專家,我對此感到十分驚訝!美國人是非常理性的,他們正在完成自己的任務——他們為俄羅斯邊境的沖突創造了條件,他們支持一個準備參與這場沖突的國家,現在俄羅斯被迫在這場沖突中花費軍事資源、經濟資源,以及最重要的——人力資源。
這顯然對美國是有利的。但歐洲人能有什么好處?法國或德國的好處在哪里?他們想懲罰我們,但他們也同樣懲罰了自己,因為他們失去了進入俄羅斯市場的機會,放棄了廉價的能源。沒有人會以俄羅斯給的價格向他們提供天然氣。
截圖來自俄羅斯衛星社
《側面》:歐洲的太陽正在落下……
費奧多爾·沃伊托洛夫斯基:是的!而且是歐洲自己親手摘下的。同時,美國人還在解決另一個問題——動員他們的盟友,迫使他們為保障國家安全撥出更多資金。
然而,德國人并不熱衷于在這方面花錢,他們正在努力將國防預算控制在600億美元以內,盡管總理朔爾茨承諾撥出1060億美元(1000億歐元)的特別基金用于增加軍事開支,但在2023年,用于保障安全的預算總額為615億美元。當然,與2021年相比,已經大幅增長——當時只有450多億美元。法國的情況也類似:國防支出增加了,但不多,增加了30億美元,達到450億美元。如果法國和德國真的決定與我們開戰,他們錢就不夠用了。
而美國將軍事預算增加到了8580億美元——這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們正在解決核武器以及大部分常規武器的現代化問題,使軍事基礎設施和武器的研發實現跳躍式的發展。美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在未來同時遏制俄羅斯和中國。歐洲和亞洲盟友將在這一戰略中起到輔助作用。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布林肯拜年
2023-01-22 08:28 -
巴西陸軍總司令被總統盧拉解職
2023-01-22 07:20 -
為應對“下一場戰爭”,馬克龍要將法國軍費提高三分之一
2023-01-21 22:29 法國見聞 -
玻利維亞總統盛贊:歷史性的一天
2023-01-21 21:20 觀網財經-海外 -
除夕當天,秦剛同阿臨時政府代理外長通話
2023-01-21 19:47 中國外交 -
美國將認定俄“瓦格納”為“跨國犯罪組織”
2023-01-21 17:38 烏克蘭之殤 -
日本駐華大使館:簽證業務已恢復正常
2023-01-21 17:06 中日關系 -
德企業界拒對華脫鉤:不能只和“價值觀相近”的國家做生意
2023-01-21 15:39 德意志 -
布林肯:我認為中美緊張關系已“有所緩和”
2023-01-21 14:49 中美關系 -
“XBB.1.5不是終點,但如果退一步看……”
2023-01-21 13:40 抗疫進行時 -
瑞士駐華大使:中國游客在瑞士很受歡迎,在歐洲很受歡迎
2023-01-21 13:08 -
扎哈羅娃:這個消息對美國民主來說是“核爆炸”
2023-01-21 12:58 觀察者頭條 -
谷歌母公司裁員1.2萬,全球知名科技企業兩年裁員超20萬
2023-01-21 11:18 大公司 -
“價格上限”又來了,這次是對俄成品油
2023-01-21 10:37 -
阿根廷總統:中國對拉美國家等表現得很偉大
2023-01-21 09:47 中國-拉美 -
何時恢復原有十年多次簽證的使用?我駐美使館回應
2023-01-21 08:52 中美關系 -
克里斯·希普金斯將出任新西蘭新任總理
2023-01-21 07:40 -
他準備下月訪美,向拜登“取經”
2023-01-20 23:16 拉美左翼
相關推薦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50“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5“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04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評論 178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