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鵬:黨內憲制的守護者——中央紀委的政治功能解讀
關鍵字: 中紀委紀委反腐依法治國憲制中央紀委【作者授權觀察者網發布本文。所有內容均來自公開資料,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作者按
中央紀委到底是什么性質的機構?如何理解中央紀委在中國政治體系中的角色和功能?
將中央紀委單純視為反腐機構,矮化了其政治地位和功能,遮蓋了中國政治過程的豐富內涵和中共體制的韌性。
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做了一次權力“加減法”,職權經歷了“收縮”和“擴張”同步并進的過程。短短四年,從簽字背書維護黨風黨紀,到與時俱進協助中央產出黨內規制,中央紀委的政治功能歷經轉型。這是一種怎樣的改革邏輯?基于何種政治理據?
黨章規定“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組織的領導”。作為黨的中央組織,中央紀委屬于“黨的領導”的組成部分,但其職能和性質卻有別于宣傳、組織等黨務部門。遵循《黨章》提煉的“監督、執紀、問責”六字,規定了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開展工作的“實”,但要讓中央紀委的權責更具政治合法性,讓外界更加理解和認同中央紀委,還需緊扣《黨章》的有關規定,參照其不斷豐富的治理實踐,總結其“名”,賦予其更堅實、有力的政治論述和理論基礎,使“名”副其“實”。
中國共產黨是國家憲制的守護者,中央紀委則受黨中央委托,做黨內憲制的守護者。立足“治標”之當下,著眼“治本”之長遠,維護黨的章程的尊嚴,保障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的實施,確保黨的領導地位和黨內憲制安全,是確保國家憲制安全的必要前提和政治保障,也是黨中央交給中央紀委的偉大歷史使命。
中央紀委,無疑是現階段中國政治生活中最招眼、最特別的一個機構,這一點可能不會有太多人反對。
但如果被問到:中央紀委到底特別在什么地方?它到底是個什么性質的機構?如何理解中央紀委在中國政治體系中的地位、功能?恐怕會蹦出來一堆有趣的答案,不過緊隨其后,困擾中央紀委和紀檢系統的理論性問題也會隨之而來。
中央紀委的“名”與“實”
最多人給出的答案可能是兩個字:反腐。
每周五下午,中國幾乎所有重要媒體都在緊盯電腦屏幕,等待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隨時可能公布的最新執紀信息,這里將隨時可能發布一則或數則極具新聞效應的信息:本周內哪些“老虎”將被揪出,哪些代表性的“蒼蠅”(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和“四風”方面典型問題)將被作為負面典型。信息一旦公布,便在極短的時間內傳遍世界。
一提到“大老虎”,就會想到中央紀委;一提到中央紀委,就會想到“打老虎”、“拍蒼蠅”,中央紀委是中國共產黨的反腐機構,這幾乎成了社會各界甚至海外對中央紀委形象的主流認知,也是中央紀委“名”聲在外的最大原因。也無怪乎很多人將中央紀委與香港的廉政公署(ICAC)和新加坡的貪污調查局(CPIB)相提并論。
實際上,這種機構認知并不十分恰當。反腐機構的形象雖然凸顯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下正風肅紀、反腐懲惡積極開展反腐敗斗爭的特點,但卻在無形中掩蓋了中央紀委改革實踐的更多內容。
2016年初,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做工作報告(公開),提到一組數字:2015年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誡勉談話5.4萬,其中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調整20萬,重處分和重大職務調整8.2萬。如果細算,全國約每300名黨員就有一名黨員受到了黨紀輕處分以上紀律處分,這些數字向社會彰顯了反腐斗爭的極強震懾效果,顯示了中央堅持從嚴治黨的決心和意志。但是,這些數字中并非主要是因腐敗問題受到懲處,恰恰相反,以2015年出臺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提出的“六項紀律”(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群眾紀律、生活紀律)為標準,在約30萬受到處分的黨員中,違反廉潔紀律的僅僅是其中很少一部分。
這是否意味著“執紀”——作為黨的紀律檢查機關——才是中央紀委最顯著的政治功能呢?其實也不完全。以身邊所熟悉的紀檢體制內部的同志為例,雖然每天都在從事與紀律相關的工作,可是其中大部分人對于中央紀委自身角色定位和政治功能的“形象構想”,也可謂是千差萬別,認知并不甚清晰。
十八大之前,中央紀委的工作延伸到黨政體系各個層面,涉足各業務領域,紀法不分,權力邊界不清,問題有目共睹。十八大以來,在“全面從嚴治黨”、“將紀律挺在前面”、“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等新的政治論述下,中央紀委強調紀法分開,聚焦主業,實現“三轉”,更加強調其“監督、執紀、問責”的功能,但是現階段的治理實踐中,中央紀委系統顯然是將更多精力用在了“執紀”上。《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將黨的紀律整合規范為六大方面,以“六項紀律”為戒尺,中央紀委在落實“執紀”職責方面,取得巨大成效。
問題在于,如果按照王岐山書記提出的履行黨章規定的六字職能,除“執紀”外,還有“監督”和“問責”兩項。這恐怕也是困擾各級紀檢系統的更重要的問題。要實現所謂“先治標后治本”或“治標就是治本”的政治目標,就不可能忽視這一前一后兩方面,但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踐,都還非常滯后。簡單一個理論問題可能就難以找到答案:為什么監督?監督什么?怎么監督?為什么問責?問責什么?怎么問責?
顯然,中央紀委的政治功能并不僅局限于反腐,將中央紀委作為一個反貪腐機構,矮化了中央紀委的政治角色和政治功能,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遮蓋了中國政治過程的豐富性。海外學者和西方媒體,甚至包括國內個別媒體,就常對中央紀委進行工具化、泛政治化的理解,將中央紀委放在政治權力格局與人事更迭視閾中加以品評解讀,多少與他們對中央紀委角色功能的認知有關。但即使將范圍放寬,對中央紀委工作實踐的“執紀”特色加以考慮——這已經構成當前中央紀委工作實踐中的主要部分——同樣不能完整地概括中央紀委的角色和職責。
中國古代政治思想中講求“名”和“實”的統一,但是現實政治生活中往往出現兩種偏頗的情況:一種是有其“名”卻未見其“實”,另一種則是實際政治生活中已有其“實”,但卻未見其“名”,簡單說就是實踐走在了理論前面。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的改革,屬于第二種情況。做了很多,探索了很多,進步了很多,但是相比較于內涵豐富的實踐,“頂層”的理念探討和有關角色功能的理論探討相對滯后。簡單來講,有其實,無其名;或雖有其名,但名不副實,名實不一。
從“實”的角度來看,以可以觀測為標準,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的改革實踐主要經歷了兩個重要方面的轉變:通過職權的收縮與擴張,做了一次權力的“加減法”;從簽字背書維護黨內風紀到與時俱進產出黨內規制,中紀委的政治功能得以活化。
- 原標題:黨內憲制的守護者——中央紀委的政治功能解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伊朗對以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90%擊中目標” 評論 489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評論 195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評論 128歐盟想“邊打邊談”? 評論 156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評論 245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