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綱: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導讀】 本文內容根據作者在“2023恒昌高端財富論壇”的主旨演講整理而成。刊載于微信號“財經思享匯”,觀察者網已獲授權轉載。
【文/樊綱】
現在各行各業都開始復蘇,但與此同時,中國經濟也面臨很大挑戰,最重要的挑戰是需求不足,增長乏力、預期減弱。
壹 | 中國經濟面臨嚴峻挑戰
上面這張圖是中國GDP走勢,2012年是一個高點,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2009年中國采取了非常強勁的刺激政策,它的作用延續到2012年,增長率達到12%是一個高峰,之后一路下滑。特別是這三年因為疫情、中美貿易戰的一系列因素,我們出現比較大的動蕩。
在動蕩之前經濟已經出現下滑的趨勢,隨著情況變的更加復雜,在世界地緣政治格局發生巨大變化的條件下,再加上疫情和經濟本身出現的問題,應該說經濟增長現在面臨重要的挑戰。
造成挑戰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我們稍微梳理一下:
第一,疫情期間疫情的管控導致產業鏈的紊亂,供需關系的失衡,經濟活動的大幅度下降,因此導致經濟的下滑。
第二,現在企業預期走弱、投資下滑,有各種因素使得企業家對于投資的前景不看好,因此投資需求減弱,特別是民營經濟這些年投資的動力下滑。
第三,政府官員也承認過去出現的政策“合成謬誤”,合成謬誤有的時候會產生較大影響,包括對某些行業突然的轉向,導致某些行業的資金供應突然斷裂。不是企業自己斷裂的,而是從資金供給方面出現政策的變化,導致產業資金的斷裂。
第四,世界經濟問題(外部經濟問題),世界經濟這兩年嚴重低迷,通貨膨脹、加息、經濟下滑,因此導致我們的出口下滑。不僅我們負增長,其他的國家也在負增長。
第五,地緣政治博弈,美國對我們的遏制、打壓,長臂管轄,從貿易戰開始等等一系列的操作,跟我們脫鉤、斷供,使得產業鏈出現振蕩和調整。
長期、短期、疫情、經濟、市場、政策、國內、國外等各種因素疊加在一起,對我們的經濟增長就造成一些挑戰。
第一,消費不足。很多人說要刺激消費,消費不是刺激出來的,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是就業的函數,如果就業、收入下滑,那么消費自然下滑,至少不會有明顯的增長。所以經濟的低迷、就業機會的減少、收入增速的下降,導致消費需求不足。
第二,企業投資不足,預期走弱導致企業投資不足。這是現在重要的現象,也不是躺平,大家都比較謹慎。
第三,政府的需求也遇到問題,當民間消費需求不足、投資需求不足的時候,這個時候政策應該擴大需求,維護總需求的增長,但是最近一個時期,政府投資也出現一些問題,地方政府因為債務負擔的問題很難再增加支出,加上前幾年的財政出現大量的支出,疫情控制等。因為整個經濟增速下滑,稅收下降,使得地方政府的債務問題日益凸顯,也就是城投債的問題,這使得地方政府的投資需求出現不足。
第四,出口下滑現在已經出現深度負增長。所謂三駕馬車:消費需求、投資需求和出口需求都出現了下滑,這是這幾個月,經濟增長速度持續下滑的重要原因。
上面這張圖,著重說的是世界經濟情況不好,美國、歐洲的經濟景氣指數都在下降,全球的增長速度在放緩。越南前幾個月下滑11%、12%,韓國五月份下降15%、六月份下降16%,比我們下降還要多。這可能不是我們的問題,但這確實是全球的問題,對我們有重要的影響。我們的出口已經出現負增長,而且是深度的負增長。
需求不足的重要表現就是通貨緊縮,也就是物價水平在下降,上圖是消費品價格指數,CPI6月份0%增長,環比下降0.2%,消費品價格指數是最終消費品,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數是生產者價格指數PPI,也就是上游的原材料、中間產品價格深度負增長。這說明現在的消費品價格指數面臨的壓力比較小,后續也不會有明顯的增長,因為上游產品的價格也在下降,傳導機制傳導到下游來,依然是負增長或者不增長的趨勢。
這個時候很多人議論是不是出現通貨緊縮?價格確實在下降,但價格下降不全都是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的定義是貨幣增加速度放慢,或者通貨減少導致需求不足,導致價格下降,但是有各種不同的因素會導致價格下降,首先是效率的提高、成本的下降,工業品,例如手機、電視,電子產品每天都在降價,而且企業之間的相互競爭,拼命壓價,并且拼命提高改進自己的效率,使得產品生產效率越來越高,成本越來越低,因此不斷地降價。
大家都知道芯片、電子產品有摩爾定律,18個月體積小一倍、成本降一倍、價格降一倍、效率提高一倍,這就是通常情況下價格下降表示的利潤提高和效率的提高。
我在2004年專門發表過一篇文章,分析當時價格下降的情況,稱之為“有效降價”。當時價格也是在下降,但不是問題,反倒說明我們的經濟在進步。
但是另外一個極端的情況就不是這樣,通貨緊縮通常說的是貨幣增發速度下降,貨幣減少導致的價格下降,而我們現在的情況是貨幣超發,貨幣增長速度現在達到12%左右,但是價格為零,價格增長是負增長甚至是零增長,這種情況顯然不屬于通貨緊縮。
經濟學將其定義為流動性陷阱,或者叫做非典型結構性的通貨緊縮。流動陷阱指的是花了很多貨幣,但是人們拿到的貨幣并沒有轉化成需求,并沒有去買東西,存在銀行賬戶上搞理財,增加銀行的儲蓄性存款,而沒有增加現金存款,沒有準備花這筆錢,這就是這幾年發生的情況。
2022年銀行存款增加15萬億,其中企業5萬億,居民儲蓄增加10萬億,大部分是做了理財、儲蓄性存款,儲蓄性存款與現金性存款的差別在于M1和M2的相互關系,如果不是儲蓄性存款,放在一般的現金賬戶是準備去花錢,也就是M1的增長,但是M1現在水平非常低,增長速度非常慢,而增加的都在M2,M2包含儲蓄性存款。
大概的情況確實是銀行系統增發了貸款,確實增發了貨幣又降低了利率,但當人們拿到存款、企業拿到貸款后,可能是還一些債務,補發過去沒有發的工資,居民也拿到錢,但也都存到儲蓄賬戶上。
也就是說,貨幣是增發,但是人們沒有增加需求,企業仍然不投資,居民仍然不消費,典型的是流動性陷阱的情況。就是發了很多貨幣,但貨幣像掉進了黑洞,沒有真正發揮作用變成需求。
這種情況最早是以凱恩斯的經濟學家命名的,在美國歐洲三十年代大蕭條的過程中出現這種情況,大家發現原來不是貨幣增發就可以帶動需求,而是需要人們對投資的預期發生變化,如果增發貨幣,融資成本也會降低,利率會降低。
但如果預期投資的收益比利率還要低,仍然不會投資、不會轉化為需求。所謂預期減弱,也就是預期投資回報減弱,這在企業的行為中表現特別明顯。
標簽 中國經濟- 原標題:重磅解讀 | 樊綱: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證券日報:“小作文”擾亂市場須嚴查嚴打
2023-08-18 07:32 觀網財經-金融 -
央行:適應房地產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政策
2023-08-17 18:18 觀網財經-房產 -
121家新上市公司披露業績:超7成利潤增長,16家跌幅較大
2023-08-17 17:06 觀網財經-金融 -
官宣退出一年后,榮耀將重返印度
2023-08-17 14:48 觀網財經-科創 -
?螞蟻集團推出“服務亞運計劃” ,以科技服務更多人參與亞運
2023-08-17 13:58 亞運經濟 -
助力亞運服務全球來華游客,支付寶推出全新國際版
2023-08-17 13:50 亞運經濟 -
多地發文促進青年就業!措施包括就業補貼、擴大政策性崗位規模等
2023-08-17 07:06 觀網財經-宏觀 -
“春曉計劃”持續發力,京東二季度新增商家同比增長417%
2023-08-16 21:40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碧桂園稱債券兌付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2023-08-16 17:57 觀網財經-房產 -
左手降息右手穩匯率,央行組合拳能見效嗎?
2023-08-16 17:48 觀網財經-宏觀 -
騰訊二季度凈利潤375.48億元,廣告收入大增
2023-08-16 17:1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7月全球手游收入榜:國產居前3,《原神》今年首次跌出前10
2023-08-16 15:44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用戶支持正版意識增強”,騰訊音樂在線音樂營收增長48%
2023-08-16 14:02 觀網財經-互聯網 -
7月70城房價數據公布:價格上漲城市個數減少
2023-08-16 10:03 觀網財經-房產 -
外匯局:外商來華直接投資7月份凈流入規模為近一年來次高值
2023-08-15 22:53 觀網財經-金融 -
“中國今年或超越日本,全球第一”
2023-08-15 19:39 汽車工業 -
A股半年業績盤點:這個行業凈利潤降幅超100%,股價卻上漲
2023-08-15 18:45 觀網財經-金融 -
廣東正研究推動放寬廣深“限牌”?深圳回應:暫無新政策
2023-08-15 17:26 觀網財經-汽車 -
雷軍:有蘋果三星華為這樣的對手,高端已成小米生死之戰
2023-08-15 08:30 觀網財經-科創 -
莫斯科交易所指數突破3200點
2023-08-14 22:04 觀網財經-海外
相關推薦 -
“歐洲人付錢,中國人建造,當然全歸功于中國” 評論 40直接安排10萬億元! 評論 176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評論 137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評論 124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看完這部紀錄片,網友吵起來了
-
“特朗普回歸,這個領域又讓中國贏一局”
-
“特朗普贏了,他們要回家了”
-
“從中國懷里拉走”?
-
美國農民@特朗普:又我挨中國揍?
-
法國外長到訪前,以色列在“法國領地”扣押兩名法國憲兵
-
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鮑威爾:若特朗普...
-
德高官焦慮:若特朗普從烏克蘭抽身,中國就贏了
-
“特朗普真男人”“快速停火就是自殺”,他倆同時發聲
-
普京:有些人嘴上承認“一中”,身體卻不老實
-
民主黨拋棄了工人階級?白宮回應桑德斯
-
印度政府智庫:這個中國“圈子”,咱還是得加入
-
“特朗普2.0”將至,日本很揪心
-
他押注特朗普勝,將贏下近5000萬美元,竟有訣竅?
-
“助我勝選”,特朗普任命她為首位女性白宮幕僚長
-
遭外資創紀錄拋售近110億美元,印度股市大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