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生:贏得總統寶座后 特朗普拿什么拯救美國經濟?
分享到:關鍵字: 特朗普的經濟政策逆全球化經濟政策中低端制造業金融貿易戰【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安生】
特朗普贏了。他的勝利,與“破產的中產”的支持密不可分。他的支持者多數來自經濟相對落后,在全球化進程中受損的地區。而這些選民投票支持特朗普的原因,是希望特朗普能改變經濟政策,改善他們逐漸惡化的經濟現狀。
特朗普競選時提出的經濟政策,大致可以歸結為幾點:增加財政支出、減稅、加息、加強貿易壁壘、鼓勵產業資本回流美國、實行軍事收縮節約軍費、減少金融管制。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大致可以概括為“逆全球化”加基礎設施建設。如果特朗普競選時提出的經濟觀點落實為具體經濟政策并付諸實施的話,美國將主動放棄“全球央行”、“全球銀行”、“全球兵工廠”和“世界警察”的定位,試圖退縮回孤立時代。屆時,美國經濟、全球經濟甚至全球格局,必然發生天翻地覆的大調整,而調整的最終結果將難以預料。
因此,11月9日,特朗普當選,華爾街驚呆了。瞬間,美元暴跌,黃金暴漲。
一般來說,美元和黃金都是避險財產。不過,兩者處于對立的狀態。當美國經濟要出問題的時候,黃金漲,美元跌。反之亦然。
不過,當選不久特朗普發表了措辭溫和的演講,美元、黃金形勢逆轉——很顯然,特朗普演講中透露的信息,讓華爾街相信特朗普將不會采取激進的、對華爾街不利的經濟政策,改變了華爾街對美國經濟前景的看法。
目前,特朗普已經在醫改問題和追究希拉里的問題上改變了態度,現實了充分的靈活性和務實的態度。
一般來說,政治人物經常說歸說,做歸做。在進行鼓動宣傳時往往為了充分發動群眾而高調、激進,在實行具體政策時則往往結合實際情況而低調、務實。作為營銷專家和商人的出身的特朗普,更是深諳此道。他應該深知,在三權分立的制度下,在強大的華爾街控制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情況下,自己只能蕭規曹隨,順勢而為,至多是一個裱糊匠,做不了顛覆性的改革。
種種跡象顯示,與競選期間,猛烈抨擊希拉里“一路向錢”不同,特朗普當選后權衡利弊,很可能即將(甚至已經)與華爾街達成了妥協,對競選期間承諾的經濟政策進行相應的調整。
特朗普可能調整哪些政策,繼續堅持哪些政策,自然成為多數人關心的問題。
與發展中國家爭奪中低端產業得不償失
對國人來說,最關心的自然是特朗普會不會對中國發動貿易戰,爭奪中低端制造業。
如果特朗普及其智囊班子能夠冷靜考慮全球貿易現狀的話,就會發現與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爭奪中低端產業注定得不償失。
如果美國試圖使用關稅等手段排斥中國商品,那么就與當年英國為了保護土地貴族的利益,強行實施《谷物法》排斥歐洲的大陸的農產品的做法大同小異——最終,除了少數人能夠在其中獲得豐厚的利益,多數人都將承擔高額生活成本的代價。不僅如此,其他國家必然對美國產品實施貿易制裁,極大影響美國的高端制造業產品(比如波音飛機)和農產品的出口。
亞當斯密和李嘉圖都曾經分析過,在自由貿易環境中,勞動生產率高、資本充裕的國家會自然傾向于從事技術和資本集中的高端行業,勞動生產率低、資本不足的國家則會自然傾向于從事勞動力集中的中低端行業。要改變這種格局,必然使用關稅、配額等貿易壁壘手段。
現在,全球中低端制造業的工藝水平都差不多。相比之下,東亞和東南亞的勞動力成本更便宜。且不說越南的勞動力成本,就是中國東南沿海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勞動力成本,或者華北鋼鐵企業的勞動力成本,都比美國的勞動力成本便宜。美國勞動者(不包括非法勞工)能在流水線上一天工作12小時,每月工作30天,每月拿500-800美元的工資嗎?這樣的工資,能維持他們的基本生活嗎?
這種情況下,美國只能依靠進口產品增加關稅和對本國制造業企業減稅,使本國產品有競爭力。如此一來,難免會導致中、低端生活用品價格上漲和財政收入不確定。
有人提出,美國超市商品非常便宜,500-1000美元可以滿足一家人每月最基本的生活。相比之下,人工服務的成本比較貴。美國超市消費品便宜的前提,是這些東西是中國以及越南等東南亞諸國生產的。服務貴的前提,是這些東西是美國人提供的。如果以美國的勞動力成本,生產各種中低端消費品,還能500-1000美元搞定一家人的每月最基本的生活嗎?一般來說,生產端增加1元錢成本,銷售終端可能增加4、5元錢售價。不難想象,如果美國勞動者生產中低端生活用品,必然推動美國國內物價全面上漲,導致物價和工資進入同步上漲的惡性循環。
理論上,只要有工作,生活品價格上漲,也不是個問題。但是,低端工作是雞肋,勞動強度高,工資不高。在一定的技術水平和勞動強度下,單位勞動者的總產量,以其生產的產品計算的話,相對固定。如果這些產品的售價不高,那么勞動者的工資必然不高。反過來,如果勞動者的工資上漲到能維持美國勞動者期待的中產的水平,那么由其生產的產品的終端價格上漲幅度必然讓所有消費者大吃一驚。考慮到特朗普威脅使用45%的關稅,那么最終中、低端消費品的通脹率可能不是1-2%,而可能是50-100%。
在全面漲價的過程中,越是低端的消費品,越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漲價幅度越高——因為這些產品中,勞動力成本上漲幅度相對總成本的比例越高。那種原先由境外低端制造業提供的低生活成本的現狀,必然改變。那時,中低端勞動者的工資上漲幅度要超過物價,才能受益。但是,這并不容易。在大多數情況下,在物價全面上漲的過程中,大多數中低端勞動者的工資都很難“跑贏”CPI。屆時,目前這種靠發展中國家提供廉價消費品,保證美國社會中下層基本生活,保持社會基本穩定的模式,將難以維持。
美國勞動者和中國勞動者同時生產糧食、飛機和服裝,無疑前者的優勢在糧食和客機,后者的優勢在粗鋼和服裝。因此,才會有“襯衫換飛機”的貿易。目前,美國和多數國家之間貿易不平衡的原因不在于各國貿易政策對美國不利,而在于美國不對各國(尤其是中國)出口其具有比較優勢的高端制造業產品,搞技術封鎖,比如高性能CPU、高精度機床、軍用發動機之類,導致美國高端制造業的潛在產能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用關稅和配額強行分化市場,就必然失去境外的市場。目前,許多國家的大量農田雖然有生產潛力,但因國際糧價被美國糧食壓低,導致這些生產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如果美國對這些國家搞貿易戰,必然促成這些國家農業的復興。不難想象,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也在盼著美國與中國等國大打貿易戰。
如果中美爆發貿易戰,是否能增加美國中低端勞動者的就業不好說,一部分美國高端產業的勞動者必然要失業,一些美國農民也難免破產。
全球貿易體系下,具體一國的生產規模一是成本,二是市場。成本高,就談不上市場。在所有人為所有人生產的經濟循環中,沒有對應的消費者,勞動就會滯銷。現在的困難不是美國勞動者不愿意勞動,而是他們的潛在勞動生產率太高,美國政府從維護技術壟斷和軍事優勢的角度出發,不愿意向相對落后的國家大量輸出高端制造業產品。與此同時,其勞動力價格相比其他國家同類勞動力太貴,從事中低端行業成本太高,沒有對應的市場。于是,這些勞動者的勞動力面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導致這些勞動者的生產潛力無法充分發揮出來。
強行要求中低端制造業回歸美國,是一種削足適履的行為。除非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勞動生產率接近甚至超越美國的水平,否則中低端產業回歸美國,必然得不償失。特朗普應該很清楚這一點。即使他沒有想到,他的智囊團也會提醒他這一點。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http://rypyw.com/AnSheng/2016_11_16_380709.shtml
- 責任編輯:趙曉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20“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8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46“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0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5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