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新忠、王沛珊:晚清以來中醫的現代化變革
關鍵字: 中醫現代化中醫科學化中醫辯論今天人們談到中醫時,往往會想到傳統,其正式的英文表述“Traditional Medicine of China”(TMC)即中國傳統醫學。然而實際上,若從中國醫學自身的演進脈絡來看,目前的中醫實際上是很“現代”的。晚清以來,隨著中國傳統文化日漸被質疑乃至否定,以及西方醫學的強勢進入和迅猛發展,一代代中醫學人為了自身的生存,努力用現代的科學和學科思維,通過醫學史鉤沉和傳統醫學知識篩選,逐漸建構起來一套現代知識體系。
中醫又稱國醫,其實無論是中醫還是國醫,這些概念都是近代以來才出現的,是作為現代醫學的西方醫學進入中國并日漸強勢的產物。雖然在近代以前,對中醫的批評代不絕書,有的言辭還頗為激烈,晚清大儒俞樾甚至寫下了著名的《廢醫說》。不過這些批評大抵不過是傳統時期士人針對醫學問題與療效不彰而生發的激憤之辭,并無欲以他者取而代之之意。但時至近代,隨著西方文明強勢地位的不斷確立,西醫影響逐漸擴大,中國自有的醫學在逐漸被冠以“中醫”或“國醫”之名同時,其生存危機也接踵而至。
中醫面臨生存危機(圖/圖行天下)
民國元年,教育部第一屆臨時教育會議訂立了諸種教育法令,但沒有將中醫列入教育內容。1916年,余云岫發表《靈素商兌》,主張中醫應當“廢醫存藥”。1929年,國民政府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通過《規定舊醫登記案原則》即廢止中醫案。中西醫論爭由學術之爭進入政治斗爭。顯而易見,民國政府希望通過公共衛生建設成為一個在國際社會眼中合格的現代國家,而這無疑需要借助西方醫學才能實現。
在這樣的局勢下,中醫的生存危機無疑會變得越來越嚴重。不過與此同時,在新的現代文明體系之下,作為一種專業之學的醫學,其地位相較傳統時期獲得了巨大的提升。伴隨著日漸深重的中國民族危機,現代民族國家觀念開始形成,民族主義情緒也變得更加強烈。當時的諸多士人,特別是醫界人士,不甘心自身被廢黜及中國文化的衰微,他們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各種力量和資源來發展中醫,彰顯自身的獨特性和優越性,以破解中醫的生存危機,在科學化、專業化和國學化脈絡中,努力實現中醫現代化,構建現代中醫知識體系。本文希望對這一歷史性的過程做一梳理,分析現代中醫生成之道,為反省和思考中醫的發展找到可資利用的學術和思想資源。
科學化:中醫的內核革命
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欲將中國建設成一個現代性的國家,延續了甲午戰后知識精英對科學的重視,伴隨新文化運動對科學的提倡,科學主義盛行一時。
1930年代,為了促進近代西方科學在中國的普及,一些人士更發起了“中國科學化運動”。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醫的理論與治療方法因無法用西方科學解釋,受到改革派的攻擊,要求廢止中醫。1929年,國民政府第一屆中央衛生委員會會議通過廢止舊醫案,雖最后因中醫界和社會輿論的反對而未能執行,但使中醫界認識到改革中醫的迫切性,中醫界希望將中醫納入現代科學體系,與西醫享有同等權利。因此,在1930年代,中醫為擺脫因“不合于科學”而受到的歧視,提出了“中醫科學化”的主張。
何為“中醫科學化”?1931年,朱松對此定義道:“用科學方法整理和研究中國舊有的醫與藥,使中醫中藥成為一系統的科學。”當時中醫科學化的代表人物陸淵雷對科學化的途徑和目的做了更明確的闡發:
國醫所以欲科學化,并非逐潮流,趨時髦也。國醫有實效,而科學是實理,天下無不合實理之實效??今用科學以研求其實效,解釋其已知者,進而發明其未知者。然后不信國醫者可以信,不知國醫者可以知;然后國醫之特長,可以公布于世界醫學界,而世界醫學界可以得此而有長足之進步。
顯然,他們希望將中醫放在現代科學的脈絡中,用科學來改造中醫,讓其不僅具有顯著療效,還有科學的道理,以免被人視為“巫術”、“玄學”而遭受攻擊甚至取締。盡管對于是否應該科學化以及如何科學化,當時的學界存在較大的爭議,但民國以降,中醫科學化的步伐一直沒有停止,經過一代代中醫學人的努力,中醫的基本理論或者說內核,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
民國以來中醫的基本理論已經發生了革命性的轉變(圖/圖行天下)
中國醫學知識體系無疑是在傳統陰陽五行的思想中發展起來的,宋元以來,在日漸儒學化的背景中,發展出了五運六氣學說,成為當時醫學理論的根本。這樣的思想認知,顯然與現代科學捍格不入,因而飽受詬病。為此,中醫界的人士大都希望通過改良洗刷中醫背負的“不科學”的“原罪”,但如何改良,則存在著較大的爭議。
以陸淵雷為首的中醫改革派,主張全面引入西醫理論,以符合現代科學的新理論替代原有中醫理論,也即所謂的“用中國藥物治療疾病,而用科學原理研究其方法學理?!钡珡U止原有中醫理論,無異于釜底抽薪,讓很多人難以接受,故而遭到頗為強烈的反對,認為陸淵雷的主張與西醫界的“廢醫存藥”無太大區別。但固守傳統顯然沒有出路,故而又有人嘗試用現代科學知識解釋陰陽五行學說,如袁復初用物理知識解釋陰陽:
欲使中醫科學學,第一問題即是陰為何物,陽為何物。惜乎海內外之研究中醫者至今尚未能言之也。凡物皆由分子集合而成,分子成于原子,原子則由電子環繞電核而成。陰之為物即電核也,故電波與吸引力皆謂之陰。陽之為物即電子也,故磁波與輻射線皆謂之陽。
這樣的解釋似乎是科學了,但顯然經不起推敲,難以獲得普遍認同。傅斯年談到關于中醫對六氣的科學解釋時,就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不過是一種“移花接木”的把戲,“先把六氣的名稱寫在上邊,再混合些似了解似不了解的近代醫學名詞注在下邊,更把桂枝湯、茯苓湯等等《湯頭歌訣》加在底下。這個三段組織,全是不相銜接的?!?
- 原標題:科學化·專業化·國學化 ——晚清以來現代中醫的生成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李泠
-
特魯多辭職后,加拿大政局下一步怎么走? 評論 88誰還在力挺尹錫悅?揮舞星條旗的韓版MAGA 評論 1582025年經濟目標不應低于5% 評論 103“特魯多最快今天辭職,明白已無路可走” 評論 253澤連斯基對特朗普“充滿信心” 評論 13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