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之:朝鮮戰爭是沒打完,但美國派航母來有用嗎
關鍵字: 朝鮮朝鮮半島半島局勢半島危機韓國美國美朝關系【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揚之】
4月15日是朝鮮已故領導人金日成冥誕105周年,也是朝鮮一年一度的“太陽節”。朝鮮最高領導人出席了盛大閱兵儀式。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兼國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崔龍海發表了態度強硬的講話,表示“如果美國真的向我們挑釁,我們會即時進行反擊,以戰爭對戰爭,以核武進行應對”。
美國總統特朗普也的確擺出了一副不惜以武力解決朝鮮問題的架勢:“習特會”之后,美國卡爾文森航母戰斗群“臨時”改道北上駛入朝鮮海域;據說停靠在日本橫須賀港的“里根號”核動力航母,以及四艘宙斯盾艦、巡洋艦也將于本月底開赴半島周邊水域;此外,“尼米茲”號航母也將在幾個月后離開美國西海岸,橫跨太平洋,前來遠東與其他兩個航母群會師。這是自2010年底延坪島炮擊事件以來美國在朝鮮海域規模最大的一次軍事聚集。
卡爾·文森號航母
但在雙方劍拔弩張惡語相向的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外交斡旋的大門并未關死:中國外交部朝鮮半島事務特別代表武大偉日前前往韓國進行磋商、美國國務卿蒂勒森在七國集團外長會議期間表示“如果朝鮮停止核武與導彈試驗,美國可以考慮對話”……所有這些跡象表明,這一連串的動作和表示均與習近平與特朗普此次達成的“共識”有關。
一場尚未終結的戰爭
根據國際法,朝鮮戰爭的軍事行動雖然在1953年7月27日《朝鮮半島軍事停戰協定》簽署后告終,但只要交戰方沒有正式簽訂和平條約,戰爭狀態實際上并沒有結束,換而言之,這座沉寂了半個多世紀的火山隨時都有重新噴發的可能。
若要真正了解朝鮮半島的風云變幻,便不能只把眼光局限在半島本身和當下,而要從整個亞太地區的歷史脈絡及戰略態勢來分析。自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的半個世紀中,朝鮮半島作為各方廝殺的直接戰場或沖突的導火索和利益所在,曾先后爆發過三次重要的國際戰爭:1894-1895年的甲午戰爭、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和1950-1953年的朝鮮戰爭。由此可見,與這個東北亞半島有關的所有危機與平衡,實際上都是中俄美日這四大國之間博弈的結果。
【俄國因素】
就目前情況來看,俄羅斯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似乎并不屬于第一線的行為者,即便在以往“六方會談”這個平臺上,莫斯科也只是個后來者而已。但回顧歷史,我們會發現,無論是上個世紀初的日俄戰爭還是六十七年前的朝鮮戰爭,俄羅斯均是始作俑者之一。
俄羅斯雖說是雄踞歐亞的世界第一大國,但它的最大軟肋就是缺乏能幫助它直接參與世界爭霸的不凍港。于是,追逐不凍港成了沙俄、蘇聯以及現在的俄羅斯歷代當政者的第一戰略要務。當年,斯大林確定的蘇聯戰后在遠東的兩個戰略目標是:1)把蒙古從中國的版圖中獨立出去,在俄羅斯南部形成廣闊的安全地帶。2)恢復沙皇俄國在中國東北的勢力范圍,保證蘇聯擁有通向太平洋的出海口和不凍港。而控制中國長春鐵路和旅順、大連港,正是蘇聯實現其遠東戰略的基本途徑。
如今,莫斯科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似乎安心于當配角,但半島對其的地緣意義決定了它不會完全袖手旁觀。
【美國因素】
客觀地說,美國在二戰后并未把朝鮮半島視為自己的勢力范圍,最多只是一個緩沖地而已。華盛頓當時在東亞的戰略重心首推民國政府治下的中國。可蔣介石在大陸落敗后跑到臺灣,美國的戰略計劃落空。在這樣的背景下,朝鮮半島的戰略意義對華盛頓來說突然變得重要起來,所以,在金日成打響了朝鮮戰爭第一槍后,美國迅速行動,打著聯合國旗號組成聯軍,實施武力介入。
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的軍事存在再也沒有離開過半島及西太平洋,美國在東亞的一系列新的軍事盟約相繼問世:《日美安保條約》(1951年)、《美菲聯防條約》(1951年)、《美韓共同防御條約》(1953年),《中華民國與美國共同防御條約》(1954年)。在半島分治的六十多年里,這個針對中國大陸的島鏈包圍一直存在,當年,它服務于冷戰的需要,后來,它又助力于奧巴馬政府的“亞太再平衡戰略”(“Pivot to Asia”)。
特朗普當選總統后,把朝鮮核威脅視為對美國安全的兩大威脅之一(另一個是伊斯蘭恐怖主義),于是下狠心要盡快解決。但沒有中國的參與,半島問題很難有圓滿的結果,所以,朝鮮核威脅成為此次“習特會”的主要議題之一。
【日本因素】
日本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上岸”,而朝鮮半島就是日本上岸最理想的跳板,因此,拿下這條“生命線”是日本的一貫國策。可以說,歷史上真正對朝鮮生存構成嚴重威脅的不是俄國,不是美國,也不是中國,而是日本。
1592年,日本豐臣政權入侵李氏朝鮮,爆發了“萬歷朝鮮之役”。明朝出兵援朝,最后由于豐臣秀吉病逝,日本歷史上第一次意圖大規模侵略東亞大陸的計劃才告失敗。三百年后的19世紀末,日本通過甲午戰爭最終切斷了中朝宗藩關系。
《馬關條約》簽訂后中國退出朝鮮。日俄角逐十年,最后日俄戰爭爆發,戰場卻在大清國內。1910年,日本以《日韓合并條約》正式吞并朝鮮,享國數千年的朝鮮就此亡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無條件投降,除了本土四島之外,其他領地盡失。朝鮮半島雖然依然近在咫尺,但在美國的嚴厲管束之下,日本不敢再作覬覦,暫時斷了這份野心。
東京目前的策略是爭取兩邊獲利:一方面依靠美日韓陣營強烈反對北朝鮮的核試驗,參與對平壤的制裁;另一方面又多次試圖與平壤進行直接的雙邊談判,用經濟援助等好處在平壤那里獲得更多的戰略籌碼,提高自己在半島問題上的話語權。但由于歷史的原因,日本在東亞很難重新贏得鄰國的信任,更無望恢復帝國時期的崢嶸。從長遠看,日本在美國的棋局中只能是一枚棋子,不可能有真正的前途和作為。
【中國因素】
中國與朝鮮半島山水相連,雞犬相聞,公元前3世紀末,朝鮮在歷史上第一次被司馬遷的《史記》所記載,商紂的兄弟箕子在商滅亡后成為朝鮮北部國君,周朝承認其國,史稱“箕子朝鮮”。從此中朝開始了長達2300多年的鄰邦歷史。這中間,半島上的各朝代與中原王朝打打和和,時而獨立時而稱臣。總體來說,中國與朝鮮友好的時期占了大多數。
二戰結束后,中國在抗美援朝中用巨大的生命和物資代價為自己開辟了一條“安全”地帶,自1953年朝鮮戰爭結束至今,朝鮮始終是中國在東北亞與美國對峙的戰略緩沖區。出于自身的地緣政治利益考慮,和平解決朝鮮問題和半島的無核化一直是中國長期以來的基本目標。
對抗不易,合作亦難
特朗普自稱是談判高手,也的確是個“喊十要五”的主兒。針對朝鮮,他一如既往地咄咄逼人,可口吻卻像個大男孩:“我們派遣了一支非常強大的(very powerful)無敵艦隊(armada)。我們有潛艇,也很強大,我可以告訴你,這遠比航空母艦還強。我們還有最棒的軍事團隊。我可以這樣說:金正恩真的做錯事情了。”(特朗普接受電視采訪時的原話)
“習特會”剛結束,他又是給習大大打電話,又是一大早就起來發推特,可謂“威脅”“ 利誘”雙管齊下:“朝鮮正在找麻煩,如果中國決定幫忙,那很好,如果不幫忙,我們不靠他們,將自己解決!美利堅。”同時又發表另一個推文說:“我已向中國國家主席解釋過,如果他們能解決朝鮮問題,他們在美國的貿易談判上會得到更多對中國有利的東西。”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以色列至少籌劃了15年,美國不愿用是怕傷及無辜” 評論 143中日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達成共識 評論 317“英國工黨政府希望與中國恢復戰略對話” 評論 143卸任在即,他仍叫囂:對華,不能犯對俄同樣的錯誤 評論 391最新聞 Hot
-
“以色列至少籌劃了15年,美國不愿用是怕傷及無辜”
-
“爆炸前幾小時真主黨仍在分發尋呼機,他們都檢測過”
-
“把俄羅斯踢出五常!”美國務院:整點現實的...
-
“我要是輸了,得賴猶太裔,民主黨給他們下咒了”
-
第二位!被英國政府提前釋放的囚犯,48小時后因相同罪名再次入獄
-
委反對派領導人簽字承認馬杜羅,“被逼”還是“投降”?
-
中日就福島核污染水排海問題達成共識
-
“英國工黨政府希望與中國恢復戰略對話”
-
美媒潑臟水:要是中俄引爆電子設備…
-
近岸外包,在東歐再造一個“中國”?
-
她直說了:從未是朋友,再也不合作
-
卸任在即,他仍叫囂:對華,不能犯對俄同樣的錯誤
-
中國對美國玉米沒興趣了?
-
“拜登政府無望實現加沙停火”
-
美軍中導還要留在菲律賓,菲高官揚言:想讓中國“夜不能寐”
-
創紀錄,“相當于140個銀河系相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