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云飛:收尸都靠志愿者,烏克蘭戰爭何處去
關鍵字: 烏克蘭危機烏克蘭局勢烏克蘭最新消息法國德國烏克蘭默克爾突訪烏克蘭綜合多方面的消息,盡管法德兩國領導人突然旋風式訪問了基輔和莫斯科,試圖為烏克蘭局勢找到和平解決的最后希望,但這場新世紀的“慕尼黑協議”,恐怕在烏克蘭國內外多方力量作用下,仍會以失敗告終。就像默克爾本人事后說的那樣:“我們采取這樣的行動是有意義的,但是對其成功的信心不足。”
網絡民意堵死了外交斡旋的可能性?
2013年11月份持續至今的烏克蘭危機,就像所有的顏色革命一樣,除了大國地緣政治角力之外,互聯網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互聯網可以讓超級大國用相比過去軍備競賽少很多的資源,輕易在對手的領土核心,通常是首都,聚集起大量的反對派人士,輕易的達到過去幾十個裝甲師都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同樣的,因為互聯網這種低成本性,除了大國政府外,各種大小地方勢力乃至普通的民眾,準確的說是網民們,也可以直接參與到這種過去無法企及的政治事件當中。如果說過去認為一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起因是大國之間流行的“密室外交”,那么這次烏克蘭的危機/戰爭當中,普通民眾對整個事件的推動是重要的原因,乃至最終將其推向至今看不到盡頭的戰爭。
這是一種盲動性極強的潮流,以最近這次大國首腦的外交斡旋努力來說,奧朗德剛剛宣布這一行程,歐洲和俄國國內網民意見就紛紛登臺。
俄國國內主要是兩種聲音:“哈哈,歐洲佬來跪舔了,熊醒了,他們害怕了”;另外一種是“要小心克里姆林宮里面的叛徒/膽小鬼/懦夫/寡頭以及普京出賣我們在頓巴斯俄羅斯兄弟們的利益”。
歐美烏方面也差不多的情況,不過是反過來:“看,這些膽小的歐洲領袖們要去跪舔普京,出賣烏克蘭的利益(新世紀慕尼黑協議)”;另一種是“切,油價大跌,普京還有病,俄羅斯已經不行了,歐洲大國領導人給普京施壓去了”。
在這種龐大的民間聲音之下,會談能有什么成果,就可想而知了。會談結束后,跟隨普京多年的心腹發言人別斯克夫,出來會見等待已久的記者時臉色發青,絕無僅有的居然掏出一張事先寫好的紙條念給大家聽,而過去他在各種記者招待會上也是和普京一樣,都是脫稿作答。很多俄羅斯媒體都對這種行為寄予了關注,認為這確實證明會談非常困難。
念紙條的別斯克夫
同樣值得關注的是該圖片頂部的一句話,那是該視頻發放者在YouTube上新視頻的題目:震驚,普京瘋了:感謝上帝,還沒有戰爭!?2015年2月7日可笑的索契宣言。(這是普京在2月7日參加索契公開活動時,對提問的回答,提問者問是否有針對俄羅斯發動的戰爭,而普京的回答是:“感謝上帝,還沒有(針對俄羅斯的)戰爭。有的只是美國試圖保持單極世界的企圖云云。”)
去年12月份普京舉行年度記者招待會的時候,聯邦級電視臺記者提出的問題就包括:“今年我們最痛苦的問題,就是新俄羅斯的前景怎么樣?他會有未來嗎?”,而普京則以停火線劃分和買賣煤炭沒法付錢這種技術性細節給遮掩過去了。俄羅斯國內部分強硬派一直對普京不肯正式介入頓巴斯局勢表示不滿,認為發生在該地的戰事就是美國人針對俄羅斯的進攻前奏,普京倡議的明斯克停火協議是出賣當地民眾的利益。所以才會在普京稱還沒有戰爭的時候,說他瘋了。而這條視頻是筆者隨手在網絡上搜索出來的,可見普京在國內面對的民意壓力,同樣在國際政治和國內民意之間頭痛異常。
歐美的政治漫畫,含義不問可知。三個人會談五個小時,很多人猜測是痛罵奧巴馬不干人事煽風點火,或是罵波羅申克不識抬舉。其實三人閉門起來罵網民里面刺頭太多沒法侍候也說不定。
如果說上述的情況還只是針對網民們當中的鍵盤黨(俄國稱:沙發英雄),就已經因為人數眾多讓國家領導人感到無奈了。那么當沙發英雄多到一定程度,各種網上的矛盾和沖突就會演變為現實當中的沖突。在2014年1~2月份的時候,網上開始流行一個視頻,內容是一首詩和歌曲,名字叫做“我們永遠不再是兄弟”,以烏克蘭人的身份對俄羅斯人喊話,內容大概是你們是(領土)巨大的,而我們是偉大的(因為我們搞民主),你們是人數眾多的,而我們是自由的(還是因為我們搞民主)。凡是搬著板凳磕著瓜子圍觀過臺灣“太陽花”和香港“雨傘”運動的國人,對這種調調應該都不陌生。
不過因為經濟社會原因,在臺灣和香港發生的這些更加類似行為藝術,在烏克蘭的事情則越來越少有搞笑的成分了。烏克蘭危機當中重要的轉折點,2014年5月2日的敖德薩工會大樓縱火事件。當天反對基輔政權的“親俄”民眾與支持基輔的買單分子分別舉行集會,雙方發生毆打沖突,親俄一方多人被追趕逃入工會大樓,之后大樓起火,造成50余人死亡。事發后奧德薩市長的兒子帶人清理殘骸,興奮地與死者尸體合影,拍攝各種造型的死者,對著鏡頭比著勝利的手勢喊又少了一個分裂分子。
相關視頻被放到了網上,在西方輿論當中也引起了軒然大波。事后烏克蘭政府草草結束調查,發了個聲明說是俄羅斯安全局放的火殺的人。如果說這事對外人來說是一個談資的話,那么對于當時在東南部要求聯邦化的地方勢力以及俄羅斯本土的人來說,則是一種感同身受的恐怖。很多頓巴斯當地人和俄羅斯人,都稱是看完這些視頻后認為必須要拿起武器走上戰場。
整個事件最扯的還不在這里,當時大量來自西烏克蘭利沃夫的網民紛紛留言叫好。幾個月后的八月中旬,駐守盧甘斯克機場的烏軍最精銳的95航空機動旅,他的成員主要來自利沃夫,被從機場趕出來之后沿著公路快速地逃往……俄羅斯邊境方向,因為知道如果不逃進俄羅斯境內恐怕沒活路。結果還是被民兵追上消滅在了盧甘斯克境內。那次民兵不僅罕見地公布燒毀的重武器,還特意拍攝視頻展示大量被打死的烏軍士兵尸體,這在當時很不常見。視頻和留言當中很多都寫明是為了敖德薩復仇。說起來都是嘴欠惹得禍,一批盧甘斯克人殺死了另外一批盧甘斯克人,結果一批俄羅斯人在頓巴斯殺死了一堆利沃夫人來報仇……
3月3日,工會縱火殺人事件2個月前,敖德薩部分俄羅斯族前往克里米亞,流淚請求當地俄國軍隊前往盧甘斯克保護他們。這些人之后的命運不得而知。
一年前一曲“我們再也不是兄弟”,刺痛許多俄羅斯人的心。一年后,烏克蘭東南民兵開始大量把死亡的烏軍尸體照片放到網上,眾多的轉載標題和留言當中,不斷地出現這句話。據頓涅茨克國防部,1月初恢復激烈交火至今,已擊斃烏軍2000余人,俘虜僅20多人。兩者巨大的差距,背后很多原因,但是原詩作者、上面這位女孩,也要承擔很大責任,又或者,這就是她最初的目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50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62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95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5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