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磨劍誰封侯:閱兵場下的殲-11B、殲-15和殲-16
關鍵字: 殲11殲16殲15殲15:貨架產品和簡單粗暴
前文在設想簡配版殲-16時曾經提及殲-15的航電火控配置——殲-11B的基本架構加上海軍型殲轟-7A的任務模塊,就好比變頻空調底下放個自動晾衣架、OLED電視上面加個機頂盒之類,各種貨架產品的組合省了不少麻煩事。雖然看起來性能不夠高精尖,但考慮到中國航母部隊當前的需求,特別是考慮到培養鍛煉第一代艦載戰斗機部隊人員這一主要目的,殲-15這種一開始就是在保持殲-11B的空戰能力基礎上增強多用途特性的設定,還是很成功的。
當然“貨架產品”也是有代價的。由于國內在固定翼艦載機領域毫無實際型號積累,2003年從烏克蘭獲得的T-10K-7已經是最好的整機參考對象。盡管作為一架預生產型飛機,T-10K-7已經和量產型蘇-33較為接近了,但該機在蘇聯解體后一直被棄置,整機狀態已經很差,不僅無法飛行,甚至其外形尺寸都產生了形變。總之這個貨架實在是缺斤短兩,就比如說飛控這塊,硬件呢也就是將機械式液壓作動筒改為電動、采用響應速度更快的舵機等能參考一下;軟件程序這方面就只能自己經驗主義了。
按照殲-15涂裝重新噴涂的T-10K-7戰機,該機近期可能會在601所內展示
大家都見過殲-15著艦時的姿態,機頭高昂著(大迎角進近)、控制速度高度基本靠油門。跟很多強調機動性的三代機一樣,殲-15也是個靜不安定飛機,其增升手段復雜,使得低速飛行時升力中心明顯在重心的前面,也就是天生好抬頭,平時全靠飛控管著平尾給它看住了。但如果這個迎角控制不好,平尾氣流受主翼遮蔽影響而劇烈變化,導致平尾自己都顫振失效時,這個抬頭病可就按不住了,這也是蘇-27系列電傳故障多體現為機頭急劇上仰的根源。
雖然大多數情況下,在迎角等數據進入規定的危險邊界時,飛控系統是能糾正的;但如果顫振導致動作筒部件出現故障,進而使驅動平尾的電傳信號消失,此時飛控就會自動從“起飛著陸”狀態轉入“剛性連接”狀態。簡單說就是這時候沒有反饋控制,桿推多大平尾就轉多大,就跟連在一起一樣,老靈敏了。在中高空遭遇這種險情的飛行員可能還有時間適應這種好比突然把搖桿拿走,只讓你用鍵盤的操縱方式;但對于準備降落的艦載機飛行員來說,無論是速度還是高度都不允許太多選擇了。
而在蘇-33上,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非常簡單粗暴——把危險邊界進一步收窄,迎角大一點,飛控就把機頭往下按。所以基于這個邏輯,從“起飛著陸”狀態轉入“剛性連接”的過程也沒有設計過渡狀態——反正咱這刀砍下去了,要是再出事兒可就不怨咱沒想到了。然而這種治標不治本的辦法使得飛行員必須進行較為精細的操縱,在平時的低強度訓練環境中,這種解決方式也就湊合了;但如果進行長航時復雜戰術科目飛行,飛行員的精力體力大量消耗之后再去操縱飛機著艦,或者是戰時完成作戰任務后返航著艦,這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完成高強度戰斗任務后順利攔阻著艦,需要飛行員和飛機都有著出色的發揮
艦載機使用經驗極其豐富的美軍深入研究過高強度飛行對飛行員著艦時技術和心理的影響。采用全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的F/A-18E/F低速大迎角性能很出色,但由于也存在“不易低頭”的問題,因此對起降階段的飛控進行了優化,從正常飛行進入起降階段的過渡轉換使飛行員的著艦操作更放松,提升了總體安全系數。隨著中國海軍艦載機使用經驗的積累和飛行隊伍的擴充,經歷幾次事故后的殲-15飛控系統必須深入改進才能真正滿足未來使用需求。
其實不僅僅是飛控,航母起降環境的特殊要求使得艦載機在與之關聯的所有領域的技術取舍都幾乎完全不同于陸基飛機。現階段的技術仍然只能盡可能降低——但也無法消滅這種差別。所以從這個角度說,殲-15在遼寧艦上的每一次起飛和著艦,都是其科研生產單位在艦載機技術領域的又一次積累。盡管這個起點未必很高,但這種“積跬步而致千里”式的進步,是競爭對手很難通過模擬計算去彎道超車的。
近期網絡圖片表明,去年7月試飛的殲-15彈射起飛驗證機和國產彈射器也已經開始同步地面試驗工作。這架機號為5X1的驗證機,除了能看到前機身特別是與起落架相關結構的對應改進特征之外,其余部分外觀與量產型殲-15基本一致,這次“慎之又慎”的目的明顯是為了保證彈射試驗的進度。
進行陸地彈射試驗的殲-15彈射起飛驗證機。注意①粗大的前起落架及其斜撐桿,由于它們占用空間較大,艙蓋內的防凍液箱也被取消;②改進后的主起落架;③彈射指揮室
說到彈射起飛,可并不僅僅是把前輪柱子和支撐桿兒加粗那么簡單。舉個例子,僅僅將前起落架緩沖器從單腔結構改為雙腔結構,就能使殲-15在彈射起飛離艦時的迎角增加6度以上,使得艦載機“斤斤計較”的起飛重量又有了提升空間。早點試驗早點發現問題,就能早點把彈射這道關過去,早點讓殲-15后續型號完善起來。這次的“慎之又慎”,還真沒毛病。
回望過去,殲-11B和殲-16這些被寄予厚望的型號,總是或多或少給人留下過欠缺完美的印象;如果再不能把握住海軍艦載航空兵這支誕生不久卻又前途遠大的力量的脈搏,長期缺乏新研型號的技術積累,將導致這支其實不缺團結和熱血(缺什么呢……)的團隊的科研競爭力未來進一步下降。但愿“飛鯊”在海軍還算順利的起步,能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
十年前,“槍挑三代機”曾經是二代機部隊中不甘平凡的雄鷹們的戰斗宣言;十年后,另一群更加自信的雄鷹們已經喊出了“橫掃三代機”。今天的三代機部隊作為空海軍航空兵的中堅力量,該如何挖掘裝備性能構建體系融合?而仍然要繼續研制生產三代機以徹底替代二代機的科研廠所們,又該如何把四代機的研發理念融入三代機的改進中呢?
期待下一個更加精彩的十年吧。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手書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28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33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79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2這一領域,普京指示要確保同中國合作 評論 121最新聞 Hot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
“我倆聊吧,氣瘋他們”
-
以防長放話:如果哈馬斯不放人,加沙將遭到久違的猛烈打擊
-
《經濟學人》“勉強”承認:中國量子發展模式“也許”更好
-
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
“美國農民買中國貨,原因很簡單”
-
美國首席大法官:那誰試圖恐嚇法官
-
“波蘭外長,你被CIA收買了?”
-
他宣布辭職,炮轟內塔尼亞胡政府
-
更多細節:美國公民、退伍老兵、案發時揮舞ISIS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