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國禎、張方遠:聽臺灣前輩講40年前的保釣運動
關鍵字: 釣魚島臺灣保釣運動保釣運動吳國楨兩岸關系愛國主義【本文收錄于:吳國禎,《荷清苑書簡──與臺灣青年朋友的通信》,人間出版社(臺北),2016年4月版。原標題為《關于40年前海外“保釣運動”的歷史意義》,經作者授權觀察者網發布,特此感謝?!?/strong>
臺灣保釣人士、學者吳國禎
很多年輕的朋友或也了解到,40年前,在海外發生過由臺灣、港澳留學海外的學生以及華僑學界所發動的保衛釣魚臺運動,及其后續的“中國統一運動”、“保南沙運動”,作為當年參與者,我至今仍然感到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40年后,我們就更能從歷史的脈搏,把這個運動的性質看得清楚了。
首先,它是一個上續中國近代知識分子,振興中華的運動。通過這個運動,把分隔離了20多年的兩岸歷史淵源再度續接起來。以李我焱、陳恒次、陳治利、王春生、王正方5人沖破兩岸的阻絕,到訪大陸的義舉為標志,開啟了重新續接兩岸自1949年后斷裂的聯系紐帶。而周恩來總理接見這些來自臺灣的海外學子,夜深長談6小時,更成為歷史的美談。歷史說明,兩岸關系阻絕的破冰者,不是別人,而是我們海外的臺灣留學生。其后的“中國統一運動”則更加深入地耕耘了兩岸關系的發展。歷史說明,兩岸關系的開拓者,不是別人,也是我們海外的臺灣留學生。海外的臺灣留學生通過這個運動,開始了解了既陌生而又熟悉的大陸。自然,海外的這些運動,無疑也對臺灣那時的“黨外運動”,起了非常深刻的影響,這對后來臺灣島內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
40年后,我們更清楚地了解到這個運動,不僅關系到釣魚臺的保衛,也關系到兩岸關系的發展,關系到中華民族走向海洋的深遠意義。
1971年4月15日,臺灣大學生舉行保釣示威,抗議美國將釣魚島“轉交”日本
1971年,美國華盛頓華裔留學生的的保釣游行
70年代海外臺灣、香港、澳門留學生和華僑學子們,這一段可貴的史跡,應完整無缺地成為臺灣歷史的一部分,兩岸關系歷史的一部分,中國近代史的一部分。
近年,兩岸清華大學獨具慧眼,認識到這個運動所遺留下來文獻、資料的歷史價值,并啟動了收集和保存的工作。做為這個工作的參與者,我特別要提及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在這個工作上的戮力?,F在,應該可以說,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的保釣資料、文獻和當事人口述歷史的工作,已經巍然可觀。與之有關是,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還和當年的保釣朋友配合,出版了《春雷》系列文集—《崢嶸歲月、壯志未酬》兩大冊。如今,北京清華大學圖書館還成立了“保釣歷史文獻收藏研究中心”。我們期待這個工作能更上一層樓,使得清華大學的保釣中心能夠成為:大陸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對外有關政策的咨詢參謀機構;海峽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的一個平臺;而對外言,是一個聯系海外僑界的紐帶。近來,臺灣到北京參訪的朋友開始有到清華大學圖書館參觀這個“中心”。同時,大陸的年輕研究生也有開始來研究這段歷史的。這些都是非常難能可貴。臺灣的朋友別忘了,到了北京,一定要去清華大學參觀這個“中心”?。?
70年代海外的“保釣運動”及其后續的種種運動,前后延續有10年多。說這個運動是“偉大”的,或也不為過,因為古今中外的學生運動鮮有如此規模的,更鮮有此長時間的跨度。然而,我們也必須了解到,運動雖然偉大,但不等于說,參與者也是偉大的。這完全是兩回事。參與此運動者,更多的說只能是平凡的,雖然在歷史的機緣中,有意識、無意識地做出了時代所賦予的角色。自然,每個人在運動中的所得,所思,乃至所失,所悔,也必然是會有的。所以,我們可以聽到,所謂的“老保釣”,至今對當年運動的印象,觀點,看法乃至評價總是很不一樣的。下面就簡要說幾點我個人的看法,給大家參考。
2010年10月8日,因不滿臺灣當局阻止保釣船前往釣魚島,一名保釣人士跳下漁船抗議
一、“保釣”運動雖然源于保衛國土之愛國行動,然而其所涉及之范疇,則遠不止于單純的愛國情愫?!氨a灐边\動以及隨后的“中國統一運動”,觸發了港臺留學生一個思考:做為一個留美知識分子,在其所處的時代,面對自己的故土,留學地乃至世界應持抱何種立場。此種思考,以及引發的一種覺悟,覺悟到知識分子不應只是有知識之人,而應是對故土、世界的發展有諸多道德責任。此就個人而言是一個世界觀塑造的過程,而就當時一代留學生而言,則是一種人文思潮的覺醒。如果我們回顧當時的港臺社會的本質,以及這群學生從小所受的教育,以及世界觀言,“保釣”運動實則為一思想解放之運動。海外的“保釣”運動所借鑒于大陸“文革”的,更多的是一個知識分子所應具有的道德良知。這些道德良知為古今中外歷代進步力量所揭橥、所繼承。因此,我們應充分肯定這種進步的道德觀,世界觀。經過這場運動、時代的人應珍惜當年的此種獲得。
二、“保釣”運動所宣示的道德觀、政治觀、社會觀不僅對華人社會有所沖擊。此種剖析、批判大大增廣了人們對臺灣社會問題本質的認識。臺灣自七十年代以降至今,整個政治格局有了巨大的變化,其所伴隨之群眾自我覺悟與“保釣”運動所宣示的進步思潮是緊密相通的?!氨a灐边\動亦充分肯定臺灣社會一脈相承的人民性、進步性的思潮傳統。當年周總理以其敏銳的歷史洞察力說,“保釣”運動是海外的“五四”運動。這是對“保釣”運動高度的概括。無疑地“保釣”運動雖然發生在海外,但確是臺灣現代史上一個重要的劃時代的歷史事件。
三、“保釣”運動學生首先架起兩岸已阻絕二十多年的聯系管道。證諸當年臺灣社會的“戒嚴”統治、白色恐怖,此誠為破天荒之舉,此種膽識只有年青的一代、只有學生才有,亦只有他們才能推動歷史之前進。當我們看到今日每年有上百萬臺灣人前去大陸,對比當年留美臺灣學生得冒被吊銷護照,上黑名單以及連累在臺家屬之危險,“偷偷摸?!比ゴ箨?,不禁感嘆世事滄桑。人為的阻絕兩岸交流是違反歷史的,然而這在當時的條件下,卻彼扭曲成“合理的現實”——反共的必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固然兩岸交流有了很大進展,但我們不能說上述的扭曲心態已經不存在。相反地,此種心態陰影尚且有相當市場。
四、“保釣”運動的留學生來大陸參觀游覽,通過自己辦的小刊物,大量介紹了大陸自1949年以后社會變革新的各種情況,立場鮮明地歌頌大陸自1949年以后,社會變革的各種情況,立場鮮明地歌頌自49年以來在西方包圍下,自立更生建設家園的動人事跡。雖然由于多種原因,這些報導多具有從善良愿望出發,帶有強烈美化大陸的色彩,但這些對比于當時臺灣乃至西方在長期反共,反華宣傳下,普遍造成的對大陸強烈扭曲的印象的沖擊,自亦有其歷史作用。例如,在留學生中為大陸“侵略”朝鮮“平反”。我們應歷史地看這個問題。當時,“保釣”運動留學生對于生疏的大陸是抱著認真的態度去了解的。需要指出的一點是,當時海外臺灣人社區中要求臺灣進行政治改革的尚有其它團體,包括主張“臺灣獨立”的?!氨a灐背蓡T所與之不同的是,他們看到了臺灣問題的本質,將臺灣的前途與兩岸關系聯系在一起,因此主張人為隔絕兩岸的藩籬應該拆除。這些40年后,均為歷史所證明。
潤物細無聲
——《荷清苑書簡:與臺灣青年朋友的通信》序
張方遠
《荷清苑書簡》終于要出版了,吳國禎老師來信囑我寫一篇序文。作為長期受吳老師照顧的晚輩,我是沒有資格為這本書做序的。但我又是《荷清苑書簡》每篇文章的第一位讀者,而且自忖思想上的轉變是受到保釣運動的啟蒙,因此還是樂意接下吳老師所交代的任務,希望藉這一篇文章重新回顧一下與吳老師交往的過程,以及閱讀他的文章后的所思所想,以祝賀《荷清苑書簡》的出版。
與吳老師的認識,緣于2009年參與了《崢嶸歲月.壯志未酬》的編輯工作,這部書是為了紀念保釣運動40周年而出版。吳老師是保釣運動很重要的參與者,因此我們通過e-mail有了頻繁的書信往來,有時討論書中的細節,有時解答我的疑惑,有時吳老師也會分享他對于方方面面人事物的觀察與想法。印象很深的是,吳老師有封郵件回憶了他在金門服役當排長帶兵的經驗,由此總結出與人相處之道。當時信里的這個小故事,吳老師其實是要安撫我對于社會復雜與現實的焦慮。
這本集子所收錄的文章,基本上是2011年開始吳老師在《兩岸犇報》專欄發表的作品。但是《荷清苑書簡》的雛形,其實可以再往上追溯到2010年初,當時吳老師因腿傷在家休養,就利用時間把2004年以降與友人的通信整理出來,約有10萬字,他將這份材料取名為《荷清苑書簡——與友人書》,并以電子版的形式寄發給朋友們參考。當時我收到之后,將檔案打印出來,裝訂成冊,也回信建議吳老師不妨考慮找機會正式出版,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在這份書信往來的紀錄里,吳老師對于友人來信表達了他對于歷史、人生、社會、政治、文化、科學等各方面的想法,這些文字雖然是回應給特定的對象,但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思想卻是極其廣泛的,體現了吳老師待人處事與思考反省的縮影。
后來,吳老師把寫信的對象進一步擴大到臺灣青年的身上,于是形成了他在《兩岸犇報》持續至今的專欄“荷清苑書簡——與臺灣青年朋友的通信”。吳老師的寫作,從來不是站在老師對學生,或是長輩對晚輩由上而下的角度,反而字里行間充滿著溫和與圓融,一字一句都體現了吳老師的人格特質,不說理、不說教,而是說著一個個平淡卻充滿啟發的故事。這本書里的每一篇文章,都來自于吳老師的親身體驗,因此格外真切,透露出了豐富的弦外之音,潤物細無聲。
1975年吳國禎首度踏上祖國大陸的土地,所到之處都展現著淳樸的氛圍。圖為吳國禎當時攝于延安
《荷清苑書簡》的寫作風格不是特別經營或雕琢出來的,同時具有自然科學的冷靜,也有人文的深刻與熱情,我想這是因為吳老師經過保釣運動的洗禮,從而在他的文字里留下了影子。年輕時候的吳國禎老師,建中畢業,考入新竹清華大學,役畢后負笈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攻讀化學博士,如此亮麗的學歷與現在“會讀書”的青年一樣,或許會被歸類為“人生勝利組”。但這種臺灣“知識青年”的典型塑造,一走就是幾十年了,“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被奉為歷久不衰的黃金圭臬,住在思想牢籠里而不自知的結果,就是意識形態愈形偏執。歷史給了臺灣青年幾次掙脫牢籠的機會,其中一次就是1970年代風起云涌的保釣運動。吳老師成為保釣浪潮的一員,先是悲痛于領土主權的淪喪,接著覺醒于政治上的壁壘與對立,進而開始反省自己,重新接觸歷史、人民與土地,驅使著這一批臺灣青年,以社會科學的方式重新認識中國,于是保釣運動迅速轉變為社會主義統一運動。在那個東西冷戰、兩岸對立的年代,因為保釣運動帶來的思想啟蒙,以震撼人心的力量沖撞著禁錮、沉重與僵化的世界。
不僅僅是吳國禎老師,保釣浪潮襲卷了無數臺灣青年,不分文理,不分性別,不分省籍,有的留在海外奔走,有的回到臺灣扎根,更有為數不少的參與者選擇踏上充滿生機卻有待建設的祖國大陸。1975年吳老師飛越千山萬壑,突破重圍首次回到中國大陸延安等地訪問,拍下900余張珍貴彩色照片,紀錄了當時中國人民與土地最為純樸自然的一面,這趟旅程的圖文紀錄都曾在《兩岸犇報》發表過。在別人眼中殘破不堪的神州大地,但在愛國之人的眼中,仍舊煥發出美麗動人的活力。1977年吳老師從美國到北京定居工作,一直到今天仍在科研崗位上。后來因為研究保釣運動的關系,我才知道類似吳老師這樣經歷的臺灣人并不少,他們在那個鐵墻高豎的年代回到大陸,投入各個領域的發展,所以站在人民的角度來看,兩岸的歷史與命運一直是互相鑲嵌著,未曾中斷。
時代在變,世界的格局也在轉變,但其中必然有亙久不斷的價值代代相傳,歷史就發揮著如此的作用。吳老師把這本書收錄的文章依不同主題分成幾篇,細心的讀者應能發現,串連其中的主線就是歷史。做為一名自然科學家,吳老師最為看重的其實是歷史,正如同他所說的這段話:“一旦有歷史感覺之后,看東西就會比較清楚。因為今天是從昨天過來的,所以歷史感很重要,歷史教育是核心。”我自認為是吳老師的忘年之交,我們兩人相差了將近40歲,而讓我們超越重重差異能夠不斷對話的,就是共同體會到歷史的重要性。保釣運動的淬鍊,激發出了吳老師這一代臺灣人對于民族歷史的“溫情與敬意”,這也是他這些年來筆耕不輟,以及戮力于保存釣運史料的動力。
保釣運動迄今已經超過40年了,很多人想為這個運動定下成功或失敗的結論,但我認為這并不重要,因為釣運還在發揮著它的影響力,默默啟發著這片土地上的人民。保釣運動還沒結束,《荷清苑書簡》或許也可視之為釣運的產物,它不斷在提醒著我們:歷史就在腳下。
吳老師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很受感動,并以此做為對自己的期許:“我以為一個人首先是做為社會的人……人首先應關心他的身邊,周遭的社會,以及他所生活的這個世界?!薄逗汕逶窌啞氛沁@段話的實踐,期待能繼續收到吳老師寫給臺灣青年的來信。
【書名:《荷清苑書簡:與臺灣青年朋友的通信》】
作者:吳國禎
出版社:人間出版社(臺灣)
出版日期:2016年4月
定價:320元(新臺幣)
【作者簡介】
吳國禎,1947年生于臺灣花蓮,小學四年級舉家遷居臺北。先后畢業于建國中學、新竹清華大學。1976年獲美國奧克拉荷馬大學化學博士學位。吳國禎教授在70年代留美期間,積極參加海外臺灣留學生的“保衛釣魚臺運動”和“中國統一運動”,并在1975年3月輾轉經歐洲赴北京訪問,被臺灣當局列為黑名單。1977年赴北京定居,歷任中國科學院化學所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光散射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1995年轉任北京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吳國禎教授從事分子譜學和混沌領域的研究工作多年,發表論文一百三十余篇,著有《分子振動光譜學概論:原理與研究》、《分子高激發振動——非線性和混沌的理論》、Nonlinearity and Chaos in Molecular Vibrations(Elsevier出版)、《拉曼譜學:峰強中的信息》(英文版由World Scientific 出版)以及《在歷史面前》等專著。研究成果“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學”在1994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近年協助北京清華大學保存70年代海外臺灣留學生運動的資料和文獻。業余,也從事文史領域的寫作,并在《兩岸犇報》開辟“荷清苑書簡——與臺灣青年朋友的通信”專欄的寫作。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哈里斯放話:中國速度可不慢,美國不能干坐著 評論 111“明年特斯拉帶這個技術一來,就能看出中企誰是霸主” 評論 239我軍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現場圖公布 評論 701參加QUAD也加入金磚,“印度要邊走路邊嚼口香糖” 評論 302最新聞 Hot
-
哈里斯放話:中國速度可不慢,美國不能干坐著
-
日新澳軍艦過航臺海,海軍軍事專家:讓人感到軍國主義復活的危險
-
特朗普炮轟澤連斯基:烏克蘭都快亡了,你還來美國誹謗我
-
“明年特斯拉帶這個技術一來,就能看出中企誰是霸主”
-
美眾議院委員會著急:對華得想想辦法,不然就自掘墳墓
-
黎巴嫩10月航班增加、票價回落,開戰風險小了?
-
“如果美國不與阿聯酋合作,中國就會找上門”
-
澳國庫部長將訪華,“中方想要一個保證”
-
反華情緒蔓延,“美國方向錯了”
-
大眾:我們比不過中企,你們要犧牲
-
“去年中國拿下1500個新船訂單,美國才5個,想當年咱們…”
-
“澤連斯基,我要求你立即炒了她”
-
我軍向太平洋發射洲際彈道導彈,現場圖公布
-
開戰在即?真主黨“史無前例”動作,以軍緊急動員…
-
特魯多終于挺過了這波,但…
-
參加QUAD也加入金磚,“印度要邊走路邊嚼口香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