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青松:俄羅斯不會輕易同意凍結沖突,也不想被“套牢”在烏克蘭
最后更新: 2024-05-09 04:29:53盡管年初都在紛紛預測俄烏戰爭能不能在新的一年里結束,但從實際情況來看,俄烏戰場上的真正推進并不大,雙方都缺乏決定性的戰果。而雙方軍內也都出現變動,瓦格納兵變,烏軍反腐、更換防長,但這些事件也很難算得上節點性大事。
在俄烏戰爭一周年的時候,外界都在猜測戰爭走向一種什么局面,是朝韓模式,還是持久消耗,但目前情況似乎與這些猜測都有偏差,且下一步的走勢仍充滿懸念。
同時,2024年可謂“超級大選年”,俄烏戰爭當事雙方都將面臨大選議程,戰爭背后方亦是如此,美國大選、歐洲議會選舉等,都可能影響地緣政治風向。
當然,還不能忽略的是其他正在進行的抑或可能發生的地區熱點事件,如巴以沖突、朝鮮半島局勢等,可能產生外溢效應,從而成為撬動國際局勢轉變的支點。時間站在哪一邊?戰爭與政治,如何聯動?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與歐亞研究院副院長萬青松老師對此作出解答。
2023年底,俄烏相互對對方發起襲擊。烏克蘭首都基輔發生爆炸。圖自路透社
觀察者網:萬老師,您好。首先先簡單聊聊這兩天俄羅斯和朝鮮之間的密切互動。15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宣布普京將在可預見的未來訪問朝鮮;同一天,朝鮮外長崔善姬帶領的政府代表團抵達莫斯科。這是自去年9月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兼國務委員長金正恩訪問俄羅斯之后,雙方之間的進一步回應。普京在與崔善姬的會談中提到,雙方可以在所有領域合作,包括敏感領域。而朝鮮這邊,去年至今,在軍事、衛星、對韓政策等方面的表態與行動非常高調。這對俄朝關系意味著什么,對東北亞局勢的不確定性又有何影響?當然,外界也在猜疑這背后會不會有中俄朝的某種合作,或者會浮上水面?
萬青松:短期而言,我們對東北亞的局勢不宜過于悲觀,朝鮮與俄羅斯再次走近、韓國與美國繼續拉進的背后,都對“國家生存底線”有清楚的認識。朝鮮半島局勢可以周期性地交替升級、降級,但還沒有真正越過這條底線,因為地區國家能夠意識到,底線之外的風險與威脅會更大。
朝鮮的主要任務是通過展示強大的軍事潛力來確保政權安全,包括尋求半島軍事力量對比的再平衡,尤其是在國內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借助強化與俄羅斯的軍事合作鞏固外在平衡更重要。韓國也同樣意識到,暫時難以找到實現半島統一的好辦法,任何戰爭局面,即使是韓方的勝利(難以保證),也意味著經濟繁榮時代的終結。
因此,韓朝雙方可以各自強化與美(及其盟友)、俄之間的軍事關系,也可以集結軍事力量展示決心,并向對方施壓,但目前他們都還沒有越過底線的強烈愿望。在這背后,烏克蘭危機本身的走向也扮演了緩沖器角色。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中國的政策主張是決定東北亞是否走向“兩極對抗”的關鍵,可將重點放在發揮緩和地區對抗的“中間人”角色。
俄總統普京會見朝鮮外長崔善姬 圖自克里姆林宮
觀察者網:2023年俄烏戰場上的真正推進并不大,從俄方拿下巴赫穆特到烏軍反攻失敗,都缺乏決定性的戰果;雙方軍內也都出現變動,瓦格納兵變到烏軍反腐、更換防長,但也并非節點性事件。在今年初俄烏一周年的時候,大家還在猜測戰爭會出現一種什么局面,朝韓模式還是持久消耗?但目前似乎與前二者都有偏差;現在回顧,您會如何描述戰爭的現況及之后可能的走勢?未來會否出現“長期冷戰爭”的現象,即俄羅斯事實占據烏東領土,雙方長期在此對峙,成為類似“緩沖區”;當然,俄羅斯占據后如何進行實質管理,也是一個問題。
萬青松:從過去一年的情況來看,我個人傾向于同意一些觀察人士所認為的:戰場上,俄羅斯與西方的關系逐漸形成一種新的“默契平衡”。
就戰場而言,一方面在長達2000公里的戰線上,俄烏雙方的兵力數量基本持平,按照普京在2023年12月14日舉行的年終總結編輯會上的說法,目前有61.7萬俄軍在“特別軍事行動”區,且明確表示沒有必要進行新一輪動員;至于什么時候有必要,俄羅斯替代動員的其他舉措是什么,普京都沒有公開說明。而就在此兩天前的12月12日,澤連斯基表示目前烏克蘭有60萬軍隊服役。
另一方面,過去一年中確實沒有看到俄烏雙方在戰場上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俄羅斯依然以積極防御為主,烏克蘭的反攻也只能在一些點上展開,沒能占據顯著優勢,甚至關于烏克蘭反攻的輿論戰也從一開始美西方與烏克蘭的積極造勢,逐漸轉向年底反攻失敗后的尋求“再平衡”,比如從宣布所謂的夏季反攻開始,烏軍取得一點點進展,美西方輿論就炒作“勝利在望”,但此時俄羅斯輿論才開始“摩拳擦掌”。
這集中體現在2023年7月23日普京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在圣彼得堡會面時的一段對話。盧卡申科說:反攻是一個大謠言,沒有反攻,也不可能有反攻,如果有反攻,三天后的結果就是這樣(盧指的是西方援助烏克蘭的坦克大隊被俄軍消滅,該視頻在網上流傳)。普京則迫不及待地回應稱:有反攻,只是從一開始就破了。
然而,到了年底的“反攻失利”,尤其是澤連斯基不得不公開承認反攻失敗,西方輿論一面不斷強化宣傳烏克蘭反攻失敗、讓烏克蘭抓緊和談的氛圍烘托,另一面則將當前戰局定性為戰場“僵局”,顯然這個僵局對西方不利,俄羅斯逐漸取得戰場上的主動權(也可能是暫時的),但還是傾向于穩扎穩打,甚至為可能的沖突升級做更充分的軍事準備。
此外,軍事觀察家還注意到,過去一年,俄羅斯顯然也在緊鑼密鼓地籌集更多戰備物資,包括結合戰場經驗進行軍事裝備的現代化升級,但整個下半年俄軍對烏克蘭的導彈、無人機攻擊的頻率和規模都降到很低,因而有些專家猜測是不是俄軍將主動發起冬季攻勢,包括為打擊烏軍的關鍵性基礎設施及軍事設施而保留導彈和無人機儲備。
最近,俄烏又重啟大規模的相互隔空攻擊,現在看來更多是烏方的襲擊而導致俄方更多報復性的回擊。但與此同時,近兩天,俄烏雙方又罕見地完成自開戰以來最大規模的戰俘交換。這看上去似乎是“默契平衡”的矛盾體現。
至于2024年的可能走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種“默契平衡”能否被打破,尤其是誰先主動打破,這背后的不可控影響因素顯然太多。
比如,在3月俄羅斯舉行總統大選的時間點,烏克蘭和美西方是否會采取一些鋌而走險的舉動,包括對俄大選的干涉、向烏克蘭提供F16戰機(F16這一話題在2023年下半年較少被談及,但并沒有消失)等打破平衡的舉措,進而引發俄羅斯的激烈反應。
再如,戰場上,俄方會否在大選前后發起主動攻勢。不少俄軍事專家指出,保持積極防御是不可能取勝的,如果要想“取勝”,俄軍必須主動發起攻勢,并認為這樣的俄烏交戰將持續到2024年夏。不過,也有一些俄羅斯軍事專家認為,能否發動大規模進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俄羅斯軍方能否開發出新的戰術來克服當前的陣地戰危機;如果找到了這種戰術,沖突態勢就會發生巨大變化。
當然,一旦俄羅斯打破平衡,西方也不會善罷甘休,也會尋求其他方式來升級沖突,比如在俄周邊挑起一場危機等等。另外,對于美國拜登政府而言,烏克蘭戰爭的失敗將與阿富汗大潰逃、巴以沖突、中美博弈聯動,產生沖擊2024參選總統的外交“大潰敗”;是否繼續與普京維持“默契平衡”來防止出現這種不利局面,抑或在戰場上采取其他應對舉措來扭轉局面,后者要冒的風險顯然更大。
1月1日,經濟學人雜志刊發對澤連斯基的新年對話,澤連斯基向其西方盟友喊話,與烏克蘭站在一起
觀察者網:無論選擇哪種模式敘述,考驗雙方的仍是各自的后援力度與可持續性,以及內部的穩定。對烏克蘭來說,是西方援助能否維持;而俄羅斯,則是國內制造能否開足馬力。這兩個假設在近期也有一些相關事件,如澤連斯基對美歐的援助呼吁,外媒對俄戰時經濟“過熱”的分析等,您怎么看俄烏的后方支援與社會穩定問題?
萬青松:從俄羅斯來看,在前方戰爭與后方大選的相互交織下,為前線提供充足的全面保障和維持國內政局相對穩定,顯然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只需看看普京俄烏沖突這680多天的日程安排就一目了然,他多數時候都把重心放在國內事務上,監督政府應對制裁、解決經濟社會問題等。梳理一下過去一年普京主持召開的37次俄羅斯聯邦安全委員會常委會的頻率和主題(僅限公開部分,其中3月3日的會議沒有公布主題)就可以發現:從頻率來看,整個2023年,普京差不多每隔一周召集一次安全會議;從主題來看,關于應對國內政局的會議達19次,關于戰爭的僅有5次(包含同一次會議同時討論內政與軍事沖突),涉及外交的有14次,但其中9次與周邊國家相關,這實際上也與內部穩定有著密切關聯,擔憂周邊國家的動蕩外溢影響到俄羅斯內部穩定。
此外,按照俄官方統計,2023年俄經濟增長3.5%——高于烏克蘭戰爭之前,背后原因也與俄羅斯開展的軍事工業動員逐漸產生經濟效益有關聯,財政赤字保持低水平——2023年不超過GDP的2%,通貨膨脹逐漸降低——2023年低于8%,而2022年曾達到24%,失業率處于蘇聯解體以來的最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多數年輕勞動力被動員到前線,導致勞動力市場產生巨大缺口;老百姓工資保持增長,雖然增幅不高;社會保障開支大幅度增加,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的社會與安全支出將占三分之二的比重,這與大選年繼續維持前線開支和社會穩定有很大關聯。
俄羅斯的國防預算從2023年的6.4萬億盧布(占GDP的3.9%)增至2024年的10.8萬億盧布(約合1120億美元,GDP的6%),同比將增長68%;同時,2024年俄軍隊編制人數將增加17萬,達到132萬。這意味著俄羅斯將繼續強化人力、財力等備戰資源的累積,至少2024年是這樣的圖景。
俄總統普京出席2023年年度編輯會 圖自俄羅斯衛星社
對烏克蘭來說,美西方的對烏軍援放緩會不會成為壓垮澤連斯基的最后一根稻草?這個問題尚未有明確答案。雖然當前處于內外困局下的美西方資源確實有限,但美國依然是烏克蘭的主要援助國,本月開始美國國會還要繼續討論援烏問題,拜登如何妥協與“交易”還有操作空間。正如西方專家所說的,即使烏克蘭失地,但只要讓烏繼續成為反俄橋頭堡,進而維持美國霸權。這樣的“投資”是值得的,美國兩黨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根本性分歧,目前的分歧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1)援烏的方式:共和黨并不反對援烏,但需要與美國其他利益綁定,這樣對選民有更好的交代,將援烏成效作為打擊拜登的有力抓手,例如提供武器的效率低下、缺乏對這些武器的適當控制、相關的腐敗問題等。
2)盟友的分擔:拜登無法在美國及其歐洲盟友之間“平等分配”對烏克蘭的軍事支持,也就是說,美國仍然是烏克蘭的主要支持者,盡管在許多共和黨人看來,歐盟早該成為主要支持者。那么,歐盟可以承擔起美國的角色嗎?抑或歐盟能否以給予烏克蘭正式成員國地位的方式,使其名正言順地獲得援助?至少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不會輕易同意,他剛剛阻止了500億歐元的經濟援烏;當然,歐爾班背后還有一些“默不作聲”的同道中人,比如斯洛伐克、意大利,甚至是波蘭這樣的反俄急先鋒,態度也在發生轉變。
換言之,繼續援烏問題還會進一步加劇歐盟內部的分歧。根據德國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烏克蘭加入歐盟可能會給聯盟成員國帶來高達1900億歐元的損失。而近期歐洲外交事務委員與牛津大學的一份聯合民調顯示,不少西方國家和全球南方國家認為,歐盟20年之后很可能就不存在了。2024年是大選年,歐洲議會選舉以及一些歐洲國家選舉中的“多數崛起”(相對于精英少數)還會繼續撕裂歐洲。
不過,美西方顯然是會繼續援助烏克蘭的,只是不會像過去那樣“慷慨解囊”,這對烏克蘭的戰場和后方的影響肯定是顯而易見的。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他被指控受賄10億盧布”
2024-05-08 23:08 俄羅斯之聲 -
震撼場面!上萬名塞爾維亞群眾走上街頭 熱烈歡迎習近平主席到訪
2024-05-08 22:39 中國外交 -
日產CEO:中國車企強大了,我們陷入生存游戲
2024-05-08 22:38 新能源汽車 -
“這么對中國,歐盟很快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2024-05-08 22:34 新能源汽車 -
習近平主席對塞爾維亞國事訪問成果文件清單
2024-05-08 22:24 中國外交 -
習近平出席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舉行的歡迎宴會
2024-05-08 22:23 中國外交 -
“我們這些操作不得人心,所以拉美國家才更愿意找中國合作”
2024-05-08 22:03 美國一夢 -
“美禁令未必有效,57%含新疆棉樣品被標僅用美國原料”
2024-05-08 21:48 -
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舉行會談
2024-05-08 20:59 觀察者頭條 -
兩名烏軍軍官涉嫌企圖暗殺澤連斯基被捕,美俄回應
2024-05-08 20:44 烏克蘭之殤 -
美撤銷部分企業對華為出口許可證,商務部回應
2024-05-08 20:19 華為 -
習近平同武契奇共同會見記者
2024-05-08 20:17 中國外交 -
泰國新衛生部長上任首日:重新考慮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戰爭 -
習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建設首期6項舉措
2024-05-08 19:22 中國外交 -
兩年資金外流30億美元,烏克蘭農民為逃稅竟出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烏克蘭之殤 -
兩國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構建新時代中塞命運共同體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脅:若聯大通過,美國將停止資助聯合國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錄 -
習近平檢閱塞爾維亞儀仗隊
2024-05-08 16:53 -
習近平:相信這次訪問必將開啟中塞關系嶄新的歷史篇章
2024-05-08 16:45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3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5“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2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