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笛:臺灣小黨處境艱難,這正是兩大黨的合謀
關鍵字: 臺灣政黨僵尸政黨民進黨國民黨時代力量政黨政治臺灣小黨【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曉笛】
現在的臺灣不僅生產人頭黨員,還生產“僵尸政黨”。
在大陸人的直觀印象中,臺灣的政壇是國民黨和民進黨兩個大黨的休閑俱樂部,但本質上臺灣政治仍然是一場政黨林立表演秀,熱鬧程度不亞于外婆家樓下的菜市場。根據臺灣“民政局”的統計,截止到4月13日,臺灣共有大大小小政黨315個,如果從開放黨禁算起,臺灣幾乎每個月就會有一個政黨注冊。
盡管臺灣政黨數量眾多,但根據上次的選舉統計,這些政黨中僅有18個積極參與政治活動,多數政黨已經不問世事,隱于山林,其注冊的黨部地址也早已物是人非,查無所蹤,與注冊的熱潮形成了鮮明的反差。
艱難的小黨生存環境
客觀上講,現在臺灣的政治環境并不利于小黨的生存。
自2008年以來,臺灣選舉制度開始實行“并立制”,這是一種單一選區兩票制,簡單而言,在一個選區中,選民有兩張選票,既要選出區域“立委”,又要選出不分區“立委”,二者相加,即為該政黨在“議會”中的總席位。
并立制和多數制一樣,是一個在設計上利于大黨的制度,極易出現穩定的兩黨博弈局面。與之相應的是,臺灣“立法院”的席位減半,由225席減到113席,實際上抬高了小黨進入權力中樞的門檻。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講,這次變革是國民黨與民進黨這兩大黨的一次陰謀,他們通過制度上的設計聯手擠壓了小黨生存空間。在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各縣市全部907席民意代表,兩大黨拿走677席,無黨籍拿走203席,僥幸選上的小黨,席位都沒有超過個位數。
政黨以選舉為目的,但選舉是燒錢的買賣。從功利的角度講,在此種制度安排下,選民更愿意投給有能力贏得選舉的大黨,各類資源也自然而然向大黨集中和傾斜,小黨本身就勢單力薄,又面臨雪上加霜的資源困境。特別是在對手擁有龐大黨產的情況下,勝選的概率變得微乎其微。也因此,如“時代力量”、“社會民主黨”這樣的小黨,一直是追打國民黨黨產的急先鋒,社民黨的李晏榕甚至是不當黨產委員會的兼職委員之一。
其實即便是做陪跑,小黨也有可能在夾縫中求得生存空間。根據“選罷法”規定,政黨票達到1%,政治獻金可以抵稅;達到2%,政黨可以直接提名不分區名單,不必再先提名10位分區“立委”,且免交每人20萬元的保證金;達到3.5%,即可從當局領取政黨選舉的補助款;達到5%,即可有兩個“立法院”席位。
難怪紅黨秘書長姚立明在選舉前夕為“綠社盟”催票時感嘆,含血、含淚、含恨投票(國民黨或民進黨),都是在自我浪費選票,請求大家要多為小黨考慮。
但現實情況是,小黨要達到這些保障門檻依然十分困難。在2016年的“立委”選舉中,大部分參選政黨得票率都沒有超過1%。這說明,資源仍然在向少數政黨流動,直接的結果是小黨在財源上面臨困難。
以2%的政黨票門檻為例,若在上屆“立委”或“總統”選舉中,未達到此標準的政黨需要為十名分區“立委”提供保證金,這樣平均一個政黨就要投入200萬元。若再算上不分區的提名,總支出至少400萬元。
然而年度財務在200萬元以上的政黨,可以說少之又少。根據“內政部民政局”統計,截止到2017年4月11日,應進行2015年度財務申報的287個政黨中,只有54個做了提交,財務狀況糟糕的政黨占了大多數。不想解散的政黨,要么成為大黨的衛星黨,要么就半死不活地耗下去,甚至終止一切政黨活動,自甘泡沫化,成為所謂的“僵尸政黨”,有名無實,只能拿出來嚇人。
“矢志不渝”的小黨情懷
盡管有這樣那樣的艱難條件,但并不沒有撲滅臺灣民眾成立政黨的熱忱,僅去年一年,就有十八個政黨新鮮出爐,組黨風潮的頑強一如宿舍里前仆后繼的小強。
在筆者看來,原因大概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