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革命前夕的法國是最繁榮的嗎?
關鍵字: 托克維爾法國大革命法國大革命舊制度大革命與舊制度繁榮經濟危機糧食危機波旁王朝托克維爾和他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在今日中國又一次熱了起來。但拿《舊制度與大革命》胡亂比附,甚至斷章取義的選擇性裁剪歷史,硬說當前中國社會背景和社會矛盾的處境,與法國大革命時期有什么相似性,那簡直是滑稽了。
是經濟危機和天災,而非繁榮,導致了法國革命的到來
大革命前舊制度下的法國,真是一個經濟繁榮的太平盛世嗎?讀書最忌諱的就是斷章取義、選擇性裁剪。托克維爾何曾說過“大革命前的法國處于最繁榮時期”?他說的是“路易十六統治時期是舊君主制最繁榮的時期”,這說的是整個1774年—1789年,而不是1789年革命前的那段時期。
路易十六統治的大部分時間里,法國確實具有興盛繁榮的景象,資本主義經濟大發展,但大革命前的那幾年,法國恰恰處于繁榮之后的大蕭條大危機中。
1787—1788年,歐洲發生了人類歷史進入工業時代以后的第一次經濟危機——1787年工商業危機和1788年糧食危機。在英國,1781年大量水力紡織工廠出現,1785年瓦特蒸汽機應用到棉紡織業,進一步增加了紡織產量。于是在1781—1787年間,英國紡織業的生產能力以幾何級數增長。由于產量增速大大超過了消費能力,第一次經濟危機在1787年爆發了。
此時,英國已完成資產階級革命將近一百年了,它依靠推行“在國內進行大規模公共建設”和“向法國傾銷商品來轉嫁危機”這兩種手段撐過了危機。而在本就已患上王朝末日癥的法國,發生了大革命。
法國在繁榮之后的蕭條會變成如此大的危機,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戰爭能力衰弱造成的。1786年法國被迫與英國簽訂貿易條約,關稅壁壘保護被摧毀。1787年5月條約生效后,英國商品輸入法國的關稅由40%下降到12%,此時又恰好遇到英國發生經濟危機,本來就比法國便宜的紡織品,進一步削價一半以上向法國大力傾銷,英國以此向法國轉嫁危機,導致經濟危機對法國的沖擊特別巨大。
其結果就是從1787—1789年,全法國的紡織品年產量一路下滑了一半以上,大量的作坊和資本主義工場破產。不僅一般市民的生活陷入困境,農民更是受到巨大打擊。
在繁榮時期,封建自然經濟解體的同時,資本主義經濟在迅猛發展。由于富農/小地主們兼并土地而產生的失地農民,被資本主義工場吸收成為日工、短工,少地的貧農也已經習慣于打工來補貼家用,現在則因為工場破產或大幅削減工資而生計窘迫。
而1788年又發生了特別嚴重的自然災害,先是春夏之交的大規模旱災,接著是夏末收獲季前夕的嚴重冰雹災難(許多省份的冰雹,塊粒大的達到人頭大小)。因為糧食收成極差,饑荒在各地蔓延,使農民、甚至小地主們都陷入了生活困難。1787年工商業危機在1788年進一步蔓延,使大批工人失業。由于波旁王朝政府財政困難,對糧食危機無所作為,更進一步擴大了危機,也嚴重喪失民心。
就當法國人在饑荒中掙扎時,一個格外寒冷的冬天進一步擴大了困苦:關于1788年冬天的這場寒流,當時正巧在法國訪問的美國政治家(后來擔任美國第三任總統)托馬斯·杰斐遜在回憶錄中寫道:“一個特別寒冷的冬天來了,如此嚴寒的冬季在記憶中或人類有記載的歷史中還未曾有過。有時候水銀溫度計顯示華氏冰點以下50℃。所有戶外勞作都被迫中止。那些窮人沒有收入也就自然沒有面包或食物。”
在諾曼底、布列塔尼、阿爾薩斯、弗朗什孔泰這些原本資本主義經濟發達的富裕地方,農民中的日工、短工較多,失業問題更嚴重,都爆發了不止一次起義。甚至連巴黎這樣的核心地區,在三級會議召開前夕的1789年4月,也發生了工人起義。
經濟危機和天災所導致的這些次數頻繁、分布廣泛的小規模起義,已經為大革命做了預習。大革命前夕的法國,何曾是經濟繁榮的太平盛世啊!
大革命前的法國,已患上中國式封建王朝末日癥
法國大革命之前波旁王朝的舊制度是一個封建王朝,但這個舊制度,并非中世紀歐洲那種層層分封的舊制度,而是一個舊的“新”制度: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官僚帝國,就像中國從秦朝開始的2000年歷史中的歷代統一王朝一樣。
如果從1461年路易十一開始殲滅諸侯,推進國內統一開始算起,法國中央集權國家的歷史到大革命為止足有328年。如果從黎塞留——偉大的政治家、路易十三的宰相紅衣主教——建立由御前的各省總督到每一個鄉鎮的中央集權統治算起,也超過了160年。
從黎塞留到大革命之間的這段歷史,是歐洲歷史中最像中國歷史的部分,而160年也接近中國式大一統封建王朝的壽命了。雖然法國這個舊制度是一個“新”制度,一個讓法國能單挑全歐洲的制度,但在“管用”了一個半世紀后,進入暮年的“老”王朝自然也患上了中國式的王朝末日癥了。
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王朝,在其生命末期,經濟繁榮的好處落到官僚集團手中,封建國家和平民都得不到好處。封建國家(以及封建君主)期望以改革挽救自己、實現中興,但卻造成了既是國家病根也是國家基礎的統治集團離心離德,結果反而加速自身的滅亡,這在中國封建王朝歷史上一點也不新鮮。
遠如西漢末年王莽改制,南宋末年賈似道“買公田”土地改革,明朝后期張居正變法,乃至清王朝最后幾年大搞改革大躍進的“清末新政”,無不是此類情況。如明朝、清朝,都是和波旁王朝一樣的,因為王朝政府無力應對財政危機和糧食危機的并發,而毀滅的封建王朝。
如果一定要類比的話,法國大革命與辛亥革命的發生原因,具有相當多的內在相似性。
波旁王朝這個歐洲絕無僅有的中央集權封建王朝的毀滅,在歐洲或許是個新鮮事,但對中國人來說,實在不值得驚訝,更不宜到處比附工業時代的當代歷史。
經濟繁榮推遲了革命,經濟危機導致了革命到來
讓我們來看看路易十六統治時期的繁榮歷史吧:路易十五國王連戰連敗、喪權辱國,死的時候只好在夜里偷偷下葬,波旁王朝當時一度已經風雨飄搖了。但進入到路易十六時代,革命被經濟繁榮推遲了。路易十六即位后的1774年,財政大臣杜爾哥進行改革,兩年后失敗,改革措施被全部廢止,這時并沒有發生革命;1776年內克主持改革,五年后再次失敗,改革措施再次被全部廢止,這時也沒有發生革命;1781年卡隆企圖改革財政,結果依然失敗,1787年4月被免職,這時也沒有發生革命;繼任者布里埃納企圖推進改革和增加新稅,卻遭貴族們逼宮,布里埃納改革失敗,在宣布國家財政破產后辭職,這時也不曾發生革命。但隨后當1787年經濟危機開始之后,革命開始出現了。
1789年7月14日起義,是法國大革命的開端。這正是當年收獲季的前夕,面包價格的頂點,距離1788年7月13日摧毀當年收成的大雹災,恰好間隔一整年。這或許是巧合,但偶然中孕育著必然。同時發生財政危機和糧食危機,對任何生命末日的中央集權封建王朝都是致命的打擊,波旁王朝自然也不會例外。
只有先有立場后有眼睛的讀書方式,才能讀出“繁榮加速了革命的到來”和“當前中國面臨的現代化難題與之類似。”很顯然法國的改革一直在推行、也一直在失敗,但在經濟繁榮時期,改革的失敗和倒退并未引起革命,甚至連小規模的起義都沒有。法國歷史恰恰表明:正是不再繁榮的經濟危機時期,造成了革命的到來。
如果當時真有經濟繁榮的話,堅持到1789年的小麥收獲、糧價平息是很簡單的事情,法國在1785年都撐過去了,沒道理說1789年同樣的情況就撐不過去。
可惜地是,1785年是法國的經濟繁榮時代,而1789年卻是法國深陷經濟大蕭條大危機中的第三年了,于是革命爆發了。
再舉一例來說,清末革命歷史:1910年橡膠股票泡沫崩盤,而處于財政虧空中的清政府嚴詞拒絕上海地方官員的救市請求。于是股災令上海錢莊票號紛紛倒閉,進而導致全國性金融危機,隨即波及整個長江流域的大小商號、店鋪、工廠,僅上海就有三十余萬人失業,金融危機又演變為全面經濟危機。此時又恰逢長江中下游六省(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均遭遇嚴重水災,長江流域受到了經濟危機和糧食危機的雙重打擊。次年,湖北就發生了武昌起義,湖南則是第一個起來響應武昌起義的省份。這與法國革命的爆發何其相似。
中國已完成革命,面臨的是革命后問題
法國大革命經歷了多次起義。中國古話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法國革命證明了“變不通、繼續變;變通了、通則久”:法國大革命經歷了1789巴黎起義、1792年起義、1793年第三次起義、拿破侖第一帝國、1815年拿破侖的百日王朝、1814和1816年波旁王朝復辟、1830年革命(建立了波旁-奧爾良的七月王朝)、1848年革命建立第二共和國、1852—1870年的拿破侖第二帝國(注意:法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是在第二帝國時期加速進行并最終完成的)、1870年的巴黎起義,1871—1878年的反復辟斗爭(包括1873年復辟波旁之爭、1875年憲法之爭、1876年的5月16日危機、1879年改選斗爭),從1789年直到1879年,共和制度才最終在法國穩定下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此后再也沒有被復辟。法國革命的任務完成了。這之后的,是革命后的問題,而非革命進程的問題。
中國革命也類似,經歷了1911年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運動、1917年護法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1920—1922年第二次護法運動、1923—1927年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1927年新軍閥的反動屠殺和八一南昌起義、十年土地革命戰爭、1937—1945年抗日戰爭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三年解放戰爭之后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950年蘇聯提供156工程援助中國工業化、從1971年基辛格訪華和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到1979年中美建交和開始改革開放。中國革命的任務也同樣在經過多次嘗試和積累之后最終完成。
今日的中國,是一個強大到足夠抵御亡國滅種危機的軍事大國;一個足以養活本國人民的農業大國,一個許多行業產量占世界最大比重的強大工業國;一個在所有科技領域都達到世界前五位的科技大國;一個在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中,經受住了考驗,如今依然是全球經濟狀況最好、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
正是因為今日的中國,凡舉經濟革命、科技革命、社會革命、制度革命,所有需要革命的現代化任務都已完成了。雖然“革命后問題”會不斷出現,也需要不斷解決。但除了遙遠未來的共產主義革命可能性,中國不可能還有別的什么革命需求了。
有極為相似的“法國大革命以來的歷程”和“清末辛亥革命以來的歷程”可以對比分析,卻一概無視,反而把大革命前的法國情況,與21世紀的今日中國進行生搬硬套地比附,全然不顧“繁榮后的危機時期”和“繁榮后繼續繁榮”時期的差別;全然不顧革命前和革命后的差別;全然不顧封建王朝和工業化現代國家的差別,實在是不可取。
標簽 舊制度與大革命-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新聞 Hot
-
“德國特朗普”仍有幻想:挨美國打,先別還手…
-
巴勒斯坦學者:關于加沙的聲音少了,但我們不是簡單的傷亡數字
-
特斯拉歷史首跌,比亞迪緊追
-
馬斯克捐贈1億美元股票,“慈善英雄”還是合法避稅?
-
“兩起事件嫌犯在同一基地服役過,在同一年被派往阿富汗”
-
對峙5小時后離開,韓國公調處暫停執行尹錫悅逮捕令
-
要么續約,要么賠錢!斯洛伐克威脅報復
-
又來!美議員質問: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臺海沖突可咋辦?
-
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單”?外交部駁斥
-
澳大利亞從娃娃抓起:學好數理化,對付中國咱不怕
-
韓國憲法法院:6日將就尹錫悅彈劾案開會
-
敘新當局外長、防長、情報主管首次出訪,去了沙特
-
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
拜登給前共和黨眾議員切尼授勛,還打算提前赦免她
-
確定恐襲!FBI還改口:嫌犯單獨行動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