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尼·馬丹:你我之間隔著什么?——籠罩印美關系的12個迷思
關鍵字: 美印關系奧巴馬莫迪奧巴馬訪印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印度共和國日飛往印度參加典禮,并與總理莫迪進行了第二次首腦會晤,此舉讓美印兩國未來的戰略關系備受矚目——說實在的,這種關系甚至被標上了一個口號“Chalein Saath Saath ”(我們攜手并進)。前景的確誘人,歷史卻也不容忽視。為什么?因為主導美印關系敘事節奏的,是一些由來已久的迷思,正是它們持續影響著兩國對這段關系以及對彼此的認知。
1. 從路人到“基友”
反復被提到的對印美關系的概括是:這兩個國家在前50年里一直彼此疏遠,過后卻忽然開始親近起來。但這種看法忽視了一些回溫期——它們并不僅僅存在于1962年中印戰爭時的那些瞬間——那時兩國間的互動火花四射。那種互動是雙向的、區域性的(比如在尼泊爾問題上),甚至是全球化的(比如在剛果和韓國問題上)。現在是時候回顧那段時期了——并不只是看看過去那段情如何結出了果,更要看看為何此情終究成了追憶。
莫迪打破外交慣例,親自到機場迎接奧巴馬夫婦
2. 你我之間隔著誰?
冷戰框架的存在——尤其因為美國親巴基斯坦而印度親前蘇聯——被視為美印兩國疏遠的起因。而印度更被視為在超級大國沖突中被拖來拽去的可憐蟲。但在相當一部分年月中,正是那個冷戰框架使得印度在美國(不久后是前蘇聯)的對外戰略中占據了一個重要位置。如若沒有冷戰這面棱鏡,無論是美國還是前蘇聯,都不大可能對印度加以青眼。盡管冷戰的的確確桎梏了印度的眼界與選擇權,它也為印度的高層決策者們創造了機會。這些人利用冷戰——以及超級大國的關注點——為印度謀利。
3. 愿君深知我心
另一個常常被提起的導致兩國關系疏離的理由是誤解——顯然兩國的衷腸吐露得還不夠。他們曾在很多方面需要互相了解——到現在仍然是這樣——其實決策者在大多數時候的確是抓住了對方的重點;他們卻認定對方是錯的,自己才是正確的那個。
這種誤解遮蔽了這樣一個事實:合作伙伴和同盟國之間并無義務要時時刻刻做到夫唱婦隨。如果印美關系的成立標準在于兩國之間必須毫無歧見,那我們倒不如盡快拆伙,各回各家吧。決定這段關系的本質與牢固度的關鍵,是兩國如何把握切實存在著的,而且會一直存在著的分歧。在過去,當德里和華盛頓感到對方在戰略上的重要性時,他們會對彼此的差異加以諒解,會以一種更好的方式去處理它們,而不是在公眾場合對家長里短喋喋不休。
4. 那個不能言明的國家
在印美羅曼史中,這個位于印度北部的亞洲大國似乎是到了2000年才浮出水面的。事實上,中國在劇中的角色至關重要——它并不是個龍套——并且它參演的年份遠早于2000年。在印美交往的前30個年頭里,無論實際上出場與否,中國總無法被置之腦后——即便沒有任何的風吹草動,它也像個幽靈般,潛伏于美國和印度高層決策者的下意識中。它影響著印度與美國的相處模式(有時把它們硬生生扯開,有時又讓它們黏得如膠似漆),直到現在。
5. 民主,我們共同的財產
曾任美國駐科特迪瓦大使的丹尼斯·庫克斯寫有一本名為《疏遠的民主:論1941年到1991年的印美關系史》(India and the U. S.: Estranged Democracies, 1941-1991)的書,在里面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么這兩個民主國家總不‘來電’?”這個問題隱含著這樣一種設想——而這種設想也不斷浮現在對于兩國關系的諸多論述中——即,既然民主是它們的共同財產,美印兩國有什么理由不一拍即合?必須看到的是,盡管民主這一共同因素增進了兩國情誼的熱度——它也是此種關系的基點之一——民主同時也復雜化了這段關系。兩個國家都是民主政體,這意味著所有的爭辯和差異都會暴露在公眾眼前,談判會在媒體的眈眈虎視下進行,而國內的政治狀況也必須納入考量,必須加以疏導和協商。
6. 印度不結盟
事實并非如此,它只是和小國結盟而已(比如不丹、尼泊爾)。而來自其他國家(比如60年代的美國和70年代的蘇聯)的那些或含蓄或直白的安全保證,也會被許多人視為盟約關系中的重要一環。印度同樣也傾斜于——或主動,或被動——某些更對胃口的國家。那些做出傾斜政策的領袖不當被指責;他們只是做了他們認為對那個時期的印度的戰略和經濟利益有好處的決策而已。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67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14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72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55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4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