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館長說|對話吳志華:從“香港故宮”看未來博物館發展的五大關鍵
最后更新: 2024-11-11 16:52:08(文/趙乾坤 編輯/高莘)
日前,一場名為“中華文明溯源” 的特別展正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下簡稱“香港故宮”)展出。來自北京、甘肅、山西、香港等地的博物館和考古機構的約110件(套)新石器時代至夏朝的珍貴文物,吸引了無數中外游客紛至沓來。
在介紹推出此次特展的背景時,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首先與觀察者網分享了香港故宮的總體定位,“香港故宮不僅是明清故宮文化的展示平臺,更是中華文明的傳播窗口。” 他期待將中華文明推向世界,認為博物館的使命應超越簡單的歷史重現,而是要呈現文明的全貌與演化脈絡。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廣場及正門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然而,吳志華也深知這條道路并不平坦。國際上流行一種論調——衡量古文明以文字、冶金術、城邦等單一要素評估。“這是以西方為主導的文明定義,如按此標準計算,我國歷史只有約3300年被承認,這樣的標準讓人忽視中華文明悠久和獨特的歷史脈絡。”吳志華說道,“這次的展覽正是要打破這種認知的局限,展示我們超越5000年的歷史和生生不息的文明傳承。”
作為一位在文化界耕耘了30余載的資深博物館專家及歷史學家,吳志華在博物館策劃與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獨到的見解。他的思考不僅關乎香港故宮的未來,更為全球博物館的發展提供啟示。如何看待博物館在現代社會中的創新角色與獨特價值?在全球化加速的今天,如何讓博物館既不失去本土特色,又能融入國際舞臺?未來博物館發展的關鍵要素又包括哪些?吳志華在與觀察者網交流時,給出了答案。
關鍵要素一:具有顛覆性意義的文化試驗場
談及“中華文明溯源”特別展,吳志華毫不掩飾對“多元一體”這一中華文明核心特質的重視。他指出,展覽的焦點不僅在于時間的長度,更在于地域的廣度與文化發展的深度。此次展覽涵蓋9個主要考古遺址,其中,“陶寺遺址”“石峁遺址”和“良渚遺址”等,傳遞出一個振奮人心的信息:這些遺址的面積竟是故宮的四到五倍,城內宮殿林立、手工業繁榮,證明在文字尚未發現之前,中國的社會分工已然復雜,甚至具備了類似皇城的格局。
吳志華直言:“我們必須摒棄以西方標準為主的文明觀,這三座遺址的存在就是對西方所謂中國只有3000年文明論的顛覆。”他強調,傳統偏見亟需挑戰,而這種突破正是香港故宮所肩負的顛覆性文化使命。展覽不僅是文物的展示,更通過史料與考古研究,引導觀眾深入思考——中國文明從何而來?為何能夠綿延不斷?這正是香港故宮希望傳達給世界的答案。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吳志華用“文化試驗場”來形容香港故宮。他表示,博物館不僅是靜態的文物展示場所,更應成為文化產業的重要組成。現代博物館應當參與文化旅游的發展,推動文化創意產業崛起,并帶來經濟效益。在香港,尤其如此。“香港故宮實行收費模式,但即便如此,過去一年香港故宮仍接待了150萬游客。這說明,觀眾的文化消費觀正在發生巨變。”
吳志華所說的巨大改變是指,現代觀眾不再滿足于走馬觀花式的觀覽,他們渴望深入理解展覽和文物背后的文化內涵和外延。這也是為何香港故宮在展品解說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無論是故宮文物,還是與國際機構合作的專題展覽,“我們都在努力為觀眾提供更具深度和層次的觀展體驗”。
關鍵要素二:不再 “高高在上”
“博物館的展覽不僅是‘陳列’,更應該是‘對話’。”面對如何讓中外觀眾深入了解故宮文化的挑戰,吳志華毫不避諱地指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肩負著打破“高墻”的責任。
他說:“我們開館的重心之一,就是通過教育和參與把觀眾帶進故宮的世界。”為此,香港故宮學堂應運而生,涵蓋豐富的工作坊和講座,并與本地學校合作編寫文化教材。他坦言,博物館的教育部門已成為團隊里規模最大的部分,足見其對教育推廣的重視。“香港故宮希望讓觀眾不僅能‘看到’文化,更能‘懂得’文化,進而參與‘創新’文化。”
自開館以來,香港故宮推出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特別展覽,包括備受矚目的三星堆文物展和卡地亞藝術珍品展。這些展覽不僅吸引了本地觀眾的目光,更引來了大批海外及內地游客。吳志華強調:“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提供一個參觀的空間,而是要營造一種氛圍,讓觀眾在參觀的過程中重新審視自己與文化的關系。”
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吳志華認為,文化傳播并不局限于博物館的四面墻內。他以國產游戲《黑神話:悟空》的成功為例,生動地詮釋了文化創新與交化傳承間的微妙關系:“過去,我們常認為游戲和動漫屬于亞文化,但《黑神話:悟空》證明了,一款內容扎實的游戲也能成為弘揚文化的重要載體。”這款游戲中的無頭佛像場景引發了對流失文物的關注,喚起了公眾對文物回歸的強烈呼聲。吳志華感慨道:“一個游戲能夠觸動民族情感,激發對歷史的思考,這是文化傳播的新路徑。如我們能為文化產業提供更豐富的內容支撐,讓傳統文化在當代煥發新生,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的界限將不再涇渭分明。”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的推進,香港的文化定位正在悄然改變。吳志華指出,越來越多的大灣區居民不再將香港視為單純的旅游目的地,而是將其融入日常生活,文化消費成為這一變化的顯著體現。“許多內地觀眾并非來觀光,更像是來體驗文化生活。”他強調,這種新型的觀眾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帶來了機遇。
“博物館的存在不再是為了‘高高在上’的展示。”吳志華明確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在未來將進一步探索‘文化游憩’的概念,即把文化融入日常休閑,讓逛博物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 責任編輯: 趙乾坤 
-
提高在中國產量?豐田回應:還未有具體信息發布!
2024-11-11 11:40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極光下尋找自我,旅游媒體推薦這些地方
2024-11-10 18:25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激發“冷消費”的新活力,中國冰雪經濟或將影響全球
2024-11-10 18:03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新車看點 | 不到11萬元起,吉利銀河星艦7 EM-i開啟預售
2024-11-10 10:34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七屆進博會:豐田不僅“全勤”,還會解題
2024-11-10 09:50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特朗普歸來,全球汽車行業會更加動蕩嗎?
2024-11-09 16:1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特朗普再次上臺,美國會再次“退群”嗎?
2024-11-09 16:0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奧迪發布新品牌“AUDI”:沒有四環標,擁有中國魂
2024-11-08 18:03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河內旅業快速發展,中國游客功不可沒
2024-11-08 18:0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特朗普重返白宮,豐田汽車押對寶了嗎?
2024-11-08 17:52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虹橋論壇丨貿易摩擦下,新能源汽車如何尋求全球化合作
2024-11-08 17:31 進博會 -
特朗普“回歸”,國際旅游市場風雨欲來?
2024-11-08 16:5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梅賽德斯-奔馳:以中國創新,領全球風潮
2024-11-08 13:52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全系降4萬,老車主全額補償:ID. 與眾開啟年底沖刺
2024-11-08 10:07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增長50.6%!入境這一國家的中國游客數量穩居亞太地區首位
2024-11-07 20:37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突破地球“束縛”,太空旅游的五大選擇是科技奇跡還是奢侈冒險?
2024-11-07 19:2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免簽政策引爆歐洲游客來華熱情,這些目的地受歡迎
2024-11-07 19:20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電動化強勢助推,寶馬1—9月銷量領跑豪華陣營
2024-11-07 17:52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福特全球副總裁吳勝波:中國汽車供應鏈應該積極走出去
2024-11-07 17:47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獨家|“投資遠途市場,吸引全球旅客來到香港、來到中國”
2024-11-06 20:48 觀出行 洞察/視頻
相關推薦 -
超百億美元,中國印尼簽了! 評論 53想給中資控股港口“潑臟水”,特朗普手下卻打了廣告 評論 68中國,找到一條“拯救世界”之路! 評論 113中國政府就黃巖島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評論 216“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163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