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碳排新規臨近,歐洲車企卻先自亂陣腳?
-
張家棟zhangjiadong@guancha.cn
(文/張家棟 編輯/高莘)
隨著歐盟2025年碳排放新規的臨近,歐洲汽車制造商卻坐不住了。
據《歐洲汽車新聞》于當地時間9月25日報道,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負責人表示,因為電動汽車需求令人失望以及成本上升等原因,在歐盟即將出臺更為嚴格的碳排放新規之際,歐洲汽車制造商正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
總干事西格麗德·德弗里斯(Sigrid de Vries)稱,與疫情前的水平相比,歐盟汽車業“在產銷層面仍下降了200多萬輛,這造成了很多緊張局勢”。
更嚴格的碳排放標準
自1992年頒布首套排放法規(即“歐1”)以來,歐盟一直在逐步收緊道路車輛的排放限制,并長期用歐規標準引領著汽車行業的發展。
2020年,為應對氣候變化下的全球減碳目標,歐盟委員會提出了史上最嚴苛的汽車排放規定——歐7,并計劃在2025年正式實施。但該計劃提出后遭到了眾多歐洲汽車生產國的反對,其認為,歐7新規近乎意味著柴油車與汽油車時代的終結。
在意大利、法國等國的抵制下,歐盟于2023年9月推遲了歐7的實施時間,并對2025年的銷量目標做出了最新的調整。
歐盟發布的碳排放考核標準 歐盟官方網站
根據歐盟官方網站的最新描述,到2025年,車企的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需達到93.6g/km(WLTP標準下)。按照規定,自2035年起,歐盟轎車和廂式貨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目標均為0g/km——相當于減少100%。
在此規定下,如果車企的平均碳排放量超出規定數值,它們將會面臨歐盟的罰款——超出的部分會收取95歐元/g的罰款,罰款金額還要乘以車企當年的銷量。
但即便如此,歐洲汽車企業似乎仍對規定中的實施時間感到不滿,原因是大部分歐洲汽車制造商“對歐洲電動汽車市場能否達到歐盟2025年碳排放目標存疑”。
歐洲主要車企2024年上半年碳排放水平 Dataforce
分析公司Dataforce在今年8月出具的一份報告顯示,在歐洲主要汽車集團中,只有吉利和特斯拉已經能夠實現2025年的碳排放目標,豐田則憑借混動汽車銷量成為其他車企中最接近這一目標的企業。而福特與大眾則成為相較目標差距最大的車企。
市場矛盾下的自亂陣腳
盡管大多數歐洲車企面對即將到來的排放法規與罰款,都表示期望新規的實施能夠放緩,但目前來看,歐洲車企內部同樣也有著不同的聲音。
ACEA兼雷諾集團CEO盧卡·德梅奧(Luca de Meo)今年以來一直強調,在實施更嚴格的規則時需要靈活性,他表示,這些法規可能迫使歐洲汽車行業在產量下降約250萬輛,或者高達約150億歐元的罰款之間做出選擇。
盧卡稱,“大家都在談論2035年,也就是10年后(歐盟零排放法規生效時間),但我們應該談論2025年,因為我們已經陷入困境了。”
對此,大眾集團CEO奧博穆(Oliver Blume)、梅賽德斯-奔馳CEO康林松(Ola Kallenius)都是盧卡的堅決擁護者。
但值得一提的是,歐洲另一大汽車集團Stellantis卻站在了上述歐洲汽車集團的對立面,Stellantis CEO唐唯實(Carlos Tavares)表示,“現在,距離‘比賽開始’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有人卻說,等等,改變規則吧。”他說,即使法規有所推遲,“全球變暖問題仍然存在。”
唐唯實稱,尋求推遲法規的汽車制造商可能擔心會虧損,因為電動汽車的利潤率低于內燃機汽車,而且成本更高。
Stellantis CEO唐唯實 路透社
事實上,在今年早些時候,面對歐洲的電動化轉型,唐唯實就曾表示,歐洲需要打造自身的電動汽車供應鏈并加強自身的競爭力。他還表示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的加稅,并不能改變歐洲電動汽車落后的事實。
然而,歐盟在關稅政策上的一意孤行,以及德國、法國等國政府對于電動汽車激勵措施的取消,都令處于上升期的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遭受了嚴重的打擊。唐唯實在今年9月表示,“我們又回到了原點,那就是如何以內燃機汽車的價格銷售電動汽車,以實現盈利。”
在Dataforce 8月的報告中,這家調研機構也提到:“純電動與插電式混動車型具有最大的減排潛力,但歐洲的補貼削減阻礙了它們的轉型。”
如今,Stellantis之所以敢于支持碳排放推行的根本原因,則源于其對市場和自身產品的信心。
隨著Stellantis與零跑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并開始引進電動化與智能化技術,該集團認為自身將有能力基于中國的智能汽車平臺上推出一系列來自雪鐵龍、歐寶和菲亞特的低成本電動汽車。
矛盾仍將長期存在
歐洲汽車制造商之間的矛盾,也展現了歐盟在歐洲電動化轉型上模棱兩可的態度。
從碳排放標準細則來看,歐洲仍期望自身能夠以行業內的高標準來引領低碳市場的走向,并借此在全球減碳背景下取得領先地位。但在具體實施方面,歐盟卻始終無法給到成員國內的汽車集團更有力的政策支持,對內缺乏相關產業的政策扶持、對外加高貿易壁壘阻礙優質外資進入擴大市場需求。從結果來看,歐洲電動汽車產業正在二者的拉扯中不斷被摧毀。
代表歐洲多數汽車集團呼吁推遲新規時間的ACEA,也有充足的數據來表明,歐洲需要更加明確的電動化轉型目標。今年1—7 月,純電動汽車占歐盟新車注冊量的12.5%,遠低于符合更嚴格的排放規則所需的水平。
不過,正如唐唯實所言,排放政策的推遲并不能改變全球變暖的客觀事實,也無法阻礙中國電動車日益增長的競爭力。
時至今日,歐盟仍未在歐洲的電動化轉型政策上做出統一且堅決的表態。這也意味著,如果歐盟堅持以減碳為政治目標,那么歐洲車企最終也仍要回到尋找自我救贖的道路上。
歐洲汽車新聞
Dataforce曾在報告中給出過車企應對碳排放的方法:如果一家汽車制造商的產品組合中沒有HEV(混合動力汽車),那么它需要銷售37%的EV和PHEV車型;但如果一家汽車制造商的HEV銷量占55%,那么它可以將后者的數字降低到23%。
此外,除了操縱自己的動力系統產品(例如,通過將高排放汽車從市場上撤出)之外,汽車制造商還可以專注于通過廉價的磷酸鐵鋰電池技術,降低電動汽車的入門成本并擴大生產規模。
而在大眾已經開始通過關閉德國本土工廠來應對銷量下滑與碳排放難題時,其他歐洲車企又將在歐盟強硬態度下作何抉擇,仍是擺在各家車企前的一道“必答題”。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張家棟 
-
中國將對希臘實施免簽政策,兩國游客的心“已在路上”
2024-09-26 18:09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奧迪中國總裁:在中國,24個月內產品全面換代
2024-09-26 17:38 觀出行 人物/專題 -
全球旅游業復蘇之路:為女性與年輕人創造公平就業機會
2024-09-26 16:4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國慶氛圍感拉滿:花卉盛宴與綠色生活新風
2024-09-26 16:36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新車看點 | 集中下燃油”餃子“,2025款奇瑞瑞虎9上市
2024-09-26 15:48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黎巴嫩10月航班增加、票價回落,開戰風險小了?
2024-09-26 14:59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豪華與環保的碰撞:2025年新郵輪如何改變海上旅行?
2024-09-26 12:02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智庫報告:香港取代新加坡,重新成為亞洲最大金融中心
2024-09-26 10:40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價格比國內翻倍有余,零跑開始在歐洲用技術換市場
2024-09-25 21:43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前期布局完成后,傳比亞迪將向日本投放唐和漢
2024-09-25 19:26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上半年逆勢增長12%,但雷克薩斯在華仍難逃“以價換量”
2024-09-25 19:23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美國“大棒”砸向中國軟件,在華美國車企或成犧牲品
2024-09-25 19:15 觀出行 產業新聞 -
塞爾維亞航空取消上海航線計劃?回應來了
2024-09-25 16:31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免簽政策與市場機遇:阿塞拜疆重塑與中國的旅游紐帶
2024-09-25 15:59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賣一輛要虧3萬多,余承東緣何力推智界R7?
2024-09-25 15:08 觀出行 洞察/視頻 -
罰款750歐元!馬拉加對旅游不文明行為“下重手”
2024-09-25 14:36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航旅融合,中轉旅程如何成為探索的起點
2024-09-25 14:23 觀出行 品位·出行 -
國鐵集團推出同車接續功能:可組合同一列車不同區段的剩余車票
2024-09-25 11:32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新車看點|鞏固既有優勢,比亞迪第二代宋Pro、海獅05雙車上市
2024-09-24 20:01 觀出行 產業新聞
相關推薦 -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56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150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評論 198“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評論 63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評論 175最新聞 Hot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
“中概股暴漲已讓空頭血虧70億美元,損失慘重”
-
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
美印拒絕后,日本防相、外相:現在沒有在推進
-
美副總統辯論聚焦國內政策,涉華議題成少數“例外”
-
俄軍已控制烏東一重要城鎮,是“烏軍防御支柱之一”
-
瞄準石油設施?“將對伊朗發動重大報復”
-
上任當天,她被20多名美議員集體警告,事關中國
-
他倆正討論著“伊朗空襲可能性”,襲擊來了
-
“外資重返中國,對沖基金創紀錄涌入甚至都不選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