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二丁一箭41星發射圓滿成功,刷新我國一箭多星最高紀錄
最后更新: 2023-06-15 14:31:18據微信公眾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消息,6月15日13時30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隨后將吉林一號高分06A星等41顆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刷新了我國一箭多星最高紀錄。
長二丁火箭升空(王樂天 攝)
長二丁火箭奔向蒼穹(陶嘉樹 攝)
此次發射使用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的常溫液體兩級運載火箭,7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為1.3噸,具備發射不同軌道要求單星、多星的能力。
火箭吊裝(吳佳棟 攝)
本次發射的吉林一號高分06A星等41顆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所屬長城公司作為總承包商提供發射服務。長二丁火箭研制隊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通過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間內合理布局、選用最優分離方案等,確保41顆衛星安全、準確入軌。
火箭吊裝(吳佳棟 攝)
本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476次發射。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介紹,2022年度,長二丁火箭圓滿完成了15次發射任務,創下了國內單一型號年度發射次數的新紀錄。
走在前列的長二丁火箭,其奮斗史能否被借鑒?
護送41顆衛星安全“上天”
“這次的合作,是因為之前奠定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客戶對我們比較信任,所以整箭的任務也找到了我們。”長二丁火箭總設計師李建強坦言,41顆衛星,確實是一次不小的挑戰。
在有限的整流罩空間里,如何合理布局?
有多少“乘客”,就需要多少“座椅”,但“座椅”的重量不容小覷。如果使用傳統的圓盤平臺搭載方式,圓盤層數越多,留給衛星的運載能力就越少,所以這種串聯方案被設計人員果斷否掉。
坐得下,還不能擠。根據衛星靜態安全間隙最小也要在100毫米以上的要求,設計人員歷經多次探索,最終確定使用中心承力桶加錐形支架的搭載方式,在中心承力桶下方的錐形支架上安裝3顆衛星,其余38顆星則以6層7列的布局安裝在中心承力桶側壁,有效利用整流罩內空間包絡。
如何確保41顆衛星的“乘坐體驗”,并安全“下車”?
首先,衛星“乘坐”在4米高的中心承力桶上,振動沖擊要在衛星能承受的范圍內。
為此,設計人員根據衛星方提供的衛星模型,做了兩輪星箭耦合分析。過程中,對4顆振動響應過大的衛星支座做了優化改進,確保在飛行過程中,衛星是“舒適”的。
其次,還要考慮衛星安全“下車”后的短期分離安全性、長期在軌安全性,設計人員紛紛提出了想法和顧慮:“天女散花”——短期內可以安全分離出去,但長期在軌可能會發生碰撞;“層層姿態機動分離”——分離時間過長,地面測控時間不夠用,后面星分離時會超出有效測控弧段,分離點數據當下難以及時獲取;“層層剎車式分離”——每分一組衛星,火箭都會往后退一步,可以確保分離的安全性,但這對總體分離專業和控制系統的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終,最后一種方式“競標成功”。同時,此方案這也對操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持“鮮活”的秘籍
隨著國內航天的不斷發展,競爭者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顯然,“不進則退”已經不符合當下的競爭狀態,更現實的情況往往是“不進則死”。激烈的競爭中,如何繼續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勇于接納新事物、新技術,不斷抽絲剝繭般的自我革新。這是李建強給出的答案。
創新,從一開始就是長二丁火箭的使命。
誕生之初,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給長二丁火箭的定位是“新技術驗證平臺”。消化新技術,意味著要有不斷試錯的勇氣。
“說到底還是靠人,更多的還是靠年輕人。”李建強說道,團隊的骨干都偏年輕化,大部分的主任設計師都是85后甚至90后。
在李建強房間的書桌上,堆疊著幾本專業書。工作結束回到房間,他還是會再次翻開書本。
不斷學習,是李建強對自己的要求,更是對年輕人的要求,“年輕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停下學習和鉆研的腳步,早日成為‘行家里手’。”他說道。
作為型號領導,李建強不會輕易否定年輕人的想法。“年輕人需要更多的成長空間和包容度。”他說,年輕人很多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不一定沒道理,一味打擊他們的積極性,就等同于毀掉了型號的活力源頭。
支撐長二丁火箭保持“鮮活”的背后,是這群向上的年輕人。李建強也是總開玩笑地鼓勵他們,“不想當總師的設計師,不是好設計師。”
有敢啃“硬骨頭”的底氣
一箭41星的成功探索,再次向世界證明了長二丁火箭的能力。同時,期待的目光也紛紛聚焦。
“想要再次實現搭載數量的突破,主要受限于火箭的運載能力。”李建強回應道。
這次41星所使用的是直徑為3.8米的整流罩,但實際上長二丁火箭最大的整流罩直徑為4.2米。更大的空間意味著只要在運載能力之內,假設單個衛星重量下降,就可以坐下更多的“乘客”。
經過這一次41星的實際飛行驗證,也讓設計人員對多星的星箭分離安全性有了更大的把握,也想再做點新的嘗試。
如果衛星僅通過適配器由火箭釋放入軌,意味著有多少顆衛星,火箭上就需要配備多少個分離機構,還需要增加設備,確保控制通路、測量通路足夠多。
為了增加搭載數量,國外在入軌的方式上做了很多嘗試,例如可以將衛星裝在軌道轉移部署器上入軌。李建強說:“我們也正在對此類衛星軌道部署器做相關課題研究,這種部署器具有姿態穩定功能、控制功能,還能進行分離數據的測量,可以根據需求選擇在軌一段時間后再進行釋放,極大降低發射成本。”
從未停下技術革新的腳步,不斷提高可靠性、任務適應性,是長二丁火箭敢啃“硬骨頭”的底氣。
經年累月,長二丁火箭獲得了大量“老將”應得的功績,并不斷樹立起多個型號之最的豐碑,而現實也給長二丁火箭拋出了新的困擾:作為現役常規推進劑火箭,面臨著后續如何發展和更新換代的問題。
“未來,長二丁火箭在站好當前崗的同時,會繼續高質量、高效益地承擔更多發射任務,此外還會積極開展第四代可重復使用火箭的論證和研制工作。”李建強說。
- 責任編輯: 房佶宜 
-
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
2023-06-15 12:53 -
高產又抗蟲!我國科研人員首次揭示植物抗蟲分子機制
2023-06-15 12:41 科技前沿 -
國家統計局:隨基數提升,經濟運行會回到常態化增長水平
2023-06-15 11:04 中國經濟 -
“北大包麗案”一審宣判:牟林翰犯虐待罪被判三年兩個月
2023-06-15 10:45 依法治國 -
故宮博物院發布參觀須知:未經允許,禁止商業性拍攝
2023-06-15 10:29 -
國家統計局:5月16-24歲勞動力調查失業率為20.8%
2023-06-15 10:21 -
國家統計局:5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7%
2023-06-15 10:14 -
第九屆上交會今日開幕,哪些“黑科技”將亮相?
2023-06-15 08:04 觀察者頭條 -
中國人基因組中隱藏的特殊基因序列首次被揭示
2023-06-15 07:27 科技前沿 -
四川省長鼓勵企業:可招可不招的要招、可多可少的多招
2023-06-15 07:05 -
上海青浦區發生3.1級地震,震源深度8公里
2023-06-15 06:48 地震 -
鄭永年:發展是人權實現的前提,而人權是發展的產物
2023-06-14 20:16 -
當著好萊塢視效大師的面,中國科幻電影人這么說
2023-06-14 19:58 2023上海電影電視節 -
黃永玉逝世,享年99歲
2023-06-14 17:42 -
國家稅務總局:今年試點數字人民幣繳納稅費共1.2萬筆、259億元
2023-06-14 16:46 數字化轉型 -
四川內江通報城管與攤販發生沖突:6人被停職處理
2023-06-14 15:50 基層治理 -
5月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7.4%,第三產業增長20.9%
2023-06-14 15:36 -
馬英九邀大陸學生訪臺,國臺辦:望民進黨不要再人為設障礙
2023-06-14 15:18 -
與路外人員發生相撞,國鐵廣州局廣州機務段被約談
2023-06-14 14:43 安全生產 -
國家發改委:中職、高職畢業生就業率分別超95%和90%
2023-06-14 14:19
相關推薦 -
“朔爾茨對波蘭總統怒吼,在場領導人都驚了” 評論 30被當面打臉,日鐵急了 評論 39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58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76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