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地4月財政收入大幅下滑,除了疫情還有這個主要因素
最后更新: 2022-05-16 23:20:12近期,一些省市相繼披露前4月財政收支數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截至發稿時間,前4個月15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00億元的省市(蘇州、深圳、甘肅、溫州、太原、中山、惠州、蕪湖、長沙、遵義、鄂爾多斯、南寧、貴陽、合肥、吉林),4月份收入無一例外呈現增長放緩,其中13個地方財政收入下滑,比如蘇州4月的財政收入幾近腰斬,吉林省和溫州市的降幅更是超過70%。記者觀察其他二三十個收入規模相對較小的城市發現,多數城市4月財政收入也出現明顯下滑,其中稅收收入下滑幅度更大。
多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專家分析,4月份財政收入下滑跟經濟下行密切相關,尤其是受疫情沖擊,部分企業停工停產、居民隔離在家,導致收入明顯下滑。但影響4月財政收入下滑另一主因是落實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導致的政策性減收,財政減收恰恰反映了企業等增收,財政為市場主體紓困。隨著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政策性減收因素逐步減小,穩增長系列舉措落地,預計未來財政收入形勢有望好轉。
4月財政減收的背后
在第一財經梳理的15個省市4月財政收入數據中,除了鄂爾多斯和遵義外,包括吉林、甘肅等省,深圳、蘇州、溫州等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出現下滑,降幅不一。
圖源:第一財經
5月16日,吉林省財政廳公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9億元,同比減少84.4億元,同比下降74.4%。
吉林省財政廳解釋,4月收入降幅較大,主要是受疫情、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等因素疊加影響。
16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受疫情沖擊,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落。比如,4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1.1%。
近日央行相關負責人公開表示,4月份人民幣貸款增長明顯放緩,同比少增較多,反映出近期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進一步顯現,疊加要素短缺、原材料等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增多,有效融資需求明顯下降。
中國財政學會副秘書長馮俏彬告訴第一財經,從目前已經公布的部分城市4月份財政收入數據看,確實不容樂觀。受疫情等影響,主要經濟數據、金融數據全面下滑,對財政收入也勢必造成沖擊。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增值稅留抵退稅加快等,造成財政減收。
為了加快給企業紓困,今年4月份財稅部門發文要求加快實施1.5萬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這是今年政府為企業紓困的關鍵一招。根據稅務總局數據,今年4月新的增值稅留抵退稅規模高達8015億元。國家統計局近期快速調查顯示,大規模留抵退稅實施后,獲得增值稅增量留抵退稅的企業中,90%的企業認為改善了現金流,96.2%的企業表示對政策比較滿意。
“在財政收支記載上,增值稅留抵退稅不是支出項,而是作為收入的減收項,因此退稅會影響地方收入。為了保障各地落實留抵退稅新政,中央財政通過轉移支付資金來支持地方,但這部分轉移支付一方面下達到各個地方仍需要一段時間,而且它也不直接體現在上述狹義的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注:不包括上級轉移支付、債務收入等),因此會造成地方收入明顯下滑。”馮俏彬說。
增值稅是地方第一大稅種。以溫州市為例,受增值稅留抵退稅等影響,溫州市財政局數據顯示,4月份增值稅收入約為-17.5億元,同比下降182%。
除了增值稅留抵退稅,今年中國實施了一攬子減稅緩稅降費新政,比如今年上半年繼續對制造業中小企業緩稅等也造成地方財政減收,今年3月份全國稅務部門共辦理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2567億元。
針對前4個月財政收入下滑,深圳市財政局解釋稱,主要原因是中央實施增值稅留抵退稅、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等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導致的政策性減收。比如,深圳增值稅留抵退稅規模超過240億元。
中國政法大學施正文教授告訴第一財經,今年4月份地方財政收入下滑主要原因之一,是4月各地集中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這在短期對地方財政收入影響較大,但從全年來看,后期留抵退稅造成減收影響會減少,甚至成為未來年度增收的一個因素。政府通過主動減收,為企業增加現金流,換得企業等市場主體回旋余地,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為對沖經濟下行提供重要支撐。
一些地方數據也能側面顯示出增值稅留抵退稅對地方財政減收程度。比如江門市財政局數據顯示,1~4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13.3%,剔除留抵退稅口徑下降7.2%。當然由于各地產業結構不一,經濟發展程度不同,留抵退稅對各地減收影響不一。
施正文認為,除了退稅減稅降費政策帶來財政減收外,4月份疫情沖擊超預期,在防控舉措下,短期企業停產停工,也是影響財政收入增長的一大關鍵因素。不過隨著近期疫情管控好轉,企業有序復工復產,管控措施放寬,預計5月份收入會觸底回升,當然前提是疫情得以有效管控。
另外,受前期低基數和疫情得以管控,一些地方去年4月份收入保持較高增速,前期基數較高也是導致今年同期收入增速放緩的原因之一。
多招緩解收支矛盾加大
根據上述地方前4月數據,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放緩乃至下滑相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保持相對較快增長,財政收支矛盾有所加劇。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楊志勇告訴第一財經,疫情和減稅降費是4月部分地方財政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未來財政收入形勢仍有挑戰。增值稅留抵退稅與一般的退稅不一樣,它更多解決的是企業資金占用問題,釋放的是市場活力。市場有活力,財政收支矛盾就會緩解。解決問題最終還是要依賴經濟增長,發展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做法。
為了緩解地方財政收支矛盾,今年財政部通過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專營機構近年結存利潤,安排支持基層落實減稅降費和重點民生等轉移支付1.2萬億元,其中8000億元已經在4月中旬前下撥至地方。
財政部預算司司長王建凡近日公開表示,預算下達后,財政部督促指導各省級財政部門對退稅規模較大、財政相對困難的縣區制定針對性財力保障方案,特別是退稅額度超過自身財力水平的重點縣區,要予以密切關注,開展一對一輔導,確保這些縣區在做好退稅資金保障的同時,實現財政平穩運行,“三保”保障不出問題。
目前遼寧、內蒙古等地統籌中央補助和自有財力,對退稅規模較大、財政運行較為困難的縣區留抵退稅給予100%補助。
王建凡表示,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密切關注地方留抵退稅政策落實進展,繼續在財力和資金上對地方特別是縣區基層給予大力支持,確保留抵退稅工作順利開展。
為了緩解收支矛盾,各地過緊日子明顯加碼,壓縮不必要支出。比如安徽省財政廳不久前發文嚴控辦公、“三公”、差旅、會議、培訓等各種經費,比如文件一律雙面印刷、開會不發筆和本等。山東省近日要求省級日常公用經費定額要再壓減20%以上。
為了穩住經濟,近期國家出臺了一攬子為企業紓困新政,包括加大退減稅、緩繳社保費、降融資成本等政策力度,在疫情防控同時進一步暢通物流和確保能源供應等。
施正文認為,隨著上述宏觀政策發力,疫情得以管控,經濟運行有望改善,破解當前財政收支矛盾困局。相關部門也在抓緊謀劃增量政策,未來可以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適時推出,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 原標題:多地4月財政收入大幅下滑,除了疫情還有這個主要因素
- 責任編輯: 鄧鵬 
-
成都樓市新政出爐:近郊區縣住房不再納入中心城區購房家庭總套數
2022-05-16 22:12 中國房市 -
北京一檢測所資質遭質疑,官方回應
2022-05-16 19:51 抗疫進行時 -
一句“我是香港的”被批漏掉“中國”,洪金寶兒子回應
2022-05-16 19:49 香港 -
北京:本輪疫情存在兩條獨立傳播鏈
2022-05-16 16:55 抗疫進行時 -
她一句“臺灣必須是中國的”,綠媒又急得跳腳
2022-05-16 16:51 -
國家統計局:疫情短期沖擊未改發展大勢,政策加力反彈可期
2022-05-16 15:27 中國經濟 -
國內單套規模最大煉化一體化項目投產
2022-05-16 15:21 -
湖北紅安:賡續紅色血脈 做強紅色旅游
2022-05-16 14:38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做強產業力促全民健身提質
2022-05-16 14:35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全民健身向更高水平邁進
2022-05-16 14:28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臺灣連續5天日增破6萬,新增死亡29例
2022-05-16 14:26 臺灣 -
特色農產品富鄉村
2022-05-16 14:22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
農民問能下地嗎?河北磁縣:全縣靜默,還不能辦通行證
2022-05-16 13:43 抗疫進行時 -
三立這是明目張膽地胡說八道了?
2022-05-16 13:35 臺灣 -
河南省林業局:亞洲象“莫莉”已送往昆明動物園
2022-05-16 12:03 觀察動物 -
國家衛健委主任:提前規劃準備永久性方艙醫院等
2022-05-16 11:55 抗疫進行時 -
上海:5月22日起,公共交通有條件逐步恢復運營
2022-05-16 10:29 抗疫進行時 -
媒體:大火的NFT,防得住盜版防不住小偷?
2022-05-16 10:28 -
上海:6月起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2022-05-16 10:23 抗疫進行時 -
統計局:4月疫情對經濟沖擊較大,長期向好基本面沒變
2022-05-16 10:14 中國經濟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