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部宣傳純吃素的紀錄片,惹了眾怒
最后更新: 2023-03-19 07:55:35【文/觀察者網 鄧睿侃 編輯/白玉】
“純吃素能有效改善身體機能”、“素食能夠降低患病率”、“碳排放要靠不吃葷解決”、“選擇不吃葷是一種生命覺醒”……
11月25日,一部公益紀錄片《素食行者》一上線便引發了諸多爭議。社交媒體上,網友對于這種純素食宣傳并不買賬,紛紛駁斥。
三甲醫院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臨床專家譚醫生告訴觀察者網,一些所謂吃純素能夠改善身體機能、健康狀況的說法,在沒有大量科學數據、案例支持的情況下,是站不住腳的。因此并不推薦貿然去實踐吃純素。此外,均衡的營養和充足的蛋白質補給,才應該是廣大民眾的首選。
11月25日,知名演員張靜初在個人微博發布了一條視頻,視頻的時長為45分鐘,內容為倡導素食主義,做“素食行者”。
沒想到,視頻發出沒多久,評論區就翻了車:
讓網友如此憤怒的視頻到底講了啥?
視頻一開始,便是一些國外屠宰家畜、捕撈魚類的鏡頭,似乎在暗示吃肉是一件很殘忍的事。
接下來,視頻找來了幾位嘉賓,分享了他們各自的吃素經歷。
中信資本高級董事總經理信躍升,自稱素食時間8年。他在視頻中表示,自己每周都會跑一個馬拉松級別的比賽,吃素是因為看了美國越野跑冠軍斯科特·尤雷克一本名叫《Eat and Run》的書,堅信“吃素讓你恢復得比較快。”
他還把“碳中和”與不吃牛肉牽扯到了一塊。“你吃那塊牛肉,相當于汽車跑六十公里。同一塊土地可以養三十個吃素的,只能養一個吃肉的。”
“因為即使我不開車,我不燒煤,如果我們還使勁吃肉,這個解決不了(環保問題)。”
他還把吃肉認為是一個“習慣”,聲稱“要是把這個習慣戒掉的話,我覺得有助于戒很多習慣。”
演員陶虹,自稱素食時間五年。她稱自己是從吃蛋奶素過渡到鍋邊素再到最后的純素,一天一天變得“清醒、輕松、清凈”。
對于吃素,她認為“這是你一點點了解自己的身體和食物的關系后,你才知道的結果, 然后你再自己做自己的實驗。”
她還說自己在辟谷中的所見所聞中,讓自己重新去想,“是不是人必須吃這口肉,你才能活下去。”
演員張靜初,自稱素食時間5個月,作為志愿者加入到這個節目組中。她表示吃素之后,“體能發生了質的改變。”兩年沒有騎車,隨后跟著一個專業團隊騎了45公里、爬升1200米,第二天一點不覺得酸疼。
她給出的理論是,“我們的抗氧化劑在蔬菜里,比所有的肉類大概要高出60倍左右,所以我們很多時候是因為我們的細胞缺氧,沒有辦法完成很好的新陳代謝,也沒有很好的力量對抗自由基, 所以我們會衰老。”
談到吃素,她聲稱,“其他的動物真的被口腹之欲來驅使,他們餓了不得不去殺戮,它們沒有別的選擇。但是我們人不一樣,我們人是有主動權的,這是我覺得生而為人最高貴,也是最卓越的地方。”
演員邢佳棟,每個月7~10天吃素。他認為狗、馬這些動物,“它們就是不會說話而已。有些人感受不到,我不知道哪個更美好,哪個更可怕。”
不過他也承認,自己在試著吃全素之后,過一段時間還是會有吃葷的欲望。他也是視頻中唯一建議人們嘗試吃一下全素,而非直接提倡吃全素的嘉賓。
學者劉豐,自稱素食時間27年。對于吃素,他聲稱,“一個內在的追求,或者我們進入更高維度的生命,實際上它需要我們整個能量場,是一種相對清明的狀態。”
他還拋出了一個觀點,“文明競生是人類合伙高效率掠奪我們自己和后代的生存資源,它是一個人類集體自殺之路。所以人類必須要轉換,否則人類沒有未來了。”“人類只有一條路就是和自然和諧共生,素食,尊重生命,是和諧共生最重要的。”
他對于人的內在結構也有一個概念,就是每個人都有所謂的“獸性、人性、天性、靈性、佛性和神性。”
“神性佛性占比例多的人,他的生命投影出來是喜悅的,自在的,充滿創造力充滿慈悲的。如果獸性占比例多的話,他的生命是恐懼的、貪婪地、糾結的。”
他甚至還提到了所謂的“生命覺醒”。“大量的生命都在覺醒的路上,對于年輕人來說,一出生就帶著高維能量的人,占的比例越來越多。”
臺灣心臟內科專家林俊龍,自稱食素近40年。他認為吃純素可以降低心血管等疾病得病幾率,而吃葷則反之。
同時,他通過一些有爭議的數據,把全球的碳排放的主因歸結到畜牧業上,聲稱“我們飼養的動物,這個還不包括海里面長的,我們去捕撈的。大家想想看,這些東西要不要呼吸,它吸進去的氧氣,呼出來的二氧化碳,這個就是我們溫室氣體很重要的一個來源。”
林俊龍
他還說,這個畜牧產業,需要花費很多資源,“你用二十磅的谷物去養,喂出來只有一磅的牛肉,所以這些動物不吃的話,很容易就可以解決一些國家目前早遇到的饑餓問題。”
除以上內容外,視頻還用了個別國外運動員、健身人士“純吃素”的案例,證明“不吃肉也能強壯”;
通過一些屠宰家畜、捕撈魚類的鏡頭,來支持“人類與大自然和諧共生”的想法;
最后畫風一轉,開始宣傳人造肉。
視頻尾聲,中信資本高級董事總經理信躍升的表態,似乎道出了這條視頻的目的:“如果大家多消費的話,有了規模成本就會下來,好吃、便宜、環保,為什么不做呢?”
以上種種,在張靜初等明星轉發該視頻后,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無論是視頻的宣傳方式,還是嚴謹程度、思維方式等,網友都提出了質疑。
有網友表示,吃素可以是個人的選擇,但在受眾明顯是中國民眾的情況下,宣傳純吃素并不合理。
有網友表示,吃什么都是個人選擇,沒有誰比誰高貴之說。
植物就沒有生命了嗎?
有網友表示,用國外宰殺動物的視頻進行引導,沒有任何意義。
另外,視頻末尾的人造肉宣傳,以及信躍升的相關言論,也讓不少網友對該視頻的最終目的產生了懷疑。
與此同時,一些科學界、醫學界的博主也紛紛對此視頻發聲。
觀察者網查閱資料發現,該視頻由一個名為“次第花開”的網站發行,邀請了中信資本高級董事總經理信躍升、學者劉豐、臺灣心臟內科專家林俊龍、全國青少年武術冠軍靜文,以及演員張靜初,陶虹,邢佳棟參與出鏡。
據其官網介紹,“次第花開”是一個“弘揚佛教思想和傳統文化的平臺”,“通過倡導關愛生命、介紹聞思修方法、連載大德教言等方式呈現佛教文化的慈悲與智慧,將佛陀教法的自在清涼帶給有緣眾生。”
該網站中提到的希阿榮博堪布,曾著有《次第花開》《寂靜之道》《生命這出戲》等等佛教書籍。
純素適合所有人嗎?
視頻一出,討論最多的,就是該不該宣傳吃純素。
對此,觀察者網采訪了三甲醫院上海市寶山區中西醫結合醫院臨床專家譚醫生。專家認為,一些所謂吃純素能夠改善身體機能、健康狀況的說法,在沒有大量科學數據、案例支持的情況下,是站不住腳的。因此并不推薦貿然去實踐吃純素。
事實上,通過臨床實踐已經證明,眾多人群是不適合吃純素的,包括學齡兒童、青少年、孕婦、老年人等等。
該專家以老年病患為例,強調了適量的蛋白質攝入對于老年人健康的重要性。“一些老人在入院前營養不好,胃口不好,只吃一點素食,不吃葷菜。來了以后水腫得厲害,心功能又不全。這時候需要用蛋白,但他的心功能又很差(必須謹慎使用)。實際上就是他之前機體所需要的能量性的物質,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和補給。”
近年,國外所謂的“食素主義”流傳到國內,大多只是空有“概念”的宣傳,實際上起到的是負面作用。
今年3月,成都一“國學教育”幼兒園對幼童采取“全素飲食”的事件,就引發了巨大爭議。最后該校被判定違反了《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和《成都市幼兒園膳食管理辦法》。
事實上,盡管作為“素食主義”的發源地,國外也有許多科學研究都在進一步論證,不合理的食素可能是有害健康的。
去年8月發表于《英國醫學雜志》子刊的一份研究稱:過度的素食主義飲食可能導致人體膽堿攝入不足從而影響大腦健康。膽堿對腦部健康,尤其是胎兒發育階段的腦部健康至關重要。
由于人體肝臟產生的膽堿不足以滿足機體需求,因此需通過膳食補充,而膳食膽堿主要來源于肉蛋奶制品。孕婦和哺乳期女性缺少膽堿攝入會影響胎兒大腦健康。
對于正值發育成長期的學齡兒童、青少年來說,營養的均衡攝入同樣重要。
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2020年11月發布的有關“200個國家和地區1985年至2019年學齡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高和體重指數軌跡”調查顯示,基因、年幼時的飲食、活動都對學齡兒童、青少年的身高、體重指數演變趨勢有關。
“但以上幾點,都受到營養的影響,包括營養均衡以及營養物質的充足性和質量,尤其是蛋白質、脂肪和微量營養素。”
《中國科學報》曾援引該報告研究人員稱,造成一些國家的兒童身高增長太少,體重增加太多的最重要原因是學齡兒童缺乏足夠健康的營養和生活環境,因為身高和體重的增加都與兒童的飲食質量密切相關。“可以說,營養不良‘偷走’了人們的健康。”
另外,有網友還提到了所謂的“吃純素”,可能是要搭配其他營養品的。
知名科學學科博主@科學未來人 2019年就演員娜塔莉·波特曼宣傳吃素發表過一篇長文(目前微博置頂),其中提到,“那些有錢的純素者,一邊吃著營養師給配的各種營養品和膳食補充劑,一邊拿著話筒向臺下的青少年學生、蛋白質缺乏高危人群宣揚純素食。”
換句話來說,吃素想要吃出健康,或是“正確吃素”,成本頗高,也許并不適用于大眾。
臨床醫學專家譚醫生告訴觀察者網,往往一些試著吃純素的人在一段時間后會感到乏力,有饑餓感。而之后服用的所謂的營養素,未來對人體有什么影響根本說不清楚,必須要有科學依據。與此同時,該專家認為這些營養品價格高昂,對于大眾來說,合理搭配各種食物獲取營養才是更好的選擇。
除此之外,視頻中拿一些國外運動員舉例,也有同樣的爭議,中國運動員適合純素嗎?
從目前來看,奧運賽場上中國運動員的優異表現能夠證明的,是肉蛋奶對他們的積極影響。
共青團中央曾發文稱,“從劉長春到劉翔再到蘇炳添,一代代中國運動員在奧運賽場上摘金奪銀的過程,就是一個國家走向富強,國力不斷提升,人民可以享受更多肉蛋奶的過程。”
提倡肉蛋奶并不是只吃這些,而是做到營養均衡。在中國食品生產力日益強大的背景下,肉蛋奶充足的同時,蔬菜、水果的選擇也越來越多。
營養均衡加上科學合理的訓練,是中國運動員取得進步不可逆的過程。
奧運會結束之后,中國新聞網《百米比博爾特多跑7步,蘇炳添為何還能成功?》一文指出,堅持、自律、改變飲食習慣等等,都是身高并不出眾的“亞洲飛人”不斷突破極限的關鍵因素。
蘇炳添曾在一檔節目中曝光了自己一日三餐的食譜,早餐一般吃牛奶、雞蛋、面包、米粉、餃子、面條;午餐和晚餐以低脂肪、低熱量的高蛋白食物為主,再搭配綠色蔬菜。
不僅僅是運動員,普通人的飲食中,蛋白質的補充也是必不可少的。
同樣,《人民日報》曾報道過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冠軍劉翔的食譜,早餐最喜歡的是煎蛋和海鮮粥;午餐、晚餐多以海鮮為主,搭配牛羊肉和各類蔬菜。他最喜歡的是明蝦鱔貝王、花蟹、鲇魚銀鱈魚、菌類和七成半熟牛排及各類蔬菜。
根據@B站工具人Tim 給出的數據,我國的年人均肉食消費量正在不斷增長,已經從1985年的16.6公斤增加到了2020年的超過60公斤。
數據是否準確?吃葷=得病率增加?
除了為該不該宣傳吃素打上一個問號,視頻中的素材、數據幾乎都來自國外,而出鏡的醫學領域專家僅有一位,說服力不足。
此外,視頻中的經驗、數據、結論,在準確性、被解讀的準確性、時效性上,都有待商榷。
素材視頻之一《What you eat matters》,其中講的是“過量食用動物性食品或加工食品,會對人體內皮細胞造成傷害,導致血管發炎,硬化和變窄,繼而產生危害健康、生命的后果。”
但隨后林俊龍的解讀是,“成百上千的研究報告顯示,食素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是少之又少,吃葷的多了很多。吃素的人,得中風的機會少一半,得糖尿病的機會只有四分之一,還對憂郁癥、白內障、脂肪肝等有影響。”
此外,信躍升引用的《救命飲食-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由康奈爾大學營養學教授坎貝爾于1990年完成。結論是:基于植物食品的飲食,以五谷雜糧、蔬菜、水果為主,幾乎沒有動物食品的飲食,一直都是與部分癌癥、中風、心臟病的低死亡率有關。
事實上,早在2017年,《中國醫藥報》就發文解讀過相關誤解,“肉蛋奶不是疾病根源”。
《中國醫藥報》指出,坎貝爾在這本書里提到的很多研究本身就有問題,再加上網上的文章對書中觀點的進一步歪曲,導致錯誤的結論廣為傳播。
首先,這本書并不是學術著作,很多只是坎貝爾的個人觀點。在這本書中,坎貝爾用了一章的篇幅來介紹“中國健康調查”這個項目,全書的其余部分都是引用其他研究結果來支持他的核心觀點。但是,坎貝爾本人的很多觀點也并不被科學界認可。許多科學家批評他在引用文獻時存在很大偏頗,比如只選取了符合自己觀點的一小部分研究,而忽略了數量更多的不符合自己觀點的實驗結果。
其次,這篇文章在很多論述和觀點上都不嚴謹,在某些地方甚至曲解了所引用的文獻。比如文章稱:“從1983年到1989年間,中美兩國的頂尖級科研人才……動用了65萬名工作人員,研究覆蓋了當時中國人口總數的96%。”但實際上,這項研究只是針對中國的65個縣而已,與全國“普查”的說法相差十萬八千里,并且文章提到的一些研究樣本量都很小,研究方法也存在漏洞,由此得出的結論并不靠譜。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的主要觀點其實是“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會導致慢性病的發生,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預防和控制慢性病”。也就是說,坎貝爾所提到的所有的“素食膳食模式”,全部都是指“以素食為主的膳食模式”,并不是“純素食的膳食模式”。但是,大量傳播的網文卻歪曲了其原意,說成是素食有益健康甚至是素食能治愈癌癥、肉蛋奶會使人得病等。
根據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預防疾病、保養身體的飲食清單是不同的。
拿膽固醇過高這一常見的身體狀況舉例,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李海霞在接受央廣網采訪時表示,膽固醇大部分由自己身體合成,需要根據自身的代謝速度來決定攝入量。
因此尤其是對于代謝速度慢的人來說,只吃素并不能解決膽固醇過高的問題。與此同時,該問題還要同時兼顧年齡、飲食、生活習慣、體重等因素。
臨床醫學專家則表示,人體對抗外來病毒需要依靠攝入蛋白質增加免疫力,而在腫瘤病人的食物清單中,高蛋白、高維生素更是缺一不可。
減少畜牧業碳排放就是少吃或不吃?
“聯合國農糧署報告顯示,飼養動物產生的溫室氣體占全部人為排放的51%,超過一半”。這又是林俊龍在視頻中使用的一個爭議性數據。
然而根據聯合國農糧署官網調查,真實數據是全球牲畜的總排放量為每年71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占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14.5%。
該機構在2013年的論文中提出的應對策略是,改善牲口的餐單、選擇飼養胃氣較少的牛等,而非少吃肉或不吃肉。
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變化室首席專家徐影提出了類似的觀點,就是科學養殖,“畜牧業確實會產生二氧化碳和甲烷等大量溫室氣體排放,但通過少吃肉甚至不吃肉來遏制溫室氣體排放肯定是不現實的。可以通過提高畜禽養殖的規模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水平,來有效提升單產水平,在減少動物養殖數量的同時,減少單位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
相反,@科學未來人 曾引用Elem Sci Anth期刊數據稱,純素食對土地的利用率是極低下的,這種單一的土地利用方式必然對農田提出更多需求。這就等于隨著地球人口增多,更多的草原、森林用地要被開墾出來做農田。
將減少碳排放與不吃肉聯系在一起,這和西方媒體渲染中國人“少吃肉改變地球”的陳詞濫調類似。
但拿數據說話,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14年的數據,人均肉類消費量最多的依次是澳大利亞(90.3kg),美國(90.1kg),阿根廷(86.6kg),歐盟國家平均水平是64.9公斤。中國的人均肉消費量排在眾多西方國家后面。
如果真的到了這一步,即“人類要為了減排而少吃肉”,那無論從科技依據還是從消費量來看,首先要做表率的,毫無疑問是西方發達國家。
但從此前美國政府的態度來看,希望不大。
《時代周刊》所指出,美國有著強大的肉類行業游說團體,以及圍繞著牛仔和牧場的“建國神話”。特朗普時期的副總統彭斯就曾嘲諷哈里斯:“我們不會允許拜登和哈里斯讓美國人少吃肉。”
- 責任編輯: 鄧睿侃 
-
全國政協辦公廳負責人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答問
2023-03-18 22:19 2023兩會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章程修正案
2023-03-18 18:40 2023兩會 -
廣西醫科大學回應“個別國際學生和我國學生言語沖突”
2023-03-18 17:48 -
李家超參觀中共黨史展覽館:勇于奮斗,為人民服務
2023-03-18 15:26 香港 -
世衛:今年有望不再將新冠列為國際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2023-03-18 15:04 抗疫進行時 -
招標插線板單價3600元,當涂二中校長曹維棟被查
2023-03-18 14:07 廉政風暴 -
彼得:深受中華文化的感染,我想長久留在這片土地上創作更多藝術作品
2023-03-18 11:40 老外講故事 -
石橋道幸:我來上海4年,很自豪能為碳中和貢獻力量
2023-03-18 11:36 老外講故事 -
蘇大回應“學生惡意P圖造謠多名女性”
2023-03-18 11:11 -
警方通報“女子街頭用鏈子牽爬行男子”:兩人均行拘5日
2023-03-18 11:02 -
上甘嶺戰役戰斗英雄崔長海逝世,曾3天內帶隊殲敵300多人
2023-03-18 10:32 抗美援朝 -
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國家宗教事務局原局長崔茂虎被查
2023-03-18 10:11 廉政風暴 -
海口通報“導游因游客未購物態度惡劣”:已立案調查
2023-03-18 09:00 -
首個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港工作站揭牌
2023-03-18 07:30 香港 -
中疾控周報:我國首次發現奧密克戎BA.5.2.48和BF.7.14亞型共同感染病
2023-03-17 23:03 抗疫進行時 -
石橋道幸:我來上海4年,很自豪能為碳中和貢獻力量
2023-03-17 21:07 老外講故事 -
《愛上海的理由》第40集 | 寧修:元宇宙世界,小小宇航員
2023-03-17 21:00 上海觀察 -
河南突降大雪與人工增雨有關
2023-03-17 20:44 -
李強主持召開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
2023-03-17 20:17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三號02星!
2023-03-17 17:26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中國實力增強,美軍在太平洋從霸權轉向分散生存” 評論 71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64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63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202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7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