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香港公司不得不想到了這個隱秘辦法
關鍵字: 美國關稅首次銷售原則香港公司首次銷售原則中美貿易戰【觀察者網 綜合報道】俗話說得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當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試圖打擊中國時,精明的商人們發現了一條“蹊徑”:既可以保留在華工廠,又可以盡可能減輕貿易沖突所帶來的影響。
這條“蹊徑”就是利用美國的“首次銷售原則”,將貨物通過香港中轉銷往美國。而關稅僅按首次銷售時的價格征收。
據香港《南華早報》1月16日稱,不少在中國內地的制造商知道要搬出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除了花費極大的搬遷成本外,東南亞等地的生產質量、專業知識及可靠性遠遠低于中國,而且他們也無法提供相應的基礎設施和能力來應對大量企業。因此,這些公司企業開始尋找技術方法來解決如何避免美國的高額關稅,于是找到了美國的“首次銷售原則”。
其中,美國的“首次銷售原則”允許對貨物按首次銷售的價格征收關稅,這項規定在美國是合法的,只不過實際操作時需要準備大量有關文件。
報道稱,當在港制造商得知這一方法能為公司降低關稅成本時,都顯得很興奮,但也有法律人士仍認為這樣的做法不符合法律精神。
特朗普挑起的貿易戰,香港公司找到了一個鮮為人知的法律“漏洞” 截圖來自南華早報
文章開頭稱,9日下午,在位于香港太古廣場的摩天大樓第23層,聚集著一些令人擔憂的面孔。其中一位便是一家加拿大技術公司供應商經理,該公司在中國生產的大部分產品都出口到北美。
幾年前,為了應對廣東當地不斷上漲的勞動力成本,他所在的公司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到老撾,結果發現當地生產的質量和支持能力與中國的水平相差甚遠。
這位不愿具名的經理表示,“我們想搬回中國,確實中國的成本更高,但支持力度好得多。但后來開始出現了關稅問題。”
該公司現在老撾所擁有的生產設備均低于標準。但自去年7月貿易戰開始以來,中國工廠生產的任何產品出口到美國時都要被征收10%的關稅。如果不順利,稅率有可能進一步增加到25%。
該經理憂心忡忡地對南華早報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讓他的公司遭受兩次重創,“我們可以承受10%的稅率,在各供應商之間分攤成本,還可將部分成本轉嫁到客戶身上;但如果升到25%,我不知道我們該怎么辦。我可能會失業。”
他是這個房間里面大約20人中的一位,他們正在聽普華永道和德勤會計事務所幫助在香港的公司如何避免在美國繳納關稅。而這秘密就藏在一條神秘的海關法規中,曾在里根政府時期被寫入美國法律。
一位不具名的物流公司主管稱,“通常我不會來參加這些活動”,但來自客戶方面的問題促使他參加了這次活動。
2018年,香港港口的貨運量下降5%,雖然很難量化其中有多少比例與貿易戰直接相關,因為與美國直接相關的貨運量只占總貨運量的16%,專家們預計一旦出口訂單效應逐漸消失,貨運量還會進一步下降。
香港第二大集裝箱碼頭運營商現代貨柜碼頭的總經理Peter Levesque稱,“從航運角度來看,香港貨物量的70%是轉運,包括從香港轉口進入中國內地,以及從中國內地運到香港再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區。所以,他認為,不管中美之間發生什么,都會對香港產生影響。
可見,香港的情緒是可以為外界所理解接受的。
香港財政部長陳茂波在近日舉辦的第十二屆亞洲金融論壇上講話稱,他在對過去規則貿易體制衰落的“焦慮”中開始了新的一年。
香港總商會高級經濟學家Wilson Chong 也證實了這種焦慮情緒是普遍的,“因為貿易戰,一些總商會成員從美國客戶那里得到的訂單量減少了”,“還有一些人擔心這種情況可能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這種不確定性將對他們接下來作出重要的投資決策造成阻礙。”
雖然不少公司正在考慮將制造業遷出中國,但大多數是不可能的。因為企業搬遷可能需要花費幾年時間,而且正如加拿大技術公司在老撾所經歷的情況證明了,東南亞國家的生產質量、專業知識及可靠性往往遠遠低于中國。
此外,這些地方很少具備基礎設施和能力以吸收大量從中國遷出的制造業。例如,越南人口比廣東省的人口還少,而柬埔寨整體大概與中國排名第12大的河北省差不多。
因此,各大公司企業只得尋求從技術辦法來規避關稅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章稱,會計事務所的報告很復雜,用詞也很專業。坐在房間里的那些人都很焦急,他們不停得問問題記筆記。
絕望的時候需要孤注一擲的決策,而其中一條正在被考慮的措施便是,神秘且具有30年歷史的貿易法則,稱之為“首次銷售原則”。首次銷售原則適用于經過多次購買和銷售、且最終買家在美國的貨物,其工作原理如下:
如果你在中國有一個制造智能手機的工廠,你首先把產品賣給香港的貿易公司(或其他任何地方),香港貿易公司再把它賣到美國,但關稅只以第一次銷售價格來計算支付,也就是貿易公司支付給工廠的那筆費用。
這里存在一個要求:每筆交易都必須是合法的,每一方都必須賺錢;但必須通過大量文件來證明這一點,例如需要在中國內地的供應商提供透明的采購訂單。這其中的主要挑戰就是說服中國供應商提供他們的財務細節。
科技配件公司Native Union的首席財務官Farouk Merzougui 認為,這項措施執行起來可能會很痛苦。該公司也正在利用首次銷售原則來規避關稅,實施時間花費5個月,但他現在已節省美國出口關稅的三分之二。
去年貿易戰爆發時,他正在為圣誕季做庫存計劃。他的公司考慮過將生產線轉移到柬埔寨或越南,但對制造標準持保留意見。他們在中國南方城市并沒有自己的生產設施,但是相信其供應商能提供優質產品。“我們正在尋找一個能解決介于短期和長期供應鏈之間的橋梁,來解決圣誕季計劃。這很難,這項法規對我們而言也非常不熟。但基于公司目前的架構,這可能是最好的短期解決方案。”
Merzougui告訴記者,“10%的稅率是可控的,25%的稅率則是勉強生存”,“這項法規并不能完全保證不受關稅政策影響,但可以減輕負擔。這很不簡單,需要做很多準備和文件。但貿易戰已成為了一種競爭優勢。”
他說,“我們的企業很小,可以快速行動,而競爭對手還在觀望,所以我們獲得了競爭優勢。”
事實上,首次銷售原則曾多次受到挑戰,歐盟于2016年宣布其非法之后,美國仍是唯一一個可以使用的主要市場。
對于以前從未處理過貿易關稅的公司,首次銷售規則提供了一個方便的解決方案。
Sandler, Travis & Rosenberg公司在香港的亞太分部負責人Sally Peng 表示,“首次銷售規則因為我們而誕生”。這是一家專門從事貿易和海關事務的公司。
1988年,這家公司在美國提起訴訟并確立了首次銷售規則。在這個案例中,定制西服在香港進行測量,然后通過分銷商和貨運代理網絡運送到底特律,這意味著當貨物到達密歇根的最終買家手中時,已被售賣很多次。美國上訴法院同意,凡是涉及進口貿易稅的,只應該按照第一次銷售時的價格繳納。
Sally Peng說,三十年過去了,這個隱秘法規漏洞的使用情況現在占了自己經手業務的50%以上。
直到最近,首次銷售規則主要用于服裝、鞋類和電子行業,因為這些行業在美國的進口關稅相對較高。但自從貿易戰開始以來,其他公司也正著手使用。
她稱,“過去,想要使用首次銷售規則,需要同時發生兩件事。一是要有非常高的出口量,盡可能得多。二是貨品的課稅率非常高。有些服裝類,如瑜伽服,關稅超過30%,所以業內廣泛使用。
現在曾享受低關稅進入美國市場的企業也正在試圖使用,即使是那些出口量不高的企業。Sally Peng稱,她從桌子、汽車零件到手機殼和空調裝置等所有產品制造商中都聽到了這樣的想法,這些產品都是通過中國工廠生產再出口到美國。“這些公司可能沒有非常高的出口量,但他們也在考慮利用首次銷售原則,希望能從中得到哪怕是一點點的幫助。
南華早報稱,當記者向其他更多的出口商、學者、律師、專家和顧問提起首次銷售規則時,有些人非常熟悉,也有人了解不深,還有一半的人則完全沒有聽說過。
普華永道的一名合伙人Derek Lee表示,“半年前,我們開始接到咨詢。人們開始覺得貿易戰會繼續下去,盡管一開始很多人都希望它很快結束。”
貿易律師表示,這項規則在美國是合法的、可使用的,但也警告,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對不符規定的行為看得非常嚴。 Hogan Lovells律師事務所華盛頓分部合伙人Craig Lewis表示,“創建必要條件以符合使用首次銷售規則,非常復雜,需要審慎評估”,他們會根據最新發布的條款進行一一審核。
最后,文章回到香港太古廣場的摩天大樓內,這里的反應是既興奮又懷疑。
“即便真的可以,我也不會推薦它給任何客戶,因為這不遵循法律精神”,有法律人士認為。
而憂心丟掉工作的加拿大供應商經理在一天以后精疲力竭地稱,“這是我第一次聽到我們可以轉移關稅成本”,“這讓我非常激動。”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朱敏潔
- 最后更新: 2019-01-16 17:37:38
-
東海航空又一“任性”機長被罰:不看天氣、不核實油量直接飛
2019-01-16 17:12 航空安全 -
中國“四世同堂”視頻紅遍全球 網友爭相挑戰
2019-01-16 15:58 暖心聞 -
北京市政協委員:娛樂圈“拼流量”風氣已蔓延到京劇界
2019-01-16 15:33 -
中國小學生日勞動時間僅12分鐘,家長:學習壓力太大
2019-01-16 15:29 中西教育 -
梁振英:這困局,因有民主無集中
2019-01-16 15:06 不列顛 -
我國氫彈之父于敏去世 享年93歲
2019-01-16 15:01 觀察者頭條 -
喬木流水 村民以為“神樹”排隊供奉...
2019-01-16 14:47 趣讀 -
警察被氣到掐人中自救?又一普法視頻火了
2019-01-16 14:27 趣讀 -
搶不贏遙控器,70歲奶奶氣得去寫詩 三年后成了“詩人”
2019-01-16 14:09 趣讀 -
論如何從陽臺迅速辨別大戶人家…
2019-01-16 14:00 趣讀 -
趙正永落馬背后:千億礦權案、秦嶺違建、被高官舉報
2019-01-16 12:15 廉政風暴 -
罰19億!"快鹿系”集資詐騙案宣判
2019-01-16 12:14 依法治國 -
這是趙正永最后一次露臉
2019-01-16 12:13 廉政風暴 -
習近平時隔近兩年再赴雄安
2019-01-16 12:00 雄安新區 -
中紀委網站:趙正永被查,這事怎么看
2019-01-16 11:21 廉政風暴 -
這個行為以后在溫州要罰款了...
2019-01-16 11:14 -
蔡英文稱"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 國臺辦回應
2019-01-16 11:02 兩岸關系 -
工業增速回落到6%以下意味著什么?工信部回應
2019-01-16 10:47 中國經濟 -
蘇貞昌首份公文:55億,10年發10顆衛星
2019-01-16 10:28 臺灣 -
伊能靜回應:我只是推薦,不是賣課
2019-01-16 09:39 明星那點事兒
相關推薦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31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56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89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4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6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