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前芝:從敗退到決戰,中共在東北是如何翻盤的?
關鍵字: 遼沈戰役三大戰役勝利70周年國共內戰國共決戰東北根據地土改剿匪【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潘前芝】
1948年秋,決定新中國命運的三大戰役中的遼沈戰役率先在東北開打。之所以首戰選擇在東北,主要是當時在東北與國軍進行戰略決戰的條件已經成熟。
戰前,中共控制了東北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到1948年8月,東北野戰軍擁有約70萬的兵力,另外還有地方部隊33萬人。國軍雖然總兵力仍有55萬人,但被分割在長春、沈陽、錦州三個互不相連的地區內。國民黨政府國防部自己也承認,軍心和士氣低迷。可以說,中共在東北地區的軍力和經濟都超過了國軍,已經具備了與敵進行戰略決戰的條件。
但,這種優勢的建立并非一日之功。國共角逐東北的初期,中共的部隊曾經遇到重大挫折,被國民黨的部隊一路攆到松花江以北地區,可謂狼狽之極。
1.國共進軍東北
抗戰勝利后,東北出現權力真空,國共部隊進軍東北。
中共認為,如果控制東北,可以背靠蘇聯、朝鮮、外蒙,免除后顧之憂,并與華北解放區連成一片,使中共軍隊有一個穩固的戰略后方;反之,如果東北被國民黨掌握,則華北解放區就處于南北夾擊的境地。
為此,9月15日,中共中央成立了以彭真為書記的中共中央東北局,明確了“向南防御、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陳云、伍修權、高崗、張聞天、李富春等一批得力干將先后被派往東北,從而將之前七大上提出的“爭取東北”的戰略任務具體化。
在此之前,中共冀熱遼軍區的部隊已率先抵達沈陽,隨后分兵前往遼陽、鞍山等地迫使日偽軍投降,并配合蘇聯軍隊殲滅關東軍殘敵。至12月初,根據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的命令,來自山東、江蘇、河北等地抽調的部隊達到11萬人,此外還有由延安、晉綏、山東和華中解放區等地派來的用于擴軍的兩萬名干部。
國民黨也成立了以熊式輝為首的東北行營,任命杜聿明為東北保安司令長官。熊于10月12日進入東北,開始與遠東蘇軍總司令馬林諾夫斯基進行談判。此時,國軍第一支進入東北的部隊第十三軍還在路上。
到1946年4月份,國軍在東北的主要部隊有新一軍、新六軍、十三軍、五十二軍和六十軍,總計兵力約30萬人。中共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已整編成21個師(旅),建立了錦熱、遼寧、遼東、遼西、吉林等10個軍區,總兵力達27萬人。
雙方兵力相當,最終在四平爆發了一場大規模會戰。
2.中共敗走四平
四平之戰,正值國共談判期間。為了在談判桌上取得話語優先權,國共雙方精銳盡出。毛澤東致電林彪,要“把四平變成‘馬德里’”。
然而,這明顯低估了新一軍、新六軍等這些美式機械裝備起來的國軍部隊。蔣介石也下令,要求國軍集中兵力,一舉擊破“共軍”主力。
1946年三月下旬至五月中旬,雙方圍繞著四平展開激烈爭奪。國民黨空軍也傾巢而出,加入戰局。戰勢逐漸對中共不利。為保存有生力量,東北民主聯軍相繼撤往松花江以北地區。
事后統計,四平保衛戰我軍傷亡達八千以上,部隊元氣損失甚大。按照韓先楚的說法,這八千主要指的是從關內調來的“骨干”,實際傷亡數字遠不止八千。黃克誠在一份電報中透露,傷亡數字在一萬五左右。
四平之戰,拋開談判的政治因素不談,單就戰役本身來說,中共戰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中共部隊此前一直擅長的是運動戰和游擊戰,對于城市防御作戰缺乏經驗,而且敵人又具有火力上的優勢,這樣在戰斗中就把自己的長處丟棄,而不足卻被放大。所以呂正操說,四平之戰打得很笨,就是這個意思。
第二,低估敵人戰斗力。四平保衛戰前,中共高層對國民黨在東北的部隊戰斗力出現誤判。毛澤東在給林彪的一份電報中分析,東北的國民黨軍隊數量有水分,要半年才能湊齊,可以一打。所以他希望四平保衛戰能打成西班牙內戰中的馬德里那樣。
第三,缺少群眾支持。由于日偽長時間殘酷統治,中共在東北的地下工作遭敵嚴重破壞,加上抗聯撤出東北,使中共部隊在人民中影響很小,人民對其缺乏了解。黃克誠在談初到東北時的困難時講了“七無”,即“無黨(組織)、無群眾(支持)、無政權、無糧食、無經費、無醫藥、無衣服鞋襪等”,派出去找糧食的需要整排或整連武裝,少數人根本無法通行。
事實證明,無根據地依托的情況下作戰,困難很大。退往北滿的中共痛定思痛,開始下大力建設東北根據地。建設根據地的關鍵問題,就是取得老百姓的支持。
- 原標題:潘前芝:從敗退到決戰,中共在東北是如何翻盤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泠
- 最后更新: 2018-12-03 09:40:28
-
即使在最窮的中國面前,英國人也摔了跤,美國人也碰了壁
2018-11-30 07:10 改開40周年 -
唐代公主誰也沒見過,怎么知道復原得準不準確?
2018-11-22 07:44 -
有些人一講改革開放,就是自由化、私有化、市場化
2018-11-21 08:18 改開40周年 -
當年我們羨慕別人家家有冰箱,今天我們造給全世界
2018-11-19 08:38 改開40周年 -
疑似抗日英烈頭顱現身日軍老照片 日軍曾“屠村”
2018-11-19 07:33 -
愛因斯坦親筆信3.2萬美元成交 信中成功預言德國未來
2018-11-15 17:21 德意志 -
埃及發現幾十具“木乃貓”,真·喵星人占領評論區
2018-11-13 20:44 考古 -
“10人里有1人愿回中國,我們就成功了”
2018-11-02 06:58 改開40周年 -
當年中國沒錢,但有膽子“殺出一條血路”
2018-10-30 07:28 改開40周年 -
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18-10-25 10:40 捍衛英雄 -
發現最古老完整沉船:距今2400年、保存完好
2018-10-23 15:23 考古 -
既然要研究民國政治史,又在躲藏什么?
2018-10-13 16:07 -
《國家寶藏》第二季要來了!又有哪些文物亮相?
2018-10-11 07:55 綜藝政治 -
習近平談抗戰:牢記歷史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
2018-09-19 10:25 抗戰勝利70周年 -
疑似被盜佛首現身蘇富比 龍門石窟研究院回應
2018-09-18 07:20 考古 -
疑似龍門石窟佛首被拍賣 蘇富比:與物主商討后撤拍
2018-09-14 15:20 考古 -
南非洞穴出土迄今最古老畫作 距今約7.3萬年
2018-09-14 08:10 -
埃及開放4千年古墓,網友嚇得不輕
2018-09-12 13:51 考古 -
直播:謠言與真相——紀念與重新認識郭沫若
2018-08-25 18:40 觀天下講壇 -
這五條關于郭沫若的謠言,何以橫行于世?
2018-08-21 09:30 觀天下講壇
相關推薦 -
最新聞 Hot
-
“德國特朗普”仍有幻想:挨美國打,先別還手…
-
巴勒斯坦學者:關于加沙的聲音少了,但我們不是簡單的傷亡數字
-
用戶集體起訴Siri“偷聽”, 蘋果愿賠“9小時利潤”
-
馬斯克捐贈1億美元股票,直說了:年終稅務規劃
-
特斯拉歷史首跌,比亞迪緊追
-
“兩起事件嫌犯在同一基地服役過,在同一年被派往阿富汗”
-
對峙5小時后離開,韓國公調處暫停執行尹錫悅逮捕令
-
要么續約,要么賠錢!斯洛伐克威脅報復
-
又來!美議員質問:中國控制巴拿馬運河,臺海沖突可咋辦?
-
中方黑客盯上“美方制裁名單”?外交部駁斥
-
澳大利亞從娃娃抓起:學好數理化,對付中國咱不怕
-
韓國憲法法院:6日將就尹錫悅彈劾案開會
-
敘新當局外長、防長、情報主管首次出訪,去了沙特
-
外媒緊盯:中方又要出手?
-
拜登給前共和黨眾議員切尼授勛,還打算提前赦免她
-
確定恐襲!FBI還改口:嫌犯單獨行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