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央視開講傳奇往事 曾埋名30年
關鍵字: 黃旭華中國核潛艇之父開講啦為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由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制作的中國首檔青年電視公開課《開講啦》特別策劃“國之脊梁”主題系列節目。10月22日晚,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的黃旭華院士做客《開講啦》現場,講述作為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如何在技術缺乏和人才匱乏的情況下,“騎驢找馬”,攻堅克難,研制出核潛艇核心技術。
微信公眾號“當代海軍雜志社”對其進行了報道,節目中,黃旭華說自己曾埋名30年,“30年中,我和父母的聯系只有一個海軍的信箱。父親去世,我也沒回家……他只曉得我在北京工作,從來不知道我在什么單位,在干什么。”
以下為全文:
這是央視王牌節目“開講啦”開播4年來最年長的演講者,主持人撒貝寧說這是他聽過的最震撼、最讓人心情久久無法平靜的演講,而老人說這么長的演講可能是這輩子最后一次了。
黃旭華院士,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總設計師,被稱作“中國核潛艇之父”。他首次公開了中國研制核潛艇那些隱秘、艱辛、又無比壯麗的往事。
中國核潛艇研制往事
以下內容為黃旭華院士親述
1.毛澤東的憤怒
中國核潛艇的研制,最開始寄希望于蘇聯人。
1959年10月1日,赫魯曉夫訪華,中國國家政府向他提出對中國核潛艇研制提供技術支持。赫魯曉夫傲慢地回應:核潛艇技術復雜,花錢又非常多,你們中國搞不出來,只要我們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
毛主席聽后憤怒地站了起來,揮動著他寬大的手掌,說:“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為此,我們中國人走上了獨立自主研制核潛艇的道路。
2.從學醫到造船
青年時代的黃旭華
我原本的志向是和父母一樣學醫,1944年夏,日軍攻占長沙,西南大撤退開始。我徒步走了幾天的山路趕往已經搬遷到重慶的學校,一路都有日軍戰機的轟炸,有時要在山洞里躲整整一天……
當時我心里就很憤怒,一個沒有國防的國家,連一張安靜的書桌都放不下,我不學醫了,我要去學航空學造軍艦。之后,我就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造船系。
3.舊雜志里翻出的設計圖
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四位總師合影(左起趙仁愷、彭士祿、黃緯祿、黃旭華)
1958年,國防科委組建,我們組成了研制導彈核潛艇的29人的小隊伍,平均年齡不到30歲。
當時國家連造個拖拉機都不容易,科技水平、工業生產能力低下,而更大的困難是缺少相關人才和專業知識,手頭上沒有任何資料可供參考。開始大家都以為把核反應堆安到常規潛艇上就是核潛艇,后來發現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怎么辦,大家就從國外浩瀚的報刊雜志里找,尋找保密極高的核潛艇相關資料,用大海撈針的方式拼出了美國核潛艇的總體布局。
4.用玩具研究核潛艇
研發核潛艇時用的算盤
拼出來的核潛艇設計圖誰也不敢肯定靠不靠譜,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們弄到了兩個美國“華盛頓”號核潛艇的玩具模型,大家如獲至寶啊,拆解分裝了一次又一次,結果發現跟我們推演出的設計圖基本一致,大家高興壞了!
那時候沒有電腦,所有數據都靠算盤和計算尺,我們分兩組算同一數據,如果兩組算出來數據相同則沒問題,如果不同就要重新來過,直到數據相同為止。
5.磅秤稱出來的核潛艇
091型核潛艇吊裝魚雷
潛艇的重心和重量直接關系它的不沉性,所以要求特別苛刻。我們沒有高科技手段控制,就想了個“土辦法”——在船臺入口處擺了個磅秤,只要拿進船臺的不管是什么都要過稱并記錄在案;同樣的,施工過程中拿出船臺的任何東西也要稱一稱……
幾年來天天如此,我同事稱之為“斤斤計較”。
- 原標題:“中國核潛艇之父”登央視王牌節目,曾隱姓埋名30年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雪
-
“中國實力增強,美軍在太平洋從霸權轉向分散生存” 評論 42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59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62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99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6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