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鳴:下一階段經濟增長靠投資還是消費?不如先厘清“刺激消費”的幾個誤區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及指標計算,1978年到1985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快速上升;1985年到1995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波動較大;1995年到200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則較為穩定;2009年到 201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波動上升。“消費驅動型”經濟的轉變,得益于國內社會經濟及產業發展促進了居民收入穩步增加、購買力增強、有效消費人群擴大,從而推高了消費對經濟的貢獻。
疫情前,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維持在六成左右。疫情暴發至今,由于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地方政府及城投公司去杠桿等因素疊加,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緩慢,更加襯托出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提升。因此,擴大內需應該致力于并始終保障就業穩定和工資水平提高,而要做到這一點,必須提升企業經營效益等。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測算出2023年前三季度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7%。長期來看,經濟增長的結構因素調整導致這一數據嚴重失真,實際情況并非有效需求增加。但短期來看,這一數據對于分析后疫情時代經濟增長很有意義,畢竟在短期內,消費驅動才是內生動力。
擺脫消費困境的常規操作
綜上所述,國內當前的消費困境概括如下:
一是,政府發放消費券只是遂了“真實消費”意向者的愿,長期來看消費券的商業促銷效果欠佳,商家觀望成風,消費者的心理也發生巨大變化,新的消費意愿很難被憑空激發出來,無法形成持續性消費流和正向循環。
二是,居民部門杠桿率已經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很難繼續通過鼓勵貸款催生消費;雖然不排除結構性貸款需求,如經營貸款仍有空間,但目前的經營環境欠佳,有待觀望。
三是,居民收入不穩定,降薪、裁員預期挫傷消費力,在投資品不足時,儲蓄避險是人之常情。
解鈴還須系鈴人。政府、企業(包括金融企業和非金融企業)、居民三個部門模型中,最具主動性的就是政府,企業和居民通常聞風而動、順勢而為。因此,想要真正達到擴大內需的目的,政府可以嘗試推行的舉措如下:
首先,政府可以通過降低基準利率指導金融機構降低貸款利率(包括新增和存量貸款利率),減輕企業的融資成本,促進企業生產積極性,降低債務負擔,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同時,政府可以酌情給予金融機構一定補償,比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增加國有銀行資本金等方式維護資本充足率等指標,緩解金融企業壓力。
其次,當前經濟轉型的大方向有二,高端及新興產業的突圍,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傳統制造業與服務業的深耕細作,順應理性的消費需求轉變。因此,政府可以順勢加大對企業減稅、降費等優惠力度,針對性資金補貼、金融支持、政策優惠,在穩定生產、促進就業基礎上,兼顧產業轉型與升級。
再者,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突出社會保障職能,精簡公務員隊伍,強化服務理念,營造更好的市場環境。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機抉擇,始終圍繞經濟增長、穩定就業、物價穩定、均衡分配等目標,適時調整階段性目標,促進公平、兼顧效率。上述舉措中的大部分,政府其實已經實施或者正在研究制定對策,只是程度和施策順序等尚需審慎權衡、充分論證,我們拭目以待。
GDP這個指標,是不是該棄用了?
基于前面的宏觀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當前投資和出口的數據相對消費數據偏弱。一方面,是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另一方面,深層次的結構性原因是在國際產業分工與合作中中國角色的轉變。產業結構調整帶來的結果,需要時間證實,也需要我們的耐心等待。
不過,值得進一步分析的,是我國在國際產業鏈中的角色轉變。多數專家認為當前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相當被動、阻礙頗多,于是自然而然就轉向“國內產業升級”論調。這個觀點本身沒有錯,但若考慮時間因素,我們在轉型過渡期該怎么辦?
擴大內需勢在必行,擴大外需存在一定阻礙。發達國家加征關稅限制產品進口,新興市場經濟體和欠發達國家的購買力不足。在雙重不利因素下,服務出口可以發力,旅游簽證進一步放開、鼓勵軟件外包和咨詢服務等。投資也應該繼續發力,合理開展政府投資,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等;加大民間投資力度,高水平開放,繼續吸引外資。
是否存在其他防止經濟失速的路徑呢?充分發揮我國產業的“比較優勢”向下兼容,可能是條好路子。利用我國非金融企業對外直接投資(OFDI)并將其發揮到極致,加大優勢產能輸出,帶動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發展。
有人會懷疑這是變相的“產業轉移”,會導致國內產業空心化,增大就業壓力。這種擔心看似有一定道理,但更多的是制造焦慮和恐慌,不能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任何建設性意見。中國企業“走出去”,是和“吸引外資”并重的戰略,對外直接投資的正向性不言而喻。已有的統計數據可以證明:
2016年我國非金融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額11299億元(按美元計價為1701億美元),首度超過外商直接投資金額(FDI)8132億元(折1260億美元),后續年度OFDI增速放緩,被FDI反超,這一差距在疫情期間被再次擴大。2022年度,FDI為12327億元,同比增長6.3%(折1891億美元,同比增長8.0%);OFDI為7859億元,同比增長7.2%(折1169億美元,同比增長2.8%)。
OPPO印尼雅加達工廠 圖自中國經濟周刊
水平型OFDI確實會對我國出口產生一定程度的替代作用,但行業及品類調整等差異化戰略也可以減緩或規避出口替代。效用較好的垂直型OFDI會促進中間品的出口,抵銷出口替代。至于OFDI是否會引發產業轉移,還得理性看待。
產業轉移是個中性詞匯,不宜談“轉”色變。一般來說,生產鏈條鋪設和場地選擇是由低成本和近市場綜合決定的,涉及用工成本、要素成本、輔助品成本、運輸成本等,還要兼顧氣候環境、稅收、政策、文化等多方面的風險對沖,是企業權衡生產與消費兩端的自主選擇。不必凡事上升到政治或道德層面。
在政府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的基礎上,實施合理的產業政策有助于優化企業的合理決策:水平型、垂直型OFDI,發展跨國業務和新建業務,實現國內與國際兩個大循環的聯動。
還有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GNP(國民生產總值)與GDP(國內生產總值)的區別在于是否計算我國居民企業的境外生產凈值。隨著中國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深化,外向型經濟的發展取得一定成果,OFDI數據也保持在較高水平,甚至曾超過利用外資數額,GNP指標或許更能準確刻畫我國經濟發展狀況,科學指導國內與國際兩大循環互動。因此,未來改用GNP(國民生產總值)來衡量中國經濟增長水平,會不會是更好的策略?
最后,一個更重要的外部因素在于實事求是、合理引導預期。當前中央不斷強調中國經濟“光明”論調。從宏觀層面講,中國經濟的前景無疑是光明的,但落實到每一個個體的衣食住行,兩廂之間的“溫差”不容忽視。
政府合理有序公開社會經濟數據信息,在此基礎上做好解釋,讓社會各界了解更加全面的經濟面貌,也許是更長遠的策略。經濟環境存在波動,習慣和適應未來一段時間、甚至較長時間內經濟緩慢增長的事實,消除不切實際的“幻想”,對個體也很重要。接受現實并不等于悲觀厭世,理性才能坦然。畢竟經過過去幾十年的艱辛發展,取得的成績是矚目的,留下的經驗都是寶貴的,這些積累是下一階段發展的基礎。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世界老三換人:“日本自尊心受損,德國也笑不出來”
2024-02-17 11:34 日本 -
1月上海新房成交3786套同比降58%,業內:小陽春行情值得期待
2024-02-14 19:06 觀網財經-房產 -
券商原副總裁違規炒股,被罰沒近1.2億元
2024-02-12 22:34 觀網財經-金融 -
1783萬元!證監會公布2024年“1號罰單”
2024-02-11 22:37 觀網財經-金融 -
完善分行業信息披露標準,中國證監會公開征求意見
2024-02-09 13:33 -
證監會發布首批重要貨幣市場基金名錄,共13只
2024-02-09 13:10 -
虛增利潤1246萬余元,上海思爾芯因欺詐發行被證監會處罰
2024-02-09 12:08 股市 -
證監會集中處理多名從業人員違法炒股
2024-02-09 11:30 股市 -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3月1日起正式封關運行
2024-02-09 07:35 -
深交所:公開譴責恒大地產!
2024-02-08 22:24 觀網財經-房產 -
三連陽收官:近4800股上漲,北向資金連續8日加倉
2024-02-08 16:26 經濟晴雨表 -
9個月出售17億美元非核心資產,阿里接受“斷舍離”
2024-02-08 15:46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被列“涉軍清單”,長江存儲:駁斥任何威脅美國家安全的指控
2024-02-08 14:25 觀網財經-科創 -
三大指數齊飄紅,近4000股上漲
2024-02-08 10:32 觀網財經-金融 -
國家統計局:1月居民消費價格環比上漲0.3%
2024-02-08 09:49 中國經濟 -
營收同比增長44%,海外市場扛起阿里電商高增長大旗?
2024-02-07 23:08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官宣再回購250億美元,阿里美股盤前漲超5%
2024-02-07 21:02 觀網財經-互聯網 -
阿里發布三季報:營收2603.5億元,同比增長5%
2024-02-07 21:00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傳SHEIN正尋求中方批準,將造美股近年最大IPO?
2024-02-07 18:05
相關推薦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67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14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72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55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4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