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科多:華科教授論文被撤稿 科學論文就不能提“造物主”了嗎?
關鍵字: 造物主造物主的設計華中科技大學論文論文撤稿熊蔡華據《自然》雜志網站3月3日報道,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熊蔡華與合作者的一篇論文,因在描述手的功能時,提及“造物主的設計”(design by the Creator),引起了爭議。最新消息是,該論文已被國際期刊PLoS ONE撤稿。
PLoS ONE在1月5日發表了該論文,而在推特上,許多學者對“造物主的設計”這一說法被正規學術期刊發表冷嘲熱諷,并抨擊PLoS ONE就是一個笑話。英國曼切斯特大學的詹姆斯·麥金納尼直言自己討厭了“神創論”20多年。
在論文中,志愿者被要求用手執行各種任務,文中稱:“我們的研究可以提高對人類的手的理解,并確認隨著我們祖先的手幾百萬年的進化改造,要以靈巧的性能完成眾多功能,手的機械結構是造物主恰當的設計。”
熊蔡華對《自然》表示,他正在與合作者討論并準備回應,“因為我們不以英語為母語,對Creator這樣的詞的內涵理解不周,非常抱歉。”也有學者指出,至少這里的不該使用大寫。
由于這篇論文竟能通過同行評審,許多人表示驚奇,質疑PLoS ONE的質量的聲音又起。
PLoS ONE是“水刊”嗎?
說起這個PLoS ONE,那也不是第一次被推到風口浪尖了。因為把中國列入中高收入國家,還遭到過中國學者的集體抵制,這是怎么回事?
PLoS是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的簡稱,PLoS One是其旗下的開源國際期刊之一。PLoS One這樣的開源期刊(Open Access)本應該是未來的趨勢,即對投稿者收費,而對閱讀者不收費。這對讀者當然是好事,但對投稿者來說,就總難洗脫“買文章”的嫌疑,因此也就有了“水刊”的說法。據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C)的一些評委,就直接把PLoS One上發的文章歸為C類,不予資助,當然這是很武斷的標準。
“水刊”到底水不水?先來看其發表論文的數量增長有多嚇人。2010年發表6918篇,2011年發表13837篇,2012年發表23631篇,到了2013年,發表31261篇。
好處是,新穎的、冷門的工作,有爭議的、其它主流雜志不收的論文,在這個雜志可能謀取發表的機會。壞處很明顯,這樣的龐大的數量,水平就參次不齊,好文章有一定比例,一流院校的研究人員在上面發的文章占比也不少,但因為審稿快、接收率較高(70%),垃圾文章同樣也很多。
因為讀者可以免費閱讀,大幅度提高了論文的引用率。這個“水刊”的影響因子已經躋身“牛刊”的行列。
但PLoS ONE的名聲為何這么差?版面費肯定脫不了干系。PLoS One把中國視為中高收入國家,對中國作者每篇論文收取1350美元版面費,這也是最高的一檔,貧困國家的免費,中下等收入國家的每篇論文收500美元。
PLoS定義的發展中國家須滿足兩個標準:人均GDP低于5000美元,科研經費投入占GDP的比重低于1%。按照這個標準,中國人均GDP雖低于5000美元,但科研投入已占GDP的1.4%。而中國學者認為這樣的標準是商業陷阱——每年數以千計的中國作者文章為PLoS貢獻了數以千萬的版面費,因此在2013年,在赫爾辛基大學的李競的呼吁下,北大、清華、華中科大、復旦、上海交大等高校數十名教授簽名響應了對PLoS ONE的抵制。
科學論文就不能提“造物主”了嗎?
嘲笑PLoS ONE的質量已經不新鮮了,回到這次的“造物主”問題。
PLoS ONE回應說同行評審也是人干的,難免出錯,何況這篇在評審中也發現了一些其它問題,我們不是那么水的!最后撤稿等于認錯了。
生物學家P. Z. Myers在其科普博客中指出,論文的數據看不出有什么錯,只是到了摘要和結論的地方就“飛躍”了。總之,一些學者很過敏,覺得“造物主”這個詞犯了科學的大忌,令人發指,還有人嘲笑說應該在參考文獻里引用某個神。
科學論文就不能提“造物主”了嗎?熊蔡華教授承認,犯了對英語文化不了解的忌諱,而說他同時犯了科學的忌諱也沒錯。
神創論是科學家的死敵,特別是在生物進化論誕生之后。如果說生物學作為一門科學站在了與宗教沖突的最前沿,伽利略、布魯諾他們恐怕要不服,但畢竟在伽利略、牛頓的時代,科學家依然100%信教,物理學的歷史上有濃重的自然神學背景,能夠允許上帝建立自然法則的假定。
直到生物進化論的誕生,自然神學才得到徹底清算。或許正因為到了達爾文的時代教會的勢力已經不足以把進化論這種變本加厲的“異端”扼殺在搖籃里,給“神創論”的最致命一擊才姍姍來遲。中國科普界一位眾所周知的反對偽科學的斗士方舟子,與西方同樣以此著稱的科普作家道金斯,兩人都是學生物出身的,恐怕不是巧合。
道金斯有一本書《盲眼鐘表匠》,正是駁斥了自然神學最著名的“鐘表匠理論”。道金斯挑戰創造論者的觀念,指出物種的演化沒有特殊目的,大自然即使可以被譽為鐘表匠的話,科學的限定是:它只能是盲眼鐘表匠。
在現代物理學的研究范圍內,科學家仍然只允許第一推動意義上的“神創”,只要不干擾宇宙的自然演化,因為“第一推動”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盡管著名物理學家霍金是無神論者,他還是給自己一本宣稱宇宙不是上帝創造的書用了《大設計》(The Grand Design)這樣煽動性的標題。他在《時間簡史》中直接提到了“上帝”,但可以辯解說,這是非人格化的意義。
也許你可以舉出反例,比如,希格斯玻色子最早在一位諾獎得主萊德曼的科普書里被稱為“上帝粒子”,這個稱呼也傳開了。但依然可以辯解,這是出版商改的名字,希格斯本人和許多科學家都不喜歡。但無論如何,作者允許了出版,并且書也因為這個標題黨的名字而流行,“上帝粒子”在修辭上已經廣為接受了,但嚴格來說,其內涵不能理解為“神創”。
雖然,第一推動意義上的“造物主”對科學家是個多余的假設,但偶爾在論文中討論一下也無妨。
華裔物理學家徐一鴻(Zee)也是個科普作家,他的《可怕的對稱》許多人或許讀過。他在一篇與人合作的論文中討論了如果我們這個宇宙是由某個創世主創造的,而這個創世主創造宇宙的時候就想留下記號,讓宇宙中將來產生的高級智能生命發現,又不干擾宇宙產生后的變化,那什么記號最普遍最容易實現呢?他們給出的答案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這篇論文摘要里用的就是the Creator of universe,此后,Douglas Scott和 J.P. Zibin寫了篇評論,認為宇宙本身就是造物主給我們人類留下的信息,有意思的是,對the Creator,他們用了She,而英文版圣經里上帝是用He的。(參見清華大學尹璋琦博士在知乎的介紹,觀察者網還曾報道了尹璋琦一項很科幻的研究——薛定諤的細菌,即制備活體生物的量子疊加態)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的漲落,民科如果看到這個圖,是不是又要“太極生兩儀”一番了?
這是物理論文?簡直石破天驚,雖然“不干擾宇宙產生后的變化”是與神創論劃清界限的,但這還是讓人感覺很科幻。
問題就在于,高能物理發展到后來,實驗精度早就跟不上了,讓你覺得脫離實驗的“科幻”也早就漸漸被部分高能物理學家接受了。所以徐一鴻這個文章是發在arxiv.org上的,這就是一個應需而生的免費張貼和下載論文預印本的網站,最初用于高能物理和粒子物理學家之間的交流,不審稿、無版面費,交流思想快捷方便。
不過,如果不是在arxiv,而是要同行評審,很可能這篇論文也會通不過。
徐一鴻是物理學大牛,著名的弦論教皇Witten讀研究生時曾經做過他的助教,幫他批改過作業。弦論教皇?沒錯,霍金在《大設計》里說宇宙是自然發生的,沒有上帝,霍金期待的解釋已知宇宙里的一切問題的M-理論就是弦理論的一種形式,而Witten就是弦論的領袖,業界人稱為教皇(Pope)。為什么沒有上帝的理論有一個教皇呢?答案一定讓你很崩潰:因為弦論涉及的能量太高,無法做實驗驗證,某種程度上,成了一種信則有不信則無的“宗教”。(詳見筆者的另一篇文章《游說中國建超級對撞機 是美國的戰略忽悠嗎》)
因此,即便在科學圈內被寄予期望的理論,無論對數學的使用多么高深,如果沒有大量的實驗證據支持,同樣也“腰板不硬”。
但相比之下,把手直接說成是造物主的設計,則是徹底宗教化的說法,顯得極不嚴肅,犯了“科家大忌”。
何況PLoS ONE作為收錄廣泛的開源期刊,雖以收錄有爭議非主流的好文章見長,但畢竟不同于arxiv.org這片先鋒科學家交流前沿思想的樂土,還是要照更嚴格的“科學”的標準來同行評審,但快也是算快的,所以偶爾有一個漏網之魚。科學共同體的學術規范就是這樣,事后在媒體上大可以標題黨,但論文里的用詞必須要老老實實,要不然,民科太多,比去歐洲的黑色和棕色移民還多,怎么對付得了!
順便說一下,下次再有民科宣稱自己是引力波發現者、拉馬努金轉世,或者和華羅庚一樣只有初中學歷,你可以推薦他把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論文投到arxiv上發表(不過,如果他認為這個猜想就是1+1=2就免了),全世界最好的數學家都會看到。不過,由于2004年起采行了一套“認可”系統,arxiv上的民科作品數量不多。但畢竟,通過關系你的作品可能與龐加萊猜想的證明這么偉大的作品收錄在一個地方,實在太誘人了。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孫武
-
跟風美國成癮?加拿大揚言要禁止中國汽車軟硬件 評論 37“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理論上對居民和銀行都是好事” 評論 1163年超越西方30年? 評論 105嚷著阻擋“中國沖擊”,美企也被擋出去了… 評論 164央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 評論 247最新聞 Hot
-
“以安全內閣已同意每天加大行動力度”,伊朗:不會無動于衷
-
杜羅夫向法方“屈服”了
-
全球排名第一,“納米發電機之父”離美回中國任職
-
“中國文化出口的‘罕見’成功案例,但好萊塢還沒意識到”
-
“美國西部,電車續航沒300多公里不敢上路”
-
嚷著阻擋“中國沖擊”,美企也被擋出去了…
-
伊朗總統在美國發聲:以色列想刺激我們參戰,但…
-
“與中國差距太大,美國追不上”
-
眼紅中國主導這一領域,美國又“搖人”
-
“以色列根本沒受到有效壓力,國際社會集體失敗”
-
美企CEO:中國都這么做了,美國再不效仿…
-
“隨著中美競爭加劇和更多安全問題外溢,烏云籠罩天際”
-
又發癲,美反華委員會稱“中國用美國納稅人的錢,發展軍事技術”
-
央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
-
“巴西近期或宣布加入‘一帶一路’倡議”
-
捷克總統:烏克蘭是時候面對現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