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開復:臺灣產業跟我一樣病了,充滿了困難與危機
關鍵字: 李開復龍應臺小確幸臺灣年輕人小確幸來歷村上春樹李開復李開復癌癥臺灣未來22K臺灣22K觀察者頭條頭條據臺灣“中央社”10月30日報道,患淋巴癌一年的李開復對臺灣產業及創業環境產生憂慮,他說:臺灣產業跟我一樣病了,充滿了困難與危機;臺灣創業環境面臨的問題是不夠國際化、與國際的互聯互通不足,而政府有義務跟責任來改變這樣的負面循環。
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是在臺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辦的“第十二屆華人企業領袖遠見高峰會”上發表此言論的。本次會議會期兩天(30日至31日),包括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立法院長”王金平、臺“文化部長”龍應臺等多個政經知名人士參加此會。
龍應臺30日說,因為過去好幾代人在追求家國大夢被壓得太久了,追求“小確幸”是對家國大夢的反彈和釋放。但臺灣年輕人要從“小確幸”走出來,看到廣大天空、看到嚴峻未來。她還提醒,不能都以“小確幸”為志愿,否則不知道船要開到哪,她也期許在座的企業家,應給臺灣未來一個信念。
“小確幸”一詞來自日本,指微小而確實的幸福,出自村上春樹的隨筆,由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翻譯家林少華直譯而進入漢語。“小確幸”的感覺在于小,每一枚小確幸持續的時間3秒至一整天不等。
李開復:臺灣產業跟我一樣病了 創業環境不夠國際化
李開復去年9月公布罹癌消息后,在首度公開演講時談及臺灣的創新創業環境,他說:臺灣產業跟我一樣病了,充滿了困難與危機,如果想恢復過去的ICT(資通訊)時代的輝煌成績,就要下猛藥。
李開復:臺灣產業跟我一樣病了,充滿了困難與危機
李開復直言:今年臺灣病情沒轉好。他表示,臺灣創業環境面臨的問題是不夠國際化、與國際的互聯互通不足,而政府有義務跟責任來改變這樣的負面循環。
在大環境生態系統有問題的前提下,李開復認為,有三種公司需要幫助;首先是高成長公司,傳統企業或者一些“小確幸”可以去消費,但不是主要補助對象;第二是國際化公司,看看臺灣能否借著國際化扭轉逆向;第三是初創早期公司,政府應該補助風險較大的早期公司,而不是補助已經快要上市、有規模的大型公司。
對于臺灣創業環境,李開復表示,雖然臺灣整體經濟有些挑戰,起薪也不是太高,但是年輕人一定要多看國外網站,全世界最有價值的就是美國、尤其是硅谷,創新力最高。年輕人不要只想著去游學,而是應該留學,越來越少人去留學、去看新東西,這是一項很嚴重的問題;最后,年輕人一定要追隨自己的心,不要想社會想要什么、父母想要什么,只有自己心中想要的東西才應該跟隨。
龍應臺:不能都以“小確幸”為志愿,否則不知道船要開到哪
臺灣“文化部長”龍應臺在30日的講演中提到,臺灣現在流行講“小確幸”,好像成為年輕人追求的目標,龍應臺認為“但總有一天還是要從小確幸走出來,看到廣大天空、看到嚴峻未來。”她還提醒,不能都以“小確幸”為志愿,否則不知道船要開到哪,她也期許在座的企業家,應給臺灣未來一個信念。
龍應臺10月30日發表演講
龍應臺獲頒“杰出人物獎”。獲獎后她感性地說,自己經常頒獎給人家,卻很少從人家手里領獎。她形容,當“文化部長”,感覺是在“黑暗水泥地里種花”,呼吁看到她的人別再投以同情的眼光,應該要提供她空氣、水和陽光,讓荒地成為肥沃的土壤。
談到工作處境,她坦言自己感覺是“在水泥地里頭種花”,接著以美國政務官舉例稱,“現在都是三流的人在當,因為必須通過身家調查背景、財務報稅證明等”,安慰自己“還不是最慘”。
臺灣大學生起薪:22K成職場“魔咒”
臺灣大學畢業生已陷入“22K”(按2014年10月31日匯率,約4412人民幣)的起薪幾年,并一直未有好轉。
“22K”起源于2009年3月1日,臺灣當局啟動的一項就業輔導計劃。由臺灣當局向部分大學畢業生提供每月2.2萬新臺幣薪資并外加勞動健保,輔導他們進入職場,實習工作為期一年,俗稱“22K”。
獲得這項資助的大學生只占近三年畢業生總數的5%,主要對象為就業競爭力相對較弱者或未就業者。始料未及的是,原本想解決新鮮人高失業率問題的緩沖方案,卻成為許多企業給薪的標準,讓新鮮人起薪水準大幅下降,也讓“22K”成了年輕人低薪的代名詞。
臺灣《聯合報》刊文說,大學生求職,雇主常常一開口就是22K,這個數字成了難以突破的職場“魔咒”,經濟學稱這種隱形障礙或管制為“天花板效果”。
在臺灣網絡上流行的一個賬單顯示:以剛投入就業市場的臺北上班族來說,租金8500新臺幣(含水電、網絡)+餐費6000新臺幣+大眾運輸交通費1500新臺幣+學貸5000新臺幣+電話費1000新臺幣,加起來剛好22K。
有年輕人憤然成立“揭露22K”網站,透過網絡力量收集錢少事多的職缺,在這份取名“22K芳名錄”的名單中,臺灣大學、臺北故宮等知名單位赫然在列。
26歲的范嘉纮在一家茶葉公司工作。他說,身邊的職場新鮮人月薪超過22K的并不多,除非合租或是節約,否則很難有機會儲蓄理財。
(觀察者網綜合臺“中央社”、《聯合報》等報道)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董佳寧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48“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01“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0“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評論 116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評論 126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