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仍有850人失聯,拜登“姍姍來遲”訪問毛伊島
-
李澤西歡迎一切建議和意見 lizexi@guancha.cn
【文/觀察者網 李澤西】
在發生火災13天后,美國總統拜登與夫人當地時間21日抵達夏威夷毛伊島,視察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而據毛伊縣縣長理查德·比森(Richard Bissen)當天最新通報,火災已造成至少114人死亡,目前仍有約850人失聯。拜登的“姍姍來遲”也讓當地居民不滿,認為這只是一次“公關伎倆”。
白宮當天發布的通報表示,拜登與夫人此行期間將與應急響應人員、幸存者、當地居民和各級政府官員見面,并視察山火燒毀的區域,同時還將正式任命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第9地區(含夏威夷)行政長官鮑勃·芬頓(Bob Fenton)為毛伊火災聯邦響應總協調員。聲明表示,芬頓不僅負責協調救災工作,還將領導聯邦政府將來的長期災后重建工作。
拜登抵達毛伊島機場時,與夏威夷州長喬希·格林(Josh Green)見面,并視察了受災最嚴重的拉海納鎮,描述他看到的場景“滿目瘡痍,不堪入目”,強調聯邦政府災后重建過程將“尊重當地風俗”。
拜登21日視察拉海納鎮(圖源:路透社)
白宮21日的聲明還試圖將“批準夏威夷重大災難申請”和“要求聯邦政府人員全力救援”等常規操作列舉為拜登的“功績”。近日,白宮連續發出多個聲明,試圖強調聯邦政府的“全力援助”,包括18日“調整重大災難規模”,以提供更多聯邦資源。據美國政府數據,截至當地時間21日,美國聯邦政府已向當地提供了850萬美元(約合6100萬元人民幣)的援助。
白宮急于強調“功績”,不僅是因為拜登遭到共和黨人士批評他“熱衷援助烏克蘭,卻對美國本土人民態度冷淡”,連部分美國主流媒體也對拜登政府的響應頗有微詞。
8日的山火爆發時,許多當地居民基本沒有得到政府的任何通知或協助,只得自己“跳海”逃離山火,消防隊員8小時后才趕到,美國政府響應緩慢且缺乏對民眾的預警也遭到了廣泛的批評。這場火災燒毀了超過2200棟建筑,上萬人流離失所,夏威夷副州長西爾維亞·盧克(Sylvia Luke)認為,“重建當地的基礎設施需要花很多年,甚至數十年”。
夏威夷當地最大日報《檀香山星廣報》20日稱,拜登在島上“不一定受到歡迎”,因為不少人對聯邦政府的援助力度感到不滿,稱援助申請過程繁瑣,以及擔心聯邦政府的援助和災后重建將忽視當地居民、尤其是夏威夷族人的文化傳統。
據《紐約時報》21日報道,一些當地居民認為拜登此行只不過是一次“公關伎倆”,當拜登路過時甚至拒絕抬頭看,居民埃迪·加西亞(Eddy Garcia)稱“聯邦政府相應的各方面都令人失望,尤其是官僚主義和層層法規”,導致援助到不了災民的手中。
《華盛頓郵報》則多次發文批評拜登一直就政府采取的措施缺乏溝通,僅有的溝通也顯得較為冷漠,甚至13日稱自己對于逐日攀升的死亡人數“沒有評價”。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拜登進一步減少與媒體的溝通,可能與兒子亨特·拜登的案件相關。美國司法部11日宣布任命調查亨特的特別檢察官,如果拜登同意接受媒體關于火災的提問,媒體可能會想辦法提出關于他兒子的問題,而白宮顯然不想過多置評,以防拜登出現口誤帶來更多麻煩。18日戴維營會晤的新聞發布會是媒體為數不多對拜登直接提問的機會,曾有媒體試圖借機要求拜登置評,但是拜登簡單稱此事“是司法部在負責”,自己不會有更多評價。
據夏威夷政府消息,目前失聯人數較高的原因一部分是山火將尸體燒的面目全非,需要專家鑒定身份。另一原因是重災區拉海納鎮的社會網絡因幾乎所有人淪為“難民”而被打斷,連鄰居之間也暫時難以建立聯系,一些人的通訊設備可能也已丟失,通訊系統也未完全恢復,因此還可能需要等待確認死者名單,才能完全確認幸存者名單,NBC新聞引用多個專家說法稱這一過程可能“長達數年”。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標簽 山火- 責任編輯: 李澤西 
-
日本宣布:24日起,核污染水排海
2023-08-22 09:51 福島核泄漏 -
英政府不再使用這個詞,因為中俄?
2023-08-22 09:49 不列顛 -
中方:強烈敦促停止一切定居點活動
2023-08-22 09:12 巴以恩仇錄 -
泰國新總理即將產生?
2023-08-22 09:10 泰國政局 -
中美洲議會批準中國成為常駐觀察員
2023-08-22 08:37 中國外交 -
俄“月球-25”號探測器撞月墜毀原因公布
2023-08-22 08:14 航空航天 -
因游樂場糾紛,兩名駐德美軍殺死一德國男子
2023-08-22 08:10 德意志 -
習近平抵達約翰內斯堡,南非總統拉馬福薩到機場迎接
2023-08-22 07:58 金磚國家 -
朝鮮向日本通報將發射衛星,岸田回應
2023-08-22 07:44 半島火箭 -
烏官員承認:針對俄卡盧加州的無人機襲擊是從俄境內發起的
2023-08-22 07:25 烏克蘭之殤 -
防止猴痘傳入我國,海關總署發公告
2023-08-22 06:53 -
習近平乘專機抵達南非約翰內斯堡
2023-08-22 06:40 金磚國家 -
美法官裁定:生成式AI作品不受版權保護
2023-08-21 22:51 人工智能 -
提升盧比全球影響力,印度新動向?
2023-08-21 22:49 印度驚奇 -
日本7月對俄出口總額增25%,進口俄谷物激增近57倍
2023-08-21 22:26 日本 -
韓外長急表態:已向中方詳細說明
2023-08-21 22:09 三八線之南 -
“美國與中國打交道不該太短視”
2023-08-21 21:39 中美關系 -
颶風“希拉里”進入美國,超2500萬人處于警戒狀態
2023-08-21 20:08 極端天氣 -
因為這個不達標,巴黎奧運測試賽又被取消了
2023-08-21 19:55 法國見聞
相關推薦 -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39“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11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89“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197“美國最底層三分之一已花光所有” 評論 238最新聞 Hot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
德國政府開懟
-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性侵成立,賠她500萬美元
-
兩周內三項協議“對抗”中國,“更像給美國的短期信號”
-
美財政部竟又賴上中國,還列為“重大事件”
-
阿薩德政權為何垮臺?拉夫羅夫點名美國
-
俄前國腳前線陣亡:因販毒入獄,參軍減刑
-
他后悔了
-
“連續三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
“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敘利亞可能4年后舉行選舉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
美媒圣誕節也沒閑著:看看中美這對比趨勢…
-
他“譽滿天下”,卻曾“謗滿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