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駐法大使:熱烈歡迎法國總統馬克龍于2023年適時訪華
最后更新: 2023-01-01 23:15:17歐時:最近我們專訪了法國外貿顧問委員會主席,他認為“德國比法國工業化程度高,法國主要靠奢侈品;德企在華發展是大企業帶小企業,而法國大企業在華都是找當地轉包商,因此法國中小企業想要入華就更困難”。您對未來法國中小企業入華有何建議?
盧大使: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生力軍,是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作用舉足輕重。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具有個體實力單薄、抵御風險能力弱的劣勢,但也具有靈活多樣、“船小好調頭”的優勢。法國中小企業具有自身獨特優勢,擁有不少單項“冠軍”企業。中方歡迎各類規模的法國企業赴華投資興業,也樂見法國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開拓中國市場,相信它們都能從中國發展中獲益。當然,任何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勝出,必須拿出看家本領,充分發揮比較優勢。
我想重申的是,中共二十大強調,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定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不斷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法國企業可以放心的是,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開放的制度只會越來越完善,開放的質量只會越來越高。前不久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吸引和利用外資進行了專題部署,一是擴大準入,強調國企、民企、外企都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合理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增加外資鼓勵正面清單;二是優化環境,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促進公平競爭;三是強化服務,針對性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加強同外商溝通交流,及時幫助解決困難,為其來華提供最大程度便利;四是抓住重點,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支持跨境新業態發展,保障各類口岸物流運輸暢通,多渠道擴大先進技術、設備等進口。我們相信,上述舉措必將為包括法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來華經營提供更多便利條件和更好政策環境。
歐時:中法貿易與其雙方體量相比不很盡如人意,您認為原因何在?后疫情時代中法各領域交流的互補性與潛力何在?比如法國商界期盼中國游客明年初回歸巴黎,您對此有何評論?中法合作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什么?
盧大使:客觀看,中法貿易與雙方體量相比確實存在差距。以2021年為例,中德貿易額為2351億美元,中荷貿易額為1164億美元,中法貿易額僅為851億美元,位居歐盟成員國第三。法國是僅次于德國的歐盟第二大經濟體,但對華貿易額卻僅為德國的三分之一,甚至不如經濟體量更小的荷蘭。當然這也從反面凸顯了中法貿易的巨大潛力和巨大提升空間。
展望后疫情時代,盡管面臨風險挑戰,但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有信心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一方面,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將給經濟恢復帶來重大積極影響,經濟活力將加速釋放;另一方面,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將同向、迭加發力,促進經濟恢復。綜合研判,明年世界經濟增速可能明顯下滑,但中國經濟有望總體回升,形成一個獨立向上運行軌跡。中國經濟光明發展前景為中法經貿合作進一步走深走實提供了堅實支撐。
中法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決定了雙方經濟具有天然互補性,可以實現更高質量和更高水平合作。雙方既可以在航空、農業、核電等傳統領域取得更多進展,也可在新能源、電動汽車等新興領域打造更多合作亮點。中方積極支持中國游客在疫情條件允許情況下回歸巴黎,也歡迎法國游客屆時重返中國。這既對復蘇經濟具有重要拉動作用,同時也是促進兩國人員往來、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
深化中法務實合作需要雙方共同努力,擴大雙向投資是一個重要方向。根據中國商務部數據,今年1至9月,法國對華投資5.3億美元,同比增長19.7%,投資存量200.8億美元。中國對法投資1.35億美元,同比增長40%,投資存量51.1億美元。這組數據既說明中法間投資仍在增長,同時也說明中國在法投資存量遠小于法國在華投資存量,不平衡性突出。中國企業希望擴大在法投資,為法復蘇經濟、創造就業作出貢獻,但法方也要克服第三方干擾因素,積極為中國企業提供開放、公平、透明、非歧視的營商環境。
歐時:我們注意到,2022年您接受了多家法國主流媒體專訪,做客法國電視臺,闡述中國內外政策,給法華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您被評為接受外媒采訪最多的中國大使,您對此有何評論?
盧大使:中國使館與法國主要媒體保持經常性溝通。我本人也十分樂意同媒體朋友們打交道,擔任中國駐法大使三年多來接受各類采訪、發表署名文章近百次,結識了很多媒體界的朋友。
令人遺憾的是,中法、中西方之間始終有一堵“信息隔離墻”。所謂“中國問題專家”唯美西方反華勢力馬首是瞻,出于意識形態偏見和政治對抗思維,傳播涉華謊言謠言,歪曲加工正面信息,刻意放大陰暗面,導致涉華真相和中國政府和人民的聲音被屏蔽。這不僅有損中國國際形象,沖擊中法傳統友誼,也嚴重誤導法國和歐洲對華認知,實際上將自己置于畫地為牢、自說自話、自我蒙蔽、不知己不知彼的危險境地。
在接受法國媒體采訪時,我注重真實客觀、平等交流、以理服人、打破偏見。例如針對“中國經濟熄火論”,我用翔實的數據和事實介紹中國經濟發展情況,不少法國工商界人士表示對中國經濟的了解更加全面客觀了。圍繞佩洛西竄臺事件,我多次向法國民眾梳理臺灣問題歷史經緯,闡述中方原則立場,批駁“民主對抗專制”、“中方反應過度”、“中方破壞臺海現狀”等謬論,揭露“捆綁”臺灣問題和烏克蘭問題、鼓吹臺灣“民族自決”等險惡圖謀。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說下去,就一定會被越來越多的法國人聽到,“信息繭房”終有一天會被攻破。我們也呼吁法國媒體、智庫和學者,在進行涉華報道和研究時保持戰略清醒,堅持客觀理性,同我們一道講好友好合作、互利共贏的中法故事,切實推動雙邊關系向前發展。
歐時:疫情解封是2022年中國又一件大事。中國抗疫方略成敗得失,也是這一年外媒質疑最多、您解答最多的題目,請您總結一下。對目前中國解封政策以及現狀,您有何解讀?
盧大使:回首過去三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在堅持中贏得了戰略主動。就在西方“被動防疫、主動躺平”之時,我們以舉國之力答好“閉卷試題”。三年來,我們積極應對全球五波疫情沖擊,有效處置國內100多起聚集性疫情,用心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中國經濟年均增長4.5%左右,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持續引領世界經濟企穩復蘇。
我們始終堅持從實際出發,以科學之策應對非常之難,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在病毒最兇猛的階段,我們采取突發疫情應急圍堵的策略。隨著病毒重癥率和致死率降低、疫苗接種覆蓋率提升,我們實行“動態清零”政策,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先后出臺共9版防控方案及“二十條”“新十條”,以變應變、以快制快,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群眾生產生活秩序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已進入新階段,工作重點從“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癥”,這是“小步快走”,不是“大步劈叉”甚至“滑跪”,更不是“躺平”。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有所變化,防治措施必須與時俱進,但核心始終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六個更好統籌”,為今后一個階段進一步優化防控措施、做好經濟工作指明方向。我們將堅持實事求是、穩中求進,按照自己的節奏,更好統籌防疫和經濟社會發展,以“錯位周期”向世界展現“中國之治”的制度優勢和強大韌性。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我們堅信,中國一定能進一步凝聚防疫共識,實現平穩轉段和社會秩序穩定。我們也期待,中法、中歐各領域交流合作和人員交往能乘著這股東風,恢復到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
歐時:旅法華僑華人摩拳擦掌,準備迎接中斷了近三年的歐中商業、文化等領域交流回暖。您如何看待這個群體未來在中法間的橋梁作用?
盧大使:旅法僑社是歐洲人數最多的華僑華人群體。大家身居法國、心系故土、艱苦創業、團結互助,在積極融入當地社會的同時,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心關注祖籍國發展,為推動中法、中歐各領域交流合作發揮獨特作用、作出重要貢獻。2022年,旅法僑胞集思廣益、因地制宜、開拓創新,舉辦了諸如中文朗誦大賽、中文歌曲大賽、書法繪畫聯展、國慶音樂會、亞洲美食節等主題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吸引大量當地民眾參與。這些活動接地氣、暖民心,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文化、展示中國形象搭建了重要平臺。隨著國內不斷優化防控措施,旅法僑胞審時度勢,積極推動雙方經貿交流,并為國內地方經貿團組來法招商拓市牽線搭橋。
二十大報告重申了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決心,也對增強中華文明傳播力影響力做出了明確部署。包括旅法僑胞在內的海外華僑華人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參與方,是聯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重要引擎,在增強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方面還可以發揮更大作用。2024年,雙方將迎來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文旅年、巴黎奧運會“三喜臨門”。希望廣大旅法僑胞不負時代重托,把握歷史機遇,發揮獨特優勢,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繼續為推進中法、中歐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歐時:反獨促統是旅法華僑華人一以貫之的立場與夙愿。2022年,美國等國家打“以臺制華”牌,令兩岸關系陷入谷底。但最近臺海人心思變,臺灣選舉出現一些新的積極跡象,請您向旅法華僑華人讀者談談當今兩岸關系。
盧大使:眾所周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71年聯大第2758號決議明確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正是在此基礎上,中國同包括美國、法國在內的181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
近年來,美方屢屢在臺灣問題上背信棄義,與島內民進黨當局暗通款曲、相互勾結,大打“臺灣牌”,企圖將臺灣打造為遏制中國發展的棋子。2022年8月,美國眾議長佩洛西竄訪臺灣,給兩岸關系和中美關系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針對美國及“臺獨”勢力的危險行徑,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臺海和平穩定,中國政府被迫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包括旅法僑胞在內的華僑華人通過各種渠道發聲,展示堅定擁護祖籍國統一的堅定立場。
需要強調的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始終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是解決大陸和臺灣制度不同的最現實、最包容方案,最符合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整體利益。我們始終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追求和平統一,同時絕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但這并非針對臺灣同胞,而是為了震懾外部干涉勢力和極少數“臺獨”分子,防止其鋌而走險。
兩岸同胞、海外僑胞血脈相連,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早日實現祖籍國完全統一,是包括海外僑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兩岸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希望大家繼續通過民間渠道向法國民眾講清楚臺灣問題的歷史經緯,講清楚美國及“臺獨”勢力的險惡用心,講清楚中國政府為維護臺海和平穩定作出的巨大努力,為早日實現祖籍國完全統一作出應有貢獻。
- 原標題:盧沙野大使接受《歐洲時報》新年專訪
- 責任編輯: 連政 
-
“Meta正考慮解封特朗普”
2023-01-01 18:46 -
事關中國,澳大利亞:與美加同日執行
2023-01-01 18:00 -
蘇格蘭警方一份年終報告氣炸全網:你們怎么敢的?!
2023-01-01 16:19 -
“2023也不輕松,敵人摧毀俄羅斯的意圖不會得逞”
2023-01-01 15:14 -
土耳其將派團赴美談F-16采購
2023-01-01 14:04 -
因為祖先,“卷福”攤上事了
2023-01-01 13:37 -
盧拉宣誓就任前會見俄烏兩國特使:呼吁結束沖突
2023-01-01 13:27 拉美左翼 -
駐美國一線外交官:現在是滾石上山,不能松手
2023-01-01 12:42 中美關系 -
聯大通過涉巴領土決議,“以色列是時候負責了”
2023-01-01 11:51 巴以恩仇錄 -
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13年排名全球第一
2023-01-01 11:32 -
離譜!因為沒提供這些物品,英國一男子監獄遭批
2023-01-01 11:23 不列顛 -
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奮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征程
2023-01-01 10:06 中國外交 -
普京首次在軍隊發表新年致辭
2023-01-01 09:30 俄羅斯之聲 -
加拿大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提交陰性證明,將與美國同日執行
2023-01-01 09:23 -
摩洛哥:所有來自中國的旅客將不得入境,不論國籍
2023-01-01 08:28 -
緬甸軍方宣布停火一年
2023-01-01 07:51 -
朝鮮宣布發射超大型火箭炮
2023-01-01 07:24 半島火箭 -
烏全境拉響防空警報,俄攔截多枚火箭彈
2023-01-01 07:24 烏克蘭之殤 -
杜金:俄烏沖突是世界上“第一次多極戰爭”
2022-12-31 21:59 俄羅斯之聲 -
特朗普警告:這將產生可怕后果
2022-12-31 20:13 美國政治
相關推薦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評論 59“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84“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26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104“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評論 202最新聞 Hot
-
“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
美國批了,馬斯克:不愧是搶錢冠軍
-
“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
德國開懟:畢竟胡說八道也算自由
-
美法院裁定:特朗普性侵成立,賠她500萬美元
-
兩周內三項協議“對抗”中國,“更像給美國的短期信號”
-
美財政部竟又賴上中國,還列為“重大事件”
-
阿薩德政權為何垮臺?拉夫羅夫點名美國
-
俄前國腳前線陣亡:因販毒入獄,參軍減刑
-
他后悔了
-
“連續三年低于更替水平”,2024年越南生育率創新低
-
“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
“沙姆解放組織”領導人:敘利亞可能4年后舉行選舉
-
“后果太嚴重了,鳥擊不能成為事故的直接原因”
-
他也跳出來:對抗中俄前線,哪能光靠狗拉雪橇…
-
“澤連斯基在12月提出了一個荒謬的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