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媒:歐美博物館持有世上數量最多的非洲文物,但拒絕歸還
【編譯/觀察者網 陳思佳】“歐洲持有的非洲文物數量,比包括非洲在內的其他任何地區都要來得多,這是幾個世紀的暴力掠奪的結果。”
5月15日,美國《外交政策》雜志刊登了專欄作者諾斯莫特·巴達莫西(Nosmot Gbadamosi)的文章,指出在過去50年時間里,歐洲國家始終在忽視非洲政府和學者要求西方歸還文物的主張。西方博物館雖然自稱“樂意開展對話”,卻不斷用各種借口拒絕非洲的要求。
今年2月,尼日利亞從英國接收了兩件貝寧青銅雕塑,這些文物時隔一個多世紀后終于重回故土。德國勞滕施特勞赫-霍埃斯特5月15日也將部分貝寧青銅器移出庫存,計劃在最后一次展覽之后歸還給尼日利亞,尼方希望能在6月之前確定歸還日期。這些例子似乎表明,西方國家正在逐步歸還非洲文物。
但巴達莫西指出,非洲國家費盡心思才讓西方博物館交出來的文物,其實只是他們龐大非洲文物館藏的“冰山一角”。她援引法國藝術史學家本尼迪克特·薩瓦(Bénédicte Savoy)的話稱,西方博物館雖然嘴上承諾會歸還文物,但過去50年里真正移交給非洲國家的數量卻相當有限,他們正在用各種冠冕堂皇的借口拖延歸還進程。
巴達莫西:關于非洲被盜文物的辯論在時間上被“凍結”
文章稱,在經過幾個世紀的暴力掠奪后,歐洲和美國的博物館持有了世界上數量最多的非洲文物,如比利時皇家中非博物館藏有18萬件,大英博物館有7.3萬件,美國各地博物館里的非洲古文物數量也有5萬件。
50多年前,非洲各國政府在爭取獨立的背景下,開始要求西方國家歸還被掠奪的文物。但巴達莫西指出,盡管有過一些歸還的案例,西方的策展人也不斷做出“博物館去殖民化”的承諾,實際上真正能回到非洲的文物卻不多。
文章舉例稱,今年2月,大英博物館歸還的兩尊貝寧雕塑回到了尼日利亞,這種由青銅、象牙或木頭雕刻而成的藝術品是古代非洲西部貝寧王國的重要遺產。然而在歐洲殖民者的掠奪下,這些文物大多都流入了歐洲,如今大英博物館中還收藏著3000多尊貝寧雕塑。
一件約16至17世紀的貝寧青銅雕刻 圖自大英博物館網站
巴達莫西總結說,現在西方機構拒絕歸還的文物的理由基本可以歸結為兩類:西方博物館必須對藏品進行漫長的溯源研究,以確定這些文物“確實是被盜的”;判斷非洲博物館是否具備保管文物的能力。
但法國藝術史學家本尼迪克特·薩瓦認為,這些主張可能只是西方博物館通過敷衍、拖延進程來迫使非洲放棄索要文物的手段。薩瓦在近期發行的新書里研究了西方政府官員、博物館管理人員的信函和會議記錄,發現在過去40年里,關于歸還文物的討論早已數不勝數,但直至今日也幾乎毫無進展。
最為典型的例子是,尼日利亞時任文物部門負責人埃克波·埃約(Ekpo Eyo)在1972年曾向多個歐洲大使館發函,要求永久借展一批貝寧青銅器。但即使是這樣一個合理的請求也在西方引發恐慌,德國普魯士文化遺產基金會主席漢斯-吉奧格·沃密特(Hans-Georg Wormit)回應稱,柏林的藏品都是“合法購買的”。
薩瓦在她的書中指出,沃密特當時沒有提到的是,這些文物最初是1897年英國士兵洗劫貝寧王國時搶來的。在沃密特的阻撓下,當時的西德外交部拒絕了尼日利亞的出借請求。
今年2月,尼日利亞接收兩件英國歸還的貝寧青銅器 圖自英媒
1974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向被掠奪的國家歸還藝術品”的決議后,德國斯圖加特林登博物館時任館長弗雷德里希·庫什莫爾(Friedrich Kussmaul)還聲稱,非洲博物館管理人員“幾乎沒受過足夠的現代教育”來維護博物館。他甚至揚言,非洲索回文物的主張“沒有法律或道德基礎”,“獨立運動給非洲人帶來了‘夸大的自我尊嚴和傳統感’。”
薩瓦對此批評說,盡管西方博物館相信自己的非洲藏品有助于展示“普世”遺產,但諸如庫什莫爾這樣的表態仍清晰地顯示,“種族和文明等級觀念已經滲透到他們的思想之中”。
肯尼亞記者克里斯汀·蒙蓋(Christine Mungai)2018年在卡塔爾半島電視臺發表的專欄文章也認為,“非洲沒有能力保護文物”的觀點本就是西方人的傲慢言論,這不過是殖民主義為“壟斷文化”的行為所做的開脫。
蒙蓋強調,不應把被掠奪的文物與殖民主義分開看待,前者就是殖民主義歷史的一部分,那些將殖民主義視作“對非洲恩惠”的觀點應當被徹底地駁斥,“無論西方人多喜歡、多‘關心’這些文物,它們也從來不屬于西方人。”
在西方博物館千方百計的搪塞之下,非洲國家在過去數十年里討回文物的努力也大多無果而終。巴達莫西回顧說,2021年10月,尼日利亞政府還曾致函大英博物館,要求對方歸還所有在殖民統治期間掠奪的文物,但依舊沒能得到積極的回應。
巴達莫西呼吁國際社會對西方博物館施加壓力,迫使它們公開儲藏室里那些藏品的清單。她強調,非洲國家應當要加強獨立的文物溯源研究,建立非洲自己的推動文物歸還工作的獨立機構,擺脫歐洲人的影響和干預。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責任編輯: 陳思佳 
-
“受孕之日起不許墮胎”,美國這州將通過最嚴墮胎法
2022-05-20 11:19 美國一夢 -
政府屢次篡改教材歪曲二戰歷史,日本導演不忍了
2022-05-20 11:11 -
馬斯克被指性騷擾空姐,公司支付25萬美元封口費
2022-05-20 10:57 -
核威脅增加,岸田擬提議在廣島辦G7峰會
2022-05-20 10:30 日本 -
美參院通過400億美元援烏法案,或將空運至韓國由拜登簽字
2022-05-20 09:31 烏克蘭之殤 -
“糧食危機,完全是因為西方的‘宇宙級白癡’”
2022-05-20 09:10 俄羅斯之聲 -
拜登“撐腰”,芬蘭瑞典駁斥土耳其指控
2022-05-20 08:46 觀察者頭條 -
波蘭總理:準備為北約建立永久軍事基地
2022-05-20 08:24 烏克蘭之殤 -
美國新增確診97321例、死亡344例
2022-05-20 08:22 美國一夢 -
74年來首次,斯里蘭卡主權債務違約
2022-05-20 07:45 -
在塞爾維亞帶中國節奏?我們太熟西方這一套了
2022-05-20 07:29 中國外交 -
非洲疾控中心:多國在新冠疫情期間曾暴發猴痘疫情
2022-05-20 07:17 非洲之窗 -
俄總參謀長與美參聯會主席通電話
2022-05-20 07:15 烏克蘭之殤 -
又一議員退出,以色列執政聯盟成為議會“少數派”
2022-05-20 07:00 -
阿富汗一省暴發麻疹疫情,過去3個月超3400人感染,113名兒童死亡
2022-05-20 06:59 阿富汗 -
美國務卿稱將再向烏提供1億美元軍援,參院通過400億美元援烏法案
2022-05-20 06:58 烏克蘭之殤 -
國際奧委會官宣:中國隊獲銅牌!
2022-05-20 06:56 東京奧運會 -
俄國防部:亞速鋼鐵廠已有1730名烏軍投降
2022-05-19 23:16 烏克蘭之殤 -
王毅:輸送武器換不來烏克蘭的和平,中方支持俄烏繼續和談
2022-05-19 23:00 中國外交 -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美國為癱瘓俄石油產業醞釀新招
2022-05-19 22:59 美國一夢
相關推薦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133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評論 170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評論 198“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評論 63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評論 171最新聞 Hot
-
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
“歐盟落后中美,再不改變就會消亡”
-
轉折點來臨,德國外長將訪華?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
“你可以嘗試從表面上踢走中國,但最終會發現…”
-
以軍首次報告陣亡,真主黨:造成以軍大量傷亡
-
“中概股暴漲已讓空頭血虧70億美元,損失慘重”
-
他談中東問題強扯中國:影響力增強,卻不愿跟我們合作
-
美印拒絕后,日本防相、外相:現在沒有在推進
-
美副總統辯論聚焦國內政策,涉華議題成少數“例外”
-
俄軍已控制烏東一重要城鎮,是“烏軍防御支柱之一”
-
瞄準石油設施?“將對伊朗發動重大報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