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主刊發表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課題組最新成果:二維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進展
最后更新: 2019-10-31 20:53:35據復旦大學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網站10月31日消息,近日,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應用表面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張遠波課題組及合作者在二維銅基超導體領域的研究取得進展。團隊首次提供直接實驗證據,證明了二維極限下的單層銅基超導體具有和塊體銅基超導體相同的超導特性。北京時間10月31日凌晨,該項研究以《單層鉍鍶鈣銅氧中的高溫超導性》(“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 in monolayer Bi2Sr2CaCu2O8+δ”)為題,以研究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志主刊。
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張遠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教授陳仙輝,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博士生馬立國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物理學系博士后於逸駿,博士生馬立國,博士后蔡鵬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教授顧根大、博士鐘瑞丹為研究提供了實驗所需的高質量晶體,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沈健和博士后葉存共同參與此項研究。
掃描隧道顯微鏡下的單層Bi-2212
走近二維極限下的銅基超導體系
1986年,物理學家J. Georg Bednorz和K. Alex Müller首次發現銅基高溫超導體,并在次年因該項工作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在1個大氣壓下,銅基超導體的超導臨界溫度最高達134開爾文(-139℃),仍保持著常壓條件下超導臨界溫度的記錄。
有意思的是,迄今合成的數十種銅基超導體雖組分彼此有別,超導臨界溫度也各不相同,卻都具有相似的層狀原子結構:它們的核心結構皆由銅氧面(由銅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原子平面)和由其它原子構成的平面經層層交替堆疊而成。為什么高溫超導體會紛紛選擇這一層狀結構?面對這一謎題,人們至今沒有完整的認識。
由此,一個頗為有趣的問題被引出——如果將這些層狀銅基超導體減薄至二維極限,也即僅僅一個最小的完整結構單元,其是否仍具備相同的高溫超導特性?帶著這樣的疑問,從一種具有代表性的銅基超導體鉍鍶鈣銅氧(Bi2Sr2CaCu2O8+δ,簡稱Bi-2212)出發,張遠波課題組開啟了一場在高溫超導體上尋找維度效應的4年之旅。
“不論是高溫超導態本身,還是與其有關的諸多關聯電子態,本質上都是二維現象。”結合輸運和掃描隧道顯微學及譜學數據,團隊最終發現二維極限下的單層Bi-2212已具備高溫超導所需的一切因素。這一結論為高溫超導的二維理論模型,和既有高溫超導塊體材料表面研究的有效性提供了更加堅實的實驗基礎。
探索對極不穩定二維材料的研究方法
在結論之外,該項工作對極不穩定二維材料之研究方法的技術探索亦十分可貴,拓展了有關二維材料研究的視野。
據成員回憶,團隊通過使用經氧等離子體處理的氧化硅作為襯底,成功地解理得到大面積單層(即半個原胞厚度的)Bi-2212單晶,卻在對單層樣品的研究上遭遇瓶頸,不得不展開一場“攻堅戰”。
原來,一般認為塊體的Bi-2212在大氣環境下非常穩定,而實驗發現單層Bi-2212卻是一種對大氣及環境溫度極其敏感的材料:痕量的水就會完全破壞其晶體結構,使其不可逆地變質;而略微的加熱就會使其結構中用來提供超導所需的載流子的間隙氧揮發逃離晶體。在當時所有可用的微納加工手段下,樣品都會不可避免地經過液相化學環境,或經歷不同程度的加熱,想要得到由本征單層Bi-2212晶體構成的器件成了一件一時無從談起的事。
面對這樣的困難,團隊的選擇,是歷時1年多的不斷試錯。最終,一套制備單層Bi-2212輸運器件的完整方案走向成熟:所有的制備都在零下40℃的惰性氣體環境中完成;在電極的制備過程中,果斷摒棄了可能造成失氧的常規真空鍍膜技術,自主開發微電極冷焊技術,將銦/金箔電極在低溫下直接與薄層樣品接合。
利用這一方案,單層Bi-2212單晶中的高質量超導轉變第一次展現在團隊眼前。在測量過程中,團隊又通過對單層樣品進行原位的退火調控其載流子濃度,在單層樣品中得到相圖,完美復現了塊體材料的相圖。實驗發現,單層Bi-2212在最佳摻雜狀態下的超導轉變溫度與塊體材料的數據相比幾乎完全一致,差別在實驗誤差范圍之內。
在充分理解了單層Bi-2212的變質機制后,團隊進一步對單層銅基超導體進行了掃描隧道顯微學和譜學研究,而這同樣并非易事。掃描隧道顯微鏡對于樣品質量的要求非常苛刻,為此,團隊對已有實驗設備進行了改裝和升級,將單層樣品的制備工藝拓展到超高真空環境中,使樣品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對掃描隧道顯微鏡得到的高質量拓撲形貌數據及空間分辨的能譜數據的分析表明,單層Bi-2212相圖中的超導態、贗能隙態、電荷密度波態、以及模特絕緣態也都和塊體行為保持一致。
標簽 超導體- 原標題:剛剛,《自然》主刊發表復旦大學物理學系張遠波課題組最新成果:二維高溫超導體研究取得進展
- 責任編輯: 于文凱 
-
重量最輕體積最小的大疆無人機發布:重249克,售價2699元
2019-10-31 17:55 TMT觀察 -
5G落后于人,日企瞄準英特爾合作6G
2019-10-31 15:53 日本 -
5G套餐正式啟動,華為Mate30系列5G版明日開售
2019-10-31 11:21 華為 -
日本諾獎得主:耐心點 中國會有更多人得獎
2019-10-31 09:46 諾貝爾獎 -
面板產能擴充價格下跌 臺友達董事長稱陸企不理性
2019-10-30 21:33 產業萬象 -
中國鐵塔劉國鋒:5G頻段高,難以通過室外覆蓋室內
2019-10-30 21:26 -
華為手機Q3逆市增長66% 蘋果小米OV大跌
2019-10-30 14:18 華為 -
回歸翻蓋機!三星公開下代折疊手機設計
2019-10-30 12:39 手機 -
蘋果、華為、高通…搶訂臺積電5納米?美國又急了
2019-10-30 11:20 科技前沿 -
握手言和!小米、愛立信5年專利訴訟落下帷幕
2019-10-30 11:16 手機 -
5G激發攝像頭需求 索尼投65億元建圖像傳感器新工廠
2019-10-30 11:16 TMT觀察 -
創新這件事,正在每個人身邊發生
2019-10-30 10:57 -
鄧稼先真實的28年
2019-10-30 09:44 -
中科院“種”出鉆石 一周能長一克拉
2019-10-30 08:06 科技前沿 -
谷歌前CEO:美限制聘用中國人會適得其反,傷害科技
2019-10-29 15:47 中美關系 -
WLA主席羅杰·科恩伯格要把五次“掌聲”獻給誰?
2019-10-29 14:01 -
小米如何挖到語音大牛Daniel Povey?
2019-10-29 11:37 大公司 -
臺媒:海思下單增多,大陸市場占臺積電營收比達2成
2019-10-29 10:30 產業萬象 -
新報告:2019年華為手機70%來自海思麒麟芯片支持
2019-10-29 10:19 手機 -
谷歌宣稱“量子霸權”,純屬忽悠大眾的商業宣傳
2019-10-29 08:43 科技前沿
相關推薦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03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35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82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59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5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