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襪皮:為什么有的人會對同類如此殘忍?
最后更新: 2020-08-04 12:37:50通過觀賞殘忍而尋求刺激
事實上,通過殘忍來尋求刺激、樂趣的人并不少。如果他們手中握有權力,就更可怕了。
在中央集權的等級社會中,殘忍就經常用于統治和娛樂。古希臘西西里島的暴君法拉里斯最愛創新酷刑。據說有一天,一個銅匠給他獻了一個空心的銅牛。把人關進去后,在下面點火炙烤,受害人的慘叫聲通過一個特別裝置傳出來,聽上去很像野獸的吼叫。他們以此為樂。
這一類殘忍取樂的行為在戰爭和動亂中更為常見。
BBC曾報道過2002年發生在烏干達(Pajong村)的一起屠殺事件。當時,反叛的士兵闖入一個村莊。據一個婦女回憶,這些士兵踢死了她兩歲的孩子。隨后,一個女兵走上前,逼迫她親手把自己5歲的孩子在柱子上撞死。如果她不照做,或者撞的力氣不夠,士兵就會抽打她。當時留在村子里的幾個母親被迫親手撞死了共七個孩子。
大家可以想象,這對于這些母親和孩子來說,是怎樣一幅地獄的場景。其實那些士兵完全可以自己動手、速戰速決,但是他們似乎很享受戲弄那些母親,看到她們經歷世間最痛苦的掙扎。在日本侵略戰爭期間或者納粹屠殺猶太人期間,類似虐殺的游戲數不甚數。
當然,制造殘忍的人畢竟只是少數,但那種通過觀賞殘忍而尋求刺激的行為就更為普遍了。
取樂型殘忍的儀式和活動一直都很有流量。大家都知道古羅馬角斗場。里面所謂的演出異常殘酷,猛獸從圈中放出,角斗士被驅入賽臺。獸和人之間必須有一方死亡才可收場。每次演出時,羅馬角斗場可以容納幾萬名的奴隸主、貴族和自由民同時觀看。
中世紀歐洲經常在廣場上公開處決罪犯或放火燒死異教徒、女巫,每次都會吸引到大批的民眾圍觀。
如今,殘忍和暴力依然是娛樂產業的重要IP。譬如1999年發生香港的Hello kitty藏尸案。三個男性把一個23歲的性工作者囚禁在尖沙咀的一間公寓里,毆打和燃燒她的身體,喂毒品、潑滾油、在傷口上涂辣椒油,并逼迫她發出笑聲……他們殘忍虐待她幾個星期。在她傷重死亡后,他們肢解并煮熟尸體,并把她的頭顱縫進一個Hello Kitty公仔玩偶的頭部。
那些慘絕人寰的情節在香港被接連改編成兩部電影。這些片子的分類都是恐怖片、三級片。我查了下票房也都有幾百萬。它們鮮有社會意義,純粹就是為了販賣感官刺激來追求票房。
當然,還是有許多人不愛看恐怖片,譬如我。但是我發現,殘忍的元素就連在老少皆宜的兒童片里都很多。
相信大家都看過Tom和Jerry(貓和老鼠)。Tom貓總是被擰成麻花、切成片、炸飛、壓成肉餅、燙平……
我曾經閃過一個念頭,那只貓好可憐啊。但好像每次貓被虐的時候,就是大家覺得最好玩的時候。如果不那么殘忍,整個情節就似乎沒那么好笑了。
對同類殘忍是在人類基因里的嗎?
當我們難以解釋殘忍行為的時候,我們會把這類虐待動物或者人的施暴者稱作惡魔,以此來撇清他們和大眾之間的關系。
邪惡是一個宗教概念。很少有人會問惡從哪兒來,它本身就存在于世間,只要有善的地方,就會有惡,就像光和影子總是相伴。但其實,“惡”這個詞沒有說出殘忍的本質到底是什么。只要貼上“惡魔”的標簽,對其源頭的思考也終止在這里了。
因此,有不同的學科都試圖從科學上去理解殘忍。
60年代起,有不少理論都認為,我們要了解社會和人的特性得從源頭思考,追溯到我們以狩獵為生的祖先是怎么生存的。為這個理論做出貢獻的大都是美國文化人類學家,也就是我的專業。
基于Man-the-hunter(男人是獵人)的理論呢,2006年,心理學教授Victor Nell提出了疼痛/血/死亡情結(PBD情結)。
他認為,人類祖先從樹上下來時,最初是在陸地上采集果實,后來演變為吃腐食。而從幾百萬年前開始,直立人開始狩獵,主要的食物蛋白質來源自動物。有考古證據顯示,當時的直立人不僅吃狒狒、河馬這些大動物,甚至很可能吃自己同類。因此,Victor Nell認為,人類身上“殘忍”這種特性,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
由于當時沒有有效的工具,原始人捕食其他大型動物是一項艱辛的工作,過程中會經歷緊張,也會受傷。這時,驅使他們去狩獵的就是一種“疼痛/血/死亡情結”。在被捕殺時,獵物會十分恐懼,拼命想要掙脫,鮮血直流,并在受傷和被啃噬時發出呻吟聲。
捕食者在體驗這一場景時,感受到的是一種多巴胺式的、興奮刺激的情緒,因為它的身體知道馬上就會獲得養分。因此,在原始人吃到食物之前,這個捕獵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獎勵的體驗。這就是PBD情結。
當人類不再茹毛飲血,并發展出社會后,部分殘忍被保留了下來。像2006年北京站臺的案件中的情節,一個或者幾個兇手凌虐一個受害人,這畫面很像原始人圍獵一個獵物。受害者的痛苦、害怕、絕望、憤怒、掙扎都可以喚起捕食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興奮。
- 原標題:為什么有的人會對同類如此殘忍?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李泠 
-
大連封閉區內老幼病殘孕等3萬余人基本物資免費提供
2020-08-04 11:51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在日臺灣團體建議桃園機場改名“李登輝機場”,島內網民:???
2020-08-04 11:44 臺灣 -
焦點訪談:“雙循環”會帶來什么?這個會議傳遞出重要信號
2020-08-04 11:43 -
總書記勉勵我在扶貧中“增長才干”
2020-08-04 11:39 -
0.02毫米“鋼紙”背后的創新密碼
2020-08-04 11:34 -
國家網信辦:研究制定主播賬號分級分類管理規范 規范主播帶貨行為
2020-08-04 11:33 IT新浪潮 -
湖北仙桃一化工企業發生閃爆事故,已致6死4傷
2020-08-04 11:21 安全生產 -
世界首創!時速350公里高鐵列車將從海底駛過
2020-08-04 09:07 高鐵世紀 -
國家衛健委:昨日新增36例,其中本土30例
2020-08-04 08:56 新冠肺炎抗疫戰 -
660多種生物已入侵中國!
2020-08-04 08:42 -
他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發射任務搶出四天時間
2020-08-04 08:41 航空航天 -
危機中育新機 變局中開新局
2020-08-04 08:40 -
謀篇“十四五” 習近平這樣部署
2020-08-04 08:34 -
秘書微博“出賣”了領導?當事人回應
2020-08-04 07:13 -
林鄭月娥:推遲立法會選舉是艱難決定,希望不要有太多陰謀論
2020-08-04 06:52 香港 -
臺風“黑格比”登陸,浙江轉移38萬人
2020-08-04 06:48 極端天氣 -
劉永坦院士捐出最高科技獎800萬獎金
2020-08-03 23:37 -
湖北一化工企業發生閃爆事故,已致4人失聯5人受傷
2020-08-03 22:41 安全生產 -
這三道題的答案,從未改變
2020-08-03 19:35
相關推薦 -
她又來:我們憑啥給中國“割地”? 評論 35“中國對美國貿易依賴,創新低” 評論 121“俄方承諾追究刑責” 評論 100“印度曾與馬爾代夫反對派接觸,密謀罷免親華總統” 評論 130中國最重要的事是,不能總看美國的眼色行事 評論 109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