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昇| 制度結構性矛盾:帝制與封建制
【導讀】 本文節選自復旦大學歷史系韓昇教授的力作《從封建到大一統:〈史記〉中的歷史中國》。
【文/韓昇】
秦朝十四年的統治,讓全社會都深刻體會到不受制約的專制權力肆無忌憚為所欲為的危害,其對民眾壓榨之深重,奴役之殘酷,前所未有。因此,反秦武裝起義同時也是反對帝制、力圖恢復西周封建制的社會運動。項羽一統天下后沒有稱帝,實行封建制,自己僅稱“西楚霸王”,以示高于眾諸侯,但仍屬于“王”。這是一次徹底否定帝制的嘗試,結果很快失敗了。諸侯們認為是因為項羽分封不公平所致,其實其根本原因要深刻得多,只是被不公平的表面現象掩蓋了。很多人找到表面的原因就不愿意進一步深究,所以,問題始終沒能解決,甚至周而復始地反復發作。
劉邦建立漢朝當初,也立即進行分封,封功臣韓信、英布、彭越、張耳(張敖)、韓王信、臧荼、盧綰等人為王,南方部族助漢滅楚者,如吳芮、亡諸亦奉為長沙王和閩粵王,此皆為異姓王。功臣封王者中臧荼于劉邦稱帝當年以謀反罪被誅,改立盧綰為燕王;加上閩粵王常被視為另類,故漢人稱“諸侯非劉氏而王者七人”。劉姓宗親封王者九人。封國轄地大者五六郡,數十座城池。漢朝中央則直轄十五郡,遠遠大于項羽直領之九郡。此為漢初分封的情況。
劉邦因為把陳勝、吳廣、項羽等各股勢力全都蕩平了,所以分封時無須顧慮太多山頭的平衡,只要將主要功臣分配好即可,應該說比項羽容易得多。實際情況如何呢?
從漢朝建立的漢高祖五年(前202)開始,朝廷同諸侯王的斗爭接連不斷。當年有臧荼謀反。翌年(前201),誘捕韓信,貶黜為淮陰侯;韓王信投降匈奴作亂。漢九年(前198)逮捕趙王,廢為宣平侯。漢十年(前197),陳豨反。漢十一年(前196),誅滅韓信三族;彭越反,夷滅三族;英布反。漢十二年(前195),先后追斬陳豨、英布。盧綰反,逃亡于匈奴。是年,劉邦去世。從這個時間排列來看,劉邦建立漢朝之后直到去世,亦即他生命的最后八年一直在同分封的諸侯作戰,最后與他們同歸于盡。顯然,劉邦也擺不平這些諸侯,那么就不應該僅僅停留于苛責項羽分封不公平的表象,應該有更加深層的問題。
如果把漢朝分封的同姓王國也納入考察,從劉氏取代異姓諸侯王到吳楚七國之亂,再到削藩的“推恩令”,劉姓諸侯同樣與中央激烈沖突,最后被朝廷徹底削弱,所余大國不過十余城,在朝廷的嚴密監視下,勢卑力微,僅能自養祭祀,再也不足為患。中央與諸侯國的矛盾顯然也超越了同姓與異姓的血緣層次,屬于結構性的矛盾。據此可知,在帝制國家體制內分封,其矛盾之尖銳,甚至可謂水火不容。
為什么在周朝行之有效且帶來長久穩定的封建制在秦漢時代變為不可實行呢?
漢中古道圖 李晶繪
還是先客觀考察事件過程再做思考吧。
在中央與諸侯王的矛盾中,韓信的遭遇頗具代表性。韓信取得垓下之戰勝利后,劉邦突然免去韓信齊王之封,旋改封為楚王。當時的齊國擁有平原、千乘、東萊和齊四個郡,為東方大國,劉邦頗為擔心。實際上,韓信以少勝多拿下趙國時,劉邦也曾突然降臨韓信軍營奪取兵權,顯露出對于韓信勢力坐大的擔憂。后來命令諸侯合擊項羽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響應,更讓劉邦感到指揮不動而憂心忡忡。所以,消滅項羽之后劉邦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再次剝奪韓信的權力,以防出現新的項羽。這些動作都具有合理性。
其合理性在于秦滅六國是中國第一次征服全國的戰爭,相隔十四年之后的推翻秦朝與楚漢戰爭,都是全國規模的戰爭,勢力強大的一方具備征服全國的軍事能力和野心。這表明時代變了,后來的這些戰爭已不同于商湯、周武革命這類方國推翻中央王朝的戰爭。殷和周奪取政權之后通過與眾多方國的斗爭與妥協成為新的方國領袖,沒有經歷全國規模的戰爭,王朝的統治無法貫徹到各地,各國在政治上附屬于中央王朝,在領地內實行獨立的地方自治,各國政治上相互制約,加上宗法關系的倫理紐帶,形成共同維護天下共主的共識,但沒有一國具備征服全中國的能力和實力。
統一中國如此廣大國土的能力,取決于三點:人口、材料和工具。
周朝封建制帶來長期的和平安定,各國的人口迅速增長,特別到戰國中后期已經出現數十萬人規模的戰爭,這是上個時代難以想象的事情,所以,人口問題不存在了。
材料主要體現為鐵器的普及。無論是兵器還是農具,鐵器帶來的飛躍變化已經不是銅器時代所能比擬,以前無法開墾的地區被開辟出來,明顯表現在中國南方丘陵水網地帶的開發日益加速,農業生產顯著提升,構成足以支撐全國規模戰爭的生產力;武器方面進步到制造出了可以承受巨大沖擊力的長槍馬刀,改變了以往小規模對陣的戰爭形態,軍隊的組織及戰法也都發生了質的改變。實際上,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級差式的飛躍都有材料革命的根本性因素在起作用。
鐵犁鏵、鐵犁壁,西漢,1967年陜西咸陽窯店出土
工具方面最顯著的變化是騎兵的大量引入,例如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可以視為典型的例證。這表明戰斗形態由戰車步戰轉變成以騎射為主要突擊力量。騎兵可以進行快速沖鋒、深入迂回、遠程奔襲與穿插包圍,使得作戰的規模和空間成倍增大,百里之遙近如咫尺,而同騎戰相適應的鍛打鐵制兵器能夠大規模生產,也使得組建大規模的騎兵部隊成為現實。
- 原標題:韓昇| 制度結構性矛盾:帝制與封建制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恒瑞 
-
海外旅行使用它,或將面臨重罰
2024-08-26 14:28 觀出行 出行·紀錄 -
朝鮮三池淵將向外國旅行者重新開放
2024-08-15 12:45 觀出行 出行熱點 -
79年前的今天,日本無條件投降!
2024-08-15 08:28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逝世,系施一公院士祖父
2024-06-29 23:14 -
寧夏一村民駕駛鏟車取土損毀宋代古城遺址被判刑
2024-05-25 08:28 考古 -
首次公開!侵華日軍731部隊再添新罪證
2024-05-04 10:51 日本戰犯筆供 -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3-11-04 19:11 申遺競賽 -
河北灤平發現戚繼光督建長城石碑,內容與史料記載高度吻合
2023-08-16 14:29 考古 -
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78周年
2023-08-15 06:52 -
為什么梁啟超不看好的社會主義,最后拯救了中國?
2023-03-20 08:04 -
甲午戰爭沉艦發現大口徑炮彈,辟謠“炮彈摻沙”
2023-03-04 17:03 考古 -
為什么西方考古研究都愛去希臘搞發掘?
2023-02-23 08:46 -
中國歷史上的“葉文潔”,比小說要讓人頭疼得多
2023-02-14 08:46 -
紫禁城兩次破防,勤懇務實的嘉慶也救不了清朝?
2023-02-05 08:51 -
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周湘萍去世,享年94歲
2023-01-31 16:55 -
日本外交的這套“傳統手藝”,讓人想到魯迅的一句話
2023-01-19 09:07 日本 -
秦始皇帝陵發布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成果
2023-01-12 16:15 考古 -
劉統教授逝世,著有《北上》《大審判》等
2022-12-22 07:17 -
他在人生的最后十年,如何踐行“茍利國家生死以”?
2022-11-22 07:56 -
清代宮廷比明代更節儉?宮女的待遇是……
2022-10-31 08:15
相關推薦 -
美國重啟二戰對日投原子彈機場,目標是… 評論 54“這個前蘇聯國家將對加入歐盟說‘不’” 評論 114拉美新門戶!中資控股秘魯巨型港口下月試運營 評論 104意防長放話:G7必須像牛虻,蜇醒全世界 評論 368敏感時刻絕密情報外泄,美國很急 評論 211最新聞 Hot
-
美國重啟二戰對日投原子彈機場,目標是…
-
“這個前蘇聯國家將對加入歐盟說‘不’”
-
以色列要對馬克龍“采取行動”
-
“這是我在麥當勞的第一天,我正在找工作”
-
阿桑奇父親:感謝普京
-
拉美新門戶!中資控股秘魯巨型港口下月試運營
-
“中國日益自信”,美日防長稱:有危機感
-
在加沙北部遭炸彈襲擊,以軍一上校旅長被炸死
-
“房地產越擴張,越能帶動就業”
-
“蘇聯贏了,美國才意識到科技競爭要靠政府”
-
算不算賄選?馬斯克:來簽字,每天抽一人送百萬美元
-
以軍公布辛瓦爾生前畫面,哈馬斯回應
-
意防長放話:G7必須像牛虻,蜇醒全世界
-
“辛瓦爾死后,他已成為哈馬斯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
-
“建議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8000元”
-
“對中俄來說,‘金磚+’有望改變西方主導國際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