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
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3月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查《關于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如下:
一、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一年。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描繪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宏偉藍圖。一年來,面對風高浪急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認真執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批準的《政府工作報告》和審查批準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落實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審查意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持續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加大宏觀調控力度,應對超預期因素沖擊,經濟實現平穩運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改革開放全面深化,美麗中國建設扎實推進,就業物價基本平穩,糧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邁出堅實步伐。
(一)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決定性勝利。堅持科學精準防控,因時因勢優化調整防控政策措施,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較強、致死率較高的病毒株的廣泛流行,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贏得了寶貴時間。11月以來,圍繞“保健康、防重癥”,不斷優化調整防控措施,為將新冠病毒感染調整為“乙類乙管”和較短時間實現疫情防控平穩轉段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三年多我國抗疫防疫歷程極不平凡,我們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效保護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減少了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人口大國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跡。
(二)實施穩健有效的宏觀政策,保持了經濟社會大局穩定。2022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1萬億元,增長3.0%;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年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2.0%,與全球通脹水平達到40多年新高形成鮮明對比;年末外匯儲備規模為31277億美元。一是宏觀調控持續創新完善。及時出臺實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準、可持續。安排財政赤字3.37萬億元,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2022年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余額和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分別增長11.8%和9.6%。二是減負紓困力度明顯加大。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和退稅緩稅緩費超過4.2萬億元,其中增值稅留抵退稅超過2.4萬億元。三是重要商品保供穩價進一步加強。推進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落地見效,促進價格平穩運行。
(三)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內需潛力持續釋放。制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和“十四五”實施方案,聚焦重點領域擴投資穩消費。一是投資關鍵作用充分發揮。建立并高效運轉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制,創新設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分兩批投放基金7400億元,支持的2700多個重大項目已全部開工。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7.21萬億元,增長5.1%。二是促進居民消費逐步恢復。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萬億元,其中網上零售額達13.79萬億元。三是經濟循環進一步暢通。加快打造現代流通網絡,保障生產生活物資供應和產業鏈供應鏈循環暢通。
(四)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供給體系質量穩步提升。一是創新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首次突破3萬億元大關,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2.55%。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壯大,“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實現新突破。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持續涌現。二是實體經濟根基鞏固壯大。深入實施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推動重點行業轉型升級,深入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試點。三是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完善數據基礎制度體系,“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實施。實現平臺經濟常態化監管。
(五)持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發展活力和內生動力不斷激發。一是市場體系建設更加完善。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出臺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改革持續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取得積極進展。二是重點領域改革向縱深推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順利完成,持續為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營造良好環境。深圳綜合改革試點首批40條授權事項加快落地。三是營商環境不斷改善。落實落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促進個體工商戶發展條例等,扎實推進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四是穩外貿穩外資成效明顯。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持續提升。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取得扎實成效。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42.1萬億元,增長7.7%;實際利用外資1891億美元,按可比口徑比上年增長8%。五是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取得新進展。截至2022年末,已與150個國家、32個國際組織簽署200多份合作文件。保障中歐班列安全高效暢通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一批重點鐵路、港航設施項目加快推進。
(六)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一是切實抓好農業生產。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總產量達到13731億斤,連續8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二是脫貧攻堅成果持續拓展。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工作機制,推動落實對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政策。三是鄉村建設穩步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深入開展。強化水電路等農村基礎設施短板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深入推進農村產業融合發展。
(七)扎實推動重大戰略部署落地,區域經濟布局進一步優化。一是區域重大戰略扎實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水平不斷提升,長江經濟帶綠色高質量發展有力推進,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加快建設,積極推動長三角科創與產業融合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加快建設。二是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深入實施。西部地區發展協調性持續提升,東北地區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持續鞏固,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重大工程加快建設,東部地區創新示范帶動作用持續發揮。三是主體功能區戰略深入完善。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印發實施,全國“三區三線”劃定工作完成。四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積極推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1+N”規劃體系全面實施,長江中游、北部灣、關中平原等城市群加快一體化發展步伐,一批都市圈有序培育。
(八)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綠色循環低碳發展扎實推進。一是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為86.5%,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比上年下降3.3%,地表水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提高到87.9%。二是碳達峰碳中和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構建完成,“碳達峰十大行動”扎實推進。三是節能工作持續推進。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的實施方案出臺,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有序實施,重大項目合理用能需求得到切實保障。四是綠色產業體系快速發展。研究修訂綠色產業指導目錄,推動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循環經濟加快發展。
(九)統籌發展和安全,安全發展基礎進一步夯實。一是糧食安全保障能力鞏固提升。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深入推進糧食儲備和購銷領域體制機制改革。積極穩妥做好化肥特別是鉀肥供應保障。二是能源資源安全得到切實保障。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積極有效應對極端高溫干旱等嚴峻挑戰,重點時段能源供應總體平穩。三是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運行。統籌推進重點領域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風險應對能力持續提升。四是經濟金融領域風險有效防范化解。穩妥處置房地產、地方中小銀行、地方政府債務等重點領域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十)強化民生兜底保障,切實辦好民生實事。一是穩就業促增收取得扎實成效。實施系列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措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持續深化,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2.9%。二是教育質量持續提高。深入實施教育強國推進工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5.5%、91.6%。三是醫療衛生服務保障得到加強。健康中國建設持續推進,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深入推進,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不斷加強。四是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覆蓋面持續擴大,年末全國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53億人、2.38億人、2.91億人。五是公共服務水平穩步提高。
總的看,我們主動作為、應變克難,2022年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中基本完成全年主要目標任務。
過去5年極不尋常、極不平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全力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受住了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冠疫情沖擊、國內經濟下行等多重考驗,有力有效應對各種困難和風險挑戰,創新和加強宏觀調控,“十三五”規劃勝利完成,“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重大成就,我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二大消費市場、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服務貿易第二大國、外匯儲備第一大國等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經濟總量躍上新臺階。5年來,我國經濟年均增長5.2%,明顯高于同期世界2.3%左右的平均增速;國內生產總值從2017年的12萬億美元增加到18萬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2017年的8800多美元增加到1.27萬美元,已超過全球平均水平,與高收入國家門檻的距離進一步縮小。特別是疫情暴發三年來,我們采取有力有效應對舉措,在“六穩”基礎上明確提出并強化“六保”,頂住了經濟下行壓力,三年經濟年均增長4.5%,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處于領先水平。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堅持精準扶貧,組織實施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力度最強的脫貧攻堅戰,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研發經費投入穩居世界第二,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測、超級計算、衛星導航等諸多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綠色環保、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迅速,成為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7%以上。經濟結構明顯優化。糧食安全根基進一步夯實,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主要農副產品保持穩產高產;高技術制造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6%、7.9%,質量水平穩步提升。消費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區域重大戰略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新型城鎮化水平和質量不斷提升,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潛力不斷釋放。基礎設施網絡持續完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白鶴灘水電站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成運行。建成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全球規模最大的高速公路網絡。萬噸級以上泊位數、內河航道通航里程位居世界第一。5G網絡、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改革開放持續深化。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穩步推進,宏觀經濟治理效能日益提升,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堅持擴大對外開放,共建“一帶一路”成果豐碩,互利共贏的國際經貿合作持續深化,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快形成,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不斷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建設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下降27.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14.1%,全國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由67.9%上升到87.9%,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不斷提升。人民生活顯著改善。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275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總體保持在較低水平。加強社會事業發展,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社會保障體系、醫療衛生體系,住房保障力度持續加大,困難群眾住房條件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國內發展面臨超預期沖擊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上述成績,殊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這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在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在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的充分彰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勇毅前行,各地區各部門積極作為、攻堅克難,有效防范化解了面臨的風險挑戰,有力激發釋放了發展的潛力動力,實現了我國經濟社會大局穩定。
二、2023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政策取向
(一)總體要求。
做好2023年經濟工作,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持續改善民生,保持社會大局穩定,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二)主要預期目標。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
——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
——居民消費價格漲幅3%左右。
——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進出口促穩提質,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
——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三)主要宏觀政策取向。
- 原標題:關于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
- 責任編輯: 王沫初 
-
習近平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
2023-03-05 20:10 2023兩會 -
賀丹委員:政策不能只盯著二孩和三孩,一孩太重要了
2023-03-05 17:47 養老與社保 -
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8萬億元
2023-03-05 10:07 2023兩會 -
給你一點小小的“游戲震撼”,玩家助力希望工程5天籌款240萬
2023-03-04 17:53 -
《三體》制片人:我們不是純資本化的公司,就想做好中國科幻
2023-03-04 16:00 觀網財經-互聯網 -
消費投資哪個重要?這有個“一石幾鳥”的方案
2023-03-04 15:52 經濟學家建言2023中國經濟 -
對話英特爾中國董事長:中國讓我們覺得機會無處不在
2023-03-04 13:24 觀網財經-科創 -
B站虧75億,給UP主分了91億
2023-03-04 13:01 觀網財經-互聯網 -
繁榮與停滯:復盤日本經濟的發展與啟示
2023-03-03 20:34 -
羅思義:中國經濟要提升,必須繞開美國踩過的“坑”
2023-03-03 17:58 經濟學家建言2023中國經濟 -
今年增速目標5.5%以上,“上海是有底氣的”
2023-03-03 15:55 上海新高度 -
何小鵬人大提案:明確自動駕駛事故責任認定
2023-03-03 14:58 2023兩會 -
周六福再戰IPO:老板姓李不姓周,與蔡少芬有訴訟戰
2023-03-03 14:46 觀網財經-金融 -
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浪潮、龍芯、華大基因回應
2023-03-03 14:03 觀網財經-科創 -
1月M2同比增12.6%創六年新高,央行:堅決不搞大水漫灌
2023-03-03 13:32 觀網財經-金融 -
央行:房地產市場泡沫化的勢頭得到了遏制
2023-03-03 11:42 觀網財經-房產 -
人大代表陳雪萍:建議農民工社保按天繳納
2023-03-03 11:28 農民工 -
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將于29日開標,肝素類產品首次納入
2023-03-03 10:03 -
西方可參考中國的監督機制打擊壟斷
2023-03-03 08:53 觀網財經-宏觀 -
ChatGPT相關?漢王科技一個月內再收關注函:不得過度宣傳誤導
2023-03-03 07:33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31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64“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4“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4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