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濱哥哥:事故頻發,臺灣鐵路怎么了?
關鍵字: 臺灣鐵路臺灣普悠瑪10月21日下午4點左右,臺鐵第6432次樹林開往臺東的普悠瑪號列車,在宜蘭新馬車站附近發生出軌事故,第三節至第八節車廂翻覆,扭曲成“W”形。晚間9點,臺鐵局局長鹿潔身宣布搜救工作結束,截止到21日深夜,載客366人的列車已經造成了22人死亡,171人受傷(10人重傷)。事故的原因也尚待進一步調查。這是臺灣自1991年以來最嚴重的鐵路事故,當年的事故造成了30人死亡,100多人受傷。
事故示意圖
從日本引進的傾斜式列車
此次發生事故的普悠瑪列車,全稱為普悠瑪自強號列車。由日本車輛株式會社制造,其最高時速為160公里,主要行駛于臺灣東部干線,由臺北到花蓮約2小時,到高雄為3個半小時。是臺灣鐵路管理局,簡稱臺鐵,于2012年從日本引進的TEMU2000型傾斜式電聯車。即我們通俗理解的擺式列車,在車廂和車架之間用彈性元件連接,在過彎道的時候允許車廂有一定的傾斜度,以達到“過彎不減速”的目的,從而節省時間。擺式列車是在老線路上提速的最佳辦法。
也正是由于普悠瑪號過彎傾斜且搖晃,乘客容易暈車,因此不允許開售站票。然而今年暑假,為了能夠解決暑期人潮洶涌的問題,普悠瑪號開放了站票開售,因此也被民眾埋怨既危險又擁擠。而此次的普悠瑪號搭乘的300多位乘客中是否存在買了站票的,還不得而知。
普悠瑪號列車在去年也發生過事故:去年10月24日下午4時左右,由臺東站開往樹林站的431次普悠瑪列車在花蓮三民站內發生了出軌事故。當時車廂第二至第六節車廂出軌,所幸當時無人受傷。然而,奇怪的是,這輛列車才運行了6年而已,并且在去年年底才做完保養,這么短的時間又出事,實屬怪異。
臺鐵所購買的太魯閣號、普悠瑪號等傾斜式列車,因為其造價高,運量太少的問題一直被大家詬病。比如平均造價5千多萬新臺幣的太魯閣號,在2012年與砂石車發生相撞事故,20多人傷亡,導致列車車頭幾乎全毀報廢,而重新打造的車頭,日本方面就開價近2億新臺幣,其中受損的兩節車廂修復價格為2~3000千萬,讓臺鐵進退兩難,最后選擇報廢,而臺灣也不再購買此類傾斜式列車。
3年就7次出軌的臺鐵
而臺鐵這三年來,除了普悠瑪的這兩次出軌事故外,同時也有其他五次出軌事故。分別為:
2016年6月4日,651次莒光號行經富里至東竹站之間出軌,當時無人受傷;
2016年6月22日,307次自強號行經富源至光復站之間出軌,車上200人中有2人受傷;
2017年4月30日,562次莒光號行經貢寮下行東正線時出軌,受傷1人;
2017年7月28日,554次莒光號于善化站西線進站時出軌,無人受傷;
2017年9月27日,4652次區間車因其中一節車廂故障,車輪卡死,脫離車廂時出軌,無人受傷。
如果算上其他的相撞,爆炸等事故,只會更多。臺灣交通事故每十萬人死亡人數將近13人,高于日本2倍。去年臺鐵重大行車事故46件,一般事故20件,行車異常443件。根據統計結果,臺鐵平均每年發生53.5件重大行車事故,異常事件為536件。
臺媒報道的鐵軌彎曲插入車廂
本次的普悠瑪列車出軌事故,從媒體的現場報道中可以發現,事發路段中其中一條鐵軌已經嚴重彎曲直接插入到車廂內部,呈現“S”形。事故的乘客表示,該列車在行駛中就不斷走走停停,搖搖晃晃,甚至事故之前就曾經緊急剎車兩次,屏幕顯示異常;而司機在事故發生前也曾經向臺鐵反映過行駛動力不足的問題。事故的原因目前也還未有調查結果出來,但目前占多數的為列車超速說,自動保護系統(ATP)故障說,鐵軌障礙物說,電壓不足說等等。
甚至也有“難道馬英九不用出來負責嗎?”的說法:民進黨立委段宜康就出來喊話要馬英九負責。其認為普悠瑪原先的招標公告中的規格規定,在過彎時的橫向加速度允許值為0.3m/s2。然而馬英九與住友商社社長見面后,就將規格降為0.8m/s2,因此讓住友和日本車輛株式會社得標獲利。從而也導致普悠瑪更加晃,每年他都要怒罵馬英九一次:“覺得晃?去找馬英九負責!”本次事故,他認為就是馬英九時期的官商勾結產物。
臺鐵困境與故障時代
當然,事故的原因還是要等調查結果出來才能知曉。而我們縱觀臺鐵列車歷來出軌的原因,多為道路養護工作問題、未監控列車形式狀況問題,手動扳轉轉轍器未定位,轉向架組件脫落等問題導致。以目前臺鐵的基層人力結構而言,很難滿足當前臺灣基礎設施的維護需求,而這種高速列車的行駛,會使得風險變高。
盡管歷屆臺灣地區領導人都有很多的建設計劃,動輒花幾千億的資金來蓋,比如蔡英文的八千八百億基礎前瞻建設計劃。但是在管理和維護的預算上就明顯不足。筆者之前提到過,根據臺鐵工務處的統計,北、中部道班人數減少了2~3成,最嚴重的情況是一個12人的道班人數減少一半,剩下6人。這意味著一個道班需要負責3個站點的軌道養護工作,這些工作就包括了巡檢軌道是否沉陷,是否扭曲,在保證列車行駛安全的情況下,要定期更換、調整軌道。而之前就因為員工流失,使得道班工從三人一組變成了兩人一組,因為少了一個瞭望員,從而導致了員工被“臺鐵”車組撞死的慘劇。
根據臺鐵的統計,21~30歲的工、電務人員分別站8%和13.8%,老齡化嚴重。老員工更是指出,之前不少臺鐵出現的意外軌道事故,就是工務人員未落實操作守則。臺鐵的現場基層人員嚴重不足,面臨技術斷層的風險。去年,一名年僅37歲的車長在連續上了6天班后由于長期輪班導致睡眠不足而猝死。曾經申請調職也被主管以人力不足為由讓其暫緩申請。這是臺鐵人力不足的縮影。
而臺鐵在全線系統安全監測和防護自動化程度是嚴重不足的,這也是人力負荷重的其中一個因素。
在人員不足的窘境下,是不斷增加的軌道和電氣化建設,這導致了在整體人員不變的情況下,業務量是增加的。比如,屏潮高架鐵路通車后,將單軌非電氣化區間改為雙軌電氣化區間,“臺鐵”屏東線列車由每日60班次增加至107班次以上,都導致了養護設備增加,人員缺口增大。而班次的不斷增加導致了車輛設備的耗損更快,維修時間更短。在蔡英文的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中可以看到,臺灣還要繼續大興軌道建設,而對于軌道的養護與支出是不夠,這將導致臺鐵基層人員難以對軌道進行主動維護。各地的維護工作都不得不延后進行,這也會導致故障風險的不斷增加。因此我們不難看到為何近些年來,臺灣的軌道事故不斷增多且變得頻繁,甚至夏天軌道高溫變形導致列車出軌。高溫變形出軌,只是軌道維護工作不足的表象。更何況是普悠瑪這種比太魯閣號還要高速的列車,如果不重點進行維護,風險只會更大。
臺鐵的許多軌道都已經很老舊了,必須進行升級,可是臺灣政府投入不足,更樂意去建設新的車站,場館而不是升級,加上巡檢人員的嚴重不足,這樣的矛盾只會越來越大。
臺鐵的鐵道工程任務本身就是屬于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在現如今資金不足,人員短缺,自動化程度不足的情況下,鐵路的養護工作只會更加緊張,哪怕是電線掉落,軌道檢修等工作只能不斷延后,而鐵路又是普羅大眾日常乘坐工具,這樣的情況下,意外頻率只會不斷增加。
這就是臺灣鐵路建設困境的一個縮影,也是臺灣民眾在搶建場館,車站,班次之余更應該注重的問題:軌道人力不足與鐵軌檢測更新的保證。除此之外,其他公共基礎建設的維護也是一樣的。
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本文為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周雪瑩
- 最后更新: 2018-10-22 15:40:03
-
人禍?臺鐵局長:駕駛員關閉了自動防護系統
2018-10-22 15:25 臺灣 -
臺鐵事故致18死187傷 日本制造商股價重挫6%
2018-10-22 11:23 臺灣 -
臺鐵列車翻車12秒監控曝光
2018-10-22 10:49 臺灣 -
臺鐵事故大陸游客1重傷1輕傷 陸委會稱正在確認
2018-10-22 10:25 臺灣 -
臺灣列車翻覆8節全出軌 致18死187傷
2018-10-22 09:30 臺灣 -
蔡英文抵達現場,事故疑因車速過快
2018-10-22 08:02 臺灣 -
臺鐵局長:出事列車引自日本,可過彎不減速,才用6年
2018-10-21 21:52 臺灣 -
劉德華支持填海被抹黑"受金錢誘惑" 林鄭再表態
2018-10-21 18:27 香港 -
崔世安哀悼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
2018-10-21 17:47 -
外媒:美軍考慮再派艦通過臺灣海峽
2018-10-21 10:45 臺灣 -
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墜樓身亡
2018-10-21 10:41 -
特朗普會“賣臺”? 當然!
2018-10-19 15:16 臺灣 -
臺灣欲“蹭會”,國際刑警組織:大陸是唯一代表
2018-10-18 16:11 臺灣 -
美海軍:“湯普森”號停靠高雄原因“很單純”
2018-10-18 11:32 臺灣 -
香港地鐵現史上最嚴重信號故障,供應商阿爾斯通參與調查
2018-10-18 09:39 香港 -
梵蒂岡駐臺“使館”低調搬家
2018-10-18 08:29 臺灣 -
臺又申請去國際刑警大會 忘了之前怎么被拒的了?
2018-10-17 14:49 臺灣 -
電從哪來?臺“經濟部長”脫口而出…
2018-10-17 14:27 臺灣 -
“臺灣同胞”改稱“臺灣居民”? 國臺辦:不要多心
2018-10-17 12:36 臺灣 -
美擬下月在臺灣海峽派軍艦展示武力?國臺辦回應
2018-10-17 11:01 臺灣
相關推薦 -
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37“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75“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23“她下月訪華,盡管特朗普團隊表達了擔憂” 評論 54最新聞 Hot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
還在扯皮中國,“涉華條款全刪了”
-
中國“光伏OPEC”發文嚴厲質問央企,怎么回事?
-
“最后一道貿易障礙,中國解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