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印記】誰讓我們的餐桌多了條魚
關鍵字: 漁業養殖【文/觀察者網 竇農】
這些年,似乎越來越多的人在餐桌上開始抱怨海(河)鮮不鮮了,說養殖的不如“純天然”的……真的是不鮮了嗎?
在沒做雙盲測試的情況下,鮮與不鮮只是說說,在我看來,與其說是不鮮了,不如說是從無到有、從有到多的過程太快了,大家吃膩了。
試想,如果一年只吃個三五回魚,誰會抱怨不鮮?如今哪怕我一天三頓都吃魚,別人也不會說什么。
那么,中國人的餐桌上什么時候開始多了一條魚了呢?有人也許會說“自古以來”,然而,全國多數地方的普通人都吃上魚,不過是近三十四年的事情。
每年大閘蟹季節,這張“解放前窮人吃大閘蟹度日”的老照片都會在網上出現。不過這張美國攝影師沃特·阿魯法特(Walter Arrufat)攝于上世紀40年代的老照片只是記錄了上海一名小男孩正在吃螃蟹,是不是大閘蟹先不說,以圖中的穿著和家什,絕不是當時的貧困家庭。
“過去皇上吃的就是這東西”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中有一個“魚刺事件”。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雙水村田海民夫妻辦起養魚場,給了全村每家幾條魚,引起“轟動”——村里絕大部分人沒吃過魚,認為“過去皇上吃的就是這東西”,有些人家沒來,因為不敢吃這面目猙獰的怪物。
即使是現在,到東部沿海上學的中西部學生,如果之前沒見過,他們第一次見到螃蟹、海蝦時,表情也很有趣。
怎么烹飪這幾條魚難倒了全村的家庭主婦。有的被這“怪東西”嚇得不敢動刀,只好讓男人上手,男人們又幾乎用了殺牛的勇氣來對付。至于做法,除了蒸煮紅燒,還有在魚外面糊上泥巴放在爐灶里用火灰燒的;有的竟然不知去魚鱗、挖內臟,里里外外一點不剩都吃了……最嚴重的是,當天不知有多少人的喉嚨上扎了魚刺!后來,一個有經驗的人——年輕時他在太原鋼廠當過幾年工人吃過幾次魚——提議大家回去用醋軟化魚刺。
《平凡的世界》的原型是陜西省的農村,故事背景設定在上世紀80年代。這個有點兒荒誕的小喜劇揭示了一個現在看來難以想象的事實:直到80年代,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大多數地方,如果不是生活在河邊湖邊,幾乎沒有吃過魚。
傳統劇目《打漁殺家》講述的是英雄蕭恩(阮小七隱居易名)父女反抗漁霸的斗爭故事
或許有人會對此嗤之以鼻。的確,一提起中國,人們的印象就是“地大物博”,而漁業是人類最古老的生產行業,在我國源遠流長。中國自然條件優越,歷史傳統悠久,經驗技術豐富,你這個結論未免太夸張了。
實際情況是,古代權貴之家或許可做到“膾不厭細”,但對于沒生活在水邊的民眾來說,魚就代表“山珍海味”,在無法養魚的條件下——不是說從河湖抓魚回來養大,而是指從魚苗養成魚——水產品跟絕大多數人是絕緣的。
近代以來到解放前,由于三座大山的長期壓迫,水產業更是奄奄一息,除了極少數,廣大貧苦漁民掙扎在生死線上,內陸漁民有說法“魚兒出水養三家,湖霸、魚行和漁家”,沿海漁民則有“漁民頭上三把刀,魚行、稅捐和強盜”。
到1949年,全國水產總產量只有45萬噸,當時全國人口達“四萬萬五千萬”,也就是每年人均吃魚2斤,考慮到當時的保鮮條件和交通運輸條件,中位數是極低的。
新中國成立后,戰爭的創傷迅速被醫治好,水產業得到恢復和發展,很快就超過戰前最高年(1936)產量150萬噸,1957年更達到346萬噸。毛澤東主席曾預言“三山六水一分田,農業大有可為”。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由于政治、政策、技術等種種原因,水產業沒有取得長足的發展,“吃魚難”的呼聲迭起。“吃魚難”最終驚動了中央,水產業后來成為全行業試點。
誰說“家魚不可能在中國繁殖成功”?
政策的落實離不開技術的進步,技術的進步則是我們現在“吃魚吃到膩”的堅強保障。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水產養殖人突破了一項又一項技術,讓西北邊陲的農村也能告別“吃魚難”。
以“四大家魚”為例,青草鰱鳙現在幾乎隨便走進一家飯館都可以點到,但在1957年以前,要在水產市場買到四大家魚談何容易?這巨大變化離不開一系列學者的汗水和智慧,譚玉鈞、鐘麟、劉筠……當廣大吃貨們在盡情享用清蒸魚、水煮魚、豆花魚、糖醋魚、燒烤魚的時候,不妨也看看這串名字和他們背后的故事。
當時四大家魚的養殖技術也有,但仍基本延續唐朝的傳統——從自然江河里捕捉幼魚,再實行人工養殖。千百年來,我國淡水養殖的鳙、鰱、青、草、鯪等主要養殖魚類的魚苗都是從長江、西江等河川裝撈的,漁農必須到魚苗產地購買。他們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購回魚苗的成活率還很低。如果能夠把池養的家魚用人工方法繁殖魚苗,那么,魚苗問題就徹底解決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1957年,譚玉鈞受命負責江蘇和浙江的家魚繁殖,當時日本專家斷言“家魚不可能在中國繁殖成功”。譚玉鈞不信這個邪,在實踐中提出了一條與英國專家不同的技術路線,最終在1960年解決了鰱魚、鳙魚的人工養殖問題。
四大家魚人工養殖之父—魚類生理生態學家鐘麟
鐘麟則早在1953就系統地投入家魚人工繁殖研究。1958年6月3日,他成功地使池養鰱、鳙在池中自然繁殖,獲得了3萬多尾體質健壯的魚苗,從此結束了淡水養殖魚苗世代依賴江中裝撈的歷史,開創淡水養魚歷史的新紀元。作為我國“四大家魚”人工繁殖的先驅,鐘麟的成果世界領先,1965年獲國家發明獎,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獎,享有“家魚人工繁殖之父”美稱。
此后,鐘麟又與科技人員,相繼突破了草、鯪、鳊、青等魚類人工繁殖關,使我國淡水魚類全人工繁殖技術及其理論一直處于國際領先地位。
劉筠是也是我國著名的魚類繁殖和育種專家、中國水產學會原副理事長,他被業界稱為“魚圣”、“魚院士”。他用半個多世紀的努力,在理論上建立了系統的中國主要養殖魚類(四大家魚為主體)、中華鱉(甲魚)和食用蛙類的繁殖生理學,實踐上研制了養殖魚類和水生經濟動物人工繁殖和育種的技術體系;率先應用細胞工程和有性雜交相結合的綜合技術,在國內外建立了第一個遺傳性狀穩定且能自然繁殖的四倍體魚類種群,成功地培育出優質的三倍體鯽魚和三倍體鯉魚。
“四大家魚”人工繁殖技術的突破在我國水產養殖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徹底結束了千百年來我國“家魚”養殖業的魚苗依賴江河捕撈的歷史,擺脫了自古養魚“靠天吃飯”的狀態。1988年,全國淡水養殖產量達到390萬噸,居世界第一。這是淡水養魚史上的一個根本轉折點。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梁福龍
-
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