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新偉:中美對抗?連賴斯都說別被媒體忽悠
關鍵字: 中美關系中美競爭習近平訪美習近平訪美日程習奧會習近平奧巴馬會面中美對抗習近平踏上美國本土的前一天,9月21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蘇珊·賴斯專門在喬治華盛頓大學發表了長達30分鐘的演講,全面闡述了白宮關于中美關系的最新立場。作為奧巴馬的貼身智囊之一,挑選這樣一個時間點,可以說這是奧巴馬準備與習近平會談的官方“腳本”。以作風強硬著稱的賴斯,如何定調習奧會?
賴斯演講開場沒多久就說:“中美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大的雙邊關系。”這話看似平淡,從美國官員嘴里主動講出來,卻不容易。雖然中方一直在談中美之間的“新型大國關系”,把中美關系列為全球事務的重中之重,但做慣了“老大”的美國人心里總是不太買賬,覺得只有自己最重要,不愿把中美關系提升到如此高度。
賴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演講現場
英國BBC本月前瞻“習奧會”時就發過一篇文章,講“美學者建議政府不要接受‘新型大國關系’”。英國記者挑選的采訪對象是美國海軍軍事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的艾立信(Andrew S. Erickson)。艾立信說,接受中國人的說法,“即便只是一種說法,也會讓外界感到美國的虛弱,覺得美國愿意對中國的重要立場退讓,從而鼓勵中國提出更多的要求。”
類似的“秀肌肉”說法在美國一些智庫、前官員和共和黨議員當中還不少。但賴斯這一次是直截了當地點出了中美關系的特殊分量。
她接著說,過去兩年,習近平主席與奧巴馬總統在各種正式、非正式場合,以及電話、信件等形式,進行了長達數小時的會談,“因為當今許多全球性挑戰只能通過中美合作才能解決。”
賴斯主動點出了外界給中美關系制造的雜音:“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存在許多聚焦中美兩國分歧的新聞大標題,這很容易讓人看走眼,忽視兩國關系積極正面的大方向。的確,中美有分歧,美國有關切。(但)同時,重要的是認清支撐起這一復雜雙邊關系的長期趨勢。”
然后,賴斯切入正題,介紹中美關系的幾點背景因素:1,美國是太平洋國家,與中國發展建設性關系符合美國的亞太戰略;2,美國的領導力有日、韓、澳、菲、泰等盟國的鼎力支持;3,美國正與印度、越南等新興地區力量建立新的伙伴關系;4,培育太平洋國家論壇、東盟論壇、APEC峰會等地區組織。
賴斯說,正是在這些大背景下,奧巴馬多次重申,美方歡迎崛起的中國以和平、穩定、繁榮、負責任的姿態參與全球事務,“中國將肩負更多的領導責任,以匹配其經濟發展和增長潛力,這是很自然的事情。”
“我們反對那種簡單推理或不經過思考的論調,說什么中美必然沖突——就算對中國表現強硬時,我們也不同意上述論調。這(中美關系)不是零和博弈。”賴斯把話講得很清楚。
接著,賴斯花了很大篇幅一一列舉中美在經貿、人文、軍事、核不擴散、朝鮮半島、阿富汗、碳排放、防治埃博拉等領域的良好合作,筆者在此不一一贅述。
講完積極因素以后,賴斯說,“兩國關系總體上處于上升期。不過,我們還面臨一些問題。”在3700余字(白宮公布了演講稿全文)的演講中,這700余字講了中美關系的困難因素。這就是這700余字,成了各大媒體的標題。美企在華經商環境、經濟間諜、南海、臺灣、人權,這些也正是美方早就講過,沒有什么新鮮的東西。
演講最后,賴斯再次強調中美合作的重要性,稱中美關系意義重大,必須全心全意好好對待,“未來幾十年間,睿智、堅定的美國領導人必須維護合作與良性競爭的中美關系。”
但外媒是怎么報的呢?西方媒體大多集中在賴斯提及的網絡攻擊問題,并從負面解讀。德新社標題是《白宮盛情款待習近平背后暗藏緊張》,英國《金融時報》的標題極為相似——《習訪美:禮遇之下暗藏挑戰》,日本NHK電視臺標題是《美方暗示將在首腦會晤時向中國坦率表達擔憂》,美國之音網站標題為《賴斯:中國網絡間諜活動威脅兩國關系》……總之呢,一點“正能量”都不透露給你。
仔細讀《金融時報》的文章布局,尤為有趣。在賴斯講話出來之前,該報引用曾擔任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亞洲主管的邁克爾?格林的話,敦促白宮對華強硬,“我們該在什么時候開始讓中國付出代價呢?”賴斯講話出來之后,《金融時報》在另一篇報道中引用的唯一一句是“中國應停止網絡竊密”。
總之,《金融時報》給讀者營造的印象是,美國國安委的前官員要敲打中國而不能,于是現任總統國家安全助理繼續叫板——實在是與賴斯演講的宗旨相去甚遠。如果你只讀這份報紙,那賴斯關于中美關系的最新表述根本就沒發生過。
不在位的政客、學者,總是想方設法吹點兒火藥味,反正說句話也不會造成任何實際后果。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22日在《世界郵報》網站撰文,一句話總結了自己的從政經驗:“雖然我的繼任者們在競選時說過許多對中國的負面評價,但只要當上總統,幾乎所有人都會降低調門。”
前幾周有位共和黨總統競選人斯考特·沃克,為了博眼球,質疑為何要款待“大規模網襲”美國的國家領導人,恨不得取消國事訪問。現在人在哪兒呢?你已經很難找到了,因為其支持率低得連一個百分點都不到,本周被迫宣布退出競選。
媒體比政客掌握著更多的話語權,要讓西方媒體“全面”、“客觀”,恐怕是一個過高的要求,還是期待“習奧會”的會談內容吧!真正干事兒的兩位“一把手”,不會被“標題黨”牽著走。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國際資訊微信公眾號“城墻上的守夜人”(微信ID:watcher_on_the_wall)。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佳靜
-
他倆赴北卡最后沖刺,僅“幾步之遙” 評論 44伊朗最高領袖警告,美國:我們約束不了以色列 評論 115“非洲大力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國提供重要投資” 評論 50上萬個政治團體砸錢,2024美國大選已花費147億美元 評論 159觀學院直播廳:美國大選前夜透視 評論 50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