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238期:共建偉大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最后更新: 2024-06-30 10:23:11新疆,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也是多民族文化融合、交匯的重要節點。各民族同胞團結友愛,形成了多元一體的中華民族共同體。
隨著新時代推進“依法治疆、團結穩疆、文化潤疆、富民興疆、長期建疆”,進一步構筑了我們美麗的共同家園。
在東方衛視6月25日播出的《這就是中國》節目中,節目組走進新疆喀什,在這里感受文化的交融,感受新疆同胞的熱情好客,也看到了“一帶一路”、對口援疆工作取得的許許多多的成果。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院長張維為教授、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的吳新文教授和喀什地區巴楚博物館的館長呂燕,一起將視角聚焦中國新疆的歷史與現狀,與大家分享中華民族融合的故事,討論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繁榮和發展。
吳新文:
大家都聽過《愛我中華》這首歌吧?歌中唱到: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今天在新疆喀什聽到這首歌更是感觸良多,可以說它唱出了全國各族人民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心聲。
1902年,梁啟超提出中華民族這個概念,標志著中華民族作為一個以中國為國家認同和文明認同的民族實體,正式登上世界舞臺。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全國各族人民在救亡圖存、共御外侮、反對帝國主義列強的偉大斗爭中,中華民族意識日益增強。特別是在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表現出了與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空前高漲。
如果說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在近代以后才出現的,那么中華民族作為一個自在的、自然的歷史存在,則是在幾千年的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漸形成并發展壯大的。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那樣: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
二里頭遺址出土刻符陶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早在遠古時代,中華民族各族群的祖先就在中華大地上繁衍生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是中華大地上的先民,從多源頭、多族群、多區域,經過西周封建制大一統、秦漢郡縣制大一統、隋唐和元明清的混合制大一統的不斷整合與提升,而最終形成的。“多元”是指中華民族由多個民族或族群組成,“一體”則是指各民族在共同發展過程中,彼此融合、相互學習、不斷中國化所形成的中華民族的共同性和一體化趨勢。近代以來,隨著中國共產黨領導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奠定社會主義制度,形成了平等互助團結和諧的民族關系,這種共同性和一體化得到了進一步增強和鞏固。
新中國建立以來,關于中華民族史、中華文明史的考古和歷史研究取得了很多進展。蘇秉琦發現,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就出現了六個文化區系,包括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紅山文化。它們就像“滿天星斗”一樣分布于中華大地,匯聚成了中華民族早期文明的燦爛星河。
在古漢語中,“華”與“花”同音,含義也相通。嚴文明先生提出,中國遠古文明是一個整體,中原地區是花蕊,其周圍從里到外依次分布著多重花瓣,中華文明就像一朵花,很早就形成“重瓣花朵”格局,具有穩定的結構。
隨著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中華大一統國家的規模也不斷擴大。這種巨大的規模不是通過對外擴張完成的,而是通過中華文明對周邊族群的吸引和凝聚而實現的。趙汀陽用“旋渦模式”來形容這個大一統國家的形成:中華文明就像一個有著巨大向心力的旋渦,它不斷吸納、包容周邊各個族群、各個地方、各個文化,逐漸形成一個規模巨大且內涵豐富的政治經濟文明復合體——中國。
顯然,無論是用“滿天星斗”、“重瓣花朵”,還是用“旋渦模式”來描述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大家的基本共識是:中國遼闊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開拓的,悠久的歷史是各民族共同書寫的,燦爛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創造的,偉大的民族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中華民族中的各民族或族群很早就形成了共存共榮、“誰也離不開誰”的共同體格局。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莫過于奠定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并扎牢維系共同體的精神紐帶。
各民族在經濟上的交往塑造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眾所周知,新疆出產的玉石很早就聞名于世,我國夏商時期就有“昆山之玉”的說法,《千字文》中也有“金生麗水,玉出昆岡”的名句。這里的“昆山”“昆岡”都是指新疆的昆侖山,早在“絲綢之路”開通之前就有了一條“玉石之路”。
而來自中原的陶器、鐵器、漆器也在春秋戰國時就傳入了新疆。隨著張騫通西域和絲綢之路的開辟,內地與新疆的經濟交往日益密切,中原地區的農耕文明開始大規模影響新疆地區,西漢的五銖錢曾在新疆地區被廣泛使用,陸續在新疆的考古遺址中被發現。新疆尼雅的東漢遺址中出土過繡有漢字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萬事如意”織錦,而原產自新疆或以西地區的高粱、棉花、芝麻、大蒜、黃瓜、西瓜、胡蘿卜、葡萄、石榴等農作物和瓜果蔬菜,也通過“絲綢之路”傳入內地。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臂 圖片來源:資料圖
到了隋唐以后,隨著全國范圍的商業網絡日益發達,經濟交往顯著增多。內地為邊疆地區提供糧食、茶葉、絲綢、瓷器、鐵器,而邊疆地區為內地提供馬匹、牛羊、皮毛和各種經濟作物的模式成型。歷史悠久的“絲綢之路”“陶瓷之路”“茶馬古道”“茶馬互市”,成為了中華大地上各民族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經濟交往的見證。
各民族綿延不斷的文化交往織就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精神紐帶。中華文化成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百花園,各民族的文化都在其中競相綻放。在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的過程中,通過民族融合較早形成的華夏族和后來的漢族及其文化,逐漸在中華民族的凝聚和發展過程中起到了主導作用。但必須強調的是,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是漢文化與其他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結果,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創造。
正因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和大一統國家的獨特性,近代以來,每當中國的知識精英和政治精英企圖把西方的民族國家理論搬到中國來,用以指導中國的國家建構時,很快就會發現這些理論水土不服,會給中國帶來分裂、混亂和動蕩。
當今世界,民族問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資本主義發展了幾百年,民族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無論是美國的“熔爐”論、歐洲的“文化多元”論、澳洲的“融入”論、中東和南亞的“分治共存”論,還是西方普遍流行的“普世價值”論,都未能消除種族主義和形形色色的民族歧視、民族隔絕、民族壓迫。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唐曉甫 
-
水利部預警!長江干流洞庭湖入江口以下將全線超警
2024-06-30 09:50 極端天氣 -
國家安全部:個別網民為間諜衛星“指了路”,造成泄密隱患
2024-06-30 09:41 國家安全 -
中央氣象臺發布暴雨紅警:湖南西南部等地局地特大暴雨
2024-06-30 07:57 極端天氣 -
首次跨越昆侖山!新疆和田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線貫通
2024-06-30 07:44 超級工程 -
“愛達·魔都號”一男性乘客翻越欄桿后落海,搜救全力進行中
2024-06-30 07:40 -
新礦物+2!我國科學家最新發現
2024-06-29 22:40 科技前沿 -
6月29日《新聞聯播》主要內容
2024-06-29 22:09 -
徐向國卸任黑龍江省副省長職務
2024-06-29 21:28 高層人事 -
東方甄選否認被指“要求和收取坑位費、宣傳費”
2024-06-29 20:28 -
三部門緊急向湖北調撥橡皮舟、排水泵等中央應急搶險救災物資
2024-06-29 19:47 極端天氣 -
中國航發黎明副總經理吳廷寶已任沈陽市委常委、副市長
2024-06-29 19:02 高層人事 -
皖贛湘桂黔等地,山洪紅色預警!
2024-06-29 18:37 極端天氣 -
《稀土管理條例》發布:稀土資源屬于國家所有
2024-06-29 17:30 國家安全 -
浙江省紹興市委書記溫暖赴任山東
2024-06-29 16:14 高層人事 -
董勇、范湉湉、唐嫣回應白玉蘭“陪跑”:未來路很長,江湖再見
2024-06-29 15:14 上海電影電視節 -
烏蘇里江上游發生有實測資料以來最大洪水
2024-06-29 15:03 極端天氣 -
胡友平告別儀式已舉行,家屬:不接受捐款捐物,也希望不再被打擾
2024-06-29 14:23 -
“考區首次全部設在內地”
2024-06-29 14:10 -
總量1935.3克,首次到月球背面取樣,為啥沒多帶點?
2024-06-29 13:56 航空航天
相關推薦 -
中國,找到一條“拯救世界”之路! 評論 65中國政府就黃巖島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評論 202“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150“中國提議交換樣本,美方至今沒吭聲” 評論 560安排10萬億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 評論 199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