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赫芬頓郵報》今刊登張維為紀念鄧小平文章
關鍵字: 鄧小平紀念鄧小平赫芬頓郵報世界郵報鄧小平側記110周年鄧小平誕辰110年重新思考鄧小平【8月26日,美國《赫芬頓郵報》在其評論頭條刊發了觀察者網供稿的,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中國學所所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維為教授,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所撰寫的文章,題為《My Personal Memories as Deng Xiaoping's Interpreter:From Oriana Fallaci to Kim Il-sung to Gorbachev》。
2014年是鄧小平110周年誕辰,為此觀察者網特別策劃專題——《紀念中國人民的偉大兒子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世界郵報》今日刊發的文章即摘譯自該專題中收錄的張教授的兩篇文章,分別為8月19日、20日發表的《鄧小平側記——回憶鄧小平1985年的一次談話》、《從來沒見過這么精彩的人——鄧小平與中國大轉折》。】
《赫芬頓郵報》刊發張維為教授文章內文截圖
《赫芬頓郵報》刊發張維為教授文章版面截圖
SHANGHAI -- August 22 marked the anniversary of Deng Xiaoping's birth 110 years go. Though it has been 17 years since he left us, his eyes, sharp and deep, remain vivid in my memory. Though his demeanor was that of a calm and gentle old man, his determined gaze betrayed a will as hard as iron -- a will that has shaped an entire nation.
As an interpreter for Deng and other senior Chinese leaders in the 1980s, I was fortunate to have had the opportunities to be in touch with this great statesman at close range.
Deng with Italian journalist Oriana Fallaci
Deng was a true character with a famously blunt and direct manner. When he received Italian journalist Oriana Fallaci in 1980, they spoke for hours and she asked very tough questions. During a break, Deng asked her: "Do you also speak to your father like this?" Fallaci said yes. "Doesn't your father give you a slap on your face?" Deng asked, laughing. The combative Fallaci was clearly impressed with her combative subject who spoke so candidly on and off the record.
I also observed Deng in his meetings with foreign leaders, including Kim Il-sung from North Korea, Robert Mugabe from Zimbabwe, Mikhail Gorbachev from the Soviet Union and Jerry Rawlings from Ghana.
Deng with Kim Il-sung
Kim Il Sung visited China in 1982 when the North Korean economy was going through a particularly difficult time. Kim told Deng that one way he was planning to overcome his difficulties was to raise more common quails than chickens because, Kim said, he had learned from the president of Pakistan that quail eggs are twice as nutritious as chicken eggs!
Deng, let's say, was non-committal and steered the conversation elsewhere. He talked to Kim instead about his observations concerning China's impoverished northeast on his way back from a visit to North Korea in 1978. After decades of revolution, he said, most rural areas were still dirt poor. Believing that socialism should have brought wealth and not poverty, Deng was not so interested in talking about quail eggs as he was about shifting the whole nation to a path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The measures he wanted to adopt, he told Kim, included opening up to foreign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capital.
While many socialist nations at the time were still thinking of minor technical adjustments, Deng was already considering fundamental reforms.
My views today were shaped in such discussions Deng held with Kim and other socialist leaders. In my mind,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reform models among socialist countries.
First, there is the conservative model adopted by North Korea and Cuba. Holding onto a planned economy with limited market mechanisms, the overall result hasn't been good and the economies remain poor.
Second, there is the radical model adopted by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This model amounts to a de facto revolution that has sought to transplant the Western multi-party system and market economy onto their own soil. We know the results: When the Soviet Union broke up, Russia's economy was larger than China's. Now, China's foreign reserves of U.S. $4 trillion is more than the GDP of Russia and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combined.
The third approach is China's model of steady reform. The facts speak for themselves. Less than 20 years after Deng's death, China i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economy, headed for the first slot in the years ahead.
"WE WERE PUNISHED FOR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obert Mugabe visited China for the second time in 1985. He admired Mao Zedong and half of his cabinet members were trained in a military academy in Nanjing. As during his first visit in 1981, Mugabe felt China was marching towards capitalism and was not happy that the Chinese had ditched Chairman Mao.
Deng told Mugabe that China was only upholding the principle of "seek truth from facts," a key element of Maoism. And the presupposition for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agriculture, industry, national defens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s socialism. Deng was firm on two unshakable core principles: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common ownership. As long as these two elements were intact, he felt any mistake could be corrected.
Since Mugabe was quite a leftist, Deng spent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time recounting the lessons China learned from being "left" -- the Great Leap Forward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e were punished," for these mistakes, Deng bluntly told his surprised guest.
At the same time, Deng also reassured Mugabe that China would stick to the so-called Four Cardinal Principles -- upholding the socialist path, upholding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upholdi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and upholding Mao Zedong Thought and Marxism-Leninism.
During Mugabe's next visit in 1987, Deng spoke about these principles further.
There is only one objective for upholding them, Deng said, and that is to ensure stability in China. Without stability, Deng believed, China's modernization would be destroyed by pro-western liberalization.
These principles, however, were not dogma, Deng stressed, but must be guided by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In short, realities on the ground, not ideology, would pragmatically guide China's reform path.
Even after so much explanation from Deng, Mugabe wasn't totally convinced.
"We friends in the Third World still hope China will uphold the socialist path," Mugabe said. I sensed Deng's annoyance when he replied, "We still have a powerful state machine." Deng added that this strong machine could avert any serious deviation from the socialist direction.
Indeed, Deng was expecting the worst on China's daunting journey toward modernization, including the kind of political turmoil that materialized in 1989. It was clear to me from his conversation with Mugabe that Deng would never allow an open challenge and overthrow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DENG ON GORBACHEV: "THIS MAN MAY LOOK SMART BUT IN FACT IS STUPID."
This brings us to Mikhail Gorbachev who visited China in May 1989.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two political forces in China. One the one hand, we had the students whose hero was Gorbachev, known for his prioritization of political reform. The students welcomed their hero with a slogan -- "Today's Soviet Union, Tomorrow's China" -- which was very appealing to China's intelligentsia.
On the other hand, we had Deng who believed that the most urgent task was to improve people's livelihood. In his view, all other reforms, including political ones, had to serve this primary goal. He believed that copying the Western model and placing political reform on the top of the agenda, like the Soviets were doing at the time, was utterly foolish. In fact, that was exactly Deng's comment on Gorbachev after their meeting: "This man may look smart but in fact is stupid."
The two sides couldn't come to any compromise, leading to tragedy in the end.
Nevertheless, it is my conviction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remain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day agree with Deng's viewpoint. Stability is supreme for a super big country like China. With a stable environment, some liberal economic policies have, and can, make a difference for at least 70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Step by step, that's how we have come this far.
A month after receiving Mugabe in 1985, Deng met Jerry Rawlings, president of Ghana. The first thing Deng asked Rawlings was whether he smoked or not. Rawlings said, "no, but you can." Deng lit up, referring to his own Panda brand cigarette that "is especially for me, with lower amount of nicotine."
With the first steps of reform going well, Deng was in a very good and relaxed mood. "It looks like we have found our own way," Deng said proudly. He encouraged Rawlings to pay a visit to Xiamen, one of th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being established. Xi Jinping, China's current president, was then a vice-mayor of Xiamen.
"Don't just copy China's model. You have to walk your own path," Deng cautioned Rawlings. He summarized China's experience for his guest: "If there's any relevant Chinese experience for you, I'm afraid it is only one thing: 'seek truth from facts.'"
In other words, he told Rawlings, "you must formulate your own policies and plans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your own country. During the process, you must learn the lessons in a highly timely fashion -- to keep the good things and correct the wrong ones. This, perhaps, is the most relevant experience for you." To this day, this is the essence of the China Model.
Rawlings commented in response that the Chinese seemed very rational while his countrymen were not. The West simply presented a model and told them to copy it. But here was the leader of the world's largest country telling him not to copy the Chinese way. "Only the leader of a great civilization could have said such a thing," Rawlings remarked.
DENG'S FOUR CHARACTERISTICS
To sum up, my times with Deng Xiaoping left me impressed with what I call his four characteristics:
First, his vision. Even in his 80s, Deng was a strategist with a very long view. He always talked about issues which he himself wouldn't be able to see a few decades ahead. As he saw it, his task was to lay down som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that would pave the way for the nation for a hundred years.
Second, his thinking. Deng was thinking all the time. Every time he received briefings from the foreign ministry, he would always sit silently afterwards on the sofa alone with his cigarette, staring out into the room lost in thought. This image has stayed with me ever since.
Third, his clear-sighted pragmatism. Deng always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first trying anything new to see if it worked before implementing it on a larger scale.
Fourth, his grandeur. Deng commanded a big army and fought fierce battles in the revolutionary years. He also suffered many ups and downs in his long career. This vast experience in life lent him an aura of grandeur and dignity that expressed itself in a certain confidence about how the world works.
A foreign dignitary once asked Deng whether China was ever worried that the Soviet Union might get involved with the Sino-Vietnamese war or not. After all, the Soviet Union was a superpower much more superior to China militarily. Deng answered simply without any trace of anxiety: "How would the Soviet Union dare to invade China if the superpower couldn't even take over Afghanistan?"
Twenty years ago, I wrote an op-ed for the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renamed as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 now). Deng had not shown up in public since the Lunar New Year in 1994 and the outside world was expecting his imminent end. Many predicted that China would become totally chaotic and might even break up. The article I wrote was titled "Dengist China After Deng? Not Certain But Likely." I just re-read it again and believe that it is still valid without even changing one word.
My conclusion then I also abide today: "Drawing strength from economic performance, memories of past political chaos and the lessons from Russia, Dengism may continue to prevail.
A more democratic China may well emerge, but perhaps more as a result of gradual reform and greater prosperity, which have been facilitated by Deng Xiaoping's doctrine, than of radical democratization."
翻頁見張維為教授中文文章《鄧小平側記——回憶鄧小平1985年的一次談話》(第2頁起)、《從來沒見過這么精彩的人——鄧小平與中國大轉折》(第7頁起)。
張維為:鄧小平側記——回憶鄧小平1985年的一次談話
(一)
我是一九八三年八月末的一天到外交部翻譯室報到的。當時翻譯室主任叫過家鼎,五十開外,個子不高,面容清瘦,大家都管他叫“老過”。他是一個視翻譯質量為生命的人,也是外交部里為數不多的性情中人。他見到我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看過女排比賽嗎?”當時中國女排在國際大賽中連連獲勝,舉國上下為之歡騰。“女排是排球的國家隊,我們這里就是翻譯的國家隊”,帶著一種挑戰的眼神,老過對我說了這番話。“我們服務的對象主要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老過說,“總書記啊、總理、副總理啊,還有人大委員長、副委員長”。我對官銜不甚敏感,但聽了這番介紹,還是振作了一下。老過呷了一口茶,“當然,還有鄧”。話似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但我感到了這是老過的壓軸詞。沉默了片刻,他提高了聲音:“要下苦功,努力提高政治和業務水平,拓寬知識面,好好干。”
當時的外交部鬧房荒,許多工作了十幾年的外交官還分不到房子,司長、副司長還都住在北京的筒子樓里,像我這樣新來的年輕人哪有房子可分。“如果暫時沒地方住,我看住在辦公室也可以”,老過如是說。至此,我大致認識到自己已踏上了一條特殊的翻譯道路,并因此而獲得了一段特殊的人生經歷。第二天,我就把鋪蓋搬到了五樓的辦公室,嚴格講是辦公室的打字間,安營扎寨,一連幾年都以此為家,甚至有不滅的燈光,工作還算投入。
當時的翻譯室每周都有一兩次業務學習和政治學習。業務學習主要是練習口譯,常用領導人見外賓的談話作為材料,練習漢英口譯。政治學習一般都是先讀一篇中央文件,長的大家輪流念。翻譯室上海人不少,吳語口音的普通話,“積極開展”念成了“唧唧開展”,這還過得去。有時候音走得太遠了,北方字正腔圓的大嗓門出來糾正一下,引來眾笑。念完之后就是討論。討論很快演變成海闊天空的調侃,時有密集的信息交流和精彩的思想火化。正值思想解放的年月,翻譯室的空氣是少有的民主,再加上大家接觸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同事間什么都談。許許多多新鮮事之外,鄧小平也經常成為一個中心話題。當時正值中英香港談判的關鍵時期,有時扯遠了,老過會突然大聲說,“到此為止,打住,千萬不要到外面去說,否則明天香港股票又要跌了。”
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見津巴布韋總理羅伯特·穆加貝(圖片為作者本人提供)
我第一次直接給鄧小平做英文口譯,是我進翻譯室工作兩年之后的1985年8月28日上午,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見津巴布韋總理羅伯特·穆加貝。20多年過去了,回憶這段往事,至今還歷歷在目。
穆加貝是1985年8月26日清晨6點20分乘坐中國民航普通班機抵達北京首都機場的。中方的陪同團團長是輕工業部部長楊波。這次除了穆加貝本人外,還來了包括外長在內的六位部長,都下榻在釣魚臺國賓館的8號樓。白天中方沒有安排活動,讓客人休息。
晚上7點,趙紫陽總理在人民大會堂為穆加貝舉行歡迎宴會。過去宴會的方式是先由賓主分別致辭,然后通過口譯進行現場翻譯。后經過中國禮賓制度的改革,外交部直接把賓主雙方的稿子都事先譯成對方的語言,書面打印出來,放在餐桌上。這就省去了宴會上翻譯占用的時間。在穆加貝站起來致辭的時候,趙紫陽把翻譯稿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然后對我說,待他英文念到“今年我國農業可望獲得大豐收”和“津中友誼萬古長青”這兩個地方時,“你就帶頭鼓掌”。我便仔細聆聽,待穆加貝用英文念到這兩句話時,我便帶頭鼓掌,一時間包括共和國總理在內數百人的掌聲在大會堂宴會廳里響了起來。穆加貝微微點頭向大家致謝。這一瞬間,我真有一種引領世界潮流的超現實主義感覺,以致后來,每聽到《掌聲響起來》這首歌曲,自己竟會聯想起這段其實毫不相干的插曲。
(二)
穆加貝1924年2月出生于一個羅馬天主教的農民家庭。念過六年小學和兩年師范,然后就在國內以及贊比亞、加納等國的中、小學任教,前后約20年,其間又在南非念過一段時間的大學。在加納教書期間,他深受加納開國元勛恩克魯瑪的泛非主義思想的影響,投身于民族解放運動。從1964年到1974年,穆加貝曾被白人統治者投入監獄達十年之久。他重視武裝斗爭,相信毛澤東的話“槍桿子里面出政權”。他所領導的津巴布韋非洲民族解放軍是與羅得西亞白人政權斗爭的主要力量。在后來解決津巴布韋問題的歷次國際談判中,他是態度最強硬的政治人物。
今天的西方媒體已把穆加貝描繪成一個如洪水猛獸的獨裁者。從2001年開始,由于津政府加速推行比較激進的土地改革觸動了英方利益,英津關系惡化。2002年津大選后,英國指責穆加貝的民盟政府舞弊,加大對津制裁力度,目前仍未解除。2002年,英國主導下的英聯邦決定中止津成員國資格,津政府則宣布退出英聯邦。2005年1月,美國國務卿賴斯在上任聽證會上將津巴布韋列為全球6個“暴政前哨國家”之一,津政府拒絕這種指控。
據我觀察,穆加貝這個人相當復雜。他1985年和1987年兩次訪華,與包括鄧小平在內的中國領導人會面,都是我擔任翻譯。在另外一些國際場合我也曾經近距離觀察過他。穆加貝首先是一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憎恨殖民主義。他性格剛強、作風率直,但思想左傾。在長年的武裝斗爭中,他曾向他的游擊隊員承諾勝利后要進行土地改革,分田分地。獨立之后的幾年,他的政策還相對溫和,后來越來越激進。我2002年夏天有幸去南非約翰內斯堡參加世界可持續發展問題大會,穆加貝和他的仇敵英國首相布萊爾都參加了會議,坐在一個大廳,被安排在同一個上午發言。我在現場親眼目睹了穆加貝和布萊爾“正面沖突”的戲劇性一幕。穆加貝上臺發言的時候,突然脫稿,用右手食指指著坐在前排的布萊爾首相,以憤怒激昂的語調,講了下面這段話:
“當今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一些西方國家開口閉口什么人權民主,實際上是推行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我們過去就是從他們那里爭取人權、爭取民主,今天他們倒反過來教訓我們了,真是毫無道理。我太了解這些人了。要實現可持續發展,農民首先要有土地,我們是按照法律形式,允許這些英國后裔保留一個農場,但他們要幾十個。我不是夸張,這是實實在在的數字,他們要繼續擁有幾十個農場!我們在捍衛我們的主權和獨立,我們沒有威脅任何人。我們是津巴布韋人,我們是非洲人,我們不是歐洲人,不是美國人。我們不在乎英國的制裁。布萊爾先生,請你保留你的英格蘭,但也讓我保留我的津巴布韋。我們不要你的一寸土地,但請你也不要奪去我們的土地。當然,我們愿意和外界友好,愿意和其他國家和地區發展關系,但我們不會去祈求別人的施舍。現在關鍵是世界的發展模式要轉變,從一切為了公司的利益轉向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
話音未落,下面一片掌聲,主要是非洲國家的代表和坐在后排的非政府組織代表的歡呼和掌聲。不管穆加貝所說是否準確,任何一個對第三世界當今面臨的艱難處境富有同情心的人,聽完這番話是很少能不動容的。整個會議中最具有戲劇性的恐怕也就是這一幕了。他一講完,我看到在場記者們的攝像機鏡頭幾乎同時轉向了坐在后面幾排的英國首相布萊爾。布萊爾倒是神情依舊。他隨后上臺講話,沒有正面回應穆加貝的指控,而只談會議的主題“可持續發展”問題。
津巴布韋的困境,乃至不少擺脫殖民統治非洲國家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都來自這么一個問題:一方面,非洲人民對西方長期奉行的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義憤填膺;但另一方面,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又大都控制在白人手中,這些白人已經是幾代人生活在這里,也把自己看成是當地人了。我后來兩次去過津巴布韋,一次是1986年陪李鵬訪問非洲四國時路過哈拉雷,另一次是1995年參加一次國際會議。總的感覺是這個國家的經濟形勢每況愈下。而到了2007年,竟出現了上百萬人生活在饑餓之中。到了2009年,通貨膨脹已經失控,政府不得不發行世界上面額最大的紙幣100萬億津元,貶到最低的時候,100萬億津元也只能買半個面包,后來津巴布韋干脆放棄了貨幣主權,轉而采用美元、南非蘭特等貨幣。
津巴布韋的土地改革和中國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土地改革大不一樣。津巴布韋土地問題的復雜性在于:白人農場主只占津巴布韋人口的1%,但卻控制了津巴布韋70%最肥沃的土地,但他們從事的是現代農業,掌握了現代技術和遍及世界各地的銷售渠道。穆加貝把白人農場主趕走了,他的老游擊隊員出了一口氣,過這也趕走了哪些掌握了現代農業技術和銷售渠道的人。津巴布韋現在經濟凋敝,民生艱難。這當中固然有自然災害的原因,也有英國的刁難以及西方國家對它的制裁等原因,但穆加貝過激的政策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坦桑尼亞駐日內瓦聯合國機構的大使魯恩邦加先生曾是我的學生,對我說過這樣一件事:90年代中期,穆加貝邀請過坦桑尼亞經濟專家訪問津巴布韋,研究該國的土地改革問題。魯恩邦加代表專家組當面向穆加貝匯報過他們的看法:白人農場主在津巴布韋已經形成了產業配套和規模經營,從良種培育,到飼料加工,到市場銷售都形成了一整套產業鏈。專家組建議穆加貝土改時考慮這些因素。但當時穆加貝就斬釘截鐵地回答:“我注意到了你們的意見,但我們最終還是要按津巴布韋的方式來處理這些問題。”
在我和穆加貝私下的接觸中,他給人一種文質彬彬的感覺。1963年他創立了津巴布韋民族聯盟,任總書記,并從70年代開始打響了反對白人政權的武裝斗爭的槍聲。他也參加了關于津巴布韋獨立問題的國際談判。可以說是一位在監獄、戰場和談判桌上都和白人,特別是和英國人打過長期交道的政治人物。一次從北京釣魚臺去機場的路上,他對我說:“我在白人的監獄里自學過倫敦大學法律和行政管理方面的函授課程,后來與英國人打交道時,這些知識都派上了用場”,但他又告訴我“所有這一切,都不如我后來與英國人直接打交道的過程中所學到的東西多”。“我對英國人是太了解了”成了穆加貝的口頭禪。
(三)
1985年8月28日,天氣炎熱。我隨禮賓司副司長吳明廉等外交部工作人員于上午9點10分來到人民大會堂福建廳。福建廳是一個歷史沉淀頗深的地方。1971年9月12日,周恩來總理曾在這里度過了幾個不眠之夜,指揮處理林彪叛逃這一突發事件。上世紀80年代,鄧小平會見外賓幾乎都在這個大廳里進行。福建廳的正面墻上掛著《武夷之春》日光巖巨畫,一派濃濃的八閩風情,賓主沙發中間的茶幾上,放著綻開的郁金香,像是畫龍點睛,使得偌大的會議廳獲得了一種靈氣。
鄧小平的生日是8月22日,所以那天正好是鄧小平剛度過了八十一歲生日之后不久。上午9點40分,鄧小平穿著一套淺灰色的中山裝,走進了福建廳。鄧剛從北戴河避暑回來不久,避暑期間他天天下海游泳,所以臉曬得黝黑。鄧走路平穩,身板筆直,看上去像六十開外,而不是八十一歲高壽。他小小的個子,卻一下子吸引了大廳內所有人的目光。
鄧先與吳學謙外長握手,然后與在場的中方人員一一握手。與我握手時,吳外長介紹:“這是英文翻譯小張”。我覺得鄧的手很軟。我和鄧的目光也有一個短暫的交集,鄧的目光相當平和。他問我,“哪里人?”,我說,“上海”。鄧停駐了一下,好像“上海”這兩個字給他帶來某些特殊的記憶。“知道霞飛路嗎?”鄧問我,目光中似乎帶著一點對往事回憶。我略微停頓了一下,然后說,“是淮海路吧”。鄧微笑點頭。
霞飛路是上海淮海路在法租界時的路名,也是整個法租界乃至整個上海最有名的商業街。我小時候家里住的地方離淮海路不遠,經常聽到街坊的老人提及霞飛路。鄧二十四、五歲的時候,曾在上海做共產黨的地下工作,擔任中共中央秘書長,可謂出生入死。當時中共領導人之間都是單線聯系,而作為秘書長,他則要把所有中央機關領導人的地址和電話都記在腦子里。據他本人后來回憶,他一生中兩次最大的歷險都在上海。一次是“和羅亦農接頭,辦完事,我剛從后門出去,前門巡捕就進來,羅亦農被捕。我出門后看見前門特科,一個扮成擦鞋子的,用手悄悄一指,就知道出事了。就差不到一分鐘的時間。”還有一次,巡捕得知周恩來、鄧小平在一起的住處,要來搜查, “在家里的同志得到情報趕緊搬家了,但我當時不在,沒有接到通知,不曉得。里面巡捕正在搜查,我去敲門,幸好我們特科有個內線在里面,答應了一聲要來開門。我一聽聲音不對,趕快就走。沒有出事故。”
鄧的第一次婚姻也是在上海,妻子張錫瑗是他過去在莫斯科學習時的同學,也是地下黨的戰友。但不幸的是,張錫瑗因難產在上海去世。鄧當時正在上海向中央匯報他在廣西百色領導起義的工作,竟來不及親手掩埋妻子的尸體,就匆匆趕回廣西了。 直到1949年解放,鄧小平進城后找到了張錫瑗的墓地,把她的遺骨重新裝入小棺,遷入龍華公墓。鄧小平也和常人一樣,對自己年輕時呆過的地方留有刻骨銘心的記憶。恐怕晚年的鄧喜歡到上海過春節也和這段特殊的人生經歷有關。
我也多次去過鄧小平早年在法國勤工儉學時逗留過的地方,如巴黎的意大利廣場、里昂的索恩河西岸。我想,鄧小平之所以能領導中國走上改革開放的道路,一定與他早年在巴黎、里昂、上海這些大都市闖蕩過有關。一個從16歲到26歲的年輕人,在自己思想走向成熟的年代里,闖蕩在國際大都市。當時的鄧可謂一貧如洗,大城市的浮華勢利一定給他帶來過許多不愉快的經歷和回憶,但城市畢竟體現了一種不同形態的文明。我覺得鄧小平是那一代的中共領導人中“城市情懷”比較強的人,我甚至認為他年輕時闖蕩世界大城市的經歷,使他獲得了成為中國現代化事業領導人的一些特別素質。
鄧在沙發上坐下后,對我說了一句話。他用手指著自己的右耳對我說,“我聽力不好。翻譯的時候,聲音能不能大一點?”他商量的口吻顯示了對一個普通工作人員的尊重,也顯示他為人的涵養。鄧是個有尊嚴、有氣度,但沒有架子的長者。我輕輕地向他點點頭,同時把面前的話筒調到一個合適的角度。
鄧的目光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有不少外交部的年輕人,“這么多年輕人,好”,鄧一口抑揚頓挫的四川話對吳外長說。鄧講話聲音底氣很足,聲音很響,好像不用話筒都可以傳很遠,這說明他身體尚好。但也可能與他耳背有關。聽力不好的人,講話聲音往往都比較響。
大會堂的女服務員給每人都遞上一塊熱毛巾。鄧小平用雙手把熱毛巾打開,擦了一下臉,然后再把毛巾對折,擦了一下額頭,再放回碟子。他從茶幾上拿起火柴,劃了兩下,點燃了他的特制熊貓牌香煙。鄧輕輕地吐了一口煙,淡淡的一縷白煙徐徐上升,繞過他整齊烏黑的頭發,從我眼前慢慢晃過,又轉了幾圈,消失在福建廳偌大的空間里,這使我想起了不久前親歷的另外一段插曲。
這一年5月,我參與接待了訪華的丹麥前首相保羅·哈特林。吳學謙外長在釣魚臺宴請他。話題不知怎的轉到了鄧小平吸煙上。哈特林說:1974年10月,他以首相的身份訪華,見了鄧小平。鄧一坐下就拿著自己的熊貓煙,問他是否抽煙,他說不抽。但哈特林夫人此時主動插話:“我丈夫雖然不抽煙,但他喝酒”,鄧聽了大笑,說,“我是兩個都做,煙也抽,酒也喝,但身體好像還可以”。哈特林很認真地對吳外長說:“我今天還記得鄧小平講這番話時那種得意洋洋的表情”。
(四)
吳外長和周覺部長助理開始給鄧匯報。我是第一次見到部長給鄧小平匯報,吳和周兩人在鄧面前沒有拘束,雙方有問有答,非常自然。因為鄧聽力不好,他們有些話得講兩遍。鄧問吳外長,穆加貝是不結盟運動主席嗎?吳說,不是,現在還是印度。鄧說:“對,對,我搞錯了”。鄧是個人,不是神,他聽別人的介紹,簡要地談一點自己的看法,如果他搞錯了,就說“我搞錯了”。鄧對吳外長說,“外交部送來的材料我已經看了”。鄧當時每天工作兩小時左右,一般都安排在上午,外交部送給鄧的材料是濃縮了的大字本。鄧問吳外長:“我上次見他是1981年?”吳說:“對”。鄧說:“那次見面,他有點牢騷”。1981年那次訪問時,性格倔強的穆加貝當著鄧小平的面表示不能理解中國對毛澤東采取的態度,對文革遭到否定也頗有微詞。鄧對他做了詳盡的解釋,中國搞的不是非毛化,而是恢復毛澤東思想的本來面目。實際上,為了準備這次接待,我連著幾天去非洲司看文件,翻譯室也讓我閱讀鄧見其他一些外國領導人的談話紀錄,熟悉鄧的講話風格和遣詞用句的習慣。我特別仔細地閱讀了鄧小平1981年會見穆加貝的談話紀錄。
1987年1月,鄧小平會見穆加貝(圖片為作者本人提供)
這是穆加貝第五次訪華,津巴布韋獨立前來過兩次,爭取中國對反對羅得西亞白人少數人政權的支持。獨立后,第一次訪華是1980年訪問北朝鮮時過境北京。第二次是1981年的正式訪問。鄧問吳學謙,“他和趙紫陽總理談的怎么樣 ? ”吳說,“很好,但主要是談雙邊關系和非洲形勢,還有一些國際問題”。鄧問“我們給津巴布韋的援助用的怎么樣?”這個問題也展現了鄧務實的一面,過去中國提供給非洲許多援助,不少援助給腐敗官員貪污了,效果欠佳。
鄧顯然關心非洲的發展道路問題。鄧問周覺,“白人離開了多少?”鄧抓住了一個關鍵問題,這就是非洲在民族獨立之后如何在國家建設中處理好與白人的關系這個問題。吳學謙和周覺一一作了回答。鄧從1981年和穆加貝的接觸中,了解了穆加貝的激進,所以在1981年的談話中就已經提醒他注意中國自己因左傾激進而蒙受的巨大挫折。鄧聽完匯報,說了一句話:“看來他頭腦有點發熱。我就談談我們自己的教訓吧”。鄧又點燃了一支煙,吸了一口,眼睛若有所思地看著大廳的另一端,顯得凝重,鄧在思考。這個形象至今在我腦海里,揮之不去。
因為是第一次給鄧小平做翻譯,老過提前一天給住在釣魚臺8號樓的我打來了電話,提了三點要求:第一,不要怯場。第二,要翻得準。第三,聲音要響。我的心理素質還算可以,很少怯場,反倒是有一點兒微微的興奮,畢竟是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直接接觸中國的最高領導人,憑自己兩年來替其他領導人做翻譯的經驗,我知道這種臨場感覺和狀態是對的,這種感覺有利于口譯的正常發揮。做過口譯的人都知道,口譯既是技能,也是藝術,臨場狀態往往是決定水平發揮的最重要因素。
(五)
10點缺3分的時候,穆加貝一行抵達大會堂東門,吳明廉司長接到了客人抵達的電話,走到鄧面前輕聲地說:“客人來了”。鄧把手中的煙在煙缸里壓滅,站起身正要走,細心的警衛秘書張寶忠發現鄧小平的一縷頭發滑了下來,趕上前,從自己中山裝上衣口袋里敏捷地拿出一把小梳子,替鄧把頭發往后梳了一下,再用手掌在鄧的頭頂上輕輕地壓了一下,把頭發壓住。鄧笑了,說:“你心很細喔”。然后就走向福建廳門口,站在屏風旁邊等候穆加貝的到來。
穆加貝一抵達,鄧小平與他熱情握手擁抱,鄧說:“歡迎你,很高興再次見面”。穆加貝說:“您看上去還和四年前我們見面時一樣健康”。鄧擺擺右手,“馬馬虎虎吧”。穆加貝說:“您看上去不像八十開外的人”。鄧笑著說:“我已經八十一歲了。身體總的說,還可以,但一些零件不靈了”。鄧用右手食指了一下自己的右耳,“這個零件不靈了”,又指著自己的左耳,“這個稍好一點,所以我見客人都是這樣坐的”。鄧意思是國內一般領導人見外賓,客人坐在主人的右手側,而鄧因為左耳聽力好于右耳,見人都把客人安排在自己的左側。
鄧接著說,“除了耳朵,其它零件都還正常運轉”。穆加貝大笑。把身體各個器官比作機器零件,據說是紅軍時期開始使用的話語,透視出紅軍將士置生死于不顧的一種灑脫。作戰受了傷,如果大難不死,就互相開玩笑地問:“你丟了哪個零件?”后來看了電視連續劇《亮劍》,其中主要人物受傷之后的對話也用這個比方,大概印證了這個典故的出處。鄧的輕松調侃也使人感到他心態的年輕和對生活的灑脫態度。
鄧和穆加貝親切寒暄后,就把話題轉到正題。鄧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的情況開始一直講到今天的改革開放。現在回想起來,鄧的這個談話包含了他對一系列重大問題的思考,對今天了解鄧小平的思想,了解中國改革開放成功的原因,乃至判斷今后中國未來的政治走向都有一定的意義。
談話一開始,鄧就用很肯定的口氣對穆加貝說,從1949年到1956年這段時間,中國的事情“做得非常好”。鄧一口氣用了三個“搞了”:“搞了土改,搞了第一個五年計劃那樣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搞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鄧講話有一種氣勢,喜歡用排比句,三個“搞了”就體現出老人講話的這種氣勢。當我翻譯出“土改”一詞,穆加貝微微點了一下頭,也許這正是他最關心的問題。他的眾多追隨者當年就是沖著他“分田分地”的口號,參加他領導的武裝斗爭的。
鄧小平對中國的土改一直是積極評價的。他在另外一個場合曾這樣說過:“土地改革把占人口百分之八十的農民的生產力解放出來了”。土改從1950年開始到1952年底完成,與朝鮮戰爭幾乎同時進行。這場翻天覆地的運動使占中國人口四分之三的三億農民分得了約七億畝土地和其它生產資料。這個過程不無暴力,但從中國歷史進程的大視角,這場疾風暴雨般的變革實現了中國農民千百年來“耕者有其田”的夢想,使中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直到十年文革之后人們重新評價毛澤東時,鄧小平還是堅持說:如果不能恰如其分地評價毛澤東的這項功勞,“土改時候的貧下中農通不過”。
鄧贊揚了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也就是1953年到1957年的國民經濟發展計劃。這個計劃雖然是蘇聯模式影響下的產物,但主持制定這一計劃的是比較務實的周恩來和陳云這樣的領導人。50年代初,中國的落后程度是我們今天難以想象的,倒是毛澤東主席曾做過一個準確的描述:“現在我們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面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而“一五”計劃無疑是改革開放前三十年中所有五年計劃中完成最好的一個,其重點是發展重工業,蘇聯提供了相當的援助,包括幫助興建156個大型項目。可以說中國是從“一五”才開始了鄧小平所說的“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并很快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為整個中國后來的經濟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農業,手工業和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個問題更復雜一些。我后來查了一些材料,剛分到土地不久的農民就被要求加入合作社,至1956年底,參加高級合作社的農戶占全國農戶總數的87.8%,在農業合作化運動迅猛發展的推動下,公私合營也洶涌澎湃地進行。我曾和一位1949年前當過老板的上海鄰居聊過,他坦率地說:“那個時候,白天在外面敲鑼打鼓,晚上回到家抱頭痛哭”。但是與斯大林在蘇聯推行的全部沒收私有財產相比,與后來文革時期推行的“對資產階級實行全面專政”相比,50年代的社會主義改造顯得相當溫和。當時政府對資本家實行了“贖買”政策,資本家可以拿自己資產5%的紅利,從1956年開始定息,七年不變。我這位鄰居,到了60年代還天天喝咖啡,家中還有一輛摩托車,他念高中的孩子天天騎,只是到了文化大革命,這輛摩托車給紅衛兵砸了。
中國“從1957年開始,有一點問題了”。鄧提高了一點聲音對穆加貝說。后來我注意到鄧在談1949年以后的發展經驗教訓時,總是把好壞的這條分界線劃在1957年。在鄧看來,1957年之前,一切都相對比較順利。在此之后,中國出現了大問題。這段歷史,鄧本人是最高的當事人和見證人之一。在1956年9月召開的中共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鄧小平曾以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身份,作了一個頗有新意的修改黨章的報告。在這個報告中,鄧小平專門提到了中共已經是執政黨,容易產生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危險,需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和集體領導制度,發展黨內民主和人民民主,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個人崇拜。中共八大還確定了今后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同落后的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鄧對這個提法也一貫贊成。但從1957年開始的一系列發展,使中國這輛快速行駛的列車改變了自己的方向。
鄧小平首先提到了1957年開始的反右運動。鄧是這樣說的:“我們的問題出在一個‘左’字上。反對資產階級右派是必要的,但是搞過分了。” 鄧在另外一個場合也說過:“那時候有的人確實殺氣騰騰,想要否定共產黨的領導,扭轉社會主義的方向,不反擊,我們就不能前進。錯誤在于擴大化。” 鄧接著說,“左的思想發展導致了一九五八年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鄧坦率地說,這些事情“使我們受到了懲罰”。在大躍進最瘋狂的1958年,全國掀起了大煉鋼鐵的群眾運動。由各級黨委第一書記掛帥,動員了數千萬人上山下鄉,挖樹找煤,找礦煉鐵,建起了百萬個小土高爐,小土焦爐,土法煉鐵煉鋼。全國農村,一哄而起,把原來一二百戶組成的合作社,變成了數千戶,甚至上萬戶組成的人民公社,廢除農民的自留地,吃免費的公共食堂,采取大兵團作戰的辦法來進行農業生產,最終對中國的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造成了一場災難。
鄧在另外一個場合也談過他自己對這些事情的責任:“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我們是積極分子,反右派擴大化我就有責任,我是總書記呀。一九五八年大躍進,我們頭腦也熱。拿我來說,能夠四六開,百分之六十做的是好事,百分之四十不那么好,就夠滿意了,大部分好嘛。”鄧接著對穆加貝說,在一九五九年到一九六一年的三年困難時期,“工農業減產,市場上商品很少,人民群眾吃不飽飯,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穆加貝聽到這段話時,一直皺著眉頭,似乎有一種不完全相信的感覺。鄧則繼續自己的敘述。穆加貝聽得很認真。穆加貝詢問鄧,中國是如何克服這種危機的。鄧說,“那時,我們黨和毛主席的威望很高,這是長期斗爭歷史形成的威望。我們把困難如實地告訴了人民,‘大躍進’的口號不再喊了”,穆加貝頻頻點頭,他對毛澤東主席是非常尊重的。
鄧接著說,我們采取了一些“比較切合實際的政策、步驟和方法”。鄧用詞精辟,六個字:政策,步驟,方法,反映了老人治國的一貫思路,治一個國家,除了戰略要正確,還要有與之配套的政策,輕重緩急的步驟以及切實可行的方法。“通過這樣的努力,到一九六二年,我們就開始從困難的情況中恢復,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情況比較好”,說到這,鄧停頓了一下,吸了一口煙,補充了一句:“但是左的指導思想并沒有根除”。
鄧接著和穆加貝談起了文化大革命。鄧說,“一九六五年,又提出了黨內有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以后就搞了文化大革命,走到了左的極端,極左思潮泛濫。”鄧講“極端”和“泛濫”這兩個詞時的語氣很重,還用右手食指在空中點一下,以示強調。我后來注意到這是鄧的一個習慣性手勢,要強調一個論點的時候,他總是用食指這樣重重地點一下。鄧小平1992年南巡講話時擲地有聲地說:“不搞社會主義,不搞改革開放,只有死路一條”,用的也是這個手勢。
說完這段話,鄧停了一下,看著我,等我翻譯。他也可能在思考著下面的談話。鄧接著說:“文化大革命,實際上,從一九六五年就開始了,一九六六年正式宣布。從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年搞了整整十年”。鄧把“整整十年”四個字拖得很長,給人一種痛心之感。鄧后來又多次說過歷史給中國的機會不多,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文革的十年,加上之前的極左,中國被耽誤的時間太多了,鄧心疼。鄧還說,“黨內的骨干,差不多都被打倒了,這場革命的對象,就是這些老干部”。文革對鄧小平也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鄧這時緩和了一下語氣,對穆加貝說,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后,我們撥亂反正,就是要糾正這些極左思潮”。
(六)
鄧小平把余下的煙在煙缸里掐滅,帶著一點自嘲,對穆加貝說:“吸煙這個習慣不好,但我這個本性難改”。這也使談話的氣氛輕松了一下。 穆加貝微微一笑,聳了一下肩,表示不介意鄧小平繼續吸煙。鄧接著就開始談另一個話題:防右的問題。這無疑也是鄧小平治國理念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鄧對穆加貝說,我們在反左的同時,也提出了“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主動地提到了一九八一年他和穆加貝那次不算十分愉快的會見,說:“我們一九八一年見面時談過四個堅持,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雖然鄧小平已經八十一歲,但講這四項原則時,他是一氣呵成的。這首先說明他的記憶力仍很強。一九八七年我再次為他見穆加貝做翻譯時,他也講了這四項原則,但那次他是說一項,等我翻譯完,再說下一項,而且中間還有不少“這個,這個”。穆加貝后來還問我,中文中“這個,這個”是什么意思。
我同時也感到這四項原則不是他在正統思想支配下隨便說說而已的東西,而是老人反復琢磨過的東西。鄧認為,在中國的國情下,其任何一項的動搖都會給中國帶來動亂。回頭看,鄧小平的治國理念也許可以歸結為保持一種基本態勢:既反左,也反右,走一條理性穩健的中間路線,確保中國不再走極端,不再走任何激進的路線,從而使中國能夠在一個理性、穩定、有序的政治環境中,實現國家和社會的現代化。鄧接著說,“如果不堅持這四項基本原則,糾正極左就會變成糾正馬列主義,糾正社會主義”。說了這番話,鄧又點燃了一支煙,會場有幾秒鐘的停頓。
鄧顯然是用執政黨的話語在解釋一個現代政治學上的極其富有挑戰性的課題:一個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政治體制的性質和作用。西方主流的觀點是:只有采用以一人一票普選為基礎的多黨制,政權才有合法性,才能實現現代化。而鄧小平則認為,這條路對已經發展起來的西方國家也許合適,但對非西方國家,特別是中國這樣一個大型的發展中國家,這是一條走不通的路,一走就會天下大亂,一個充滿希望的中國可能會在頃刻之間四分五裂,分崩離析。中國的發展需要一個強勢政府,一個從革命性的政黨轉化成一個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為己任的政黨,并用這樣一個政黨保持穩定,領導和推動中國的現代化事業。
鄧在另外一個場合曾這樣解釋:在中國,沒有這四條原則,就會形成親西方的自由化思潮,而“自由化思潮一發展,我們的事業就會被沖垮”。鄧說:堅持四項原則只是為了“一個目標,就是要有一個安定的政治環境,沒有一個安定的政治環境,那就一切都談不上。治理國家,這是一個大道理,要管許多小道理。那些小道理或許有道理,但是沒有這個大道理就不行”。鄧是強勢立論,在涉及國家前途和命運的重大問題上,他認定的理,寸步不讓。
但在我的記憶中,一直到80年代,鄧的這種觀點在中國知識界和輿論界都不是主流。經歷過數十年無休止的政治運動,特別是文革帶來的創傷,許多知識界人士真誠盼望大規模的政治改革。80年代末,戈爾巴喬夫高舉“新思維”和政治改革壓倒一切的大旗,一時引來多少羨慕和贊揚。1989年春天,充滿愛國熱情的北京學生打著“老戈你好!”、“民主——我們共同的理想”、“蘇聯的今天、我們的明天”等巨大橫幅,涌往天安門廣場,像歡迎凱旋的英雄一般,熱烈地歡迎戈爾巴喬夫訪華。這對鄧來說,不能不是一件略為尷尬的事情。在外交部工作的人當時都清楚,正是通過鄧小平的頑強堅持和中方的不懈努力,戈爾巴喬夫最終答應了鄧小平關于改善中蘇關系的三個先決條件,即蘇聯從阿富汗撤軍,從中蘇邊界和蒙古撤軍,促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并為此而采取了一系列實質性的行動。在此之后,才有今天中蘇兩黨、兩國關系的正常化。學生們此時的滿腔政治激情、聲勢浩大的游行,對戈爾巴喬夫英雄般的歡迎,實際上也把傳統共產黨國家轉型過程中對兩種不同道路的選擇,放在了國人眼前。當時中國許多人和整個西方都看好戈爾巴喬夫,不看好鄧小平。
但歷史的發展往往就是這樣吊詭:戈爾巴喬夫的激進政治改革沒有產生他所預想的結果,而是導致了國家迅速解體和經濟全面崩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降,人民多年的儲蓄隨著發瘋似的通貨膨脹化為烏有,人均壽命降到了60歲以下。盡管戈爾巴喬夫本人至今仍在西方受到推崇,但他在自己人民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1996年他曾參選俄羅斯總統競選,得票率竟不到百分之一。
至于鄧小平防右的思想,看似老生常談,而實際上卻包含了重要的道理。就在會見穆加貝之前的一個星期,也就是1985年8月21日上午10點,鄧小平會見了坦桑尼亞的尼雷爾總統。鄧當時對尼雷爾說了這么一段話:“我們總的原則是四個堅持。問題是怎么堅持。是堅持那種不能擺脫貧困落后狀態的政策?還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選擇好的政策,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比較快的發展?”實際上,鄧在許多不同的場合談過這個問題,展現了他的政治擔當和定力,但他講的四項原則絕不是僵化的東西,而是充滿活力的東西。他講堅持黨的領導,但也提出要大力改善黨的領導。他講堅持馬列主義,但反復強調馬列主義的本質就是實事求是,就是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研究和解決問題。至于社會主義,鄧小平則賦予這個概念以全新的內容。可以說鄧小平用執政黨的話語,為中國未來的政治發展預留了巨大的創新空間。
(七)
談話還在進行著。
鄧在談反左不能糾正馬克思主義,不能糾正社會主義的時候,我注意到穆加貝頻頻點頭,但他在點頭中似乎也期待著鄧作進一步的解釋。可鄧接下來的一段話好像又使穆加貝感到驚訝。鄧是這樣說的:“社會主義是什么,馬克思主義是什么,過去我們并沒有搞清楚,并沒有完全搞清楚”。實際上,早在1981年會見武俠小說大家金庸先生時,鄧小平就問他:“世界上有多少種社會主義?總有100多種吧”。并意味深長地說:“沒有定規么,中國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
鄧接著對穆加貝強調了另外一個命題:社會發展不能超越階段。鄧說:“共產主義是什么?共產主義是沒有人剝削人的制度。共產主義社會,產品極大豐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沒有極大豐富的物質條件,是不可能的”。接著鄧又說:“要實現共產主義,就一定要完成社會主義階段的任務。而社會主義的任務很多,但根本一條就是發展生產力,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體現出優于資本主義,為實現共產主義創造物資基礎。”鄧講這番話也是一氣呵成的,說明他對馬克思意識形態話語的熟悉。我可以想象當年毛澤東派他去莫斯科舌戰蘇共理論權威蘇斯洛夫時,一定也是欣賞鄧的思辯能力。對于鄧小平,社會主義意味著富裕,貧窮不是社會主義。
鄧接著以遺憾的口氣說:可是在一個相當長時期里,“我們忽視了發展,發展這個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從一九五七年起,我們生產力的發展,非常緩慢。拿農村來說,到一九六六年的十年間,農民的收入沒有增長多少。雖然有一些地區,農民的生活比較寬裕,但是多數地區的農民,還處在貧困狀態。文化大革命時期,情況更加困難。”鄧講“沒有增長多少”的時候,還搖了搖右手,以示強調。
隨后鄧又轉到了他最常談的話題:中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開放,他特別提到了農村改革的成功和城市改革的展開。“為了發展生產力,必須對我國的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鄧說。“改革首先是從農村開始的。農村改革已經見效了,農村面貌發生明顯變化。有了農村改革的經驗,現在我們轉到城市經濟改革”。鄧描述的這種改革方法后來在國際上又被稱為“漸進改革”,與西方在前蘇聯推行的“休克療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后來曾在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上發表過文章,談鄧小平的改革之道:確立輕重緩急、先易后難的清晰格局:“先農村改革,后城市改革;先沿海發展,后內地發展;先經濟改革為主,再政治改革。這種做法的好處是,第一階段的改革經驗為第二階段的改革創造了條件”。
穆加貝在這次訪問中,曾在不同的場合表示過擔心:中國的改革開放可能會使中國走向資本主義。現在當著鄧小平的面,他還是秉承自己一貫的坦率性格,對鄧小平說:中國在第三世界的朋友都希望中國繼續保持社會主義。在穆加貝用英文說這段話的時候,鄧劃了一下火柴,又點燃了一支煙,于是空氣中又飄起一絲淡淡的煙味。等我譯完這句話, 鄧口氣十分平和地回答:“中國的改革也好,開放也好,都是堅持社會主義的”。鄧還有板有眼地說:“我們要實現工業,農業的現代化,還有這個國防和科技的現代化,但在這四個現代化的前面,有四個字,這四個字就是‘社會主義’,也就是說我們搞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 講完這番話,鄧的目光環視了一下整個會見大廳,好像在看大家是否聽清楚了他的話。
鄧小平的這段名言后來曾被一些人曲解。他們認為每推動一項新的改革措施,甚至購買一臺設備,都要先問姓“社”還是姓“資”。而鄧小平的社會主義觀是一個整體概念,鄧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各種辦法,包括利用那些在資本主義社會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斷地增強和壯大中國社會主義的綜合國力,使人民普遍富裕起來,使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發展起來,這就是社會主義。鄧小平在1992年南巡經過上海視察貝嶺微電子制造有限公司時,曾指著一臺從國外進口的設備,開玩笑地問陪同人員:你說這臺設備姓“資”還是姓“社”?并自己回答:這臺設備原來姓“資”,因為是資本主義國家生產的,現在姓“社”,因為在為社會主義服務。
鄧小平然后又說了一段話:“社會主義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為主體,二是不搞兩極分化”。穆加貝頻頻點頭。但鄧馬上接著說:“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現在這兩種所有制占整個經濟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時,我們也發展一點個體經濟,吸收外國的資金和技術,我們也歡迎中外合資合作,甚至歡迎外國獨資到中國辦工廠”,鄧強調:“這些都是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鄧用的還是傳統政治經濟學的術語,這也是當時主流經濟學家的術語,但實際上鄧已經大大拓寬了公有制的定義。他已經把中國正在進行的公有制改革都包括在公有制的定義之內。
對于穆加貝不甚理解的三資企業,鄧小平也為他做了一個相當獨到的分析。他耐心地替穆加貝算了一筆帳:“一個三資企業辦起來,工人可以拿到工資,國家可以得到稅收,合資合作的企業收入還有一部分,歸社會主義所有”。好像為了說服穆加貝,鄧還補充道:“更重要的是,從這些企業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好的管理經驗和先進的技術,用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我注意到鄧在談向外國學習時,他關心的從來都不只是“硬件”,他也關心“軟件”,特別是如何把管理經驗學過來。另外,我也是第一次聽到這種對三資企業的解釋:他把三資企業中的社會主義成分一項一項地剝離出來,這的確是高明的算法,大概和鄧公打橋牌時喜歡精確叫牌法有共通之處。這種算法也為后來中國所有制的改革打開了思路。鄧的公有制概念已經包括了全民所有制,集體所有制和三資企業中有利于發展和壯大社會主義綜合國力的成分。鄧的思路無疑是超前的。
鄧接著說:“這樣做不會,也不可能破壞社會主義經濟。我們倒是覺得現在外國投資太少,還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隨后鄧談到了中國會不會出現兩極分化的問題。這也是現在國內爭論頗為激烈的問題。鄧當時是這樣說的:“至于不搞兩極分化,我們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注意到了這一點。如果導致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看到穆加貝目光中還有疑慮的眼光,鄧又自問自答地說道:“中國會不會產生資產階級?我看個別資產階級分子可能會出現,但不會形成一個資產階級”。今天不少人引用鄧這段話,說既然今天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改革就算失敗了。這是一種頗為偏激的看法。回顧30多年的改革開放,雖然兩極分化的趨勢明顯,改革政策也有不少失誤,但是鄧小平的總體改革戰略已經基本實現,中國的迅速崛起,全世界有目共睹。雖然一個富裕階層已經出現,但同時中國絕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與改革開放前相比,有了巨大的提高。我看了哈佛大學學者幾年前在北京做的一個民調,雖然大部分人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拉大了,腐敗增加了,但同時絕大多數人也認為:在中國,通過自己誠實的努力,是可以改善自己命運的。也就是說盡管中國經歷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盡管各種社會問題層出不窮,有些還非常嚴重,但中國社會還能使絕大多數人感到這種最基本的公正。從世界的角度看,這是很不容易的,這也是中國的希望所在。中國的另外一個巨大進步就是國家的綜合實力與日俱增,特別是財稅收入的大幅增加,為建立一個更為富裕公平的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我后來多次為鄧小平做過翻譯,發現他有兩條是不變的,他講過很多次:什么是社會主義我們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我們還在探索,但他同時又說有兩條一定要堅持,一是黨的領導不能動搖,二是公有制占主體不能動搖。現在回頭來看,這就是鄧小平的底線思維。社會主義的探索過程可能會出現許多問題,但只要守住這兩條,即使出現了問題,我們也可以較快地糾正過來:比如地區差別大了,我們就推出了西部大開發計劃,這些年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速度都比沿海地區快;醫療改革市場化走得太遠了,我們可以重起爐灶,啟動新的醫改;養老保險從無到有,到現在的全覆蓋。總之,有了這兩條,即使發展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也可以得到糾正。中國模式糾正問題的能力總體上比西方模式強得多。
盡管鄧小平對穆加貝做了耐心的解釋,但執著的穆加貝似乎還是有點不放心,他又對鄧小平說了這樣一句話,如果中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將會給世界進步力量帶來巨大損失。此時,我察覺到鄧公的面部表情中有那么一絲不耐煩,這也是我多次給鄧小平翻譯中看到他的唯一一次不耐煩。鄧把自己的煙蒂在煙缸里掐滅,又一次習慣性地用食指點著前方,用濃濃的四川口音說了的這么一句話:“我們還有強大的國家機器。”他說得很響,很清楚。然后又說:“一旦發生偏離這個、這個社會主義方向的情況,我們的這個國家機器就會出面干預,把它糾正過來”。鄧接著說:“開放政策是有風險的,會帶來一些資本主義腐朽的東西。但是,我們的這個政策、社會主義的政策、我們的國家機器是有力量的,是能夠去克服這些東西的。所以呀,事情并不那么可怕”。鄧以這樣的口氣,這樣的措辭,談這么一個敏感的問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縱觀人類歷史,沒有一個大政治家是回避暴力的,鄧不宣揚暴力,但他的切身經歷使他可能比任何人都了解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的多少混亂和動蕩。在我的感覺中,鄧的腦海里總是有一幅國家震蕩、兵荒馬亂、血流成河,民不聊生的意象。我后來做過一個粗粗的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79年的改革開放的140年間,中國持續的太平年景最長沒有超過八、九年,中國現代化的進程總是一次一次被打亂。農民起義、外敵入侵、軍閥割據、內戰連綿、政治運動,結果國無寧日,百姓遭殃。最后,正是鄧小平這位中國最高領導人下了決心,把追求中國的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放在最優先的地位,結束給國人帶來無數災難的政治動蕩,使中國走上現代化建設的快車道,整個國家也因此而迅速崛起。
回頭看來,為了制止中國再次陷入混亂,鄧是作了最壞打算的。我后來替鄧公做翻譯,幾乎每次他都談到“中國不能亂”這個主題。不管如何評論這些年中國政治的風風雨雨,不管中國的體制仍存有多少不如人意的地方,不管中國今后變革還會經歷多少迂回曲折,但鄧小平“中國不能亂”的觀點似乎已成為當今中國多數人的共識,這是彌足珍貴的。 鄧1992年南巡講話時曾深有感觸地說過,歷史留給中國的發展機會不多,國家垮起來“可是一夜之間啊,垮起來容易,建設就很難”, “亂了十幾年都恢復不過來”。這是鄧的肺腑之言。過去的20多年里,就我自己走訪過的國家中,由和平轉入劇烈動蕩乃至戰亂的國家就有二十多個。最令我刻骨銘心的是南斯拉夫的解體,我1986年訪問過南斯拉夫,當時的南斯拉夫是一個遠比中國發達的社會主義國家。但該國的知識精英和政治精英均被淺薄的西方話語忽悠,結果就是內斗四起,沖突和戰爭就像多米諾骨牌,一場接一場發生,最終是國家解體,20多萬人喪生,無數致殘,數百萬人流離失所,創下了二次世界大戰后歐洲最大的人間悲劇。塞爾維亞駐日內瓦聯合國機構的大使沃克維奇先生是我的學生,為我寫過一篇比較鐵托和鄧小平的論文,他是這樣結尾的:“鐵托死后,他的南斯拉夫很快就煙消云散了,而鄧小平死后,他的國家成為世界上最繁榮的國家之一”。
(八)
鄧關于社會主義的話題還在繼續。
“社會主義究竟是個什么樣子,蘇聯搞了很多年,沒有完全搞清楚”。換言之,鄧不僅認為中國過去沒有搞清楚什么是社會主義,蘇聯等國家也沒有搞清楚。鄧接著說:“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新經濟政策是列寧在上世紀20年代采取的一些比較靈活的促進經濟發展的方法,包括把土地租給農民,吸引外國資金和技術,開展對外貿易等。我后來查了一下,鄧是1926年抵達莫斯科學習的,在蘇聯整整呆了一年。雖然列寧已經去世,但1926年還屬于新經濟政策的后期,鄧在蘇聯期間可能親生體驗到了新經濟政策務實的一面,體會到了社會主義可以利用資本主義中的有益東西來發展自己。這樣做,有風險,但總體上利大于弊,中國也可以承受這種風險。
回頭看,鄧這段時間內在蘇聯學到的馬克思主義,似乎也更接近馬克思的本意,不像后來從莫斯科留學回來的、言必稱斯大林的王明。鄧小平關于蘇聯新經濟政策的話,也不是隨便說說的。我后來至少兩次聽他對外賓講過列寧的新經濟政策,顯示了他對蘇聯整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這段歷史情有獨鐘,反映了鄧本人的基本價值取向。鄧多次說過,這以后,“蘇聯的模式僵化了”,指的就是后來取新經濟政策而代之的斯大林計劃經濟模式。
鄧接著非常誠懇地對穆加貝說:“穆加貝同志,在社會主義建設方面,我們的經驗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正反兩方面的經驗都有用。但請你們特別注意我們左的錯誤。”鄧提醒穆加貝注意中國走過的彎路。鄧說,“我們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們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點進入共產主義。但這往往使我們不能冷靜地分析主觀客觀方面的情況,容易違反客觀世界發展的規律。中國過去就是犯了急性病的錯誤。我們特別希望你們注意中國不成功的經驗”。 好像怕對方沒有聽清楚。他又重復了一下:“我還是這句話,希望你們多注意中國那些不成功的經驗”。這時,鄧略微停頓了一下,等我翻完這段話,他又補充了一句:“外國的經驗可以借鑒,但是絕對不能照搬”。
時間飛逝,很快一個小時就過去了,雙方都有言猶未盡的感覺。鄧說,“我們的同志編輯出版了一本小冊子《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里面是我的一些講話,有十二大的開幕詞,不知你讀過沒有?”穆加貝坦率地搖搖頭。并說,非常想看看這本書。這時,我看到吳明廉已經走了出去,大概去布置工作人員趕快去找這本小冊子的英文版。據說禮賓司的一位小伙子馬上要了車,趕去北京王府井的外文書店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英文本,但卻被告知書店無貨。 后來吳告訴我,外交部禮賓司的一位同事正好買了一本,準備和中文版對照學英文的,還算新。禮賓司就把這本書要來,作為鄧的“禮品”送給穆加貝了。
鄧一生寫的東西不多,但發表的談話很多,他對自己談話整理出來的書面文稿看得很重。我多次聽他對外賓說,我的那個集子里對這個問題有非常準確的表述。但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喜歡鄧的原話,那些帶有鄧個性的東西,那些隨意的發揮,那些土話,那些不怎么規范,也不面面俱到的東西,甚至帶有“這個,這個”的原汁原味。它們能更好的反映鄧作為一個人的樸素本色。鄧小平和他講的道理實在都是很樸素的。穆加貝最后對鄧說,“和鄧主任的談話使我堅信中國仍然在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
談話結束后,兩人站起來握手話別。穆加貝說:“我相信您一定能健康地看到香港回歸”。鄧詼諧地說,“還要看馬克思能不能批準”,在場的人都笑了。鄧又補充了一句:“可能還要和馬克思談判談判”,大家笑得更厲害了。大概是一講到香港回歸,鄧自然聯想到了中英之間為期一年多的談判,聯想到了和馬克思也要談判談判。鄧小平的樸實、詼諧和幽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下午1點15分,穆加貝離開釣魚臺國賓館去首都機場,坐北朝鮮的專機去平壤。坐車里只有他和我,還有司機。陪同部長楊波先去了機場等候。穆加貝拉開一點兒車上的紗窗,對我說,一個大國的領導人能夠說自己過去受到了懲罰,“這個詞很重啊”,他這是指鄧談大躍進時所用的詞。他還問了我一個問題:你這個年紀的人對文化大革命有印象嗎?我說,有一些印象,我看過海外歸來的科學家掃廁所。穆加貝此時頗為感嘆,看著北京大街上秩序井然的行人和車輛,說了一句給我印象很深的話:“中國真是個奇妙的國家。我文革的時候也來過中國,表面上一切都是那么安寧和平靜,看不出任何問題”。我隱隱地感覺到鄧小平的談話沒有完全說服他。
回顧這些往事,感觸良多。我常想,如果穆加貝能夠記取鄧小平當年給他的忠告,也許津巴布韋今天就不至于陷入如此困難的局面。當然,津巴布韋乃至整個非洲面臨的挑戰非常復雜,絕大多數非洲國家尚未找到符合自己民情國情的成功之道,他們還在探索中,也許還要摸索很長的時間。今年六月,我們復旦大學中國模式中心與牛津大學中國中心聯合舉行了一次“中國模式與非洲發展”的高端研討會,我們強烈地感受到:非洲朋友渴望了解中國的成功之道,渴望能在非洲復制中國奇跡,甚至可以說這正在成為一種新的“非洲夢”。當然,這絕非易事,但我們還是要為非洲國家祈福,也愿意與非洲朋友分享中國的經驗和教訓。
還是回到鄧小平吧。我曾在不同的場合總結過自己對鄧小平的印象,主要是四點,一是眼光:鄧小平是一個大戰略家和軍事家,具有超長的戰略眼光。西方政客一般談的是“一百天內,要怎樣怎樣”,鄧小平是“一百年內,要怎樣怎樣”,今天世界上很少有眼光如此長遠的戰略型政治家。中國這么一個大國,長遠的戰略定下了,近期的問題就比較好解決。他提出的黨的基本路線100年不動搖。他堅持黨的領導和公有制占主體,公有制可以有各種形式,只要公有制占主體,即使一時出現了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最終也有辦法在發展中逐步解決,這些都屬于跨長度的大戰略。
二是思路:鄧小平是一個思想者。他在我腦海中浮現最多的形象,就是他坐著,靜靜地抽著煙思考問題,目光注視著前方。他喜歡和別人談一些“自己腦子里正在轉的東西”,他的許多新思路經常能使人眼睛豁然一亮。他對華國鋒的評價就是華沒有多少自己的東西。他1992年南巡中最令人眼睛豁然一亮的那段話就是:“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經濟手段”。一下子把糾纏了中國改革開放很多年的問題說清楚了。
三是清醒:鄧小平是一個頭腦非常清醒的政治家,相信實踐出真知,他堅持一切外國的思想和做法,都要先經過中國的實踐來檢驗,再確定是否在中國推廣,絕不能盲從。他反復講:不要靠本本,而要靠實踐。這種高度務實的理性態度使中國避免了民主浪漫主義(即民主原教旨主義)和市場浪漫主義(即市場原教旨主義),避免了西方話語的忽悠,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四是大氣:作為一個人,他大氣,他樂觀豁達。他一生中多次與死亡擦肩而過,多次大上大下。一個杯子里只有半杯水的時候,他總是看到有水的半杯。出現危機的時候,他總看到危機背后的機會。畢竟是指揮過千軍萬馬的領導人,他講話也非常大氣。一次我給他做翻譯,講到打仗,當時外賓問他,你們和越南打自衛反擊戰,沒有擔心蘇聯介入嗎?當時的蘇聯是個超級大國,軍事比中國強大很多。鄧小平是這樣回答的:蘇聯是個超級大國,但是一個小小的阿富汗都打不下來,怎么敢打中國呢?這也是一種底線思維,做決定的時候,把事情推倒最壞的結局,然后看能不能應對,能應對他就出牌了。
從1983年起,我以各種身份,斷斷續續走訪了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距離觀察過的中外政治領袖人物近百人,鄧小平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鄧公確實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一個改變了中國,并在某種意義上改變了世界的人。我有幸在自己生命最寶貴的年華中與這個偉大的生命有所交織,感受了他作為一個領袖的睿智和勇氣以及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情趣,隨后又在一個更為廣闊的范圍內,感受到了他的思想和智慧給中國,乃至整個世界所帶來的深刻變化和深遠影響。在鄧公誕辰110周年之際,謹作此文以緬懷這位難忘的人。
張維為:從來沒見過這么精彩的人——鄧小平與中國大轉折
【8月15日,復旦大學中國發展模式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科院中國學所所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維為教授在上海社聯大樓群言廳舉辦了主題為“鄧小平時代與中國大轉折——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講座。80年代中期,張維為教授曾擔任鄧小平等領導人的英文翻譯。演講中,他從鄧小平“犀利、堅定、深邃、意志如鋼”的眼神談起,回顧了鄧小平會見金日成、穆加貝、羅林斯等外國領導人的經歷。本文系演講全文,觀察者網獨家首發。】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到上海社聯,到“望道講讀會”來談談鄧小平與中國歷史大轉折,在紀念鄧小平誕辰110周年之際,我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些我個人對鄧小平的回憶、觀察和研究,談一些自己的看法。最近一直在播電視劇《鄧小平》,有人問我這個電視劇拍的怎么樣,我自己覺得演員總體上是可以的,特別是講話、聲音、用詞、語音、語調都很真、很像,但是如果說有一點點遺憾的話,那就是他似乎沒有鄧小平的眼神,鄧小平的眼神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一般情況是很淡定、慈祥的老人,但你仔細觀察他,特別是他講話,哪怕一刻鐘,他的眼神會給你一個非常深刻的印象:犀利、堅定、深邃、意志如鋼。這是不能苛求的,電視劇里的演員當然是個優秀的演員,但是要有鄧小平相同的經歷、智力、閱歷,那是不可能的。
昨天看到那一集講的是恢復高考,我是從工廠里直接考進復旦外文系的,不容易,我當時真沒想過還會有機會讀大學,我在工廠里工作了三年,然后參加了77年的高考。但有一點挺好,我們從聽到高考的消息到參加高考,好像就是三個月的時間吧,沒有像現在那樣從小學到高中一直在備戰高考。但那年考上大學的都是平時真正喜歡讀書的人。我當時在工廠里工作,廠在上海郊區,從徐家匯坐50路公交車到底。我們的廠長特別高興,廠里去了三十多個人考,就我一個人考上了,而且還是復旦,廠長就用卡車敲鑼打鼓一路把我送到家里,把喜報貼在我家弄堂口。我哥哥也在同一天收到復旦物理系的通知書,當時全家的歡快心情今天還記憶猶新。
現在我來談談鄧小平。鄧小平首先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一個很本色的人、一個活生生的人。當然,只有近距離接觸才容易感受到。我這里講一段經歷,1987年11月我給萬里副總理做翻譯,當時采訪萬里的是美國記者、作家索爾茲伯里,他曾擔任過《紐約時報》的副總編,80年代寫過一本書《長征:聞所未聞的故事》,他重走了長征路,采訪了上百個參加過長征的紅軍將領和士兵,這本書寫得非常好,成了當年的暢銷書。他寫完長征之后,還想寫一本講中國改革開放的,他想寫鄧小平。當時中央軍委的楊尚昆支持他的寫作,他想見的領導人幾乎都見到了,包括胡耀邦和趙紫陽,但就是沒見到鄧小平,所以索爾茲伯里見到人就問鄧小平。他見到萬里副總理也問鄧小平,萬里先講了鄧小平1974年讓他抓鐵路,當時造反派在徐州打派仗,鐵路無法正常運行,鄧小平下令說你去把鬧事都抓起來,一天抓一個,一年抓365個,必須確保京滬線通車。
萬里無意中透露出曾與小平打橋牌。索爾茲伯里一下子抓住了這個題目,他說:打橋牌是很有意思的游戲,一般玩游戲都希望有一點刺激,有的人喜歡有點錢,有的喜歡其它事情,你們中國領導人打橋牌,有沒有什么刺激的東西?萬里說我們也有,我們是誰輸了就鉆桌子。索爾茲伯里抓住這個細節,他問如果鄧小平輸了的話,鉆不鉆。萬里笑了,他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他就說鄧小平牌打得好、牌技高。索爾茲伯里追問,他從來不輸嗎?不可能吧?萬里說,他輸了我們其他人都會說:你不用鉆了。到最后萬里被逼得沒辦法,只能說:這是我們大家定的規矩,誰輸了都要鉆,但他始終沒說鄧小平鉆了桌子,回答完了,他自己也大笑。索爾茲伯里后來在書中是這樣寫的:“鄧小平打牌爭輸贏,但不賭錢,輸者得鉆桌子,鄧小平輸的時候,牌友們總是說‘你可以免了’,但鄧小平總是說‘我要鉆,這是我們打牌的規矩’,于是他就鉆了起來,但由于身材矮小,鄧小平鉆桌子比較容易。”雖然這是個比較輕松的故事,但也說明鄧小平的一個特點,他比較講規矩,是個定了規矩就認真做的人。我們改革開放中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例如選賢任能制度、梯隊接班制度等等,現在都已經形成了一整套制度,這對中國長治久安的意義怎么評價都不過分。
鄧小平有個性的故事還有很多。那年他見意大利記者法拉齊,法拉齊提了很多尖銳的問題,他們談了幾個小時。中間休息的時候。鄧小平問他:“你跟你父親也這樣說話嗎?”法拉齊說是的。鄧小平笑著說,那你父親不給你一個耳光嗎?小平是一個很本色的人。實際上很多老外也喜歡這種個性,法拉齊采訪鄧小平后寫了很長的感想,說從來沒有見過這么精彩的人,很有個性,很犀利。
金日成和鄧小平在一起(圖片為作者本人提供)
這張照片是金日成和鄧小平在一起,放這個照片是想回憶一段往事。我是1983年進外交部翻譯室的,主要工作就是給黨和國家領導人做翻譯。剛進去時我們的級別還比較低,當時就出現一個矛盾,我們自己翻譯的東西自己不能看,屬于絕密文件。但翻譯要熟悉領導人的講話,熟悉他們的思路、口氣、慣用語、引用的詩詞等,翻譯室領導就請示部領導,后來我們這些新手被破格允許閱讀鄧小平會見外賓的談話記錄。
鄧小平1982年與金日成的幾次談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當時朝鮮經濟非常困難,金日成跟鄧小平說,我們想盡辦法克服自然災害,巴基斯坦總統哈克將軍曾說,巴基斯坦的科技人員發現鵪鶉蛋營養比雞蛋要高兩到三倍,所以我們現在更多地養鵪鶉,這比養雞更劃得來。我覺得這是很新鮮的事,但鄧小平沒有特別的反應,而是說:我們的重點還是放在解決思想路線問題。他回顧了1978年9月訪問朝鮮之后,在中國東北一路視察時所講的一些話,現在一些學者開始研究鄧小平的這個“北方講話”了。“北方講話”中有幾點非常關鍵,一是提出要解決思想,要恢復毛主席提倡的“實事求是”,二是明確講了社會主義不是貧窮,社會主義必須是富裕。這段話收錄在《鄧選》第三卷里:“我們干革命幾十年,搞社會主義三十多年,截至1978年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只有四五十元,農村大多數地區處于貧困狀態,這怎么能體現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呢?”另外,當時四人幫被打倒之后,華國鋒主席開展了揭批四人幫的運動,當時習慣的說法是要把這個運動“進行到底”。鄧小平說什么叫“進行到底?”他說“我看半年差不多了,運動的時間不能過長,把班子調整好就可以了”。為什么?他希望盡快把整個國家轉入發展經濟、實現現代化的軌道。
他當時就提出了要按經濟規律辦事,到長春市,他跟長春市的領導人說,是不是要考慮讓政府變成為發展經濟服務,這是1978年。另外他還說,我們關起門來不行,要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吸收他們的資金。他到大慶參觀,問大慶有沒有計算機,大慶當時有計算機。他問:你們的計算機每天開啟多少小時,得到的答復是每天兩個小時,他說這怎么行,這和撥算盤差不多,計算機要搞一個計算中心,24小時開放,形成一個網,可見他當時的思想已經很超前了。我回顧這一段歷史,雖然不是我自己經歷過的,就是想說明這么一點當其他社會主義或者前社會主義國家考慮的還是小打小鬧,技術性的改革調整,鄧小平已經在考慮根本性的問題,要進行思想路線的調整和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現在回頭看,這是很了不起的。
我自己把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模式分為三種,第一種是朝鮮和古巴的保守改革模式,基本是維持計劃經濟,引入有限的市場調節,但總體收效不大,經濟仍然屬于貧困型。蘇聯和東歐是第二種,是激進改革模式,其實他們也嘗試過小打小鬧,但包括走得最遠的匈牙利等在內的所有國家,都沒有邁出社會主義國家可以搞市場經濟這一步,最后也沒有成功,再加上西方話語的忽悠,他們就干脆完全采取了西方模式,激進的改革,實際上是一場革命,舊的體制瓦解了,搬來了西方的多黨制和市場經濟,結果還是沒有搞好。蘇聯解體時,俄羅斯經濟規模比中國還大,今天整個俄羅斯的經濟規模滿打滿算只有中國的四分之一,我們今天僅外匯儲備一項,就是四萬億美元,比俄羅斯的GDP和中東歐的GDP加在一起還要多,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變化,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模式是穩健改革模式,效果比保守改革模式、激進改革模式都好,好很多。
這張照片是我第一次給鄧小平做翻譯,1985年8月28日,鄧小平會見津巴布韋當時的總理穆加貝,這個人現在90歲了。這場會見我印象非常深刻,穆加貝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領導人,他是游擊隊出身,坐過英國人的牢,他對毛主席非常有感情,他內閣一半的成員都是南京步兵學校培養的。他講話非常直率。他1981年第一次到中國來,當時我還沒有進外交部翻譯室,但談話記錄我看了,我還問了當時做這場翻譯的同事,穆加貝曾當著鄧小平的面,說我們不能接受你們否定毛澤東主席,鄧小平解釋說,我們沒有否定毛主席,我們都是毛主席的學生,我們是全面完整地理解毛澤東思想,恢復毛澤東思想的本來面目,對毛主席的歷史功過三七開,對他犯的錯誤我們也實事求是。鄧小平還說,如果沒有毛主席的話,我們都還在黑暗中徘徊。
到1985年我做翻譯的時候,穆加貝的觀點還是沒有大的改變,他第二次見到鄧小平還是擔心中國會走向資本主義。小平反復跟他解釋,先是從毛主席講起,告訴穆加貝,我們還是高舉毛澤東思想的旗幟。據我觀察,鄧小平對毛澤東的尊重是真的尊重。其實,文革的時候,鄧小平受到很大的沖擊,毛澤東對鄧小平還是加以保護的。從1969年到1971年,鄧小平被貶到江西拖拉機廠,據我看到的材料,他的警衛還是來自8341部隊。毛曾多次說過,鄧小平是人才難得,說他會打仗,人比較公道。鄧小平復出后也公開講過,我們絕不會像赫魯曉夫對待斯大林那樣對待毛主席。他還多次說過,毛主席是黨的旗幟、社會主義的旗幟,他的功勞和貢獻遠遠大于他的錯誤。
鄧小平見外賓一般提前20分鐘到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吳學謙外長把我介紹給鄧小平,說這是翻譯室的英文翻譯小張,鄧小平握了我的手,問我是哪里人,我說上海。他問我:知道霞飛路嗎?我說是淮海路吧。他對上海有感情,看的出來,因為他一生中很多寶貴的時光在這里度過,16歲經過上海去法國讀書,回來后又在上海做地下工作,作為中共中央的秘書長,他當時要把所有高級干部的聯系方式都記在腦子里,這是不容易的。他自己后來回憶,他第一次的婚姻在上海,愛人叫張錫媛,在上海因生孩子難產而去世。1949年之后,她的骨灰安葬在龍華烈士陵園。他自己也說過,他一生中最危險的一次經歷也是在上海,1928年和羅亦農接頭,辦完事,“剛從后門出去,前門巡捕就進來,羅亦農被捕。我出門后看見前門特科,一個扮成擦鞋子的,用手悄悄一指,就知道出事了。就差不到一分鐘的時間。”
與穆加貝的這次會見有一點戲劇性,穆加貝覺得中國可能會走向資本主義道路,而鄧小平說不會。鄧小平跟他講,我們要實現工業、農業、科技、國防的現代化,但是在“四化”前邊有一個詞叫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鄧小平說我們的社會主義“一個是公有制占主體,一個是不搞兩極分化”,這是他見穆加貝的時候說的。我們現在討論鄧小平可能會打“語錄仗”,因為一個偉人講過許多話,不分時空地引述,會造成一些誤解。鄧小平視察上海時,曾指著一臺進口儀器問周邊的人,它是姓社還是姓資,得到的回答是姓社,為社會主義服務,后來有人就說鄧是不問姓社姓資的。我自己理解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的思想是相當完整的,他的社會主義觀是一種大局觀、一種整體觀,他不是指具體的東西,這個是資本主義,那個是社會主義,他說很多東西都可以拿來為社會主義所用,最終的目的是使國家發展起來,使人民普遍富裕起來,使整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起來。
他會見中講了不搞兩極分化,現在我們看到很多文章里都說中國的貧富差距很大,兩極分化已經出現等等。當時鄧小平這樣說的,“至于不搞兩極分化,我們在制定和執行政策的時候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就看大家怎么理解,我與鄧小平的接觸中,發現他有兩條是不變的,他講過很多次,包括這次跟穆加貝也說,什么是社會主義我們還沒有完全搞清楚,我們還在探索,但他同時又說,有兩條一定要堅持,一是黨的領導不能動搖,二是公有制占主體不能動搖。現在回頭看,這就是鄧小平的底線思維。社會主義的探索過程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只要堅持了這兩條,即使出現了問題,我們也可以糾正過來:比如地區差別大了,我們就推出了西部大開發計劃,這些年中西部地區的發展都比沿海地區快;醫療改革市場化走得太遠了,我們可以推翻重來;養老保險從無到有,到現在的全覆蓋。我老說,因為有了這兩條,黨的領導、社會主義公有制占主體,即使發展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中國模式糾正問題的能力比西方模式要強得多。
因為穆加貝比較“左”,鄧小平花了相當長的時間,跟他講“左”給中國帶來的教訓,特別講了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鄧小平講了一句很重的話,說“我們受到了懲罰”,后來穆加貝在去機場的路上跟我說,“懲罰”這個詞很重呀。鄧小平也對公有制占主體做了解釋,對于穆加貝不太理解的“利用外資”,鄧小平說,“一個三資企業辦起來,工人可以拿工資,國家可以拿到稅收,合資合作的企業收入還有一部分歸社會主義所有,更重要的是在這些企業中,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好的管理經驗和先進技術,用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這種把合資企業中間的社會主義成分一項一項剝出來,我當時還是第一次聽到,說明鄧小平對所有制問題的深入思考,也為我們后來的公有制改革,包括今天講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打下了基礎。
會見中,鄧明確講除了要防“左”,也要防右,鄧講了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也就是“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講這四條,一氣呵成。后來穆加貝1987年再次訪華,還是我做的翻譯,那次鄧也講了四項基本原則,但畢竟又大了幾歲,鄧是講一條停一下,等我翻譯,當中還有“這個”、“這個”,穆加貝后來還問我“這個”是什么意思。但他自己反復講了這四項原則,這顯然是他深思熟慮過的東西。在這之前他見坦桑尼亞總理,他也解釋,四項基本原則就是為了一個目的:保持中國的穩定。他說沒有四項基本原則,親西方的自由化就將沖垮中國的現代化事業,鄧對這一點看的非常清楚。但同時他對每一條都做過解釋,這不是僵化四項原則,而是充滿活力的四項原則。比如他講堅持黨的領導同時也說改善黨的領導;他講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但他也講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實質是實事求是。實際上,在西方許多大學里,上馬克思主義課是很時髦的,他們把馬克思主義課程做成頗有品位的東西,對很多問題提出了獨特的見解,把馬克思的東西真的當做學問去做,他們的一些做法值得我們借鑒,我們現在大學里的基礎政治理論課,效果往往不好,有時候甚至變成反宣傳,這值得我們深思,馬克思主義不能是一種僵化教條的東西,這也是鄧小平的思想。關于社會主義鄧小平講得就更多了,他賦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以全新的意義。
這次會見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盡管鄧小平做了這么多的解釋,穆加貝還是不放心,他說我們第三世界的朋友還是希望中國一定要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我覺得鄧小平真的有點不耐煩了,他直白地說,“我們還有強大的國家機器”,并說,這個機器是有力量的,如果出現嚴重的違背社會主義方向的情況,我們要把它扭轉過來。現在回想起來,這也是鄧的底線思維,他對中國現代化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做了最壞的打算,包括后來的八九政治風波。鄧小平不會允許公開挑戰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那場政治風波的問題一直比較敏感,很多人都避著不談,但我一直說,我們講道路自信,什么問題都不必害怕。我自己長期在國外生活和工作,這個問題也回避不了。
今年6月初,我們去牛津大學開中國模式研討會,BBC還在播1989年那場風波,所以我演講完了,人家就問那場風波你怎么看,還是用所謂的民主與專制的話語來質疑我們。我說我來跟你講,這個問題并不復雜。當時中國有兩種政治力量,一種是一批學生所代表的,他們心中的英雄是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戈爾巴喬夫當時也正好來北京訪問,學生打出的口號是“今天的蘇聯,明天的中國”,英雄凱旋般地歡迎戈爾巴喬夫,戈爾巴喬夫當時的觀點是政治改革壓到一切。中國經歷了這么多風風雨雨,在當時的知識界,這個口號是有很大吸引力的。另外一種力量是以鄧小平為代表的政治力量,他認為蘇聯這樣做是愚蠢的,一定要把改善民生放在第一位,其他的改革包括政治改革都一定要服務于這個目的,照搬西方模式,搞政治改革壓倒一切是愚蠢的。當時由于種種原因,這兩種政治力量沒有辦法妥協,所以就出現了一個悲劇,但重要的是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人都認同鄧小平的觀點,對于中國這么一個超大型的國家,穩定是壓倒一切的。治大國如烹小鮮,只要保持穩定,經濟上奉行比較開明的政策,至少70%的中國人會感到高興,中國人勤勞,只要有政治穩定和比較開明的經濟政策,人民和國家都會富裕起來,這叫雪中送炭,然后再一步一步錦上添花,我們就是這樣一路走過來的。我這樣解釋,英國人或多或少聽懂了。中國今天取得如此巨大的奇跡,都是以政治穩定為前提條件的。
會見中又談到了香港,鄧小平就說希望能活到1997年7月1日看到香港回歸。穆加貝說你一定能健康地看到香港回歸的。鄧小平說,那得看看馬克思批準不批準,鄧后來還加了一句話:“可能還要和馬克思談判談判。”鄧小平的坦率和幽默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再講一下鄧小平和戈爾巴喬夫。給領導人做翻譯有一個好處,有時候領導人見完外國客人后會隨意地發表一些評論。我當時已經離開外交部了,蘇聯解體以后我問過外交部的老同事,我說鄧小平有沒有私下評論過戈爾巴喬夫。他說鄧還真說過:戈爾巴喬夫這個人,看上去很聰明,實際上很蠢。這個評論真是十分到位。1996年戈爾巴喬夫居然有勇氣去參加俄羅斯競選,得票率不足1%。1990年我去過蘇聯,戈爾巴喬夫正在推動大規模的政治改革,但是莫斯科商店里空空如也,95%的柜臺是空的,剩下商品中95%的商品是要排隊購買的,而且排長隊。
我去年去了云南紅河自治州一個貧困縣下面一個鄉的小賣部,它的商品都比1990年代莫斯科紅場最大的百貨商店要豐富。俄羅斯的朋友當時跟我說了一個笑話,說戈爾巴喬夫干得太差了,有一個人說,我要把他給干掉,他就帶著槍去克里姆林宮,但很快就回來了,人家說你完成任務了?他說沒有,他說克里姆林宮前排著長隊,人手一把槍。我后來把這個故事寫入了《中國觸動》一書。世界上最大國家的共產黨領導人雄心勃勃地推動所謂的政治改革壓倒一切,但蘇聯經濟已經崩潰。現在很多回憶錄已經出來了,蘇聯當時經濟崩潰到什么程度?最后戈爾巴喬夫不得不給老布什寫信,求借兩百萬美金,因為公務員和軍隊的工資都發不出了,老布什說不行,你還要繼續改革,結果國家就崩潰了。
這張照片是我第二次為鄧小平做翻譯,鄧小平見了穆加貝之后不到一個月,他又會見了加納元首羅林斯。(圖片為作者本人提供)
這張照片是我第二次為鄧小平做翻譯,鄧小平見了穆加貝之后不到一個月,他又會見了加納元首羅林斯。這張照片不是特別清楚,因為我自己沒有這張照片。這是我今年到北京開會,抽空去參觀國家博物館,原來的中國革命博物館,三樓有外國領導人贈給中國領導人的禮品展覽,突然看到有加納國家元首送給鄧小平的禮品,上面有這張照片,我就用手機拍了下來,不管怎么樣,也算是留下了一個紀念。羅林斯是真心誠意的要向中國學習。那次也很有意思,我估計45歲以上的人可能記得,1985年9月18日,當時中國共產黨召開一次全國代表會議。在黨的代表大會之間召開了一次全國代表會議,黨史上非常少見,可見它的意義特殊。那次會議主要是實現了新老交替,中央政治局下了十位老人,葉劍英等都退了下來,胡啟立、李鵬、田紀云、喬石、吳學謙、姚依林等六個新人上去了。現在看來,中國領導人的有序接班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這對中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鄧小平那天非常高興,他直接從大會會場走到了福建廳,到了福建廳之后對外交部領導問了三個問題,他說你們送來的材料我都看了,我問三個問題,第一,加納的政局穩不穩;第二,老百姓的生活這些年有沒有改善;第三,加納和西方的關系處理怎么樣?我覺得鄧小平一下子抓住了重點。我也走過很多非洲國家,政局普遍不穩,包括加納總統羅林斯本人也是通過三次政變上臺的,老百姓的生活大部分沒有多少改善,現在又有埃博拉病毒,我們特別謙虛,說我們還有很多的貧困人口,有一億人貧困線以下,我去看過貴州、云南的窮地方。以我自己的判斷,我們許多窮人到非洲國家,甚至到印度,怎么都是中產階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經歷過土地改革,我們農民有地有房子,即使一天收入一美金兩美金不到的農戶,吃飯也是三菜一湯,其它發展中國家的窮人遠遠到不了這個水平。這不是用西方的、聯合國的標準,而是用我自己的橫向比較的標準,也是實事求是的標準。中國人要推動以實事求是為準繩的標準創新,否則難以進行客觀的橫向比較,甚至還會被淺薄的西方話語忽悠。
非洲國家和西方的關系處理不好,往往是兩個極端,要么極端依賴西方,要么極端反西方。我們今年6月去牛津大學討論中國模式,有人問非洲國家是否可以采用中國模式,我說這確實很難。因為中國模式的前提是新中國是通過22年的武裝斗爭打出來的,而且1949年以后,新中國又和美國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交過手,我們為自己的民族獨立所付出的代價和展示的決心,是全世界少有的。一般的非洲國家不要說和美國抗衡,一個小國家比利時施加壓力,它可能都受不了,甚至BBC發一條新聞,這個國家可能就要亂了,他們的情況和我們國家是不一樣的,所以無法照搬中國模式,也沒有必要照搬。但非洲國家在政策上可以適當調整,對西方適度開放,對全世界適度開放,但一定要守住底線,趨利避害,這是中國的經驗,他們可以參考。
那次鄧小平見羅林斯,一上來就問他抽不抽煙,羅林斯說不抽,但您可以抽。鄧說,那我就抽了,他還指著自己手里的熊貓牌香煙,說這個香煙是“他們專門用來對付我的,尼古丁含量比較低”。然后就從黨的代表會議談起,說發展中國家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是人才短缺。中國解決的辦法是靠培養,另外還要利用好現有的人才,人才培養要有規劃,要有梯隊。當時鄧小平的心情特別好,因為改革開放起步順利,農村責任制的推廣,整個特區的建設都比較順利,所以鄧小平對羅林斯說“看來我們已經開始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羅林斯接下來要去廈門特區了解中國改革開放的經驗,鄧小平說你可以去看一看,有一些成績,但不要照搬中國的模式,要走自己的路。
會見結束后羅林斯就直接去機場赴廈門了,當時習近平是廈門市副市長,我們當時也見到了他。我接觸過十幾個非洲國家領導人,羅林斯是給我印象比較深的一個,他真心想學習別人的東西,為自己的國家做點事請。他一路感嘆,說加納人缺少理性,中國人非常理性。西方國家給我們一個模式,我們必須照搬,但你們的鄧小平說,你們要走自己的路,不要照搬中國模式,只有一個偉大文明的代表才能講出這樣的話。這次訪問給羅林斯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晚上都睡不著覺,一個人坐在釣魚臺18號樓的大客廳里沉思,外交部禮賓司的人著急了,讓我去勸他休息,他說他還在思考中國的經驗,睡不著覺。那是1985年,中國取得的成績就已經讓他非常震撼了。
最后他請鄧小平介紹改革開放的經驗,鄧小平說“如果說中國有什么適用的經驗,恐怕就是實事求是,也就是說按照自己國家的實際情況制定自己的政策和計劃。在前進的過程中要及時總結經驗,好的堅持貫徹下去,不好的、不大對頭的就及時糾正,恐怕這條經驗比較普遍適用”。這里簡單講一下中國模式這個概念,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大家不敢提這個概念,我自己記得,鄧小平本人就多次使用過這個概念。在這次談話中,在羅林斯最后走的時候,鄧小平也提醒他,不要照搬中國的模式。翻譯室有一個很好的做法,大家就領導人談話中的一些關鍵詞和難點進行討論,看如何翻譯為好,我記得我們當時就討論過鄧小平講的“中國模式”怎么翻譯比較好,是譯成the China model還是the Chinese model,最后的共識是the China model更好一些。鄧小平當時講中國模式,意思很直白,就是中國自己的一套做法和思路,就像我們講浦東模式、深圳模式、蘇南模式一樣,沒有強加于人的意思,它是對自己一套做法和思路的總結。我們過去回避這個概念,其實是不那么自信的表現。現在習總書記已經多次使用中國模式這個概念,他經常把中國道路和中國模式連在一起講,我覺得這是一種自信的表現。
讓我總結一下,鄧小平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四點,一是眼光,鄧是一個超長思維的戰略家。我給他做翻譯時,他已經80多歲了,但他談的都是今后10年、20年、30年那些自己可能看不到的事情,這是一個全身心致力于使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領導人。像中國這么一個超大型的國家,把一些長期的戰略性問題確定下來,比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等大的戰略性思維,其他事情就會比較好辦。二是思路,他是一個一直在思考問題的人,他每次聽完外交部領導的匯報之后都會思考片刻,一句話不說,一個人坐在沙發上,點上一支煙,眼睛看著遠方,這個思考者的形象一直定格在我的腦海里。在南巡講話時,他說,究竟是市場多一點還是計劃多一點,這不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主要區別,這些都是手段。他的思路一下子就把很多問題點清楚了。三是清醒,他頭腦非常清醒,強調任何新東西都要先試一試、看一看。《鄧小平》這個連續劇中有一點是準確的,在談到很多問題的時候,鄧小平都反復說這句話“要結合中國的實際”,這是鄧小平的風格。最后一點是大氣,鄧小平非常大氣,畢竟是指揮過千軍萬馬的,講話非常大氣。有一次我給他做翻譯,講到打仗,當時外賓問他,你們和越南打自衛反擊戰,你們沒有擔心蘇聯介入嗎?當時的蘇聯是個超級大國,軍事比中國強大很多。鄧小平是這樣回答的:蘇聯是個超級大國,但是一個小小的阿富汗都打不下來,怎么敢打中國呢?這也是一種底線思維,做決定的時候,把事情推倒最壞的結局,然后看能不能應對,能應對他就出牌了。
這里還可以提及一下他的南巡講話。蘇聯解體是1991年12月25號,他開始南巡是1992年1月28號,也就是蘇聯解體后的20來天,鄧小平當時就蘇聯和東歐的情況講了很多話。他認為蘇聯和東歐將會大亂,他說西方不要高興太早,他說世界正在出現大轉折,這是我們的機會。國內很多人在懷疑紅旗還能打多久,畢竟整個蘇聯陣營都垮臺了,但鄧小平看到的是機會來了,真是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他認為現在是可以證明我們能比資本主義干得更好的時候了。南巡講話表明鄧小平有點急,他看到了機遇,但他認為許多人還沒看出來,所以他有話要說。回頭看,中國這么大規模的開放真是一步險棋,大概只有中國這樣的國家能這樣做,一般國家做不了。一個小國家的GDP往往還不如一個西方跨國公司的資產多,怎么跟跨國公司談條件?但鄧覺得可以,我們可以全面開放,但不能失去自我。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布熱津斯基在回憶錄中曾記載,他對鄧小平派遣留學生的做法很驚訝,把中國最聰明的孩子送到美國去,難道他不知道當時中美兩國生活條件的差距嗎?他問鄧小平,你們準備派多少留學生?鄧小平反問,你們能接收多少?中國沒有限制。據說鄧小平在內部也說過,十分之一的人回來就是勝利,現在的留學生約有三分之二回來了,而且留學生選擇回國已開始成為主流,背后是中國的迅速崛起及其提供的大量機遇。
1994年12月9日,也就是20年前,我寫過一篇關于鄧小平的文章,發表在《國際先驅論壇報》上,也就是現在的《紐約時報》的國際版上。1994年春節之后鄧小平不出來了,外界都在談論鄧小平已病入膏肓,都在預測鄧小平之后,中國將天下大亂,甚至解體,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我的標題就是:鄧小平的思想極有可能繼續主導未來的中國。我今天早上把這篇文章又看了一遍,一個字不用改,站得住腳。我這個人比較自信,這種自信很大程度上來自于過去20來年,自己對中國的預測是準確的。這次我在上海書展上又推出了新書《中國超越》,與我的《中國觸動》、《中國震撼》一起,構成自己思考中國的一個三部曲。新書中包括我對中國未來的一些預測,希望最終也會被證明是準確的。
我在書中說:中國是帶著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墨子、荀子、孫子等偉大先哲的深邃思想而崛起的,中國是經歷了上千萬人流血犧牲后真正獲得了民族獨立而崛起的,中國是在與世界全面互動并借鑒了其他文明無數長處之后而崛起的,這種國家的崛起不僅在物質財富上,而且在制度安排上,在文化理念上一定是超越西方和西方模式的,并一定會深刻地影響世界未來的格局和秩序。
我在書中引用的一組數字,中美中位家庭凈資產的比較,近年來,網絡大V們虛構了一個無比美好的西方世界,特別是無比美好的美國,但我在西方生活了20多年,對美國和西方的真實情況還是比較了解的。其實,家家都有難念的經,美國的老百姓究竟有多少凈資產?沒有多少。我老講這個話,上海多數的出租車司機比50%的美國人都要富。美國家庭的中位凈資產在金融危機后一直在下降,根據美聯儲統計,2010年是77300美金,折成人民幣就是47萬左右。美國是個債務經濟,政府欠債,百姓欠債,你把債務全部去掉之后,家庭凈資產并不多,美聯儲的報告每年都發的,大家可以在網上查。
中國西南財經大學也做了一個報告,完全采用與美聯儲一樣的方式,調查了29個省的居民,2010年中國城鎮居民的中位凈資產40.5萬,農村要低不少,平均家庭凈資產為32萬,我在中美比較中沒有引用農村家庭凈資產數據,因為中國農村的土地現在還沒有定價,如果農村土地確權后,土地的價值恐怕是不得了的。我們農村現在正在進行土地確權,也就是說五年之后再來比較也許更靠譜,但中國城鎮的家庭是可以和美國進行比較的,畢竟中國城鎮人口已經是美國人口的兩倍。雙方的中位家庭凈資產差別已經不大,就是一萬美金的差別,而且是整個中國的情況,把上海和西藏都拉平了。如果用版塊來看的話,我們發達版塊人口和美國差不多,3億人左右,中國發達板塊的中位家庭凈資產,我估計已經超過了47萬元,47萬元在上海應該屬于弱勢群體甚至貧困戶了。不管今天中國存在多少問題,但從國際標準看,多數家庭已經富裕起來了,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我們對此先要肯定,再來自信地解決存在的問題。
我還可以講一個柏林機場的故事,我們現在談腐敗問題,黨中央反腐力度很大,大部分百姓感到高興,但也有一些人,說原來我們的官員都這么腐敗啊,所以我要講一下柏林機場的故事。我們建設長江三峽這么大的工程,違規資金是多少,西電東送這么大的工程,違規資金是多少,我看了中央審計署的報道,分別是34億和64億元,兩個加在一起是100億元,折成歐元是12億,我覺得這些違規資金的問題應該嚴肅追究,該懲罰的一定要懲罰,該坐牢的一定要坐牢。德國是西方相對來說最成功的經濟體,一般認為腐敗是比較低的,但德國人現在都在議論柏林新機場建設的丑聞,這個機場從2006年開始建,當時的預算是12億歐元,現在我看到最保守的估計已經是42億歐元,按中國標準來看的話,大部分大概都屬于違規資金。我們是兩個跨世紀的工程,已經建設完畢了,違規資金加在一起是12億歐元,這當然不光彩,但他一個柏林新機場,規模還沒有浦東機場大,拖到今天還沒有建完,違規資金已經是天文數字了,實際上,德國基礎設施大項目還有很多丑聞。我老說國際比較最有說服力,我不是說我們的模式好到天上去了,我們的模式有自己的問題,但在國際比較中,中國模式相對勝出,當然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也應該做得更好,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信心。順便說一句,德國的中位家庭凈資產比美國家庭還要低一點,也低于中國的發達板塊、低于上海。
鄧小平1994年最后一次到上海視察,他到了新錦江飯店43層的旋轉餐廳看上海城市的夜景。1990年浦東開發,鄧小平要求“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鄧小平此時看到的上海夜景,已經相當美麗,他頗有感觸地說“上海變了”。我三月份去柏林開會,晚上看BBC的節目“自由2014”,里面有一個退役的加拿大宇航員,拿著一張他冷戰時期從太空拍的柏林夜景的照片,他說,你們看,明亮的部分是西柏林,黯淡的部分東柏林。他說這是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一個是富裕的民主國家,一個是落后的專制國家。可是我們一到柏林,就發現柏林的機場太簡陋了,不如中國任何一個中國省會機場。柏林的街道,空空蕩蕩,沒有活力;柏林的夜景只能說是路燈還亮著,與上海璀璨的夜景差別太大了,如果拿上海今天的夜景和柏林的夜景來比較,如果還是按照那個加拿大退役宇航員的邏輯,那么中國就是富裕的民主國家,德國就是落后的專制國家。其實不是德國是民主還是專制,也不是中國是民主還是專制,而是這種西方“民主還是專制”的話語已經遠遠落后于我們這個時代了,如果一定要把世界上的國家分為兩大類,那只有良政和劣政兩類。
好萊塢最近拍了一個電影《Her》,故事發生在洛杉磯,但背景是上海浦東陸家嘴,別人問導演Spike Jonze說為什么美國的故事放到上海去拍,他說上海代表世界城市的未來。我們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遺憾的是我們一些國人還是自信不起來,該自信了,否則是要被歷史大潮淘汰的。我們對西方一定要平視,平視才能看清對方,才不會被忽悠。上海超越,中國超越,我想這就是對鄧小平的最好緬懷。我就講這些,謝謝大家。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李楚悅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評論 59促消費為什么沒有起色?這與搞創新不矛盾 評論 166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評論 286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評論 173這一領域,普京指示要確保同中國合作 評論 124最新聞 Hot
-
時隔40年,美國遺留的毒垃圾終于處理了
-
沙特處決6名伊朗人,伊方:不可接受!
-
馬上走人了,還要對中國無人機動手
-
馬斯克:拜登,100%叛國
-
“美歐經濟學家們集體搖頭”
-
“流入中國的主權基金激增21%”
-
中國首次實現!“領先馬斯克的星鏈”
-
“我倆聊吧,氣瘋他們”
-
以防長放話:如果哈馬斯不放人,加沙將遭到久違的猛烈打擊
-
《經濟學人》“勉強”承認:中國量子發展模式“也許”更好
-
15死!新年首日,“恐襲”疑云籠罩美國
-
“美國農民買中國貨,原因很簡單”
-
美國首席大法官:那誰試圖恐嚇法官
-
“波蘭外長,你被CIA收買了?”
-
他宣布辭職,炮轟內塔尼亞胡政府
-
更多細節:美國公民、退伍老兵、案發時揮舞ISIS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