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軍:中國經濟的理論貢獻,一個重要因素被忽視了
【導讀】 5月13日晚,當代經濟學基金會第六屆思想中國論壇在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隆重舉辦,論壇主題為“中國增長奇跡:來自不同流派的觀點”。
本文為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經濟學院院長張軍的發言全文,經作者和主辦方授權,觀察者網轉發此文。
張軍:謝謝姚洋的邀請,今天傍晚剛剛從上海飛到廣州,很高興在這里出席思想中國這樣一個重要的論壇活動。邀請方給我派的任務是希望站在新古典學派的視角,來分享一下我是怎么理解中國經濟成功發展的。我不能保證我將要分享的內容是新古典學派的,但是我想我在思考這個重要問題的時候,應該是沿著新古典經濟學的一些線索深入的,只不過我認為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最終離不開一個政治經濟學的框架。
張軍教授在第六屆思想中國論壇作主旨演講
中國經濟成功的不同解釋
我們都知道中國經濟的成功崛起吸引了很多很多經濟學家的注意力,因為中國成功發展的現象最初并不在主流經濟學所能預測的范圍里。中國在制度上不是一個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典型范例。因此,經濟學家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因素導致了中國的成功發展。
我這里簡單地提一下文獻里對中國的發展奇跡所做的幾個代表性解釋。比如說諾頓(Barry Naughton)教授提出的“計劃外的增長”(growing out of the plan)的理論。我在1997年出版的《雙軌制經濟學》大概也是側重于從計劃向市場轉軌的獨特策略來理解中國的經濟增長。
另一個理論是林毅夫教授三十年來一直在倡導的比較優勢理論,現在擴展到了所謂的“新結構經濟學”框架。新結構經濟學的分析更加注重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的結合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性。考慮到有效市場的存在是顯示生產要素真實價格的前提,而后者決定了一個國家在哪些產業領域具有潛在的比較優勢。這樣一來,作為發展經濟學或經濟追趕的理論,如果以有效市場條件作為前提,對絕大多數落后的國家而言顯然是有些苛刻了。
我想,發展經濟學,無論什么理論,研究重點不在于告訴一個國家應該發展什么樣的產業才能更好地實現經濟發展,而在于回答那些看上去并不具備經濟增長條件、但卻實現了經濟追趕的國家或地區,是怎么獲得成功的? 它們做對了什么?采用了什么可行的發展戰略?為什么是這些國家而不是別的國家可以成功?
還有一個有影響的理論就是1993年許成鋼和錢穎一在倫敦經濟學院的工作論文中首次提出的,認為中國的經濟管理體制具有類似公司M型組織結構的特點,這個特點對于分權和地區間競爭格局的形成具有積極的影響,這是中國可以比具有單一型組織結構的俄羅斯更容易利用市場機制實現經濟發展的原因。
經濟學家張五常在2009年寫的《中國的經濟制度》這本書,也重點講到了稅收分成制下縣級政府之間的競爭對推動地方工業化的獨特角色。周黎安的一系列文章則從地方官員的晉升激勵構造了地方的GDP競賽機制,為中國的經濟增長提供了政治經濟學的視角。
最后,我也要提一下最近我的合作者、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朱天教授在牛津大學出版社推出的新書,書中他提出了一個理論,認為中國經濟的增長率之所以普遍高于很多發展中國家,主要是儲蓄率高和注重教育造成的,而這些又跟我們家庭保持的勤儉節約和重視子女教育的傳統文化有關系。
很容易看出,以上這些理論總體上還是過于強調了中國的獨特性。M型結構也好,雙軌制的轉軌策略也好,包括獨特的中央地方關系、傳統文化等等,這些都是比較特色的東西。這些獨特性當然對于我們理解中國經濟的成功崛起是有幫助的。
但是,解釋中國經濟成功的理論如果過分強調獨特性,就會局限其合理性的范圍,理論的解釋能力也相對有限。有沒有可能把中國的經濟發展現象在更一般的理論框架里得到解釋?如果可以,那么中國成功的邏輯就能對主流經濟學,特別是對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拓展有更大的貢獻。
西方經濟學不足以解釋中國經濟成功
我這兩年一直在思考到底從哪里入手,才能更一般地總結中國經濟發展的經驗,提出能超越中國現象、能解釋更多現象的理論?中國經濟發展的現象跟那些在戰后也能成功提升人均收入水準的經濟體,有什么相似之處?尋找到共同點才有可能回答我的這些問題,才有可能提供一個更一般的理論框架。
尋找共同點需要我們從一些現象的觀察開始。一個最直接和簡單的經驗觀察是,中國在過去40年的經濟發展中經歷了可貿易部門的快速擴張,特別是制造品出口的擴張。這可以從貿易依存度與出口依存度的數據中直觀地看出來。
我們知道,出口依存度和貿易依存度的擴張,事實上也是東亞奇跡最重要的現象。雖然日本的貿易依存度在戰后的表現相對較低些,但我在日本京都大學的老朋友提醒我說,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后,確實也有過出口擴張和貿易依存度快速提升長達幾十年的經歷,從不足10%到了接近60%。當然,日本的經濟體量比四小龍大得多,也是它在戰后時期貿易依存度不如四小龍那么高的一個原因。
中國和東亞奇跡的經濟體在經濟快速發展中都擁有更高的貿易依存度,我認為是個重要的現象,它提醒我們這些經濟體在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都實行了類似的貿易擴張戰略,特別是出口促進的戰略。所以,研究這些地區的發展戰略是在理論上解釋它們為什么成功的一個更具一般性的起點。我認為,在發展戰略的框架里發展出一些理論不僅是可能的,而且可以拓展主流經濟學和現有的發展經濟學的分析范圍。
我認為,發展戰略對于理解戰后那些經濟發展成功者的成功之道是非常重要的,畢竟作為后來者,那些先行的工業化國家或發達經濟體已經是模仿和追趕的對象,所以在經濟發展方面,國家執行什么樣的追趕政策是非常重要的。相對而言,近代歐洲工業革命后崛起的那些工業化先行國家就不一樣了,它們的經濟發展主要是市場經濟自然演進和企業家推動的,國家和戰略的角色不是那么的重要。
也因為這個緣故,西方經濟學家對理解經濟發展現象提供的所有理論,包括新制度經濟學的理論,都是關于市場機制和市場經濟所依賴的那些基礎制度如何重要的,這顯然是基于先行工業化國家的歷史經驗,他們看到,私人產權和契約很重要、企業家很重要、資本市場和金融很重要,等等。
諾斯(Douglas North)的新制度經濟學更是發揚光大,強調了這些制度對理解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但問題是,按照這樣的理論預測,貧窮落后的國家經濟是很難發展起來的,因為長期缺失這些市場經濟的基礎制度。不錯,大多數落后的經濟體今天依舊落后,但為什么在戰后東亞地區和中國等少數經濟體可以成功實現經濟追趕和發展呢?
這說明,這些地方,包括中國,一定采取了一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其制度缺陷和市場經濟不發達的政策,揚長避短,而且這些做法一定是要能夠最大限度地利用被追趕的對象,也就是發達國家在技術、資本和市場規模等方面的長處。
國家能否成功,戰略選擇至關重要
如果我們要尋找中國經濟發展成功的秘訣,其實我們也要同時看到歐洲以外的亞洲地區的經濟,特別是東亞地區在成功經濟發展上可能具有的類似做法。這讓我更加相信,作為工業化的后來者,對發展戰略的選擇是至關重要的。
我今晚想特別強調的是,后來者經濟發展的成功可能不僅因為戰略執行上的成功,更重要的是,一個國家能否成功轉向一個可以成功的戰略,這是核心。
這樣就會打開我們的視野,讓我們看到什么樣的國家或政府更容易實現這種轉向。立足發展戰略的角度來看問題,就會讓我們看到,對落后的經濟體來說,為什么能跟先行工業化國家進行貿易活動是重要的,為什么接受發達國家的技術轉移是重要的。
換句話說,一個成功的發展戰略一定是要能創造出將自己進入到全球貿易體系與全球投資市場的機會。以我的觀察,對這種機會做出反應的差異是我們理解為什么至今僅有少數經濟體在戰后成功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關鍵之處。
這樣一來,對中國經濟崛起和東亞奇跡能做出合理解釋的理論,必然能為我們審視國家能力以及政治精英質量的差異提供可能性。而一旦我們把國家和政治因素帶入分析框架中,這就和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的框架不同了,因為后者的理論里沒有國家和戰略,只有要素和市場機制,而且從某種意義上說,新古典經濟學關于經濟增長的理論框架是單一部門的,不涉及一個落后國家如何在經濟上追趕一個先進國家這樣的問題。
類似地,戰后很多經濟學家在經濟發展問題上提出的理論,大多數也都是單一部門的,非常強調國家內部用“大推進”的方式來實現經濟的發展。實際上這一點很有意思,因為戰后時期,大多數落后的經濟體確實都把經濟發展寄托在“大推進”戰略上了。
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來看,這似乎是容易理解的。那些威權的政府或從殖民地時期獨立出來的國家政府,通常都會有比較強烈的經濟發展意愿和追趕目標,來確保其政權的穩定。在發展經濟學的文獻當中也常常會提到,東亞經濟的成功跟這一地區的政府有比較強的發展意愿有很大的關系。就今天而言,發展意愿不高很可能真實描述了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不發達經濟體的現狀。
東亞成功VS東歐失敗:國家能力的差異
我上個禮拜在東歐,你能感受到那里跟東亞地區確實非常不同,這種不同很大程度上是政治上的不同造成的,這反映了東歐與東亞在國家歷史和文化上的差異。正因為如此,東亞地區的這種發展意愿被西方的經濟學家定義成一個“發展型的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s),不然無法解釋世界上的落后經濟體之間在發展動力上存在的巨大差異。這是一個重要的事實。
部分東亞國家和東歐國家經濟1960-2021年增長比較,數據:世界銀行
跟這個有關的另一個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國家能力的差異。相對于那些“發展型國家”,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落后經濟體似乎都缺乏一個素質較高的技術官僚體系。世界銀行的經濟學家曾經總結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難以實現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國家能力太弱,太腐敗,無法做出和兌現可信的承諾,難以有效保護產權和維持穩定的政治秩序。
而對中國和東亞地區而言,威權國家、國家能力、技術精英官僚等等,這都不是什么問題,這些都是漫長國家歷史的遺產。問題是,對于一個強勢的政府而言,它又有什么理由不去推動“大推進”的發展戰略呢?理論上說,應該正相反,強勢的政府會更傾向于選擇大推進戰略來實現經濟發展上的承諾。
確實,如果我們認真研究日本和東亞經濟崛起的歷史,會發現其實它們最初都是搞所謂進口替代戰略的,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都是如此。中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更是這樣,搞封閉的計劃經濟并實行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戰略。
這說明,內向型的工業化戰略或進口替代戰略,聽上去能更好服務于這些地方強勢政府的承諾或追求快速工業化的目標,但是真正能成功的例子極少。不僅如此,在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失敗之后能夠放棄這一戰略的國家就更少了。
因此,這就幫助回答了一個重要問題,所有追趕成功的經濟體,它們的成功并非因為它們對什么是可行的發展戰略有充分的知識和把握,可能都是因為它們在執行內向型的進口替代戰略中,遇到了難以為繼的約束而不得不放棄它——哪怕不是那么徹底,而轉向出口引導戰略,這一點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匯報的一個核心想法。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中國1980年的戰略轉型是如何實現的?
從這一點出發,為了回答中國經濟是如何成功發展起來的,我們需要把注意力轉向中國在上世紀80年代是如何放棄重工業優先發展為特征的內向型發展戰略的。由于時間關系,我不做太多展開。
我在我的《改變中國》一書中,專門回顧了東南沿海的經濟特區是如何建立起來的。簡單說,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亞洲四小龍更早時期興辦出口加工區經驗的影響。尤其是,深圳特區的創辦更多利用了香港的資本、技術和訂單,開啟了以“三來一補”為主的出口加工產業發展的進程。但是中國那個時候整體的經濟模式還是計劃模式,是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模式。
到了80年代中,沿海地區的鄉鎮企業異軍突起,開始利用廉價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從事簡單的加工生產,更多是集中在消費品制造領域,盡管技術和設備落后,但因為那時候中國面臨消費品的嚴重短缺,鄉鎮企業的產品還是很有市場,而且也開始參與到出口市場中。
盡管如此,由于可貿易部門的發展有限,中國跟世界經濟的聯系依然較弱,跟全球市場還是相對分隔的。最重要的是,中國那時還依然面臨嚴峻的外匯短缺。沒有外匯,就難以大量進口先進的設備和技術裝備。
日本京都大學的劉德強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一個資料,談到1986年的時候鄧小平先生找當時的國務院領導和分管領導談話,跟他們講,現在急需研究辦法來解決外匯短缺問題,這意味著外匯約束成了當時中國經濟在發展戰略上碰到的一個難以克服的問題。
我在2013年的文章中就說到外匯約束對理解中國經濟發展戰略轉變的重要性問題。外匯代表了最稀缺的資本,外匯短缺會抑制先進設備和技術的進口,對當時國內的工業發展產生不利影響。雖然我們在計劃經濟時期一直面臨外匯短缺,也要想辦法出口創匯,但我今天越發認為,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外匯短缺的約束可能是發展戰略轉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導火索。
就在鄧小平提出要國務院研究如何擴大出口能力的問題之后不久,1987年國家計委研究所的年輕學者王建向有關部門提出了以兩頭在外為特征的所謂國際大循環發展戰略。據說這個報告得到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打開了決策者的思路。根據田紀云的回憶文章,中央政治局討論決定從1988年開始在沿海地區實施以“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為特征的所謂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
1980年中國發展的戰略轉變,是國家和政府在經濟增長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觀察樣本
根據外向型發展戰略要求,沿海一百多個開放市縣要設立經濟開發區,通過來料加工和進料加工,加快發展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要實行兩頭在外和大進大出,參與國際大循環;要大力吸引外商直接投資,大力發展三資企業。
事實表明,實施這個沿海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引導并加快了中國的工業化進程,中國經濟也在之后的20多年進入到了持續和快速發展的時期。理論上說,這個外向型的發展戰略本身是一個出口導向的戰略。發展經濟學文獻里對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兩類發展戰略做了很多的討論,也有不少的爭論,這個大家都比較熟悉,我不再贅述。
但是我認為在一般意義上,出口導向戰略很好地滿足了兩個我把它叫做最小化的條件,第一,出口導向的戰略對制度質量的要求是最小的。回想一下,我們1979年就可以在經濟特區這樣很局部的空間推行出口加工的政策,而無需等中國全面改革其經濟體制。這也是它作為發展戰略相對更可行的原因。第二個條件是,它的推行對現有經濟部門的利益沖突是最小的。因此,這個戰略不太會觸發利益集團的抵制,在政治上更可執行。
這兩個條件是內向型的進口替代戰略難以滿足的,保證了出口導向的戰略如果能夠推行就比較容易成功。但即便這樣,這些條件并不充分,要理解為什么中國和東亞地區可以成功地實現經濟發展,還需要一個政治經濟學的框架來幫助解釋是什么原因導致它們放棄了早先的內向型發展戰略,而轉向了出口導向的戰略。
我認為實行這樣的戰略,一個最重要的后果是加快了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的速度。在這當中,加工出口、外商直接投資和可貿易部門的持續擴張是個最重要的機制。過去20年,貿易領域的經濟學家對中國在吸收FDI、貿易參與和獲得技術轉讓與擴散等領域做了大量的實證研究,對于我們理解中國經濟是如何獲得成功的,有很大的幫助。
1954年,劉易斯(Arthur Lewis)在他的經典論文里說過,經濟發展就是一個能找到儲蓄與投資相互促進的機制,使得你原來較低的儲蓄率可以不斷提高,從而有能力加快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積累。中國和東亞地區的經濟發展非常符合劉易斯對經濟發展的定義,但劉易斯在文章中沒有談到如何才能進入到這個良性循環。
中國和東亞的經驗告訴我們,找到可以發揮自身的相對優勢、同時又能利用到先行工業化國家的資本、技術和市場的貿易機會,對于進入這個循環是非常重要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僅僅對出口導向和進口替代戰略的討論還是不夠的,可行的外向型發展戰略當然是重要的,但如果我們不能回答為什么是中國和東亞地區而不是世界上大多數落后的經濟體能成功實現發展戰略的轉變,我們就不能真正解釋中國經濟的成功之處,對東亞奇跡的出現也難以自圓其說。
我總結一下,上世紀80年代后期,政府允許以吸引外資和加工出口為特征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在沿海地區的推廣是重大的戰略轉變,這是解釋中國經濟成功發展的關鍵。這種戰略也是出口導向和貿易引領工業化的戰略。它的實施對制度質量的要求最小,政治上更可執行,是中國和東亞模式成功的基本條件。
以西方眼光看,雖然看上去中國并不具備經濟增長的一系列制度條件,但節約制度型的發展戰略則很好地利用了發達經濟體的資本、技術和市場,通過融入發達經濟體主導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通過吸收外投和技術推動加工貿易的擴張,把經濟發展變成一個典型的學習過程。這是東亞、中國跟近代歐洲在經濟發展道路和模式上表現出的根本不同之處。時間關系我就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蘇堤 
-
被曝裁員7%,阿里云回應
2023-05-24 08:01 觀網財經-科創 -
騰達科技IPO:報告期后業績下滑,曾784名員工中無一人繳公積金
2023-05-23 17:45 觀網財經-金融 -
首次整體盈利,快手終于熬出頭了?
2023-05-23 12:57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全行業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618”
2023-05-23 09:45 觀網財經-互聯網 -
倆月四家銀行倒閉:美國金融系統的堅硬鐵拳砸向誰
2023-05-23 08:27 美國經濟 -
伊利率先發布行業首個《WISH2030美好宣言》
2023-05-22 20:59 -
創33年新高,日本股市為何漲不停?
2023-05-22 18:42 觀網財經-金融 -
美光稱已收到中方審查結論,盤前跌近6%
2023-05-22 18:32 觀網財經-科創 -
?撤出川渝,叮咚買菜為何再“斷腕”?
2023-05-22 18:09 觀網財經-互聯網 -
華為完成全球88個子公司MetaERP切換
2023-05-22 17:31 觀網財經-科創 -
中泰證券自營虧損3.5億,部門負責人“連坐”集體下課
2023-05-22 17:23 觀網財經-金融 -
日本G7峰會沖著中國來了,“失敗的會議”
2023-05-22 13:57 觀察者頭條 -
將銷售預期下調三分之二,蘋果為何對MR頭顯失去信心?
2023-05-19 18:23 觀網財經-科創 -
中國外匯市場指導委員會:堅決抑制匯率大起大落
2023-05-19 18:00 觀網財經-金融 -
北京、廣東、深圳將試點:增大企業跨境資金運營自由度
2023-05-19 17:13 觀網財經-金融 -
“希壤”負責人離職,百度已將元宇宙業務邊緣化?
2023-05-19 15:01 觀網財經-互聯網 -
中潤光能IPO:歸母凈利潤波動大,實控人偏愛代持
2023-05-19 13:42 觀網財經-金融 -
大國角力:為什么中亞優先選擇與中國友好合作?
2023-05-19 08:52 -
阿里一季度營收增長2%,多業務啟動融資上市計劃
2023-05-18 21:57 觀網財經-互聯網 -
人民幣兌美元時隔近半年跌破7,什么原因?
2023-05-18 15:45 宏觀經濟
相關推薦 -
為避免海外“相殘”,這些中企正在行動起來 評論 32涉華問題,歐洲三大芯片商罕見集體發聲 評論 112特朗普又要退?“大家都看向中國” 評論 141“共和黨拿下眾院,特朗普將擁有超級執政權力” 評論 210“特朗普還沒上任,美國在這里已落了下風” 評論 71最新聞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