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濱:俄烏戰火再起與中國的原則性中立
最后更新: 2022-06-04 08:23:17【導讀】 近期,華東師范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美國文博大學教授于濱在美國太平洋論壇主辦的《比較雙邊關系》(Comparative Connections)2022年第1期上發文。作者嘗試剝開俄烏沖突之前的“迷霧”,剖析了這場不對稱沖突的代價,尤其是對中俄“無止境”戰略伙伴關系的沖擊,指出了中國知識精英爭論俄烏沖突背后的局限所在,最后提出當下中國的“原則性中立”具有歷史、思想與面向未來的多重內涵。
本公眾號編譯該文,供各位參考。如有疑問,請查閱原文(Yu Bin, “China-Russia Relations: Ukraine Conflict Déjà Vu and China’s Principled Neutrality,” Comparative Connections, Vol. 24, No. 1, pp 147-156)。
【文/于濱】
2022年2月也許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能說明和平與戰爭的狀態如何在幾天內逆轉,給全球秩序帶來令人擔憂的后果。2月21日北京冬奧會閉幕次日,俄羅斯宣布承認烏克蘭兩個分離地區(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獨立。三天后,俄羅斯在烏克蘭發動了特別軍事行動,以結束美國在世界舞臺上的 “橫行霸道”(total dominance)和“魯莽擴張” (reckless expansion)(源自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1]的說法)。當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制裁并急于向烏克蘭提供武器時,中國以其獨立公正的姿態在交戰各方之間慎重其事。
俄烏之戰前的云迷霧罩
中國對俄羅斯的“特別軍事行動”頗為震驚。中國駐華盛頓大使秦剛[2]說:“如果中國知道即將發生的危機,我們會盡力阻止它。” 然而,俄羅斯外交決策機制高度集中,加之北約東擴的常態,秦剛所表示的要影響俄羅斯對烏政策的意圖不太可能有效。盡管美國堅持認為[3]沖突迫在眉睫,但在沖突前的“口水戰”迷霧中,俄烏雙方屢次否定戰爭的可能性。回頭看來,北京方面當時更似乎傾向于相信“當事方”(烏克蘭和俄羅斯[4]),而將美國的“警告”視為小題大做,甚至是虛假的信息。因此,中國直到俄羅斯開始軍事行動后才開始從烏克蘭撤僑(約6000人)。
莫斯科迅速采取行動,填補北京的信息空白。在軍事行動開始后數小時,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5]致電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表示俄羅斯的軍事行動是美國和北約“違背”擴張承諾的結果。拉夫羅夫補充說,俄羅斯“被迫”采取必要的措施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和利益。
王毅[6]的簡短回應傳達了三點信息:1)中國始終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2)中國承認烏克蘭問題復雜而特殊的歷史背景,俄羅斯的安全關切是合理的;3)應通過對話和談判建立一個平衡、有效和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前兩點涉及交戰各方,而第三點則闡明了中國所傾向的解決沖突的方法和最終目標。
第二天,普京和習近平進行了電話交談。目前還不清楚是哪一方發起的這次通話。普京[7]向習近平“詳述”了俄羅斯軍事行動的原因。普京還告訴習近平,俄羅斯準備派代表團到明斯克與烏克蘭進行會談。習近平[8]回應說,中國支持通過對話解決烏克蘭危機。中方認為得到了俄方的積極回應[9]。
2月26日與歐洲高級外交官舉行的電話會議上,王毅[10]重申了在烏克蘭沖突問題上的三項原則,同時補充了兩點:烏克蘭沖突是“中國不愿意看到的”,以及聯合國安理會應該在解決烏克蘭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這五點構成了中國對俄烏沖突的政策核心。
北京在烏克蘭沖突發生后的三天快速行動,意在確定其對交戰雙方的政策尺度。鑒于俄烏沖突積弊已久,這項工作敏感而艱難。在這方面,王毅的說明(烏克蘭沖突是“中國不想看到的”)至少有兩個目的:它向西方/美國表示,北京沒有參與俄烏沖突;同時也示意俄羅斯,中國不傾向使用武力。
后一點尤其有必要,因為普京在2月4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前對北京進行了9個小時的工作訪問,似乎給外界造成了一種中國“贊同”俄軍事行動的印象。在普京和習近平簽署的“中俄關于新時代國際關系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11]”中,中國表示反對北約東擴,并“理解并支持俄方提出的構建有法律約束力的歐洲長期安全保障的相關建議”。聯合聲明還重申,“兩國友好沒有止境,合作沒有禁區”。
北京時間2月4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現在回頭看,中國在北京冬奧會前與俄羅斯達成一致,主要是為了應對拜登強化聯盟、加大對俄對華制裁力度的舉措。無論如何,莫斯科和北京之間更為緊密的協調,與俄烏開戰后美中關系惡化似有連帶關系。3月13日,美國高官“泄露”了俄羅斯要求中國提供軍援的“情報”,但中國[12]和俄羅斯都予以否認。幾天后,拜登警告稱,如果中國向俄羅斯提供“物質支持” ,就會承擔“后果[13]”。美方沒有具體說明“物資支持”的內容,因此,美國單方面的解釋會對中俄之間的正常經濟交往產生嚴重影響。
此外,美國在中國周邊的外交、軍事活動也在強化,包括針對臺灣地區(例如,美國眾議院議長南希·佩洛西[14]計劃于4月17日訪問臺灣地區,但最終未能成行)。與此同時,北約對烏克蘭沖突的關注似乎加速了其向“印太地區”的擴展。4月27日,英國外交大臣利茲·特拉斯 [15](Liz Truss)強硬發聲,稱英國拒絕“在歐洲-大西洋安全和印度-太平洋安全之間的錯誤選擇”,支持“一個全球性的北約” ,并稱北約“必須確保像臺灣這樣的‘民主國家’能夠自衛”。
由此,烏克蘭危機打破了西方人對中國“危機”概念的傳統解讀(不準確),即“危”和“機”兩個字分別代表“危險”和“機會”。無論如何,它都是一個危險的時刻,應該謹慎應對。
不對稱沖突之代價
當下烏克蘭危機在許多方面是八年前第一階段沖突的延續和擴大,甚至發生的時間都與不同的冬奧會高度契合。唯一不同的是,經過幾個月的暴力示威,烏克蘭反對黨在索契冬奧會結束前推翻了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16]。此后,俄羅斯接管克里米亞,以及烏克蘭東部八年的沖突,都是典型的“灰色地帶作戰行動[17]” (gray zone operations),雙方都有所克制。這一次,莫斯科在北京冬奧會后三天后,就以其營級戰斗群(BTG)進行了“二戰式的快閃”,但在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又被迫回到了“一戰式的塹壕戰”。
在這一極不對稱的沖突中,俄羅斯的困境并非不可預測。雖然烏克蘭比俄羅斯小得多,軍事實力也弱得多,但它得到了最強大經濟、軍事實體(歐盟和北約)的鼎力相助,并獲得全面的情報支持。代表蘇聯海軍強盛標志的“莫斯科號[18]”巡洋艦被擊沉,西方的情報至關重要。隨著沖突的持續升級,雙方均難以退讓,中國在交戰雙方之間的平衡也變得更加微妙和困難。
中國官方在關于烏克蘭沖突的政策聲明中從未單獨使用“中立”術語,而是將其政策描述為“光明正大、客觀、公正”。3月15日,中國駐華盛頓大使秦剛在《華盛頓郵報》的文章中重申了這一觀點,即中立和公正的原則。為使概念清晰且簡潔,本文使用“原則性的中立”的概念。
俄烏沖突開始時,中方致力于梳理與俄羅斯方面的問題。隨著沖突的持續,中方也更多地關注烏克蘭方面。在3月1日[19]和4月5日[20]與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勒巴的電話中,王毅重申了中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客觀、透明和一貫的 “基本立場”,同時強調了中國對平民所受傷害的深切關注。3月7日,中國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對烏克蘭人道主義救援的六點建議[21],其中包括人道主義行動必須保持中立,避免將人道主義問題政治化,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平民,防止在烏克蘭發生次生人道主義災難。
3月9日至14日,中國紅十字會[22]向烏方提供了三批緊急人道主義援助(500萬元人民幣)。一周后又增加了1000萬元人民幣(157萬美元)。兩國政府還共同合作,撤離在烏6000名中國公民,此項工作在3月初[23]基本完成。為保持家庭圓滿,在這特別的人道主義援助中,中國允許在烏中國公民帶上他們的烏克蘭配偶的父母。
中國紅十字會向烏克蘭提供了三批緊急人道主義援助物資 圖片來源:紅十字會官網
為表明中國在烏克蘭危機上的平衡政策,3月14日中國駐烏克蘭大使范先榮[24]會見利沃夫州長馬克西姆·科日茨基,并表示:“作為大使,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中國始終是烏克蘭在經濟和政治方面的重要伙伴……我們將尊重烏克蘭選擇的道路,因為這是每個國家的主權權利”。范先榮補充說:“中國永遠不會攻擊烏克蘭……我們會幫助你們發展……我們將采取負責任的行動。我們已經看到烏克蘭人民如何展示他們的力量和團結”。烏克蘭媒體[25]報道了范先榮的言論,中國外交部[26]也表示贊同。但中國媒體只是引用烏克蘭消息來源報道范先榮的講話。
中國對烏政策謹言慎行,原因至少有三:1)烏克蘭也是中國的戰略伙伴。盡管莫斯科和基輔之間的關系不斷惡化,但中烏關系基本正常,而且烏克蘭在向中國轉讓軍事技術方面比俄羅斯更“慷慨”;2)烏克蘭一直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關鍵國家。2019年,中國超過俄羅斯成為烏克蘭最大的貿易伙伴。2021年中烏貿易額增長35%,達到189.8億美元[27],同年中國企業與烏克蘭簽署了67億美元的合同;3)中國從俄烏沖突中一無所獲。因為中國與俄羅斯的關系,烏克蘭沖突的持續和升級只會讓中國與西方國家,特別是與美國已經困難的關系更為艱難。
3月底在土耳其舉行的第五輪俄烏會談[28]有所進展。烏方甚至提議采取中立地位,而俄羅斯則開始減少其在基輔周圍的軍事行動。3月30日,俄外長拉夫羅夫抵達中國參加關于阿富汗問題的第三次外長會議,并積極與東道主王毅分享一些信息。他表示,俄羅斯致力于緩和緊張局勢,將繼續與烏克蘭進行和平談判,并與國際社會保持溝通。
拉夫羅夫在與王毅的會談中談到,此行任務是“以穩定、一致的方式”與中國建立關系。據俄羅斯官方媒體塔斯社報道,拉夫羅夫敦促中方采取“具體措施”,確保兩國元首一個月前簽署的所有協議得到“持續執行”。
針對拉夫羅夫對中國挺俄不力的隱憂,王毅[29]回答說,中俄關系“經受住了國際格局變化新考驗,保持了正確方向,呈現出有韌性的發展態勢。”關于烏克蘭沖突,王毅重申,中國支持俄烏和談。中國期待緊張局勢緩和,以及俄羅斯和其他各方為防止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做出的努力。王毅說,從長遠來看,我們應該從烏克蘭危機中吸取教訓。
不過,第五輪俄烏和談的初步結果受到西方“質疑”[30]。據稱,俄羅斯軍隊在4月初在布查[31]“殺害”了烏克蘭平民,談判停火的大門隨之關閉,且短期無望重啟。
中俄“無止境”戰略伙伴關系的界限
烏克蘭危機擴大和升級考驗著中俄雙邊關系的極限。
2021年1月2日,王毅[32]首次提出了中俄戰略伙伴關系“無上限”的說法。他告訴新華社記者:“中俄戰略合作沒有止境,沒有禁區,沒有上限”。2021年2月4日,王毅[33]在電話中向拉夫羅夫重申了這一點。
- 原標題:于濱:俄烏戰火再起與中國的原則性中立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王里嘉 
-
美國新增確診184280例,死亡418例
2022-06-04 07:43 美國一夢 -
普京:國際糧食危機早已發生,推卸到俄方身上是嫁禍于人
2022-06-04 07:20 烏克蘭之殤 -
美國違規向烏克蘭提供米-17直升機,俄強烈譴責
2022-06-04 07:15 烏克蘭之殤 -
王毅:改善中澳關系沒有“自動駕駛”模式
2022-06-03 22:53 中國外交 -
俄方:若俄媒在美不能正常工作,嚴厲回應
2022-06-03 19:43 俄羅斯之聲 -
中國大使告誡新西蘭
2022-06-03 17:43 -
拜登想低價買俄油?俄方回應
2022-06-03 17:25 烏克蘭之殤 -
被法媒“蠢”到了…
2022-06-03 16:38 -
美國俄亥俄州通過新法案,教師只培訓24小時就可攜槍入校
2022-06-03 15:43 美國一夢 -
美副國務卿煽動歐洲一致抗中
2022-06-03 15:36 中美關系 -
中國留學生在加拿大大學掏出一塊布…
2022-06-03 15:07 -
又一起……美國艾奧瓦發生槍擊案致3死
2022-06-03 14:21 美國槍擊案 -
“美國多地已成殺戮場,我們還能接受多少次屠殺?”
2022-06-03 13:54 美國一夢 -
“入約”受阻,芬蘭:如身處“煉獄”
2022-06-03 13:34 歐洲亂局 -
美國務院網站悄悄更新,加回“不支持臺獨”
2022-06-03 11:40 中美關系 -
反華賬號造謠上海疫情,low得連外媒都看不下去
2022-06-03 11:21 -
英媒刊登陳時中文章誤導輿論,我使館發函:你報應對讀者負責
2022-06-03 11:02 臺灣 -
這一天,美國主持人想起了被韓流粉絲支配的恐懼…
2022-06-03 10:51 -
歐盟與臺灣舉行貿易和投資對話,中方批駁
2022-06-03 10:35 臺灣
相關推薦 -
受中國影響,澳企要在稀土加工業務上發力了 評論 4全國最大!哈密百萬千瓦“光熱+光伏”項目并網發電 評論 58“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評論 92“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評論 142最新聞 Hot
-
“沙特曾多次警告德國提防嫌疑人”
-
特朗普最新任命!這次包括火箭隊老板、真人秀制作人
-
巴勒斯坦三個政治派別發表聯合聲明
-
“中國在非洲真正贏得了民心,就連斯威士蘭…”
-
“日企抱團是絕望之舉,中國工廠效率質量都是第一”
-
“中國有能力讓夢想照進現實,將贏得史詩般競爭”
-
被災民暴罵到當場破防,馬克龍發飆:你該慶幸你在法國!
-
美高校敦促國際學生抓緊回來:萬一把中印拉黑名單呢
-
美國政府“逃過一劫”
-
“澤連斯基要求歐盟新外長:對華批評要降調”
-
澳大利亞來了,中國就得走人?澳總理這么回應
-
美媒感慨:基建狂魔發力,我們又要被超越了
-
英國剛公布新任大使,特朗普顧問就痛罵:傻X
-
“來自中國的老大哥能確保我們…”
-
俄羅斯的報復來了
-
澤連斯基罵普京“傻子”,俄方怒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