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成:俄羅斯勝利日70周年紅場閱兵的歷史記憶與權力政治
關鍵字: 俄羅斯閱兵俄羅斯閱兵紅場閱兵勝利日閱兵中國閱兵習近平閱兵俄羅斯外交西方話語5月9日,莫斯科紅場即將引來一場俄羅斯史上規模最大的閱兵表演,偉大衛國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的慶典將就此載入史冊并成為新的歷史記憶的一部分。選擇性記憶和現實權力政治再次組合到一起,造就著俄羅斯從精英到大眾的新一輪集體狂歡,表達著俄羅斯對西方發達國家有意識打壓的群體性不滿,也傾訴著俄羅斯對非西方世界的一種前所未有的渴求。
話語政治體系的東西方較量
作為冷戰結束以來俄羅斯最大的公共歷史紀念活動,紅場閱兵所體現的首先是俄羅斯對于書寫正統二戰史的天然合法性的孜孜以求,其背后則隱含著俄羅斯在中央歐亞的龐大空間內傳統影響力的國際承認問題,因而往往涵蓋了遠超出紀念本身的意識形態內容。
在俄羅斯的歷史敘事中,蘇聯為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不容置疑的貢獻,蘇軍是以解放者的身份進入波羅的海和中東歐國家的,戰后的領土安排完全符合國際法的一切要求。
但對于已經或致力于融入歐洲的前社會主義陣營成員國而言,排俄主義之所以盛行,更多的是因為,這已成了它們構建新的民族/國家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它們比德法意等老歐洲國家更為排斥與俄羅斯曾經的共同記憶,在此背景下,歷史的重新書寫已經成為“去俄羅斯化”這一身份認同重塑的核心杠桿,并自動生成了一個國家自我識別的標志、一套從莫斯科獲取“精神解放”的工具、一種剝離共產主義體系的手腕,以及一套剝離作為“外國殖民統治標志”的斯拉夫文化的門徑。
在俄羅斯看來,這些中東歐和獨聯體國家重新評價二戰史的思潮,無疑是書寫偽歷史的集體行動,是在西方支持下運用政治化方式進行翻案的非法行徑。“蘇聯在二戰期間曾屠殺上萬波蘭軍民”“蘇軍入侵波羅的海國家”等話題不斷被西方和東歐某些國家熱炒,波羅的海各國甚至紛紛拆除本國境內的蘇軍解放紀念碑和蘇聯紅軍塑像,這些輿論與“去紅軍化” 運動均激起了俄羅斯的強烈反彈。俄羅斯領導人不止一次公開譴責:“重審二戰史”的真正目的是通過人為夸大俄羅斯的威脅將其“妖魔化”,并為重建對俄“包圍圈”尋找虛假證據。
2007年,愛沙尼亞試圖強拆蘇聯紅軍像,與抗議民眾發生激烈沖突,造成一死多傷,導致俄愛關系惡化
更深層次上看,圍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敘事與歷史書寫的爭論,實際上反映出在中央歐亞地區,俄羅斯與西方就霸權及與之伴生的國際話語權上的激烈爭奪。冷戰終結和蘇聯解體導致俄羅斯失去了昔日的“帝權”體系,也就逐漸失去了對包括二戰史書寫的絕對優勢,這對于一個實力趨于下降的大國無疑是極為恥辱的大事。同時,一旦主動或被動接受了西方和前盟國合謀的新二戰史,俄羅斯的全球大國地位不僅日益松動,甚至可能連區域大國的角色都會受到巨大沖擊。
因此,某種程度上,紅場閱兵已經成為俄羅斯彰顯自身作為中東歐“解放者”角色和二戰勝利者地位不容褻瀆的宣傳手段,旨在回擊西方支持、前社會主義陣營盟國配合的盛囂塵上的歷史虛無主義“逆流”。
本次紅場閱兵中,普京總統等俄高層領導勢必通過公開演講等形式,全方位展示俄羅斯對于70余年前那段艱苦歲月和最終勝利的深刻紀念,而其根本目的依然是通過對歷史創傷的譴責、對和平穩定的期許,表達出俄羅斯對未來地區秩序乃至全球格局中自身大國地位的應然性和必然性訴求。在此意義上,以紅場閱兵為標志的歷史書寫之爭從來就不是一場對漸行漸遠的過去的糾紛,而是對越來越近的未來的搶位。
政權安全框架下的認同政治
蘇聯的解體曾被俄羅斯總統本人界定為20世紀最大的政治災難。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作為蘇聯繼承國的俄羅斯,從獨立之初在推進民主化和市場化的自我改造時,就沒有將深入到俄羅斯骨髓的蘇維埃主義完全拋棄。
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更多向作為歷史記憶的前蘇維埃主義尋根問祖,將沙俄以降的諸多被蘇聯“人為終止”的傳統予以恢復,完成新國家/新民族的構建進程,并一度希望藉此獲得西方陣營的入門證。
普京治下的俄羅斯在此基礎上更多從蘇維埃孜孜尋求歷史遺產,勝利日慶典的大操大辦和最能出彩的紅場閱兵更是被不斷超越。在此意義上,紅場閱兵實際上就是俄羅斯重塑民族靈魂的一項持久工程,旨在通過宏大的儀式,樹立對大國地位理所當然的“文化自信”,并使之內化為一種潛意識的全民“文化自覺”,從而在弘揚民族自豪感的同時,鞏固執政當局的合法性與正當性。
2015年的俄羅斯,尤其是普京當局,迫切需要一場盛大典禮提振全民士氣,延續自克里米亞并入俄羅斯版圖以來的復興之夢。烏克蘭危機以來,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層層加碼,同時國際油價在中長期前景內將持續走低,導致蘇聯時代即已存在的資源依賴型經濟結構的弊端被持續放大,使俄羅斯經濟陷入窘境,而且無法短期內獲得根本改善。俄羅斯政府已經對形勢的惡化做好了必要的心理準備,一場經濟轉型的持久戰難以避免。
更關鍵的是,在俄羅斯當局看來,“顏色革命”的幕后推手正是高舉“民主”旗號、推行暴力政變的偽善的西方國家,其手段包括從經濟封鎖到威脅斷絕外交關系,從組織意識形態攻勢、在國內和國際輿論范圍內打擊俄體制合法性,到對反對派予以扶持。在克里姆林宮的戰略視野中,如果不能妥善應對這些西方的“組合拳”,“顏色革命”在俄羅斯上演只是時間問題。而烏克蘭的兩度變化恰恰顯示了西方對待俄羅斯的一貫方略,即從外圍到核心一次次地挑戰俄羅斯的忍耐底線和戰略底線,最終圖謀讓俄在忍讓式適應的進程中從內部分裂。在此意義上,基輔的權力交替可能就會是莫斯科未來的路演,俄羅斯不能不做出強勢反擊。
俄羅斯反對派屢屢游行抗議,西方被俄政府視為幕后推手
值此危難之際,紅場閱兵的盛大表演就超脫了儀式的基本含義,而被賦予釋放國內經濟下行等巨大壓力的重要功能,防止內部不滿意見借助外部壓力發起沖擊,從而在更大意義上拱衛政權安全。正如普京在本年度的“直播連線”中所強調的,“我們面臨著很多難以預料的威脅,只要我們繼續維持穩定的國內政治局勢,保持我們強大的民族凝聚力,我們就不會懼怕任何威脅”。
于是,全世界將可以欣賞到耗資700余萬美元的、蘇俄歷史上最精彩的三軍方陣表演和其他精彩的海陸空裝備展示。總參閱人數將超過1.6萬人,將有194件裝甲裝備亮相,143架固定翼機和直升機將掠過紅場上空。歷史和現代要素將在這場盛況空前的慶典上無縫對接,部分受閱人員將身著衛國戰爭時期的蘇聯紅軍服裝,并持蘇聯紅軍各方面軍軍旗以及參戰部隊和兵團旗幟,器宇軒昂地走過紅場。曾在衛國戰爭期間立下汗馬功勞的老式裝備和俄軍最新型、最先進的武器同臺亮相更是傳遞著歷史繼承性,而克里米亞軍備學校方陣的參演無疑是對這一新邦舊地新身份的重要國際宣示。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陳軒甫
-
“中國實力增強,美軍在太平洋從霸權轉向分散生存” 評論 42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159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62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99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66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