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峰:林鄭力推填海造地計劃,反對派哪懂其中深意
關鍵字: 香港香港填海造地填海造地香港反對派明日大嶼愿景香港公屋例如現今在香港頗受爭議的丁權和丁屋,其權利就清晰明確的載于基本法第40條和122條,更是數十萬有丁權的新界居民決不可能退讓的核心利益。
又如棕地,很多香港的反對派人士在抵制特區政府的用地規劃時,往往喜歡泛泛的大談香港有多達42平方公里即4200公頃左右的閑置農地或廢棄工業用地,即所謂棕地。只要善加利用足以滿足用地需求。然而具體到棕地個案檢討修改規劃——轉為商用地或居住用地的必需程序——之時,則又必定高舉反官商勾結的旗幟,堅決要求按高價補地價,反對公私合營,甚至找人發起訴訟拖延進程。造成現下香港多數居民希望開發棕地,特區政府和地產持有者也希望土地轉換用途,然而全港數百幅有意見調整規劃的棕地,卻都泡在城規會和法院里無休無止的爭議。
而且很大一部分棕地實際也并未被真正廢棄,而是做為貨柜堆場、停車場、汽修場等,對香港關鍵性的港口服務貿易具有相當意義,并不好隨便削減。
至于占了全港面積近一半的郊野公園,這不僅是環保團體不容觸碰的逆鱗,也是多數香港居民心中的驕傲,在可預見的將來,如想將部分郊野公園轉為開發用地,需要消耗的政治和社會資源都是特區政府很難負擔得起的,屬于典型好看但不能摘的薔薇。
相比之下,填海造地不僅不存在產權糾纏問題,除了環保因素外,反對派很難找到尋求司法訴訟,拖延項目的介入點。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一次性獲得面積廣大的整片土地,這對于儲備用地極其緊缺的特區來說,目前幾乎是找不到其它替代方案的。
填海本是香港所長,重為馮婦何樂不為
其實香港在歷史上也曾是填海造地的大戶?,F在香港約6%的土地就是由人工填海而來的,總面積有約7000公頃,占了香港已開發土地的四分之一。在這些土地上容納了27%的香港居民,以及多達70%的香港商業活動。旺角、油麻地等商業鬧市,先后兩個主要機場啟德機場和赤臘角機場,曾名列世界第一的葵青碼頭區,以及荃灣、沙田、屯門、大埔、將軍澳和東涌六個新市鎮(香港戰后一共發展了9個新市鎮),都全部或部分依賴于填海取得發展土地。
但從1990年代中期,香港的環保運動興起,開始出現強大的反對填海力量。1995年香港“保護海港協會”成立,1996年該協會征得17萬個公眾簽名,壓力政府擱置了青洲填海計劃。同年該會呈交《保護海港條例》給時任港督彭定康,該條例在1997年6月最后一次立法局會議上通過成為香港法律。
回歸后香港反對填海的風氣更盛,特區政府不得不放緩了多項填海計劃。尤其是2004年,保護海港協會在香港終審法院上推翻了灣仔北填海計劃。香港法院并確立填海三原則,即必須有迫切及凌駕性的當前需求;沒有其他可行辦法;對海港的損害減至最少。受此影響,在2004年后香港的填海規模急劇縮小,到2010年以后更幾近于可有可無之間。
香港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也指出,香港目前可供開發的土地資源稀缺,并因此導致房價飚升,很大一個原因是十多年來香港填海規模和速度明顯放緩。
對比與香港條件最為相似的新加坡,現有土地的22%是由填海而得,總面積達140平方公里,足足是香港的兩倍,且未來仍有大規模的填海工程,計劃到2030年將新加坡的土地面積擴大到776平方公里。
而另一個最常被香港人提及對比的城市上海,所轄的崇明島在建國初只有不到600平方公里,但經過幾十年堅持不懈的圍墾,現在面積已經超過1200平方公里。1990年代以后,上海的圍墾更加提速,幾大代表性的基建項目如外高橋港區、浦東國際機場、洋山深水港,用地主要都來自于填海造陸。而上海東南的臨港新城,更曾以133平方公里的填海計劃名列世界上最大的填海項目(后來排名被面積三倍的唐山曹妃甸填海項目代替)。
再加上中國前兩年在南海南沙島嶼上展示的“鬼斧神工”,更證明了即使大嶼山海域的水深較深,本身又是離島,但從技術上說,建設上千公頃的大型人工島并沒有任何難以跨越的障礙。即使香港本地企業的儲備不足,聘請外腦、采購或租賃專門設備也毫無困難。
而在資金安排以及財務可行性上,香港發展局局長黃緯綸在回答提問時指出,現在香港填海的成本大約是每平方尺約1300-1500港元,則初步預估一期約1000公頃土地的造價是一千多億港元,而特區政府不久前公布截止上一財政年度,特區的財政儲備達到11029億港元,而且整個填海工程歷時以十數年計,撥款自然也是分期分批撥出。盡管在交付開發之前應當還有巨額的基建費用支出,特區政府也完全有財力承擔。
林鄭型“八萬五”是喜是悲?
多年來,香港“居不易”始終是香港社會最突出的民生矛盾。多數特區特政長官對此也都竭盡所能,然則各種因素制肘下,一直難以扭轉反而愈加惡化的趨勢。林鄭月娥應當是吸取了前任的教訓,在上任第二年,本屆特區政府沖力尚足的時候就放出了勝負手。
與其徒勞無功的追求說服反對派和各種利益集團以香港大局為重,實務卻停滯不前,以至民眾愈見失望,施政資源更加困窘,還不如哪怕暫時頂著所謂強烈的社會反對聲浪,在確實認真推敲過得失利弊之后,毅然推動重大政策,反而也許更容易得到香港多數民眾的理解和支持。當年,首任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的“八萬五”計劃功敗垂成,很多港人對董一度深懷不滿,但如今香港的俗語里卻多了一句“做人不要忘本,買樓要謝董先生”。經過那一段教訓,認為香港市民仍然和十多年前一樣,仍舊會被某些利益集團操縱輿論隨意擺布,就未免對香港社會的修復能力太過于悲觀了。
當然,“明日大嶼愿景”也并非是完美無缺的規劃。以筆者看來,其最大的弱點就是收益期太長。按現在的方案,第一批住宅最快也要到2032年才能上市。雖然在計劃通過并進入實質工程階段后,持有大量土地或物業的開發商應當會受到提前拋售的壓力,但在中短期,或者說在她本屆剩余的任期內,大嶼山的遠水還是難解香港普通居民,尤其是首次置業的年輕人連“上車盤”都負擔不起的渴求。設身處地的換位思考,等待十幾年后再一次性解決,于他們來說實在是有些望梅止渴了。
為香港未來三十年開發足夠的土地儲備固然是特區發展的長久大計,但要護送大填海計劃沖破各種阻礙,真正不可逆的成為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超級工程。林鄭月娥恐怕還必須采取更多堅定有力的中短期措拖,例如,尋找合適機會,啟動征收粉嶺高爾夫球場的程序,以回應香港居民當下對于高房價壓力的焦灼心態,贏得多數市民的更大信任。如此,中短期應急措施,與數十年的長期策略互相呼應,持之以恒的標本兼治,才能有望終結香港的“地產霸權”,林鄭月娥也能在香港的歷史上就此留下濃墨重彩的華章。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最后更新: 2018-10-14 15:16:14
-
為討好英議員撤銷縱火致6死嫌犯死刑?臺當局遭狠批
2018-10-12 20:40 臺灣 -
俠客島:彭斯話音剛落,蔡英文果然又跳出來了
2018-10-12 06:54 臺灣 -
港議員拿“英記者被拒”刁難 特首神回復
2018-10-11 18:18 香港 -
臺當局對俄“免簽” 俄方:遵守一中 不可能對等回應
2018-10-11 16:45 臺灣 -
想啥呢?臺當局盼俄羅斯對臺“免簽”
2018-10-11 15:45 臺灣 -
劉德華支持填海遭反對派攻擊,林鄭發聲
2018-10-11 10:52 香港反對派 -
臺灣軍隊操演伴奏用《戀愛ING》 網友:用愛打仗?
2018-10-10 21:32 觀網看片 -
林鄭月娥:將填海數十年 造1700公頃人工島
2018-10-10 16:30 香港 -
蔡英文發表“雙十講話” 媒體:賊心很大賊膽稍小
2018-10-10 16:05 臺灣 -
林鄭宣讀施政報告,4名反對派議員鬧場被趕走
2018-10-10 14:28 香港反對派 -
馬英九:沒想到民進黨執政兩年,衰敗這么快
2018-10-10 08:20 臺灣 -
臺媒驚呼“前所未聞”:陸配想放棄臺籍全家搬回大陸
2018-10-09 17:11 臺灣 -
臺灣船長走私近1.3噸毒品,被判12年
2018-10-09 11:30 臺灣 -
臺胞領了居住證:認同感增強 自稱“新浙江人”
2018-10-09 11:00 臺灣 -
“友邦”官員被控摸女翻譯大腿 臺當局為他辯解
2018-10-09 10:12 臺灣 -
港理大向學生會讓步 反“港獨”團體站出來了
2018-10-08 11:12 香港 -
“雙十”拍片,每個團體捐22萬元吧
2018-10-08 09:31 臺灣 -
雅思改標“中國臺灣” 英國的表態卻讓人氣憤
2018-10-06 11:16 臺灣 -
領大陸居住證將被臺當局管制?朱立倫:不可思議
2018-10-05 11:26 臺灣 -
蔡英文為狗慶生 縣長轉發“狗奴才”
2018-10-04 16:20 臺灣
相關推薦 -
歐盟表決通過對華關稅,但“大量棄權凸顯不安” 評論 73“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評論 124“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評論 78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評論 137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評論 320最新聞 Hot
-
歐盟表決通過對華關稅,但“大量棄權凸顯不安”
-
石破茂發表就職演說,談及中國
-
“英國終于還了”,中國又躺槍
-
“中國和美國正競相制定月球時間標準”
-
“內塔尼亞胡用了我的衛生間,然后就檢測出了竊聽器”
-
“面對中國電動汽車軟件,美國太弱沒啥籌碼”
-
“拜登罕見透露”,國際油價狂飆5%
-
事涉中國,“德國將投反對票,西班牙呼吁妥協”
-
“歐盟落后中美,再不改變就會消亡”
-
轉折點來臨,德國外長將訪華?
-
涉臺海,俄外長最新發聲
-
“在這個世界中,美國不是穩定的錨,而是需要防范的風險”
-
面臨“至暗時刻”,烏方討論“用土地換入約”?
-
伊朗、真主黨:徹查外國滲透
-
“‘生兒育女’后,馬斯克政治立場快速轉變”
-
以色列或打擊伊朗核設施?拜登:不支持,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