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紹光:疫情之下我們為何會有這么多“想不到”?恐怕是西式思維作怪
最后更新: 2020-05-28 13:28:36導讀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將加速全球數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如何理解世界新變局?如何重構中國與世界的關系?如何看待危險、挑戰與危中之機? 5月8日下午 ,由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新冠疫情與世界大變局”專題線上研討會圓滿舉行。會議由清華大學國家治理與全球治理研究院首席專家、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主持,分“新冠疫情與全球經濟、治理變局”和“新冠疫情與全球秩序變局”兩個分論題展開。 研討會精彩內容將陸續在觀察者網刊登,本文為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蘇世民書院特聘教授王紹光在研討會上致辭并發言,以下為全文內容。【文/王紹光】
昨天電視里面聽一個醫學專家的比喻比較好,這次疫情,武漢、湖北和全國開始打的是一個遭遇戰,然后才是阻擊戰。我覺得遭遇戰這個詞很好,即在沒有料想的情況下就突如其來的碰上了一場戰斗,它與阻擊戰不同,后者是已知敵人來襲的情況下開打的。現在疫情得到了一些控制,即使有第二波反彈的話,也不會變成遭遇戰,更多的可能是阻擊戰。
戰斗、戰役或者是戰爭總會有結束的時候,可能我們離結束的日子越來越近。問題是,結束以后情況會變得更好嗎?新的世界格局會變成什么樣?我覺得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我看最近各個智庫開的會都和疫情以后的國際格局有關,大概已經開了無數場會。
從歷史上來看,戰爭之后的情況不確定性往往比戰爭期間可能還要更大。作為開場白,我先講一下自己的小小感想。這場疫情以后的情況會更多像一戰以后到二戰之間的戰間期(Interwar period),還是更像二戰結束以后的狀況?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狀況,都會出現大量難以預料的事情發生,是很麻煩的事情。一戰結束的時候大家都很高興,作為戰勝國,中國人有理由高興。但1919年初召開的巴黎和會,卻將德國強占的山東半島主權轉交給日本,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引發了“五四運動”。不僅在東亞,歐洲發生的很多事情,也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1922年,墨索里尼領導的法西斯運動席卷意大利;1929-1933年,世界范圍的經濟大蕭條;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日本侵占東北三省全境;1933年,希特勒在德國上臺。后來,法國元帥福熙因此回顧說:“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戰”。
二戰結束后也是一樣,開始大家非常高興,就跟疫情結束后,我們大家會很高興一樣。但是,二戰剛剛結束,1945年10月9日,奧威爾首次使用“冷戰”一詞;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和平砥柱”演說中使用“鐵幕”一詞;1947年3月12日,時任美國總統拋出“杜魯門主義”,擺出一副與社會主義陣營勢不兩立的架勢,奠定了戰后幾十年的世界基本格局。
所以,疫情結束鼓勵值得慶賀,一定會出現一個短暫的高興期,但是接下來的世界格局會變成什么樣子?這就要聽接下來各位的發言。
丘吉爾
在這里,我講一點我的一些最新想法,即關于深度不確定性的思考。
我最近寫了一篇關于深度不確定性的文章,它依據確定性的程度把各種各樣的事件分成三大類。
一類叫確定性事件,就是“已知之已知”,即決策者已經知道那些已知的東西。用我們日常的話來講,可以叫做“曾想到”。2017年美國出了一本書,很快翻譯成中文,而且在中國的影響可能比在美國還大,叫《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灰犀牛”事件就是一種確定性的事件,它有三個特征:1)可預見,2)大概率,3)影響巨大,雖然“曾想到”,但終究被人忽略了。
第二類是一般不確定性,就是“已知之未知”:我們雖然不知道未知的是什么東西,但是我們已經知道存在這些未知的東西。用日常的用語來講,這種情況叫“沒想到”。2007年出版過一本題為《黑天鵝》的書,“黑天鵝”事件也有三個特征,第一是出乎意料,第二是影響巨大,第三是事后可以理解的,這個東西是可以想到的,但是當時“沒想到”。
最近幾年,談論“灰犀牛”或“黑天鵝”的人不少,但我覺得人類還要意識到另一種可能性,即深度不確定性,它指“未知之未知”,即有些因素我們連它們是未知的因素都不知道,用日常的話來講,這種情況叫“想不到”。它既不是“灰犀牛”事件,也不是“黑天鵝”事件,我把它比喻成“隕石來襲”,一顆巨大的隕石從天而落,砸在地球上,可能對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包括人類造成巨大的影響,據說恐龍就是因此而滅絕的。
“隕石來襲”事件也有三個特征:第一個叫不可預見,第二是小概率,第三是影響超大。這次的疫情就屬于這類事件。同樣,1918年前后發生的所謂“西班牙流感”與本次疫情后的世界變局恐怕也屬于這類事件,它們的共同點是很多情況具有深度不確定性。下面,我就分三個部分來講。
“西班牙流感”與這次新冠肺炎相似點很多。對比這兩次疫情,有些東西是可以確定的。比如口罩的作用。這次疫情初期,歐美很多國家的人不愿意戴口罩,仿佛戴口罩是過于謹慎的東方人的習慣。其實,在互聯網上稍作搜索就會發現,“西班牙流感”肆虐時,歐美國家人戴口罩的照片比比皆是,而東亞人戴口罩的照片很難找到。口罩當時在阻止疫情傳播方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此外,保持社交距離的作用也是巨大的。有人對比過當時美國兩個城市的情況,一個是費城,一個是圣路易斯。費城開始忽略了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疫情期間舉辦過一次大型集會,結果死亡人數一下子就上去了;但是,另一個城市圣路易斯做得很好,所以很快壓平了疫情上升的曲線救壓。這是100多年前確確實實的教訓,值得人們面對當前疫情時牢牢記取。
不過,即便過去了100多年,到今天為止,當年的大流感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
首先,零號病人找不到。疫情到底發源于何處?仍是眾說紛紜,不確定。主流說法是美國,也有人說是英國,近年來也有人把矛頭指向中國,也不排除還有其它可能的源頭,但基本可以排除,不是西班牙。
其次,病原體不完全確定。1918年大流感之后,一直到1933年才有科學家分離出一個H1N1流感病毒,但是現在仍有學者試圖重建當年流感病毒的起源。
第三,病亡人數也是不確定的。最低的估計是1700萬人,最高的估計是9000萬、甚至1億人,兩者相差七八千萬人。感染的人數當然更多,有人估計,當時世界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受到感染,而受到感染的人口里面大概有五分之一和十分之一的人死去。這也是估計,不完全確定。
第四,1918年的大流感對短期和長期的世界經濟的影響不確定。如果回看統計數據,兩種情況是比較確定的。一是出現了去全球化的趨勢。比如,1918年以后,商業和金融全球化的指數都呈下降趨勢。如果使用其它全球化指數,情況也大同小異。二是經濟增長率下滑。如果對比世界各地區1918年前幾十年與后幾十年的人均GDP增長率,前者一般都比后者高。直到1950年代出現新一波全球化以后,經濟增速才再次提高。然而,我們并不能據此得出結論,1918年的疫情是造成這兩種情況的原因,因為在此前后,還有很多其它事情發生,比如戰爭、經濟危機、社會危機等。所有這些因素的影響難分難解,不確定。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責任編輯: 朱敏潔 
-
他替特朗普出頭“錘”推特
2020-05-28 10:56 特朗普 -
140名日本員工乘包機返回武漢復工
2020-05-28 10:45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蓬佩奧威脅取消香港特殊地位,港府回應
2020-05-28 10:38 中美關系 -
停產四個月后,波音將重啟737MAX生產
2020-05-28 10:01 大公司 -
要下狠手?特朗普將針對社交媒體簽署行政令
2020-05-28 09:20 美國政治 -
默克爾:德國“仍處在疫情初期”
2020-05-28 07:32 新冠肺炎抗疫戰 -
美疾控中心:6.2萬衛生工作者感染
2020-05-28 07:3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譚德塞宣布成立世界衛生組織基金會
2020-05-28 06:28 -
美國死亡病例破10萬
2020-05-28 06:2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加法官認定孟晚舟"雙重犯罪",下月繼續交鋒
2020-05-28 02:19 華為 -
澳聯邦政府指控維州“擅自簽署一帶一路”,州長出面反駁
2020-05-27 22:57 一帶一路 -
被美列入實體清單,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回應
2020-05-27 22:46 中美關系 -
拿納稅人的錢搞研發,瑞德西韋廠商卻獨占定價權
2020-05-27 22:2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法國禁用羥氯喹治療新冠
2020-05-27 22:02 法國見聞 -
比“千人訃告”更震撼的來了
2020-05-27 21:00 新冠肺炎抗疫戰 -
克宮:金磚峰會和上合峰會會期延后
2020-05-27 20:36 俄羅斯之聲 -
YouTube刪反華言論被投訴,發言人竟稱是“失誤”
2020-05-27 19:13 網絡安全 -
贊比亞政府向中方道歉,承諾盡快將兇手繩之以法
2020-05-27 18:00 海外華人 -
是否計劃派出更多航班接回海外留學生?外交部回應
2020-05-27 17:55 留學潮
相關推薦 -
布林肯承認“開打前就給了”,俄方回應 評論 39央行宣布將擇機降準降息,“擇機”以何為標志? 評論 105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評論 171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評論 155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評論 294最新聞 Hot
-
被逼急了,格陵蘭島總理:是時候獨立了
-
美媒直呼:啥都能威脅國家安全,美國完全走偏了
-
“到2030年,中國本土數學家將能引領世界”
-
密謀推翻馬爾代夫總統?印度回應
-
域外調查惹惱國際奧委會,“2034鹽湖城冬奧會有點懸”
-
欲爭奪歐洲最大電動車市場,但英國國內阻力不小
-
土耳其喊話歐盟:他不干,我干
-
“沒想到拜登竟會如此對待盟友!”
-
司機留信曝光:同胞們醒醒吧,美國快病死了!
-
特朗普炮轟:英國犯下了大錯!
-
盧卡申科:計劃訪華,事關未來
-
特朗普“封口費”案將于1月10日宣判,“但不會入獄”
-
“美國沒能改變中國”,布林肯一聽急了…
-
事關中國FK-3,塞爾維亞:這是一個“里程碑”
-
“中國真出手怎么辦?企業緊張研判…”
-
以己度人?“中方為了談判籌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