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林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
-
待中國實現“兩個百年”目標,世界也將迎來新秩序
接下來30年能夠磨合出一個新的世界秩序,正好與我們實現“兩個百年”目標在時間上同步交叉。在世界格局中,中國正處于上升期。我們走的路是對的,要有這個自信。最重要的是固本強身,把中央的國內外兩方面既定政策貫徹下去。面對國際局勢,“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全文]
-
土耳其經濟私有化“法寶”奏效嗎?
近三十年來,土耳其一直將全面私有化作為實現經濟繁榮的“主要法寶”。表面看,這一政策令土耳其受益頗多:土目前是“展望五國”和G20成員,經濟總量排世界第十七位。然而,透過現象看本質,全面私有化政策引發的惡果嚴重而深遠。2013年5月底以來因馬克西姆廣場改建引發的持續抗議,不過是土耳其私有化政策負面效果的冰山一角。土耳其發展之路的經驗教訓值得汲取。[全文]
-
西式民主并非政治現代化的唯一道路
只有經濟上共同富裕,才可能有政治上的平等與民主。而在西方政治實踐中,競選永遠是“富人的游戲”,民眾“政治冷淡癥”明顯,投票率下降已成頑癥。2014年11月美國中期選舉時,投票率只有36.4%,為72年來最低水平。[全文]
-
內賈德的背影
內賈德上臺以來的8年間,伊朗核計劃取得了突飛猛進的成就。因為內賈德深知,伊朗核問題不過是美國遏制和削弱伊朗的借口和手段,一旦示弱,美國馬上會得寸進尺。他曾說:“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了,美國就會提出人權問題。如果人權問題解決了,他們可能又提出動物權問題。”[全文]
-
埃及:國家民主易,生活幸福難
埃及民眾既要求穆爾西政府采取措施切實改善民生,又不允許其充分施展權力,這就是“既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而埃及要真正實現經濟發展,根本改善民生,就需要打破現行階級特權,變革不合理社會生產關系,這正需要強人統治和高度集權。民主化的埃及陷入了政治內耗,無論何種政策都會遭到抵制,埃及的重建與轉型充滿坎坷。[全文]
-
埃及可能再次出現動蕩
在當前埃及權力斗爭過程中,當初促使民眾起身造反、推翻穆巴拉克的真正目標,即如何擺脫困境,實現國家復興的問題,反而被擱在一邊。事實上,埃及陷入全面困境乃至最終爆發民眾革命,本質上并不是因為過去埃及實行威權統治,沒有直選總統,而是因為被推翻的穆巴拉克政府推行的政策路線有問題:經濟上推行新自由主義,政治上為少數權貴服務,外交上過度親美親以。因此,埃及要擺脫衰朽狀態,通過總統選舉翻開新的歷史一頁,走上一條煥然一新的發展道路,僅僅總統換人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換思路,換路線,換政策。其中最重要的是摒棄新自由主義發展思路,振興民族工業,并糾正過去過度親美國和以色列的對外政策。[全文]
-
珍惜解決敘利亞危機的“機會之窗”
安南外交斡旋為敘利亞打開的“機會之窗”稍縱即逝,其既來之不易,以后也不可能再有。 [全文]
-
敘利亞政局出現“軟著陸”可能?
當前聯合國的主席聲明使一直險象環生的敘利亞政局首度出現了“軟著陸”的可能性。[全文]
-
“利比亞分裂”對敘利亞的警示
事實上,當前利比亞不少部族擁兵自重,部族間矛盾和仇殺增多,部族自保意識日趨抬頭,懷有類似東部地區想法的不在少數。如果中央無法有效阻止東部自治舉動,很可能引發連鎖效應,使利比亞日趨回歸到以部落為單位、一盤散沙的“前現代國家”狀態,甚至不排除國家分裂可能。[全文]
-
田文林:內外交困敘利亞會否重蹈利比亞命運?
2月16日,西方不顧中國和俄羅斯的強烈反對,再次將有關敘利亞問題的決議提交聯大通過,表明西方鐵了心要加大對敘利亞政局的干預。敘利亞會不會重蹈去年利比亞的命運?[全文]
-
軍隊干政:中東非典型政治中的典型現象
正像當年法國大革命在經歷了革命浪漫主義后最終迎來的是拿破侖軍人獨裁一樣,在“阿拉伯之春”和中東民主化之后,中東迎來的可能是一種拿破侖式的軍人/強人統治。[全文]
-
歐盟對伊朗石油禁運折射其戰略短視
鑒于一向反伊的美國與伊朗并無石油合作,因而與伊朗能源合作密切的歐盟采取石油禁運措施,事實上使歐盟國家充當了西方反伊急先鋒的角色。[全文]
-
田文林:“夾心層國家”的困惑
2008年金融危機教訓表明,靠一味發展金融業來壯大整體經濟實力是緣木求魚,容易導致“賭場資本主義”。唯有發展和壯大民族工業和實體經濟,才是促使經濟健康發展關鍵所在。[全文]
-
田文林:利比亞轉型——不可能的任務
按照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此前制定的政治進程時間表:戰后將在1個月內任命臨時政府;3個月內通過基本選舉法;8個月內選舉由200名代表組成的議會,負責起草憲法;在一年內進行憲法公投,通過后再選舉議會和總統,整個過程可能延續幾年。很多人據此認為,利比亞未來將前景光明。但從種種跡象看,民主不一定帶來繁榮,利比亞未來很難令人樂觀。[全文]
-
田文林:中東政治轉型需要超越“民主陷阱”
政治轉型并非從威權政府一步跳到民主政體,而必須謹慎漸進,有主次先后之分。只有社會資源和財富足以支撐民主競爭引發的各種交易成本,以及不同階層民眾形成若干基本共識之后,才可能擺脫軍人干政和弱勢民主的雙重陰影,真正實現政治現代化。[全文]
-
是否該正視西方民主在利比亞的失敗了?
西亞北非近百年政治變革充分證明,脫離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尤其沒有生產關系變革的前提下,任何看似“凱歌行進”的政治變革,最后都難免落入窠臼,使許多人的熱切期待徹底落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