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滌:美國依然處于民主的“初級階段”
關鍵字: 美國大選特朗普當選反特朗普游行美國民主【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孫滌】
不管是美國綠黨要求重新計票,還是個別選舉人表示要“反水”,顯然都已不可能改變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持續一年多的、令全世界為之忐忑不寧的的紛爭很快將進入下一幕。
本次的競逐格外丑陋,認為兩位候選人均不堪總統重任的美國選民竟高達三分之二;希拉里毫無真誠可言,特朗普則失之粗魯,這種狀況令選民們直感切膚之痛。有人甚至憤極而稱:好比瘋子和騙子之間的一場決斗,結果是瘋子戰勝了騙子。
而特朗普指責綠黨重新計票是為斂財,也并非全然是妄言,綠黨和個別揚言不遵守規則的選舉人不過是為選舉添上了新的丑陋注腳。
大選塵埃落定,未來走向如何?不論對美國、對各國,對中國,還是對你我,這個問題都不簡單,而且還沒有明確的答案。特朗普的行徑夠離經叛道的,他缺乏治國經驗,甚至不具備當領袖的品相,然而卻有著超強的直覺,悟到了民眾內心的強烈怨氣。在他主導下,選民們求變的憤懣情緒正發展成一場強悍的社會運動。
特朗普像極了魯迅先生筆下“掀枱面”的人。差不多一百年前的一則短文里魯迅講到,某人要給房間開個窗戶,鄰居左也不準右也不許的,臨了他光火了,揚言不把屋頂掀掉不罷休,把鄰居給嚇倒了。這個比喻如此傳神,想來還有不少人記得。
問題在于,特朗普接下來要干的,是執意要掀屋頂呢,還是開個窗戶而已?以我的觀察和理解,他不可能把整個屋頂掀翻,盡管他贏得了相當多的民意,他要開的那扇窗戶也只會比以前打算的大一點。
這從大選結果揭曉的凌晨就可以看出來。當選的特朗普在致辭中特地提到,他是“全體美國人的總統”,將致力于“美國第一”而讓每一個美國人都有機會施展各自的潛能;幾個小時后希拉里承認自己落選,并不忘重申,按多數選民的選擇來平順轉移政權,這不但是大家尊重的,而且是各方“珍愛”的(cherished)規則;奧巴馬總統隨后在白宮作公開講話,著重承諾要全力配合特朗普做好交接事宜,他敦促屬下要像八年前小布什總統的團隊幫助他接班那樣,以很高的專業精神來協助特朗普的班子展開工作。
一場看來相當火爆的沖突,于是非常平和地就走向了下一個階段。這一點值得我們重新審視美國的體制和美國政客的素質。后續特朗普的內閣任命也可以看出他向建制派的讓步,有理由相信,在各種力量和制度的約束下,縱然想瘋狂也會有限度。
希拉里發表敗選演講
大選后的幾天里,多個大城市都有年輕學生走上街頭抗議特朗普當選,我去洛杉磯市中心迪士尼演藝中心聽音樂會的路上正巧碰見,他們舉著幾塊牌子,松松散散的,并不激昂,許多部警車停在路旁,氣氛卻不緊張。
在音樂會上演奏的德伏夏克大提琴協奏曲,相當精彩,在觀眾熱烈促請下,大提琴家加演了一曲巴赫的無伴奏,處理得就像是葬禮上的喪樂。拉奏前他特地說明,這首曲子是獻給希拉里的,全場靜默肅然,氣氛好像在哀悼她的落選。
美國社會的分野在選舉過程里表露無遺,男性和女性、青年和成年、白人和少數族裔、城里人和鄉下人、受過高等教育和沒受過的,裂隙的確是十分顯著的。但若是注意到了票源分布的細節,不由得你不承認,其間的關系非常錯綜復雜,多元利益交錯糾纏,指向則是現存格局的深刻變革。
譬如說,人們很難找到理由,來指責特朗普嚴重的性別歧視。這屆大選中,美國女性投特朗普的票數比投給希拉里的落后12個百分點(42%-54%),但是在從沒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那里,特朗普得到的票數高出希拉里28個百分點(62%-34%)!這個結構與上屆大選的情況基本沒變:奧巴馬對羅姆尼時,這兩個比率分別為+11% 和-20%。
時勢演進到眼下這一步,容我直言,特朗普的當選對美國本身很可能是件好事。首先,我們可以越來越清楚地看到,特朗普并不像他人詆毀的那樣不堪或者不智,從來就不是。特朗普圈內人在多次訪談中都表示,他有很好的判斷力和極強的決斷力。特朗普放言要“掀屋頂”,在討價還價中就可望占得上風,從而把“窗戶”開得更大些——聯想到近日他與蔡英文的通話,或許也是如此吧。
用國際貿易的術語來說,這是他在“詢盤”。開始談判時他把定出的靶子(benchmark)放在了有利于自己的高位上。這種“詢價”(initial offer)策略,顯示出特朗普異常精明,切不可小看。而本次競選中許多政界、學界、傳媒界的老手(或稱專家),在分析和預判特朗普的策略時卻錯得常常找不到北。直到選舉結果揭曉的前幾個小時,專家們還在預言市場必會強烈震蕩,股價將暴挫而一發不可收拾,倒像是光著膀子,沒穿什么新衣服在身。
至于對中國或中國人的影響會如何?總體來說,在經濟出口上會形成大挑戰;在地緣戰略上則與我有利,中國有意在亞洲建立強勢地位,美國恐很難有意愿花大代價干預了。“川菜”電話本身或許正是虛張聲勢、進而收縮的前兆?但考慮到美俄重新修好、美國從中東的泥沼脫身、美國在日韓要高價、未必真退卻的前景,這些地緣戰略變化增加的變數的方向并不明確。這自然是個大題目,有機會我們再來專門評析。
本文還是先回到民主制衡吧。在當今世界,民主確實是個潮流,人們普遍向往,然而它不是聚寶盆,也并非圣誕老公公,掏出來的都是好東西。民主體制的安排是一系列的取舍(trade-off)。例如,美國一廂情愿要在中東引進民主體制,結果是徒然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盒子。
民主旨在擴大人際的有效合作,會不會有成果要看它能不能有效阻遏“搭便車”的行為。說白了,是能不能夠達到“規則之下的公平”(equal justice)。我無妨用四句話來概述:“規則之下人人平等;規則之上無人凌駕;規則之內人盡其職;規則之外無復公正。”有不少人認識到民主法治是個復雜系統,譬如,已故的李光耀先生,就說過類似的話。
前面的兩句話人們已經反復討論過,在理解和操作上都有了成熟的經驗——當然,反例也比比皆是,比如特朗普放話不再追究希拉里的“郵件門”。
第四句話最有意思,怎樣來認知它,分歧就大了。什么才叫“公平”,亦即規則下的“平等”呢?這與合作的規則是什么有莫大的關聯。美國的精英階層對此的理解也是大相徑庭。希拉里和特朗普對“只有在規則之內才談得上公平”的理解,就有著針鋒相對的觀點。但是歷史中不可勝計的經驗表明,在規則之外追求平等和實施平權,是沒有道理和意義可言的,只會導致越來越渙散的混亂。
也只在此基礎上,才能正確理解第三句話——“規則之內人盡其職”。顯然這是一個更高遠的理想目標,美國或是其他先進國家,都還遠未企及這樣的境界,仍然處于民主發展的“初級階段”。由此來看,無論特朗普還是希拉里,都不過是參與人類文明演進的器具。至于特朗普4年或8年后,能不能被評為有作為的領導人,那要看他最后到底是促進了,還是“促退”了這個目標的實現。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原標題:美國依然處于民主的“初級階段”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馬密坤
-
伊朗對以發動大規模導彈襲擊,“90%擊中目標” 評論 556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評論 198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評論 128歐盟想“邊打邊談”? 評論 158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評論 246最新聞 Hot
-
美高官:伊朗“即將”空襲以色列
-
近50年來首次大罷工,“全美一半遠洋運輸陷入停頓”
-
今天,華春瑩連發18組對比圖
-
歐盟想“邊打邊談”?
-
“超40家外航正在使用”,美官方發警告
-
“誰殺死特朗普我就給誰15萬美元”,他拒不認罪
-
斥資80億元打造上海薈聚,宜家母公司:對中國市場的信心毋庸置疑
-
以色列空襲大馬士革,敘利亞國家電視臺女主播喪生
-
“聯大應建議對于以色列動武”
-
“面對中國,歐洲不能學美國”
-
他離任前一天仍在挑事:土耳其不應參與中巴倡議
-
以軍發動“有限”地面入侵,黎軍撤離邊境
-
以軍開會照曝光:他的頭像被打“ ?”
-
石破茂實現“亞洲版北約”第一步?中方回應
-
特朗普的“黑暗演講”:他們將強奸、搶劫、盜竊、掠奪和殺害美國人
-
“只因對華合作,我遭網暴四年被列‘死亡名單’,一下回到中世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