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魯鄭:走向保護主義的歐洲,更需要“一帶一路”
關鍵字: 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峰會全球化歐洲經濟歐盟保守主義【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宋魯鄭】
法國歷史上最分裂、投票率最低、選出一個最年輕缺乏經驗的領導人之后,中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就緊接著上演了。這不由得令人想起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胡鞍鋼先生的一句名言:在中國為下一代制定五年規劃之時,美國人只在為下一屆選舉規劃。
“一帶一路”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于2013年首先提出的,已經得到60多個國家響應,總人口占世界60%以上,經濟規模超過三分之一。四年過去了,高峰論壇的舉辦標志著“一帶一路”的高歌猛進,尤其當前世界特別是西方紛紛走向保護主義的背景之下,實在彌足可貴,顯示了中國的責任和擔當。
然而,正如法國前總理拉法蘭2016年10月5日在中法企業家交流晚餐會上曾客觀地指出:“法國和歐洲還沒有完全意識到‘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性”。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雙方制度差異、價值觀不同導致政治互信不足外,更重要的是歐洲還沒有真正理解“一帶一路”對自己的重要性。
毋庸多言,中歐在“一帶一路”合作是經濟上的共贏。“一帶一路”主要有兩個部分內容:一是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基礎設施落后于中國的有51個,城市化率低于中國的有27個國家,而中國的城市化率不過53%。因此,目前估計大型的基礎設施有900多個項目,投資規模超過9000億美元。僅中國一國將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累計4萬億美元。
不算中國,如果依據世界銀行報告、《人類發展報告》、《全球競爭力報告》中的相關指標和數據,沿線國家和地區未來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需求介于9萬億-21萬億美元之間。
另外,教育和衛生落后于中國的有48個國家,如按照中國2015年的教育、衛生領域固定資產投資約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來計算,“一帶一路”其他60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每年的衛生和教育投資需求介于2700億-6000億美元之間。
基礎設施建設可為歐洲的技術和產品提供市場。歐洲在大型裝備制造、水電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金融服務等領域擁有高端技術和產品,也熟悉非洲市場。當然中國擁有大量中端產品、生產線和裝備產能,性價比高,適應沿線國家需求,雙方有互補性。而且一旦基礎設施完善,比如有更多的機場和人員流動,將刺激對歐洲空客的需求。
二是龐大的貿易量。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曾稱,“一帶一路可在未來十年里,讓中國同沿線國家的年貿易額突破2.5萬億美元。僅2016年1-11月,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額達8489億美元,占同期中國外貿總額的25.7%。這將極大地促進各國乃至歐洲的經濟發展。
目前“一帶一路”還處于起步階段,但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統計,2014年就已經開行中歐班列308列,增長285%。2015年開行列數同比又增長2.7倍!2016年上半年,中歐班列累計開行619列,同比增長150%,繼續保持成倍高速增長態勢。
中歐鐵路班列也從2014年的8條增加到現在的39條,其中2016年5月一次就增加了13條。目前,中歐班列日均運行1300公里、正點率接近100%。中歐班列全程運行時間大幅壓縮,最快12天抵達歐洲。中歐班列在中國境內穩定開行的城市已達16個,到達歐洲8個國家12個以上城市。如此之高增長速度的背后,就是各方龐大的貿易需求。
其次,中歐在“一帶一路”如果合作成功,將有助于化解歐洲特別是歐盟面臨的政治、經濟挑戰。假如歐盟的經濟問題得到緩解或者有效解決,則有助于歐盟增強凝聚力、合法性,推動歐盟的統一和穩定,當下政治一體化面臨的困難也會減輕。從中國一方來講,雙方已成更緊密的命運共同體,也更有直接的意愿和動力以實際行動支持歐盟的統一。
這就是為什么馬克龍勝選后,中法首腦互致祝賀和感謝時,都提到“一帶一路”的合作。馬克龍要想新官上任三把火,“一帶一路”是最好的切入口。
第三,“一帶一路“的推行和成功,將改變世界文明格局:從今天的美國-大西洋-西歐為單一核心到中國-歐亞腹地-西歐雙核心。每一個核心都有歐洲,歐洲也都扮演重要角色,從而使得歐洲在全球的地位和作用更高,其地緣政治的份量也得到更大提升。這一方面可化解英國脫歐對歐盟的沖擊和削弱,也有利于應對俄羅斯強勢回歸帶來的戰略性地緣挑戰。
歐洲處于“一帶一路”戰略的雙核心
特別需要說的是,歐洲和中國沒有地緣政治沖突,即使中國很快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對歐洲也不會是挑戰和威脅。相反只要歐洲抓住中國崛起的歷史機遇,它在全球的地位將是水漲船高而不是下降。就如同英國二戰后和新興霸主美國建立戰略性的特殊關系,從而有效維持了其全球大國地位。
第四,“一帶一路”所經之地有不少貧困國家,這些地區的人均收入只占世界平均人均收入的60%。尤其重要的是有相當多的伊斯蘭國家。“一帶一路”將推動它們的經濟發展,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經濟發展一方面必然帶來當地的穩定與和平,減少全球特別是西方的難民壓力;另一方面它們的成功也為其他伊斯蘭國家提供一個可行的發展模式,以消解極端伊斯蘭主義在全球的擴張。這不僅對全球恐怖主義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更直接有利于改善歐洲的安全環境。
這也是為什么法國前總理德維爾潘這樣評價“一帶一路”:“(它)是以一種非常積極的方式面向未來,是一個建設性的、開放的未來版圖,將給世界的重要地區帶來更多的安全、穩定和發展。”
第五,2016年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歐洲本土民粹主義迅速崛起,全球化和自由貿易面臨巨大挑戰。此時中歐聯手推動“一帶一路”,有助于抵制來自歐洲內部和美國的民粹主義。
“一帶一路”是全球化的新腳步(前法國總理德維爾潘語)。在全球化面臨困境之時,中國提出這個戰略本身就是負責任的體現。以追求多贏為目的“一帶一路”的成功,將在全球打造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引擎。這不僅有利于全球經濟的平穩,有效抵御頻發的經濟危機,更以其成功助推全球化不被停滯和逆轉。
特朗普上臺后,歐洲希望中國能繼續引領全球化,但如果歐洲不支持“一帶一路”這一全球化舉措,中國如何發揮這樣的作用?
最后“一帶一路”的成功,將給現有的多邊機制產生刺激和競爭壓力,改善其運作,將給世界帶來新的發展動力。比如亞投行成立后,1966年成立的亞洲開發銀行于2016年6月批準了巴基斯坦一高速公路項目約1億美元的貸款,同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也將于同月提供1億美元的對應貸款,英國國際發展部也將給予該項目3400萬美元的拔款。
再比如亞投行成立之前,日本宣布計劃在今后5年投資大約1000億美元,用于支持亞洲地區的基礎建設。這種刺激和競爭都有利于世界的發展。
毋庸諱言,“一帶一路”是中國崛起過程中,根據自己的國家利益需要制訂的重大戰略。但同時中國也深知,這個戰略要想成功,必須是一個多贏機制。另一方面,這個戰略的歷史背景也處于變動當中,機會也同樣是稍縱即逝。比如特朗普上臺之后,“一帶一路”對中國的地緣政治效應下降。法國今年大選僥幸避免了黑天鵝事件,但如果歐盟的問題遲遲無法解決,在可預見的未來,歐盟解體也是無法避免的。要知道歐洲是“一帶一路”的終點,那樣的話,“一帶一路”經濟上的效用對中國而言也同樣大幅降低。所以,立足現實以及可預見的未來,“一帶一路”的迫切性、重要性,歐洲未必低于中國。
歐盟目前面臨多重危機:經濟危機、安全危機、種族危機、難民危機乃至可能解體的危機,而“一帶一路”即使不是治本之方,也給歐洲應對這些危機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從大的歷史視野來看,歐洲是幸運的。當身處二戰的廢墟時,美國以互利的馬歇爾計劃令歐洲重獲新生。進入二十一世紀,當歐洲一體化面臨空前困境時,再度復興的中國又帶來了共贏的“一帶一路”。歷史再一次對歐洲張開了微笑的雙眼,這一次我們想信歐洲應該也不會失之交臂。
(本文首發于BBC中文網,經作者修訂,授權觀察者網發布。)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注明本文鏈接:
- 責任編輯:小婷
-
中國,找到一條“拯救世界”之路! 評論 27中國政府就黃巖島領海基線發表聲明 評論 185“臺積電答應美方要求,急于向特朗普證明…” 評論 144“中國提議交換樣本,美方至今沒吭聲” 評論 541安排10萬億為地方政府減負,對中國經濟意味著什么? 評論 189最新聞 Hot